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总决赛首战或复出-帕克几个总冠军

tamoadmin

1.帕克和艾佛森谁厉害?

2.07年总决赛邓肯场均18.3分11.5篮板,FMVP帕克数据呢?

3.如何评价 2013-14 赛季的 NBA 总决赛

4.07年总决赛MVP帕克场均24.5分5板,邓肯和詹姆斯什么数据?

5.NBA史上的4个非当家球星的总决赛MVP,谁的故事最励志?

帕克和艾佛森谁厉害?

帕克总决赛首战或复出-帕克几个总冠军

艾弗森:2009全明星赛东部首发,2008年全明星赛西部队首发;2001-2006年全明星赛东部队首发,其中01、05年荣获全明星“最有价值球员”称号;入选2005-06赛季NBA“第三阵容”;入选2004-05赛季NBA”最佳阵容”;入选2001-02赛季NBA“第二阵容”; 荣获2000-01赛季NBA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入选1999-2000赛季NBA“第二阵容”;98-99赛季入选NBA“最佳阵容”;96-赛季NBA“最佳新秀”称号,成为76人队首位获此殊荣的新秀球员;19年4月,连续5场比赛得分超过40分,创NBA新秀最高纪录;参加年全明星“新秀大赛”,得到19分,9次助攻;获得“新秀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NBA历史上“最矮的选秀状元”! 弗逊可以说是篮球个人技术的一个顶峰之一(NBA出现了多个不同类型的篮球技术顶峰,例如乔丹和贾巴尔等)。这个顶峰的总体特点主要是体现在一个“快”字上。突破前两步快;投篮起跳快;快攻上篮助跑快,起跳快。加上超凡的奔跑能力和弹跳滞空能力,形成了艾弗逊的基本技术特点。

艾弗逊的“快”都看得到,但是为什么他能够这么快?就未必都清楚。篮球

技术上的快,当然必须要有一定的绝对速度作为基础,但是这并非绝对的因素。100米能够在11秒左右的人大有人在(估计艾弗逊的百米速度也就在11秒左右),但是篮球技术能够达到艾弗逊这样的“快”就仅仅是他一个人!而且篮球并不需要真正的百米速度,几米到十几米就足够了。下面分析他的几项技术“快”的基础因素,希望对有志于成为优秀的篮球突击手的青年们有点帮助。

一、突破前两步快:突破要快,突破前的起动准备异常重要。动作要领是第一是“腰干放松,身体重心充分前倾”,类似于短跑的起跑。“腰干放松”非常重要,也是快速起动的关键!注意到艾弗逊的突破前的状况了吗?他就能够作到“腰干非常放松”。很多球员在突破前总是憋了一身死力,却不知道突破前应该的是充分放松!第二是突破前的动作。突破前的动作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蒙骗对方,为突破制造空间。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为快速突破提供反作用力(或推动力)。只有两个作用都充分发挥的动作才是成功的。往往一些球员只知道动作的第一个作用,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第二作用,所以突破技术就大打折扣了(认真想一想,你的动作有第二作用吗?)。一次高质量的快速突破的完成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起动和优质的动作上。有一种动作实质是投篮准备动作,投篮准的球员往往不需要其他的动作,只要接到球马上作出一个投篮准备动作,而且他的投篮准备动作能够与突破前的起动准备结合起来,就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过人。所以“投”和“突”是篮球个人技术的两个相互保护的重要相依技术。仅仅拥有一项技术的球员容易被防守。国内的投手往往都不能“突”,在重要比赛中就难以发挥。艾弗逊最麻烦的是他能“投”能“突”,所以才非常难防守。幸亏他的投篮不是很稳定,否则就更加难防(同样,米勒就幸亏突破不强,否则也一样。这可能就是世事无十全十美吧)。

二、投篮起跳快:弹跳有两种,一是跳得快,二是跳得高。跳得快和跳得高并不等同。当然如果从物理力学的角度分析,物体离地的高度如果一样,初始速度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快慢之分。但是篮球技术上的“跳得快”却不是身体离地的初始速度,而是指“完成起跳的准备过程时间短”的快。大家同时准备起跳,谁的“完成起跳的准备过程时间短”,谁就“跳得快”。在生物动力学的角度分析,大腿力量好的人跳得高,小腿力量好的人跳得快。因为利用小腿力量“完成起跳的准备过程时间短”。所以希望“跳得快”的人必须注意练习小腿和脚掌、脚弓的力量。要知道“跳得高”对一个小个球员来说远没有“跳得快”重要。因为艾弗逊才180cm,跳得再高相对2米以上的大个也没有优势,而跳得快就有重要意义。弗朗西斯腾空离地120cm,可能比艾弗逊还要好,但是从比赛看就没有艾弗逊跳得快。所以艾弗逊就更难防守一些。艾弗逊的突然起跳投篮完成得非常快,常常是防守者还来不及反应他已经球出手了。这固然与他身轻有关,但是他出色得小腿弹跳能力也是重要得因素。

