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官璘vs王嘉良-杨官璘王嘉良1999年红牛杯元老赛

tamoadmin

1.象棋泰斗杨官璘先生为什么被称为“魔叔”?55555……

2.王嘉良为何终身无冠军?

3.杨官璘的人物生平

4.象棋全国冠军

象棋泰斗杨官璘先生为什么被称为“魔叔”?55555……

杨官璘vs王嘉良-杨官璘王嘉良1999年红牛杯元老赛

因为杨官璘残局功力深厚,所以被称为魔叔。

杨官璘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残局功力尤深,享有南粤棋王、魔叔的美誉。杨官璘驰骋棋坛五十余年,曾任广东省七届人大常委、中国象棋协会副。

广东省象棋队主教练、广州《象棋》杂志主编。培养出吕钦、许银川、庄玉庭等象棋国手,著有《弈林新编》、《棋国争雄录》、《象棋春秋》等书。2008年1月4日晚18时30分,因患结肠癌医治无效,于广州市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逝世,享年83岁。

扩展资料:

杨官璘不但实战的成绩极其辉煌,而且对弈艺的阐扬,也有很大贡献。例如在布局法上创新式五六炮开局法,独成一家;对古谱拆法的错误,如五七炮弃车局、当头炮弃马陷车局等。

都有所纠正,详列著法,真可说是探古人未载之秘,穷古人未得之源。著有《棋国争雄录》、《弈林新编》、《弈林精华》等。

在《棋国争雄录》中,杨官璘将他与各方名手的对局,以及其他一流名手的对局,兼收并蓄,集取精英,详加评释,句句精辟,固可供读者揣摩,俾熟习各派大师的著法。

百度百科—杨官璘

王嘉良为何终身无冠军?

东北虎王嘉良巅峰期棋盘内的实力绝对是全国冠军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为什么三次亚军而最终不能登顶,其个性是最主要的因素。

十来岁随全家闯关东,从山东黄县搬迁至黑龙江哈尔滨,因其父亲是野战高手,常常蹲在棋滩边上学艺,时间久了,天赋过人的王嘉良逐渐成为了当地“小棋霸”。

年轻时也曾卖过苦力,卖过香烟,为生活四处奔波,但一直未放弃钻研象棋。五十年代王嘉良在哈尔滨已经是一等一的高手,代表哈尔滨队与各地高手对阵。

辗转各地,睡地铺、啃馒头是常有的事,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嘉良的棋艺得到了长足发展,练就了一身本事,记得有一次去天津和当地名手窦国柱对弈,双方交战八盘,王嘉良以五胜三和取胜。

第一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1956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一届在北京举行,王嘉良、杨官璘、何顺安、李义庭、刘忆慈、侯玉山闯入决赛,前三轮过后,王嘉良积4分,杨官璘连胜3场积6分。

媒体一边倒的报道杨官璘,只差公布冠军了,第四轮,王杨相遇,第一盘王嘉良执后手拼尽全力顶和,第二盘王将早已准备好的“飞刀”祭出,杨果然上当,这样两位同积6分。

第五轮王嘉良对阵何顺安,第一盘双方走和,杨官璘对阵湖北“小神童”李义庭,第一盘则意外败北,此时媒体本色再现,又一边倒的报道王嘉良。

还做了统计分析,认为杨官璘夺冠几率只有11%,而王嘉良夺冠几率为89%,因为第二盘棋,双方只要出现一盘和棋,王嘉良都是冠军,不幸的是第二盘王嘉良意外输给了何顺安,杨官璘又赢了李义庭!

第二次与冠军擦肩而过

1960年全国个人赛上,王嘉良战胜了胡荣华、刘忆慈、顶和了杨官璘,眼看冠军在招手,却在关键战上意外输给了朱剑秋。

第三次大意失荆州

1965年全国个人赛上,王嘉良信心十足,状态正佳,前十轮一盘未负,第十一轮遇到了胡荣华,只要拿下此战,冠军非王莫属,王嘉良使出挥身解数,中局拿住了胡荣华。

不出意外,取胜只是时间问题,王见棋局已经胜定,走了一步棋后起身上厕所,胡荣华赶紧也走了一步,然后也去了厕所,胡回来时却走到了国际象棋赛场。

过儿一会,王嘉良喊道:小胡,赶紧过来,你走错地方了,胡荣华回来后立即走了一步棋,将马“送”给王吃,落子刚毕,胡还表现出后悔状。

王嘉良心想小胡是不是晕了,刚才路走错了,现在又将炮送给我吃,抬手就把炮吃了,这下可上当了,接下来胡荣华连走几步好棋,直逼九宫,拿下了此局,从而第六次蝉联全国冠军。

就这样王嘉良第三次与冠军蹉跎!

