1.问欧冠射手的问题......
2.欧冠联赛赛程
3.4月9日转播四分之一欧冠时间和哪个台直播
4.博斯曼法案对于足球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问欧冠射手的问题......
欧洲冠军杯联赛
UEFA Champions League
欧洲冠军杯历史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复兴,但这项运动仅仅是通过国家队的比赛在各国普及的。到了1953年,在温布利大球场进行的由英格兰队3:6负于匈牙利队的友谊赛竟然全场爆满。俱乐部之间的跨国较量也是如此,匈牙利基斯佩特洪韦德、英格兰阿森纳、阿根廷河床、意大利尤文图斯等俱乐部的海外远征,常常吸引了大批狂热的球迷。然而,无论是国家队之间的交流、还是俱乐部级别的赛事都为数寥寥。除了米特罗帕杯和拉丁杯等若干赛事之外,欧洲俱乐部之间不存在国际性赛事。这时,法国人加布里埃尔·亚诺提出了创立欧洲冠军杯的构想,这一年是1955年。
前法国国脚亚诺是欧洲足球先生评选活动的创始人,同时为法国《队报》和《法国足球》杂志撰稿,他敏锐地预感到有可能出现一个崭新的赛事,可以让欧洲各国顶尖俱乐部汇聚一堂。他提议由各国著名俱乐部以联赛制度创立一个新赛事。而当时欧洲足联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第一届大会定于1955年3月2日召开,他们更为关心的是内部组织问题和如何争取各国家协会加入其组织。当时,它还没有条件对法国人提出的这一雄心勃勃、引人注目的想法给予支持。欧洲冠军杯的推动者们积极与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联系,但结果却令人失望。这两个组织都对没有国家队参加的比赛不太感兴趣。
当时在欧洲大陆上举行的俱乐部级国际比赛主要有米特罗帕杯和拉丁杯。中欧国家自1927年起便举行米特罗帕杯,这项比赛开始时只在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之间进行。后来又陆续接纳了意大利、罗马尼亚和瑞士和球队参加。而拉丁根开始于1949年,参加的有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的球队,这一比赛在当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所有这些比赛以及其他一些小型比赛,都只是局限干地区之间,而不包括整个大陆之间的交流。
亚诺的计划得到了皇家马德里队、安德莱赫特队、维也纳快速队等数家俱乐部以及匈牙利足协的热情欢迎。其它俱乐部则由于赛程冲突、球员报酬、夜间照明等种种原因而迟疑不决,或是提出异议。《队报》委托其编辑部的一位负责人枣雅克德·里斯维克组织了一次由当时的欧洲主委俱乐部的代表参加的会议,以确定欧洲俱乐部间的比赛形式。举行欧洲俱乐部杯赛的坚定支持者之一便是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的主席圣地亚哥·伯纳乌。他所领导的俱乐部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不少成就,为了更进一步,他继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例如聘请了当时的几位著名球星:阿根廷的斯蒂芬诺和里亚尔。
会议于1955年4月2日至3日举行。尽管在一个月以前,欧洲足联在维也纳执委会会议上重申不与非国家队参加的比赛进行任何合作,但还是阻止不了各个协会派代表去巴黎。法国《队报》发出了18封邀请函,其中只有两家俱乐部代表没有与会。一家是苏格兰的爱丁堡爱尔兰人队,不过它同意参加新赛事;另一家是苏联的莫斯科迪纳莫队,其解释的理由是正值苏联严冬,难以赴会。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上,各家俱乐部对赛制达成了协议:比赛由各国联赛冠军参加;采用主客场淘汰赛制,或两队积分和净胜球都相同,则在第三者球场上举行一场附加赛;冠军杯的决赛须在欧洲足联事先确定的球场上进行;在本队球场比赛时,门票收入、广告费和电视转播费归东道主处理。在这次会议上,还设立了一个执行委员会,圣地亚哥·伯纳乌任该委员会的第一副主席。委员会负责起草拟定欧洲冠军杯的要点,并通报了国际足联以求理解。