三、快攻上篮快:艾弗逊的上篮包括助跑快,起跳也快。其实我个人最欣赏的是艾弗逊的上篮技术。180cm的身高,居然在力量如山、高度如林的NBA比赛中能够如此潇洒地上篮,真是令人常常拍案叫绝。我年轻时打篮球也以快攻上篮见长,在周围的“乡巴佬”球迷中也小有名气,所以对上篮并不陌生,观看比赛时意识估计球员的上篮过程很少有意外。但是在观看艾弗逊的上篮还是经常能够发现他能够用我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上篮过程,而且又完成得极其漂亮,毫不造作,真是难得(我并不欣赏那些纯粹作秀式的过分造作的上篮和扣篮)。所以非常注意分析艾弗逊的上篮技术,也与自己的心得相比较。一般人上篮总是象跳高似的助跑:一个大步后的一个制动小步才腾空上篮。身体有明显的助跑起伏动作和减速,这就给防守者创造了合理封盖的基本条件。冷静的防守者容易判断其腾空时间和路线,也有时间进行封盖他的最后一步。如果身高、弹跳占有一定优势,一记“火锅”就此形成。所以一个小个子的快速上篮高手首先必须打破这样的上篮规律,使防守者无法判断自己上篮的腾空时间和路线,绝对不给防守者留下封盖的时间,在高大防守球员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上篮已经完成。这点艾弗逊做得极其漂亮。仔细观察艾弗逊的上篮过程就会发现他上篮的助跑完全没有“助跑起伏动作和减速”(类似于跳远动作),快速助跑两步马上腾空上篮。几乎所有的防守者都还处于全力跟随于他的快速移动中的时候,他已经腾空上篮了。加上这种上篮类似于跳远,腾空不一定很高,但是必定足够远。高大球员有绝对高度,但是未必及远,所以对艾弗逊的上篮毫无办法。这里有一点应该引起充分注意,就是上篮“远”的优势。小个子的快速上篮应该重远不重高!我曾经与一个身高只有177cm的快速上篮高手交流过。他百米速度在11秒3左右,70年代曾经进入省一级专业球队。他的主要技术特点就是能够在远比他高大的球员防守下高速上篮,而且动作舒展大方,毫无遮掩,“象骄燕展翅”(一位资深教练如此评论)。一次,他告诉我他的上篮要点在于他的腾空点在罚球的圆弧顶!这么远?我开始也不相信,但是仔细观察的确如此(不要联想到乔丹的扣篮腾空点只是在罚球线就否定这里的介绍,扣篮和上篮在高度上相差起码有50cm,距离起码80cm,是完全不相同的)。我的身体条件没有他这样好,百米速度也仅在12秒左右,在他的传授下极力调整自己的腾空点,居然也能够在发球线附近腾空上篮。而且效果非常好,我也就是因此拥有上篮绝技手段的。我这项心得在传授学生时从不保守,但是能够领会者极少,可能也是因为“素材”不好的缘故吧。公布网上如果有某个年轻好学者掌握了,也是我的心愿了。

又快,又高,又远,在上篮中实现是非常难的。球员必须同时有全面的弹跳、速度和足够的技术意识(全面的弹跳指前面分析的“跳得快”和“跳得高”)。观察艾弗逊的上篮不难发现,尽管他也能够轻松单手扣篮,但是却极少使用(我仅见过一次)。上篮时也是见远不见高,而且最难得的是从来不炫耀。扑朴实实地上篮,稳稳妥妥地得分。可见艾弗逊的球风远比他身上的11处纹身来得朴实。这也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当然,艾弗逊的个人技术趋于完美,但是如果没有他出色的奔跑能力也是难以发挥的。至于他的场上处理球的方式我就不是非常欣赏了。不过这是另外的问题了,我不想讨论它。 帕克;最致命的不是中远距离而是上篮,宁可放他投也不让他突破,大概是受了电视转播那个张指导的误导!上次听见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俺就觉得别扭,一个后卫的长项在内线?觉得有点可笑!他有韦德和佛朗西斯的突破上篮厉害么?有纳什突破以后夸步的投篮技术好么?没有,他只不过在蓝下有一手抛射,而且出手的时间掌握应该还没有佩顿的好吧!