王嘉良有冠军实力,却三度与全国冠军蹉跎,抱憾终身,在以后的电视访节目中经常提起,棋届人士无不为其感到惋惜。

杨官璘的人物生平

1925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县农村,爷爷和父亲都颇通棋艺。杨官璘3岁开始看棋,5岁能对弈,10岁在乡下已无敌手,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

抗战胜利后,杨官璘走出家乡,当过裁缝,23岁开始在广州游乐场打擂,并经常和南国名手卢辉、董文渊在一起切磋棋艺,研究古谱、残局,功力精深,从而为后来驰骋棋坛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年下半年,杨官璘应一个在香港的同乡的邀请,到香港观看比赛,并教人下棋。从此杨官璘以一个职业棋手的身份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象棋生涯。1950年,香港中国象棋研究会举办了首届全港会员赛,杨官璘击败好友李志海夺冠,从此成为港澳象棋第一人。

1951年起在广州从事象棋研究及比赛。随着新中国经济复苏,人们对体育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弈棋从此登上大雅之堂,民间象棋界开始自发举行一些有影响力的比赛,其中岭南文化公园原岭南文物宫举行了几次较大影响的赛事:1952年2月至3月主办有杨官璘、陈松顺、卢辉、覃剑秋、曾益谦、袁天成参加的名手表演赛;1953年6月和1954年2月,先后两次举办了杨官璘和另一位岭南棋界的代表人物陈松顺的十局对抗赛,杨均以一局胜出。

1952年至1955年,杨官璘往返于广州、上海、武汉、北京、苏州、杭州等地表演象棋和参加比赛,他两次在十局决胜赛中击败有“七省棋王”之称的董文渊,加上多次击败陈松顺,就此奠定了一代棋王的地位。后来杨官璘的好友,武侠家梁羽生曾有诗形容杨官璘这段征战史,“不辞北战与南征,三十英年有霸名”。

1956年上半年杨官璘开始担任广州文化公园象棋顾问,主要负责研究和参加象棋比赛,同年广州市棋艺社成立,杨官璘任社长,此外他还身兼广州《象棋》月刊主编。1959年调任广东省体委, 始任省广东象棋队教练和棋队负责人等职。1956年1月,国家体委宣布棋类列入竞技体育项目,同年新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象棋赛,杨官璘代表广东省参战,力压王嘉良等名将,成为首个全国冠军,从此也开创了中国象棋的一个“杨官璘时代”。

自1956年到1983年,杨官璘共参加了18届全国象棋个人赛,4次夺得冠军,3次获得亚军和季军,13次进入前6名。1956年登上首届全国象棋赛的冠军宝座,成为第一位全国冠军。1957年、1959年先后获第二届、第四届全国象棋赛冠军。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象棋赛冠军。1962年与胡荣华并列第六届全国象棋赛冠军,计先后四次获全国冠军。1965年至1981年曾三次获全国比赛的亚军,多次获其他优胜名。

17年,至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17年2月作为中国队的一员,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获冠军。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82年被授予国家第一批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87年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冠军。

1999年以不败战绩捧走“元老杯”成了名符其实的棋坛老元戎。由于杨官璘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杨官璘退役后,从事中国象棋文化研究和教育工作,学生满天下,其中包括“岭南双雄”吕钦、许银川等特级大师。

2008年1月4日下午6时30分辞世,享年83岁。 1956年登上首届全国象棋赛的冠军宝座,成为第一位全国冠军。

1957年第二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

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象棋赛(暨第四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62年获第六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65年至1981年曾三次获全国比赛的亚军,多次获其他优胜名次。

17年至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7年2月“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获冠军。

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87年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冠军。

1982年获全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99年,获得“元老杯”象棋赛冠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棋坛老元戎 ■击败卢李奠定地位