欧洲足联想搞另外一个杯赛,替代《队报》和欧洲大部分俱乐部所提议举行的欧洲冠军杯。欧洲足联所要搞的杯赛不是要俱乐部队而是要各城市队参加,目的是为了密切欧洲各城市间的友好联系和体育交往。这项提议得到英格兰足球协会的支持,它当时正对没有参加发起创立欧洲俱乐部杯赛感到不快。这是英格兰足协的惯用手法,英国人对未在它的国土上研究过的事情一律采取轻蔑态度。实际上,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四个足球协会(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一直与国际足联闹别扭,它退出了这个组织,停止参加奥运会比赛和最初几届世界杯赛。当时任英格兰足协秘书长的斯坦利·劳斯明确表示该组织反对创立非国家非城市之间进行的比赛。他主张多组织一些欧洲人民之间、俱乐部之间、城市之间、工厂之间、青年组织之间、学校之间的友谊比赛。
后来,欧洲足联于1955年6月举办了国际城市工业博览会杯赛,这次比赛在首届欧洲冠军杯开赛前三个月举行。然而,尽管欧洲足联有着举办博览会杯的良好愿望,还是阻止不了该比赛变成二流比赛的趋向。首届比赛拖了三年才结束,最后一场比赛是巴塞罗那队和伦敦代表队之间于1958年5月1日进行的。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已举办过三届欧洲冠军杯。
1955年,形势的发展使国际足联改变了俱乐部冠军杯赛的看法。他们看到比赛的确还象那么回事。另外,参加比赛球队的水平也较高。像比利时的安德莱赫特、奥地利的维也纳快速、葡萄牙的里斯本竞技和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等队。另一方面,1954年在瑞士举行的世界杯赛首次进行电视转播并获得成功后,使得欧洲电视机构支持欧洲冠军杯可能性增大,而这一点意味着扩大影响并赚钱。
在国际足联的劝告下,欧洲足联开始重新考虑对欧洲冠军杯的反对态度。欧洲足联向欧洲冠军杯的组织者们提出条件把组织比赛的权力交还给欧洲足联,俱乐部代表队参加比赛须经所在国家协会批准等。
在所提出的条件被接受后,欧洲足联执委会于1955年5月21日在巴黎召开会议,邀请所有对比赛发生兴趣的俱乐部参加。会议决定由欧洲足联亲自组织这项完整,并将比赛改称为欧洲冠军杯,不再使用原称欧洲俱乐部杯赛。
英国人仍然拒不承认欧洲冠军杯,不准切尔西队参加首届比赛。但首届欧洲冠军杯仍然于1955年9月开赛,1956年5月结束,地点在巴黎,皇家马德里队获得冠军。
1968年对比赛规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即在预赛阶段设立种子队,用以避免强队之间过早相遇。另一重大修改是“控制”抽签,以避免那些有政治纠纷的国家(如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等)碰巧分在同一组。
1969年起取消了比赛中两队积分和净胜球数都相同情况下进行附加赛的做法;改为在积分和净胜球数都相同情况下,根据在对方场地进球多少决定胜负,即我们常说的“客场入球双计”。这样做的目的是力图避免参赛队在对方场地采用过分保守的防守型战术。在决赛中如出现平局,则采用加时赛,如仍不能作出胜负.则再进行一场附加赛。这种情况仅在1974年出现过一次,拜仁慕尼黑队在附加赛中以4:0大胜马德里竞技队,开始了他们三连冠的历程。
1992年,欧洲冠军杯在半决赛中引入了分组循环赛,两个小组的第一名再进行决赛。比赛也因此而改称了欧洲冠军联赛,但人们仍习惯于将其称为欧洲冠军杯。在后来的几年中,冠军杯的赛制又屡有变化,逐渐将分组循环赛制应用到复赛以前的比赛,参赛的球队也不再限于各国的联赛冠军,一些足球强国的联赛亚军也可以参赛。曼彻斯特联队在1999年神奇般地夺冠,他们正是以联赛亚军的身份参加比赛的。而这一切变化,都是为了增加比赛的场次,使参赛的各队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
1998年,为了阻止各大俱乐部建立欧洲超级联赛的设想,欧洲足联决赛从1999/2000赛季起对欧洲三大杯赛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改革:欧洲优胜者杯赛被取消。而根据欧洲俱乐部比赛成绩的排名,各国可以派出1-4支球队参加欧洲冠军杯赛;在冠军杯赛中进行两个阶段的分组循环赛,第一阶段各小组的第三名还可以继续参加联盟杯。
如今现有的赛制分为资格赛和正赛。通过资格赛的球队和直接参加正赛的球队共32支,分成8个小组,每个组4支球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淘汰赛16支队伍捉对厮杀,直至决赛。不计资格赛,一支球队参加正赛夺得冠军将经历13场比赛。