帕克拿手的还是中远跳投,包括定点和挡拆以后空位;说到突破那个后卫要是没有这点本事那就别干持球后卫了,刚才说过他的突破技术强行上篮不是很好,但是分球的时间把握确实很独到,大家还要注意一点,马刺队员的跑位,和无球队员掩护,一次、两次无球掩护跑位,以及外线队员接球后的转移,应该说是在外线特、吉、鲍、霍都具相当杀伤力的时候才会得到的一种结果!应该说是马刺整体队型以及战术执行的结果。马刺最具突破进攻得分的是吉诺比利。

要是那个队伍对付帕克说放弃他的外线,内线收缩防守,以克制帕克那就错的离谱了,那时冲击他们的一定是阿根廷人,而帕克和其他人在外线将比赛打的更轻松! 个人认为艾弗森更强一些

07年总决赛邓肯场均18.3分11.5篮板,FMVP帕克数据呢?

07年总决赛是邓肯职业生涯第四次进入总决赛,邓肯面对的是年轻的詹姆斯,这一年詹姆斯带领带领骑士队进入总决赛,两支球队的实力差距还是非常之大,马刺队无论是球队的战术还是球员配置都有强于骑士队,最终马刺队经过4场比赛击败詹姆斯带领的骑士队,詹姆斯没有打出东部决赛时期的表现,骑士队的后卫限制不住帕克和吉诺比利的发挥。

帕克在总决赛上打出场均24.5分5篮板3.3助攻的数据,帕克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也力压邓肯获得总决赛MVP,这一年帕克迎来职业生涯巅峰期,这也是帕克职业生涯5次总决赛发挥最好的一年,帕克面对骑士队的后卫帕克打的是异常的轻松,骑士队的外线防不住帕克,内线球员又没有可以限制帕克发挥的球员,帕克出色的发挥几理所应当了,整个系列赛帕克的命中率高达56.8%。

马刺队在07年的战术核心已经慢慢从邓肯身上转移带吉诺比利和帕克身上,马刺能够在05年和07年获得总冠军吉诺比利和帕克是功不可没,在和骑士队的总决赛当中吉诺比利场均能够获得17.8分5.8个篮板2.5,吉诺比利的发挥没有帕克出色,但是吉诺比利依然是马刺队在关键时刻最值得信赖的球员,05年总决赛吉诺比利表现更值得总决赛MVP。

邓肯作为马刺队的内线防守核心,马刺队当时防守詹姆斯的策略就是外线鲍文单防,内线邓肯协防,骑士队在防守邓肯上也做了很大的功夫,但是邓肯依然在总决赛上获得18.3分11.5两双的数据,前面两场比赛邓肯能够获得20分以上的数据,后面两场骑士队针对邓肯防守,邓肯的表现也优势下滑,这一年和之前两次总冠军不同,帕克已经成长起来,球队进攻更多交给外线球员来处理。

这一年是詹姆斯职业生涯首次进入总决赛,詹姆斯在总决赛上的表现不能算是完美,面对防守悍将鲍文的防守内线邓肯协防,年轻的詹姆斯在总决赛上场均得到22分6.8助攻7篮板,詹姆斯的投篮命中率为35.6%,詹姆斯没有带领骑士队获得一场比赛的胜利。

骑士除了詹姆斯没有可以支配进攻的球员,后卫韦斯特也是有一场没有一场的,当时两支球队的实力差距也很明显,骑士队后卫被帕克和吉诺比利打爆,詹姆斯独木难支输掉总决赛就不意外了,最终邓肯对詹姆斯说未来是你的。

如何评价 2013-14 赛季的 NBA 总决赛

下面是著名NBA评论员张家玮的评论:

第五场赛前,我听说了雷-阿伦要首发,迈克尔-比斯利被激活了。理所当然。绝境了,热需要做调整,尤其要剔除总决赛前四场马刺的MVP查尔莫斯。

比赛前,勒布朗说了许多。有些很动人,比如“历史制造来,就是为了被打破的”,有些很奇怪,说他得到两个冠军后,觉得自己在人生的位置上海不错——这话有些像2011年的口吻。

噢当然还有:波什说第五场一定会赢。

开场,勒布朗的表现比他的口气硬得多。扣篮,强突,补扣,追身三分。比赛打到第一节过半时,勒布朗一个卡车加速突进前场打三分,得到自己第12分。马刺5比19落后。

那一瞬间,他的速度仿佛是2006年,那种“让球场瞬间缩短”的时空逆转感。

下一回合,他2009年回魂般追身盖掉米尔斯,再助攻雷-阿伦打三分。马刺6比22落后。

那时节,热仿佛终于找到了他们丢失的一切。雷-阿伦和刘易斯带回了西雅图超音速的幽魂;巴蒂尔上场了;哈斯勒姆龇牙咧嘴。而马刺,帕克连续投丢。

然后,吉诺比利站了出来。

“他让我相信,你可以做那些怪事、不可预知的事、偶尔脱线,但还是让积极的事儿发生。无论他做什么,他只想赢,他有乔丹那样的天生竞争欲。”九年前,波波维奇如是说。

吉诺比利持球强突,打三分得手;骗到巴蒂尔一个进攻犯规(用脖子送上巴蒂尔的胳膊);然后接一个三分球。12比22,马刺打出了热第一个暂停,流血止住了。然后就是他组织,邦纳突破分球,米尔斯三分。