1905年香港举办港、穗,澳三角象棋赛,杨官磷从东莞出来参加,那时他的棋艺虽已有了提高,但和第一流名手的功力,距离尚远,在象棋圈里,也还没有什么声名。他感到天才必须辅以学力,无师必须觅师,他所觅的“师”乃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棋谱。他在香港这段期间,曾闭门修炼,排拆古今名谱,研究高手对局,终于豁然贯通,而且修正了不少古谱的错误。这时他功力大进,已跻进一流之列了。就在那年,香港的象棋会举办了一次会员赛,他击败卢辉的高足李志海而获得了冠军,自此奠定了他在棋坛的地位。

■南黄北周 冶成国手

1951年杨官磷回到广州,回去后不久就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华南区际赛,荣获冠军。第二年和华南另一名手陈松顺联袂北上,与上海、汉口、北京各地名手较量,从未输过一局,震惊了整个棋国。棋坛好手都认为他的棋艺,超妙稳健,两俱有之,已熔“南黄北周”即黄松轩与周德裕于一炉,而且有凌驾之势。

杨官璘登上国手的宝座,这不是容易的,那时的高手很多,每人都有看家本领,要保持不败纪录,那非但要有自己独到的心得,而且得通晓各家各派之长。

■几番猛战 名传遐迩

一、三败陈松顺

陈松顺是华南“棋怪”钟珍的首徒,钟珍的棋阴险毒辣是出了名的。当年“华南四大天王”之首的黄松轩以中炮夹马、大刀阔斧的攻势见长,但一对钟珍,却毫无办法。据说新式象棋开局法中,屏风马对当头炮的炮二进一抵御攻方过河车的着法,便是钟珍首创的。陈松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沉善变,尽得师门心法,而绵密精炼更胜乃师。陈在抗战期间,走遍湘、桂、黔、滇,未逢敌手,又曾参加穗、港、澳埠际赛,获个人长胜将军。解放后,远游上海、南京,亦所至告捷。当时杨官璘也正是北征载誉归来,于是在1953年夏,两雄相遇,在广州岭南文物宫举行十局大赛,赛程经过,非常紧凑,结果杨官璘胜四负三和三,多胜一局。1954年与1955年,杨陈又分别在广州、上海作十局大赛,结果也是杨官璘获胜。

二、击败董文渊与何顺安

董文渊饮誉棋坛二十余年,未满二十岁,即击败当时的国手“七省棋王”周德裕,震撼棋坛。杨官璘初到香港时,也曾败给董文渊一局。但自1952年杨成名之后,杨董先后比赛数十局,都是杨官璘获胜。1955年在武汉之战,杨更是大捷,在八局对赛中,董仅胜一局。何顺安是华东一流高手,成名在董文渊之后,但攻杀凌厉,却在董上。他在去冬今春,曾先后打败陈松顺、李义庭、朱剑秋等高手,于是在今夏挟战胜群雄之威,在上海和杨官璘作十局大赛,结果杨五胜五和,又以压倒之势大胜。

■七雄之争 一人称霸

一、七雄夺鼎,保持长胜

广州是全国象棋高手最多的城市,1955年春岭南文物宫主办“七雄夺鼎赛”。七雄乃:杨官璘、陈松顺、卢辉、袁天成、覃剑秋、朱德源、陈鸿钧,都是棋坛上顶尖儿的人物。结果杨官璘雄据擂台,任由六雄轮流攻打,又保持了不败的纪录,夺得银鼎。

二、战胜李义庭

李义庭1953年在上海棋坛出现时,年方十六岁,就击败朱剑秋、侯玉山,迫和陈松顺、董文渊、何顺安等名手,当时杨官璘和他对弈四局,也是比对成和。1955年春他到广州比赛,又击败陈松顺,声名更著,有“棋坛慧星”之称。但最后碰到杨官璘,却以四和二负见败。其后几次公私对弈,也是杨官璘占胜。杨官璘初遇李义庭时,大抵因摸不住对方家数,才被对方战成平手。其后,杨官璘每战都紧密缠打的对杀战略,李义庭究输在欠缺经验,走对攻局就不是杨官璘的对手了。

除掉这几场重要的战役外,其他名手如“棋坛总司令”谢侠逊、华东棋坛名宿窦国柱、“中炮大王”林奕仙、湖北名宿罗天扬、扬州三剑客”之一朱剑秋等,也都先后败在杨官璘之手。

象棋全国冠军

历届全国个人赛前六名一览表(男子甲组)