决赛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旬举行,决赛两队于中立球场比赛一场,而中立球场只可以是五星级球场(球场容量达50000人以上)。
其中15个直接获得正选赛的俱乐部分别来自西班牙 (冠亚军 )、英格兰 (冠亚军 )、意大利 (冠亚军 )、德国 (冠亚军)、法国(冠亚军 )、葡萄牙 (冠亚军 )、希腊 (冠军 )、荷兰 (冠军 )、捷克 (冠军 )。
总之,每年都变化着,一共32支球队开始正式比赛,小组赛,16近8,8进4,半决赛,决赛
参赛资格
欧足联旗下所有足协所举办的联赛都有资格参加,除了列支敦士登(该国无联赛),每个国家可以选派的球队数目由该国在欧足联的联赛积分决定。排名1-3位的有4席,4-6位的有3席,7-15位的有2席,16位及以后的只有一个席位。同样,根据国家联赛的积分系数,决定该国联赛一定排名的球队是直接参加正赛,还是从资格赛,以及从资格赛第几轮打起。另外,有一个席位留给卫冕冠军,如果该队没有通过该国联赛的排名进入正赛,那么他也有资格参加冠军联赛。但是有一个例外,欧足联规定,同一个国家参赛球队不得超过4支,如果这支球队所在联赛有四个名额,那么它将不得不参加欧洲联盟杯。
赛事进程
冠军联赛从三轮资格赛打起,整个赛程从七月中旬持续到八月下旬,第三轮资格赛中被淘汰的球队将转入欧洲联盟杯赛制中,获胜的16支球队进入冠军联赛正赛。
正赛从九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32支球队被分为8组,分组由抽签决定,而俱乐部在欧足联的积分排名决定球队在抽签中属于第几档次。每个小组的前两名进入淘汰赛阶段,第三名加入联盟杯的赛制中。
出线球队在16进8的主客淘汰赛中由抽签结果捉对厮杀,抽签原则是:小组第一的球队对阵不同小组的第二名球队,同国俱乐部不能相遇。
8强球队的对阵形式将由无任何限制的自由抽签决定,抽签后球队的晋级路线将被决定,1/4决赛,半决赛都是主客场两回合制。决赛在欧足联事先决定的球场进行,一场定胜负。
夺冠次数
按照国家
国家 夺冠次数 亚军次数 夺冠球队
意大利 11 14 米兰、国际、尤文
西班牙 11 9 皇马、巴萨
英格兰 10 4 利物浦、曼联、诺丁汉森林、阿斯顿维拉
德国 6 7 拜仁、多特蒙德、汉堡
荷兰 6 2 阿贾克斯、埃因霍温、费耶诺德、
葡萄牙 4 5 本菲卡、波尔图
法国 1 5 马赛
苏格兰 1 1 凯尔特人
罗马尼亚1 1 布加勒斯特星
塞尔维亚1 1 贝尔格莱德红星
按照俱乐部
9次:皇家马德里
7次:AC米兰
5次:利物浦
4次:拜仁慕尼黑、阿贾克斯
2次:尤文图斯、曼联、巴塞罗那、国际米兰、诺丁汉森林、本菲卡、波尔图
1次:凯尔特人、费耶诺德、阿斯顿维拉、汉堡、布加勒斯特星、埃因霍温、贝尔格莱德红星、马赛、多特蒙德
历届冠军
1956 皇家马德里
1957 皇家马德里
1958 皇家马德里
1959 皇家马德里
1960 皇家马德里
1961 本菲卡
1962 本菲卡
1963 AC米兰
1964 国际米兰
1965 国际米兰
1966 皇家马德里
1967 凯尔特人
1968 曼联
1969 AC米兰
1970 费耶诺德
1971 阿贾克斯
1972 阿贾克斯
1973 阿贾克斯
1974 拜仁慕尼黑
1975 拜仁慕尼黑
1976 拜仁慕尼黑
1977 利物浦
1978 利物浦
1979 诺丁汉森林
1980 诺丁汉森林
1981 利物浦
1982 阿斯顿维拉
1983 汉堡
1984 利物浦
1985 尤文图斯
1986 布加勒斯特星
1987 波尔图
1988 埃因霍温
1989 AC米兰
1990 AC米兰
1991 贝尔格莱德红星
1992 巴塞罗那
1993 马赛
1994 AC米兰
1995 阿贾克斯
1996 尤文图斯
1997 多特蒙德
1998 皇家马德里
1999 曼联
2000 皇家马德里
2001 拜仁慕尼黑
2002 皇家马德里
2003 AC米兰
2004 波尔图
2005 利物浦
2006 巴塞罗那
2007 AC米兰
欧冠联赛赛程
欧冠联赛赛程通常从九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的五月份。
1.小组赛阶段
欧冠联赛的小组赛阶段通常从九月开始,分为八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有四支球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的比赛。小组赛的目标是争夺小组前两名,以获得晋级到淘汰赛阶段的资格。小组赛通常会持续到十二月,期间球队们会进行六场比赛。