第二节,马刺换邓肯出场了。

背身单挑哈斯勒姆,翻身底线招牌的“斜身后仰右手外抛”得分,然后是前转身贴身勾射。等迪奥助攻邓肯得分后,马刺追到了34比35。

接下来,又是吉诺比利和迪奥。

迪奥施展千手观音+樱木花道哼哼哼哼+《街头霸王》里本田的相扑招式,挠波什,波什看呆了;吉诺比利蛇形上篮,马刺39比35领先;之后是吉诺比利造罚球2罚1中。最后,是吉诺比利一记隔人扣篮——波什惨当了背景。

——这本来不丢人。两个华莱士都给吉诺比利当过扣篮背景。

——但那是九年前的事了,那时吉诺比利的头发体积是现在的3000万倍。

再加一记撤步三分,马刺45比37领先后,15分钟里,马刺刷完了39比15的大高潮。

————————————————

勒布朗在总决赛第三场和第五场,都是首节发威,但之后投篮弧度变平,突破也找不到筐了。这点不奇怪。2008年总决赛最后两场,科比也是首节连投连中,得到12分左右,但之后体力下降,手感失准。

都是二十九奔三十的人了,体力没那么雄厚。

波波维奇不放过他。第三节,吉诺比利直接推出来,提早决战。

————————————————

第三节前2分48秒,双方谁都没得分,但之后,马刺开始了。

格林今天没三分手感,但澳大利亚之王米尔斯在。迪奥助攻米尔斯三分;米尔斯追身三分;第三节5分1秒时,马刺65比44领先——7分钟里,18比4的高潮。

从此开始,热进入了半放弃状态。查尔莫斯和比斯利出场了。他二位打得努力,但没拦住米尔斯单节14分。

——米尔斯这货是哪里冒出来的?嗯,他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得分王,所以他有这个火力,一点都不奇怪。

——澳大利亚之王、伦敦奥运会得分王,为什么会甘于在马刺当个舞毛巾+绞肉机防守的疯子呢?这个问题只有波波维奇能回答。

而且,查尔莫斯出场,催活了另一个人。

————————————————

帕克前11投只有1中。你可以这么理解:

“查尔莫斯呢?他不在我怎么得分?”

但第三节末,他开了火,追身中投得手。之后的第四节,马刺是靠着他的抛射——确切说,是斯利单防他,然后玩弄比斯利得手的。

你也可以理解为:这厮想偷总决赛MVP。

这么说吧,本场的帕克,就像个酒会迟到的帅哥。姑娘们已经被他的朋友们灌醉了,于是帕克免去了跟姑娘们寒暄,直接就把她们骗上了车。

————————————————

格林本场5投0中,但他的防守端存在感巨大。去年总决赛,他的三分球纪录让他有点被高估,但今年总决赛,他是被大大低估了——他是马刺防守端第一人,其立竿见影效果甚至在莱纳德之上。

去年写过的事儿:许多人知道丹尼-格林当年在骑士,跟勒布朗做过队友。他的大学生涯,被他的二轮秀身份遮盖了许多。他是北卡的摇摆人,主教练说他是球队的灵魂(顺便说句,当时汉斯布鲁是球队王牌,而队里还有劳森和艾林顿):他什么都能干一点,远射、突破、篮板、传球、抄球、封盖、防守……当时,他的绰号是“填数据的”,可以把数据单每列都填满。

他在北卡读大一时,爹进了牢里。他挺过来了。

他跟勒布朗做了一年队友,然后被骑士裁掉;他去马刺,干了一星期,被裁。然后他给波波维奇留了个语音短信:

“我会做任何您要求我做的事情。篮板,防守,舞毛巾的,递水的……您需要我做什么,我都做。”于是波波维奇给了他合同。

今年,他做了许多事:单防、协补、追身扣篮、控制传球线路,全联盟最好的退防能手可能没有之一。当然,还有三分球。

————————————————

迪奥7投2中。当然,迪奥和邦纳都是神,他们想做什么事,地球人都无法置喙。

一个细节:

迪奥的妈妈是法国女篮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爸爸是跳高运动员。所以他20岁时以扣篮大赛成名,初到太阳时端着杯cucino随便溜达到训练场,问了几句,搁下咖啡,就破掉了斯塔德迈尔当时的弹跳记录。鹰放弃他的时候,认为他是个“不会运球的控卫,不会投篮的得分后卫,没有速度的小前锋,没有力量的大前锋,没有身高的中锋”,而且,“他很懒”。但他只是回答:

“那只是你认为的而已。”

2006年他在太阳刷出著名的准魔术师数据,然后在2006年夏天前半段保持好身材;中间他回欧洲一段,半个月后回来,纳什崩溃了:“半个月,一个人怎么能吃这么胖?”迪奥跟教练说“我半个月没捡起过篮球。”丹东尼怒吼:“那你也不要捡起全法国的羊角面包啊!”