2.淘汰赛阶段
淘汰赛阶段通常从次年的二月开始,分为16强、8强、半决赛和决赛四个阶段。首先是16强淘汰赛,采用主客场两回合制进行比赛。然后是8强淘汰赛,同样采用主客场两回合制。接下来是半决赛,也是主客场两回合制。最后,是决赛,通常在五月份举行,决出欧冠联赛的冠军。
3.赛程调整和变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欧冠联赛的赛程有时会进行调整和变动。比如,由于天气原因或其他特殊情况,比赛可能会被推迟或改在其他时间进行。此外,赛程也会受到国际比赛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球迷们需要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赛程安排和可能的变动。
4.决赛举办地点
欧冠联赛的决赛举办地点通常是在预先确定的体育场馆进行。每年的决赛都会在不同的城市举行,这是为了让欧洲各国的球迷都有机会亲临现场观赛。决赛所在城市会提供丰富的活动和服务,吸引球迷们共同见证这一重要的足球盛事。
综上所述,欧冠联赛的赛程通常从九月开始,持续到次年的五月份。赛程包括小组赛阶段和淘汰赛阶段,球队们通过比赛争夺晋级到下一轮的资格。赛程可能会根据特殊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动,球迷们需要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
最后,决赛会在预定的体育场馆举行,各城市会提供丰富的活动和服务,欢迎球迷们前来观赛。
4月9日转播四分之一欧冠时间和哪个台直播
2023—2024欧冠赛程时间表如下:小组赛时间:第一轮:2023年9月19日/20日;第二轮:2023年10月3日/4日;第三轮:2023年10月24日/25日;第四轮:2023年11月7日/8日;第五轮:2023年11月28日/29日;第六轮:2023年12月12日/13日。1/8决赛时间:第一回合:2024年2月13日/14日/20日/21日;第二回合:2024年3月5日/6日/12日/13日。1/4决赛时间:第一回合:2024年4月9日/10日;第二回合:2024年4月16日/17日;半决赛时间:第一回合:2024年4月30日及5月1日;第二回合:2024年5月7日/8日。决赛时间:决赛将于2024年6月1日在温布利大球场进行。欧冠的影响力:1、国际声誉作为欧洲最顶级的俱乐部足球比赛,欧冠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优秀俱乐部参与竞争,成为全球足球爱好者关注的焦点。2、世界范围的观众欧冠比赛每年吸轮神喊引了数亿观众收看,无论是通过电视转播还是在线流媒体。这使得欧冠成为连接全球足球迷的平台,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3、经济影响欧冠对参与俱乐部和所属城市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比赛期间,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都会因为球迷和媒体的到来而获益。此外,成功参加欧冠并进一步晋级阶段的俱乐部能够从赛事奖金、商业合作和门票销售等方面获得丰厚收益。4、俱乐部声誉和品牌价值欧冠的成功表现可以带来俱乐部的声誉提升和品牌价值增加。在欧洲足坛,取得欧冠冠军被视为最高荣誉之一,有助于吸引顶级球员、腊野赞助商和商业合作伙伴的关注。5、球员发展和转会市场欧冠为年轻球员提供了展示自己才瞎凯华的舞台,同时也是各俱乐部寻找潜在新星的重要渠道。优秀的表现在欧冠赛场上能够增加球员个人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并吸引其他俱乐部的关注,从而推动转会市场的活跃发展。
博斯曼法案对于足球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开头语:如今的比利时足球正处于历史上最黄金的时期,2015年,比利时男足国家队历史性地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2018年世界杯,比利时男足又创造了比利时足球在世界杯赛场上的历史最好成绩,这支球队中的核心阿扎尔与德布劳内必然会被比利时足球铭记,尽管比利时足球并非足球历史上的超级强国,但是也诞生了包括希福,瑟勒芒斯以及威尔莫茨等超级球星,加上现在的阿扎尔,德布劳内等人,算得上人才济济,但是,要是单论影响力的话,恐怕这些球员都比不过让-马克·博斯曼,他对于足球的世界的影响力堪比“球王”贝利,让足球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影响力恐怕是连贝利马拉多纳都难以匹敌的。
或许单纯的说博斯曼,你对这个名字会有点陌生,但是如果在博斯曼后面加上“法案”两个字,相信对于任何一个看足球的人来说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尤其是现在金元足球兴起,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博斯曼法案的推行。在足球场上,比利时球员博斯曼效力过的最顶级的球队,不过是比利时豪门标准列日队。但是,在球场下博斯曼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带给足球世界的变化和影响是相当巨大的,让足球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我们上面说的一样,这种变化是足球历史发展到现在任何一个球员都没有办法达到的,所以我认为如果要评选比利时足球历史上最有名的球员,那么博斯曼应该是首当其冲的。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博斯曼对于足球世界的影响究竟有多么大?
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博斯曼最终却一无所有
1990年博斯曼因为和比利时球队RFC列日队的合同到期被强行降薪60%,而想转会到法国的敦刻尔克俱乐部,但是敦刻尔克无力支付烈日队提出的转会金额而作罢。
而就在这件事情发生的一年之后,欧盟成立正式被提上了日程。自由的市场经济主义思想逐渐在欧洲兴起,两年之后,欧盟正式成立。但是,起初的创始国只有六个国家,这个时候的欧盟急需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将自己标榜的自由市场经济迅速推广,博斯曼的这个时间恰恰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盟的初创六国当中,比利时与法国都在其中,而博斯曼当时正是想从比利时的标准列日队转会到法国的敦刻尔克敦,这也为博斯曼最终能够赢得这场申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接受了法律咨询之后,博斯曼在1990年的8月份就把标准烈日队和比利时足协告上了法庭,而且1992年1月,博斯曼更是将官司达到了海牙的欧盟法院,理由正式俱乐部不放自己转会,违反了欧盟“关于欧盟各国公民有权自由选择居住地和自由择业的《罗马条约》”,在1995年12月15日,法院做出了有利于博斯曼的裁决,事实上也就是承认了博斯曼这次争取自己权益的合法性,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很多俱乐部球员都希望能够等到合约期满后自由转会,至此刻开始,球员在与俱乐部的关系当中占据了主导的优势地位。
此后,博斯曼并未前往敦刻尔克踢球,他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官司的事情不仅仅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博斯曼本人也被视为“背叛者”,让很多俱乐部对他避之不及,最终只能在几家小俱乐部厮混完余下的职业生涯。退役后,博斯曼失去了稳定的收入,只能靠政府的失业救济度日。因为打官司以及后来生活的潦倒,博斯曼的婚姻也宣告破裂,他的妻子领着女儿离开了他。
尽管在日后的采访中,博斯曼直言自己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即便时光倒流,自己依然会坚持当初的行为。但是,博斯曼的这个行为虽然让足球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对于他自己以及比利时足球来说,帮助似乎并不大,甚至还是副作用的。
博斯曼本人就像我们上面说到的那样,成为了各俱乐部眼中的“瘟神”,没有人愿意再给他提供好的踢球机会,而比利时足球联赛本身也是属于小联赛,联赛当中一些实力比较不错的球队,原本在欧战当中还有一些竞争力,但是因为博斯曼法案的影响,他们也无法留住自己的好球员,本身比例是由是一个移民国家,球员对于俱乐部的归属感就不是很强,这使得比利时联赛的球队彻底沦为欧洲二流。到现在为止,我们甚至很难看到比利时联赛的球队能够出现在欧冠的小组赛当中,即便是到了欧冠的小组赛,也会像今年的亨克一样沦为其他对手的“提款机”。