——2013-14季,他的重大变化在哪儿呢?帕克说:“他重新雇了个厨师。你们看不太出来,但他瘦了。”

————————————————

当然,本场真正贯彻始终的,是莱纳德。

从稳定性衡量,本系列刺第一人是邓肯。但莱纳德在第三到第五场的发挥,直接激发了马刺。本场,吉诺比利点燃比赛,邓肯支撑住第二节初,吉诺比利和迪奥解决上半场末尾,米尔斯接管第三节。

而莱纳德,始终参与其中。

开场,马刺2比13落后时,他大胆一个三分球。

然后是第二个三分球,让马刺追到15比22。

接下来,他凶猛的突破分球,助攻斯普利特。

第二节一开始,他一个空中接力,点燃球场。

下一个回合,他直接面对勒布朗,三威胁,中投得手——敢这么挑衅勒布朗的?当年的皮尔斯,如今的杜兰特和保罗-乔治。

然后是一记追身三分,马刺37比35反超,再未落后。

下半场,他从背后盖掉韦德,然后是空中直接抓走传球,突击造罚球。当他罚球时,观众席上回荡着MVP的声音。

——在马刺漫长的队史上,得到过类似待遇的,大卫-罗宾逊、邓肯、吉诺比利、帕克,而已。

前几天,媒体又把这个故事捅出来了。

莱纳德的父亲,在他高中时被枪杀了。凶手至今逍遥法外。知道父亲死讯后24小时,莱纳德在一场比赛里得了17分,带领球队取胜,然后投入母亲的怀里嚎啕大哭。

而今天是父亲节。

系列赛前写的:

他去年总决赛对位勒布朗,堪称史上初出茅庐年轻人的典范;但自那以来,他总有些奇怪。你看得出他技术方面的进步,他的背身、中投和持球单挑偶有施展,让人诧异“你明明会啊,怎么不打呢”?实际上,莱纳德只有在防守端、抄球反击和前场篮板时才杀气十足;但让他持球单打时,他总是有点“我不想犯错误,宁可自己抓篮板,还是你们来吧”的姿态——这有点像以往的塔什-吉布森。这方面,保罗-乔治从2013年开始拥有的狂气,是个好典范。乔治对位勒布朗时的声势俨然就是“我不是想牵制他,我就是和勒布朗等级别的球员”。

莱纳德还需要一点这样的侵略性——尤其在他有机会单打时。

第三场后写的:

当年入行时,选秀报告说他是个不太会技巧的小前锋,长于篮板。

一年后,他依靠着大手断球反击、内切扣篮和防守立足,还学会了定点三分。

去年,他是马刺首席攻击手,定点三分+底线袭篮+弱侧突破。

本季,没人会在意,但他伤停之后复出的春天,多了一些花活,比如持球突破,比如撤步中投,比如背身单打。只是,这个面瘫少年不爱使这些活。

直到今天,打出了季后赛个人生涯纪录,在这样一个生死大舞台。

在本场之前,他是个完美的角色球员,但马刺需要的,比角色球员多一点。像迪奥这样,稍微带点明星气,带点创造力的货。

如果很多年后,他会成为马刺的当家,那这一场就是卡瓦伊-莱纳德为自己挣到名分的一战。

第三场开始,莱纳德敢于单挑了。

第四场,他开始试图让自己做一切——单防勒布朗,同时也敢于回撤找篮板;单挑勒布朗之外的任何人,突破分球。今天,他敢单挑勒布朗了,还敢追身三分了——原来只有吉诺比利和格林有这特权。

————————————————

第四节3分11秒,暂停。安德森和韦德开始离别拥抱。

2分12秒,莱纳德被罚下,马刺98比80。如果你当时看见波波维奇的表情,会发现他的眼睛在闪光。以往抿成一线的嘴唇,现在半张着。

然后邓肯下场了,吉诺比利下场了,斯普利特过来,死死抱住吉诺比利。

然后比赛结束了。邓肯,38岁了,像个小孩一样,扑在大卫-罗宾逊的身上;帕克则直接把艾弗里-约翰逊抱离地面。波波维奇,半张着嘴,观看这一切。

————————————————

第三节结束时,被问到马刺第三节为什么打得好,波波答:“防守。”

被问到具体哪个球员时,波波答:“全队都打得好。”

————————————————

颁奖时,老板霍尔特被问到成功的秘密。他说:“我身后这些球员和教练,就是秘密。”

七年之前,被问到“你会接受放走这些老将重建吗?”