贫富差距拉大,足球世界建立起严格的“等级制度”
本身博斯曼法案的初衷是希望能够让处于弱势地位的球员得到更多的权益,彰显欧盟倡导的“自由、平等、开放”的思想,反对强权社会。欧盟本身就是由法国率先倡导的,法国也是诞生最多思想家的国家。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无不都是倡导“自由,平等”,打破严格的等级制度的。但是,博斯曼的初衷或许是奔着这个思想去的,可是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却背离了这个初衷。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博斯曼法案的推出,很多小俱乐部的球员不再愿意去培养自己的俱乐部进行续约,球员希望的是在合约到期之后可以以自由身的方式转会到自己心仪的豪门,拿到更高的工资。这让小俱乐部丧失了自己的核心球星,其竞争力远远无法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联赛的豪门相抗衡。
其实,自从80年代中期开始,欧冠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从1982英超阿斯顿维拉夺得欧冠开始,一直到博斯曼法案实施之前,欧冠赛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期间只有AC米兰曾经实现过卫冕,而诸如象布加勒斯特星、贝尔格莱德红星这样的东欧与南欧的非传统意义上的足球强国俱乐部,都能够去夺得欧冠的冠军。借助欧冠足球的影响力,足球在欧洲开展的可谓是的如火如荼。各家俱乐部,尤其是一些足球并不是很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也愿意在足球事业上投入更多,资源相对平均化,其实这个时间的足球发展与后来欧盟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这种思想是想吻合的。
但是随着博斯曼法案的推出,以四大联赛为首的欧洲顶级豪门对于球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资源也变得相对集中,在之后甚至出现了“G14”这样的超级联盟,他们甚至想单独成立一个没有升降级的联赛,将更多的利益把控在自己的手中,足球世界也从此建立起了一个非正式的等级森严的制度。类似于皇马巴萨拜仁这样的超一流豪门,他们把持着世界上最好的球员。
在博斯曼法案之后,欧冠很少出现类似于布加勒斯特星、埃因霍温这样的黑马欧冠冠军了,博斯曼法案之后,只有波尔图一家俱乐部曾经以非四大联赛俱乐部的身份拿到过欧冠冠军,黑马想要创造奇迹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而即便是偶尔有一些比较不错的黑马出现,比如16—17赛季的摩纳哥,17—18赛季的阿贾克斯,他们也迅速会被各支顶尖豪门给挖空。
所以,博斯曼法案最初可能是想彰显公平公正的思想,将资源尽量平均分配,让处于弱势的一方能够得到同样发展的机会,但是,很多事情你只能够控制它的开始,却不能够控制它的发展,足球世界发展到今天,豪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小俱乐部的发展越来越难,足球世界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强权的世界,这些都是博斯曼法案所带来的。
青训逐渐被忽视,揠苗助长的情况越来越多
还记得25年前博斯曼法案前最后一个欧冠冠军吗?那支阿贾克斯人才济济,但是,在夺冠后的短短4年时间里,当年参加决赛的首发十一人有9人被挖走,剩下两人在4年的时间里退役,这其中大部分的球员都是阿贾克斯自家青训培训的。
那些重视青训的小国俱乐部因为没有强大的金钱实力支撑,不得不面对凭借优秀的青训培养出了有实力的球员也没办法将球员留下来为一线队效力的局面,自由转会大大伤害俱乐部青训的利益,更加伤害了小俱乐部青训培养人才的热情,从此这些没有实力的小俱乐部投身足球的意义不再纯粹,他们仅仅是希望可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足球世界里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至于梦想,连面包都没有了,哪里还有梦想?