老板说:“不,我们最后会在一起死掉。”

他做到了。但那时老板也未必想得到,这个冠军需要七年之久。

2010-11季,那支迅速如电的轻型马刺,被灰熊干掉了。我写道:

明年又老一岁,大不了再输一年。冠军时代过去了,但只要那几个人还没走完,时代就还在这里。老头子们打了一季开开心心、流流畅畅、没什么大伤病的常规赛,也挺好的。ESPN今天一专题说得很好:趁还能看邓肯,多看两眼吧。一样,趁还能看马刺,多看两眼吧。至于时代什么的……真那么重要吗?

但那年夏天,马刺开始动了。

2011年夏,马刺选到莱纳德。

2012年春天,米尔斯和迪奥到来,格林开始上首发。

2012年被雷霆干掉后,斯普利特正式首发。

然后是去年输掉后,米尔斯开始成长。

一切都是从2011年那次败北开始的。

去年的话:

马刺一直在变,自上而下,每个细节,只有一点是不变的:他们学习,而且改变,试图成为一个更好的团队。打好一场比赛是一个晚上的事,打好一个赛季是一整年的事,而保持十余年,不断学习、适应、默契与改变,对有些人来说太难,所以,马刺这个团队,也许只适合某一类人入驻。他们愿意把生命投进这么件事情里,领钱,打球,学习,和团队一起旅行,训练和比赛。马刺比赛里,最动人的部分是这样的:暂停结束,他们一个挨一个或坐或站在技术台边上,偶尔想起什么似的,讨论几句。有时邓肯和吉诺比利会摆开两手,连比带划跟队友们解释,解释完了,邓肯拍拍队友的头。你就知道,下一回合,马刺会打出一套很流畅的“挡、切、传、投”套路,行云流水。

我没想过有生之年,还能亲眼看见圣安东尼奥马刺,这些老家伙,回到总决赛。这里没想过的意思是,我已经不去想这件事,就像想一想这件事,也是给他们增加负担似的。但还有一层是:如果可以选择,“马刺这批人在一起多打五年”或者“他们拿个冠军然后退役”,我会选前一个。这里当然有点悖论:你打球当然是为了赢球,为了冠军。但这支团队如此难得,你会希望他们一直这样下去。当然,这世上没有人会不老,没有人能抵抗时间。如上所述,马刺也一直在变。但在偏执和宽泛、学习和守旧之间,你依然有机会选择,学习一些新东西,融入一种新生活,然后成为一支好的团队。

我很珍惜他们。依然是那句话:马刺就像你看了许久的一部温馨家庭肥皂剧。你总不忍心看到结尾。你希望每个人长生不老,在其中来来去去。把职业体育胜利、利益、金钱的暴风关在门外。

比如,格林的父亲蹲过牢,莱纳德的父亲,邓肯的父亲,都早早过世了。而今天是父亲节。看着他们在板凳上抱成一团、彼此拍打,看见帕克在邓肯怀里小鸟依人时,你会觉得,这一切实在太美好了——你会觉得他们因为夺冠而快乐,比他们夺冠本身还要让人开心。

————————————————

冠军颁完,是巴黎时间凌晨,天将放亮。我坐在楼梯角的一个蒲团上,哭了一小会儿,接了两个国际长途,听到电话对面也是不说话,只是哭。我明白这种感受。我在微信上跟于老师说Now I can die in peace,于老师说no,we。

魔术师1991年说他理解乔丹为什么夺冠后大哭,说他自己在1980年跟天勾拿新秀首冠时觉得冠军多轻松啊,直到1987年自己带队夺冠了才知道多艰难。

对我而言,1999-2007,马刺夺冠不太容易,但也不难。甚至已经到了“只要鲨鱼不行了其他都好办”之感。但自那以来,七年之久。多少次希望已经丧尽,希尔和梅森来了又走,麦克戴斯被辜负,布莱尔和杰弗森让人燃起过希望又消失了。2012和2013那两次简直像是最后的火焰,你不知道命运的窗是不是就这样关上了。

某种程度上,2008、2011和2014这三个冠军,有其相似处。凯尔特人和小牛,KG、雷、皮尔斯、德克、基德们都已经被命运玩弄过许多次了,而马刺,上一次冠军已经太久,时代已经断层了。另一方面,这三支老头儿球队,都是完美的团队——他们都为了冠军牺牲了一切,以至于2008年和2014年,最后一场前,选总决赛MVP都那么困难。

上一次马刺夺冠时,我还不到24岁。从那以来,每过一年,我回头望,都更深一点明白当时马刺的不易,也明白现在的马刺多么值得珍惜。但这种感觉总是多少会出现:“如果能出现一支,真正让我们明白这一切多么可贵的冠军,多好啊。”