除了损害了小俱乐部的青训热情之外,博斯曼法案的推出对于年轻球员的成长也并不是很有利。虽然透过青训转卖球员也能够换取资金,但是这样的周期太长风险太大,因此很多俱乐部迫不及待的将心智和身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球员推出出去,以便在他最高光的时刻卖出最高的价格,获得最丰厚的回报,但其实这样对于球员的发展并不是特别有利。
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多特蒙德,尽管克洛普在2010—2012年打造的那支多特 在联赛里压过了拜仁,但是从经济实力上来说,多特无法与拜仁相抗衡,因此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就是从全世界网络年轻球员,踢出一两个赛季之后再高价转卖。发达的球探系统让多特的这种战略得到很好的发展。诸如登贝莱桑乔这样的球星让多特受益匪浅。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像登贝莱这样的年轻球员显然无法适应顶级豪门的生活,玩心过重的他,因为过早的进入成年职业队受到了金钱的诱惑,他最终的发展可能很难像我们期待的那样高光,而类似于登贝莱这样压苗助长的例子,在现在的足球世界中还有很多。
而博斯曼损害的不仅仅是中小俱乐部对于青训培养的热情,让大俱乐部也不愿意再花时间与金钱放在自己的年轻球员身上,他们更愿意用更多的资源去购买成品球员,这样风险低回收周期快。这几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巴塞罗那,拉玛西亚被誉为世界青训的典范,但是,在2012年之后,再没有一个拉玛西亚的球员能够在巴萨的一线队站稳脚跟,这就是最好的例证,像是皇马更是将自家的青训队打造成有中下游球队的“超市”。
因此,博斯曼法案的推出,不仅伤害了小俱乐部投资足球的热情与初衷,也让大俱乐部不再愿意将自身的资源放到青训当中,而对于利益的追求趋势,很多的俱乐部让心智与身体发展并不好的年轻球员过早的进入职业队以换取丰厚的转会费,对于年轻球员的发展本身也是不利的。
利益成了足球追逐的唯一
你为什么会喜欢足球,为了梦想,为了兴趣,或许当初某个球星在球场上的某个瞬间,让你彻底爱上了足球这项运动,从此,你立志成为一名职业的足球运动员,并且为此不计回报不计成本的投入,很多球星能够功成名就,正式验证了我们说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在当今的足球世界中,这样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博斯曼法案首先摧毁的就是忠诚。
“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是让你背叛的代价不够而已”,这句话或许说的有些极端,但是,却也并非不无道理,而在博斯曼法案推出之后,人们发现足球世界的忠诚根本就是一纸空文,在利益面前它显得一文不值。
2001年坎贝尔拒绝续约球队8万周薪的合同,赛季结束后通过自由转会法案坎贝尔去了同城死敌阿森纳,拿到了当时英超最高的10万周薪的合同。自由转会让“一人一城”的故事显得更加困难,当然,足球世界依然有杰拉德,托蒂的这样的典范,但是更多却是坎贝尔这样的例子。
另外,正是因为博斯曼法案的推行,让更多的高水平球员可以集中于某一个联赛或者是某几支球队当中,这从侧面也提升了足球比赛的整体的观赏程度,毕竟集约主义永远要比平均主义更有利于促进某某个行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现在经济中所倡导的:行业发展要垂直化要聚焦,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某个行业的顶尖。这一点在足球世界中也得到了印证。所以说,博斯曼法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都是副作用的,他除了为球员争取到一些合法的个人权益之外,对于足球观赏性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博斯曼法案打开了金元足球的大门。面对转会费、球员薪水以及球员的签字费等问题,非专业出身的球员通常都会有专业的经纪人来处理这些金钱问题,这让类似于门德斯,拉伊奥拉这样的经纪人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顶级球星,他们的影响力也正在逐渐增大。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些卑劣的球员经纪人会欺骗年轻人或他们的父母,自己能帮助小球员获得更好的成长或有更好的前途,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大约有58%的经纪人所签下的球员仍是那些活跃在业余队或学校里的年轻球员,足球是一项高淘汰率的运动,职业球员算得上足球金字塔顶尖的人,真正能够靠足球吃饭的又有多少呢?
博斯曼法案推动了足球的商业化发展,顶级俱乐部用挥舞的支票将崛起过程大大缩短,强者更强,高水平球员的集中为球迷带来了水平更高的足球赛事,但是博斯曼法案之后欧洲足坛再也回不到那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写在最后的话:博斯曼法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博斯曼法案对于足球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其中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予这个法案不同的解读。它让球员站在了与俱乐部平等的地位,甚至出现了类似于C罗与梅西这样的“特权球员”。不管怎么说,博斯曼法案是一个是符合发展潮流的改革,即便不是博斯曼,相信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足球世界也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只是时间可能会往后推迟几年,这是一个不可逆转趋势,博斯曼只不过是提前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而已。不过诸如波斯曼法案所带来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了,如何去利用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足球运动,让它恢复到之前的那份纯粹,或许才是球迷最希望看到的。那么大家对于博斯曼法案是什么样的观点呢?你认为博斯曼法案对于足球运动的发展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内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