————————————————

季前写的。

回到我的那个想法:

“千万不要改变阵容,千万不要拆掉这支球队。就保持着这样子,再来一遍。再来一遍。”

在此之前,他们也许都忘记超级马里奥是个多么好玩的游戏了,但2013年夏天,总决赛的历程让整个马刺的轮换确定了,角色分明了。季后赛里,马刺可以说是越打越好,遇强愈强。他们的斗志被点燃了,几乎要成功了,但最后又被熄灭了。这种经历能让邓肯、帕克、吉诺比利们回忆起曾经对冠军满心期待时失望的苦楚,能够给格林和莱纳德们来一个失恋初体验。也就是这种痛苦,会成为他们真正的动力:

谁都不想永远背着第六场的诅咒老去,而解开这个诅咒,只有一种方式。

莱纳德拿到总决赛MVP后,还是绷着脸。好像他不是刚站在世界之巅,刚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总决赛MVP之一,刚在父亲节得到了这一切。颁奖的那位对他说:

“卡瓦伊,你现在可以笑了。”

然后,仿佛被提醒了似的,莱纳德笑了。

有些事被搁得太久,真正到来时,真实感都会不明晰。1986年凯尔特人夺冠后,比尔-沃顿跑去伯德家一个人喝酒通宵,第二天伯德醒来,沃顿对他说:“我们夺冠了。”伯德才醒悟:噢对,夺冠了。

所以,先生们女士们,2013-14季总冠军是圣安东尼奥马刺。

And now I can die in peace.

07年总决赛MVP帕克场均24.5分5板,邓肯和詹姆斯什么数据?

2007年总决赛是詹姆斯职业生涯首次带领球队打入总决赛,22岁的詹姆斯带领骑士队在东部决赛淘汰活塞队进入总决赛,东部决赛詹姆斯在关键的天王山之战带领骑士队取得关键的胜利,在这一场比赛詹姆斯全场33投18中,全场得到48分9篮板7助攻,詹姆斯一个人更是包揽骑士队最后30分当中的29分,最终詹姆斯带领骑士击败活塞队。

马刺队的核心阵容全部在巅峰期,邓肯依然是攻防兼备的顶级大前锋,帕克和吉诺比利经历过几次总决赛洗礼也彻底的成长起来,马刺还拥有外线防守悍将鲍文,马刺队在西部决赛4-1淘汰德隆和布泽尔带领的爵士队进入总决赛,总决赛上马刺面对詹姆斯带领的骑士队,马刺队最终4-0击败骑士队获得总冠军,虽然整个系列赛看起来没有什么悬念,但是系列赛3场比赛分差都在10分之内。

总决刺队拥有主场优势,首场比赛在胜安东尼奥马刺队主场进行,马刺队凭借帕克和邓肯出色的发挥85-76战胜骑士队,邓肯全场得到24分13篮板5盖帽全面的数据,帕克得到27分,詹姆斯在马刺队防守下全场得到14分7篮板,吉布森全场16分,瓦莱乔得到10分,骑士队0-1落后马刺队。

第二场比赛继续在马刺队的主场进行,上一场状态不佳的詹姆斯这一场比赛全场得到25分7篮板6助攻全面的数据,詹姆斯出色的表现并没有带领球队赢得比赛,骑士队92-103输给马刺队,骑士队除了詹姆斯之外吉布森得到15分,古登得到13分6篮板,马刺队邓肯延续上一场出色的表现,邓肯全场得到23分9篮板8助攻,帕克得到全场最高30分,吉诺比利得到25分,马刺队在三位核心出色发挥情况下2-0领先骑士队。

第三场比赛骑士队回到自己的主场,全场比赛打的非常精彩,马刺队和骑士队展开防守大战,最终马刺队75-72击败骑士队获得赛点,邓肯全场比赛得到14分9篮板,帕克得到17分,骑士队詹姆斯全场得到25分8篮板7助攻。第四场比赛依然在骑士队主场进行马刺队83比82险胜骑士获得总冠军,詹姆斯得到24分9助攻6篮板,邓肯得到12分15篮板,吉诺比利得到27分。

总决赛四场比赛帕克场均24.5分5篮板,帕克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总决赛MVP。马刺队核心邓肯稳定的发挥是球队获得总冠军关键,总决赛四场比赛邓肯场均18.2分11.5篮板,邓肯依然是马刺防守核心,吉诺比利总决赛场均获得17.8分5.8篮板,年轻詹姆斯首次总决赛之旅场均获得22分6.8助攻7篮板,马刺队外线鲍文主防詹姆斯内线有邓肯协防,这一年詹姆斯22岁。

NBA史上的4个非当家球星的总决赛MVP,谁的故事最励志?

总决赛MVP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荣誉,一般获得这一殊荣的都是在总决赛做出突出贡献的球员,很大程度上会是球队的当家球星,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下面小编带您一起去看看那些非当家球星的总决赛MVP。

1.2004年比卢普斯

2004年总决赛,湖人队4大天王强势进入总决赛,而对面是名气远不如湖人队4大天王的活塞队5虎。当时大家都以为湖人队可以轻松战胜活塞夺冠,但是事情发展的结果却让球迷们大跌眼镜。活塞队依靠着强大的防守4:1战胜湖人队最终夺冠。而最终获得总决赛MVP的是活塞队的先发控卫昌西比卢普斯。之前的比卢普斯并不出名,还被称为水货榜眼,辗转了好几支队伍,从来没有入选过全明星阵容,直到到了活塞队,才算站稳,常规赛场均得分16.9分,季后赛场均得分16.4分,当时看是一个合格的先发控卫。当时队内的明星球员是大本钟华莱士,之前已经两次入选全明星阵容,已经获得过两次篮板王和一次盖帽王。而说起得分,队内的头号得分手是理查德汉密尔顿,那个赛季常规赛场均17.6分,季后赛场均21.5分。

但是比卢普斯不愧是有一个大心脏的人,到总决赛这个舞台,他发挥得非常完美,场均21分3.2个篮板5.2次助攻。而队友汉密尔顿场均21.4分5.2个篮板4次助攻。因为比卢普斯的效率更好,而且防守端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最终MVP的奖杯给了比卢普斯。比卢普斯从那时开始成名,从当年的水货探花摇身一变成为总决赛MVP。比卢普斯也是从拿了MVP之后越打越好,越打越有信心,05年开始连续5次入选全明星阵容。

2.2007年托尼帕克

2007年的总决赛是勒布朗詹姆斯第一次杀入总决赛,邓肯那句:?未来是你的。?从那时开始走红,当时骑士队历尽艰辛杀入了总决赛,但是总决赛却被剃了光头。他们一场比赛没有拿下,只能遗憾地离开。当时的邓肯仍然是马刺队的当家球星,第一得分手。但是07年帕克25岁,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状态,突破犀利,得分手段多样,帕克非常擅长突入禁区得分,这个赛季他的投篮命中率高达52%。总决赛的帕克更加勇猛,场均24.5分5个篮板3.3次助攻,投篮名命中率高达56.8%,这样的表现获得总决赛MVP实至名归。

3.2014年科怀-伦纳德

2014年的总决赛在马刺队和热火队之间展开,之前一年热火队战胜马刺队成功卫冕总冠军。本年度正在向3连冠进发。但是热火队的阵容除了3巨头之外其他人退化明显。而马刺这边,三驾马车年纪都有些大了,这一年总决赛邓肯场均15.4分10个篮板,担当的是球队防守核心的作用。这一年总决赛,老帕克场均还能贡献18分4.6次助攻。吉诺比利场均还可以贡献14.4分。而伦纳德当时仅仅是第三年的球员。常规赛场均12.8分6.8个篮板。总决赛场均17.8分6.4个篮板2次助攻。由于他在总决赛得分发挥出色,又成功限制住了詹姆斯的发挥。所以最终NBA将总决赛MVP发给了他。

4.2015年伊戈达拉

2015年的总决赛是勇士崛起的开端,詹姆斯回到骑士队,第一年就率队杀入了总决赛,然而欧文和凯文乐福全部受伤,詹姆斯只能独自带队,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詹姆斯连扳两局,将改写成2:1,这时勇士队主教练科尔,临时变阵,把队中的高个中锋拿掉,换上伊戈达拉,跟库里、格林、汤普森还有巴恩斯组成令人胆寒的?死亡五小?1.0版本。从伊戈达拉进入首发阵容开始,勇士队连扳三局,最终捧得总冠军。那一年的伊戈达拉仅仅16.3分5.8个篮板4.0次助攻就拿下了总决赛MVP,而比他得分更高的库里却无缘MVP,库里场均26分5.2个篮板6.3次助攻。

那一年总决赛詹姆斯的表现太过变态,场均35.8分13.3个篮板8.8次助攻,有很多人认为詹姆斯虽然输了比赛,但是更应该成为总决赛MVP,詹姆斯在评选中分走了4张选票。而勇士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伊戈达拉横空出世挽救了球队,最终获得了总冠军,这前后对比非常大,这让人觉得伊戈达拉的作用非常大,所以伊戈达拉的选票超过了库里,最终以7张选票当选。平心而论,伊戈达拉是最草根的总决赛MVP了,职业生涯只打过一次全明星。只是可怜了库里,4年过去了,三次总冠军,总决赛MVP还是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