年份 比赛 地点 冠军 亚军 季军 殿军 第5名 第6名

1956 北京 杨官璘 王嘉良 刘忆慈 李义庭 侯玉山 何顺安

1957 上海 杨官璘 王嘉良 刘忆慈 惠颂祥 任德纯 徐天利

1958 广州 李义庭 何顺安 杨官璘 张东禄 刘忆慈 徐天利

1959 北京 杨官璘 王嘉良、李义庭 刘剑青 何顺安 武延福

1960 北京 胡荣华 何顺安 杨官璘 朱剑秋 李义庭 (并列第6名:蔡福如、孟立国、马宽、方孝臻)

1962 合肥 胡荣华、杨官璘 李义庭 蔡福如 孟立国 刘文哲

1964 杭州 胡荣华 蔡福如 何顺安 王嘉良 杨官璘 李义庭

1965 银川 胡荣华 杨官璘 王嘉良 臧如意 孟立国 李义庭

1966 郑州 胡荣华 臧如意 蔡福如 杨官璘 陈柏祥 王嘉良

14 成都 胡荣华 杨官璘 赵庆馈 蔡福如 王嘉良 孟立国

15 北京 胡荣华 蒋志梁 杨官璘 刘殿中 钱洪发 戴荣光

16 预赛选出12人,因故未能进行决赛。该12人为胡荣华、李日纯、杨官璘、刘殿中、李广流、戴荣光、赵庆馈、蒋志梁、柳大华、刘星、张致忠、臧如意。

17 太原 胡荣华 朱永康 (并列第3名:钱洪发、梁文斌、黄少龙) 王嘉良

18 郑州 胡荣华 杨官璘 柳大华 李来群 郭长顺 蒋志梁

19 北京 胡荣华 柳大华 傅光明 王嘉良 蔡福如 蒋志梁

1980 乐山 柳大华 徐天利 李来群 陈孝坤 王嘉良 言穆江

1981 温州 柳大华 李来群 徐天利 王嘉良 杨官璘 于幼华

1982 成都 李来群 胡荣华 吕 钦 钱洪发 赵国荣 郭长顺

1983 昆明 胡荣华 吕 钦 林宏敏 柳大华 黄 勇 赵国荣

广州 李来群 胡荣华 赵国荣 刘殿中 柳大华 喻之青

1985 南京 胡荣华 赵国荣 陈孝坤 徐天利 卜凤波 孙志伟

1986 湘潭 吕 钦 徐天红 卜凤波 林宏敏 许 波 胡荣华

1987 蚌埠 李来群 赵国荣 柳大华 阎玉锁 刘 星 于幼华

1988 呼和浩特 吕钦 胡荣华 赵国荣 邬正伟 徐天红 蒋全胜

1989 重庆 徐天红 胡荣华 赵国荣 张晓平 陶汉明 李来群

1990 杭州 赵国荣 李来群 胡荣华 阎文清 (并列:于幼华、熊学元)

1991 大连 李来群 吕 钦 许银川 徐天红 阎文清 林宏敏

1992 北京 赵国荣 徐天红 胡荣华 刘殿中 张 强 吕 钦

1993 青岛 许银川 吕 钦 苗永鹏 柳大华 赵国荣 卜凤波

1994 郴州 陶汉明 吕 钦 于幼华 许银川 胡荣华 赵国荣

1995 吴县 赵国荣 许银川 吕 钦 柳大华 卜凤波 崔 岩

1996 宁波 许银川 吕 钦 李智屏 于幼华 刘殿中 胡荣华

19 漳州 胡荣华 吕 钦 许银川 林宏敏 万春林 徐天红

1998 深圳 许银川 阎文清 卜凤波 金 波 李来群 赵国荣

1999 江苏 吕 钦 许银川 陶汉明 金 波 孙勇征 李来群

2000 蚌埠 胡荣华 许银川 吕 钦 聂铁文 卜凤波 张 江

2001 西安 许银川 王 斌 孙勇征 于幼华 金 波 吕 钦

2002 宜春 于幼华 陶汉明 刘殿中 董旭彬 陈富杰 郑一弘

2003 武汉 吕 钦 万春林 王 斌 许银川 徐天红 苗永鹏

2004 重庆 吕 钦 刘殿中 许银川 聂铁文 潘振波 张申宏

2005 蒲县 洪 智 潘振波 李鸿嘉 汪 洋 卜凤波 万春林

2006 深圳西乡 许银川、赵国荣、吕钦、王斌、汪洋、卜风波

2007 呼和浩特 赵鑫鑫,吕钦、赵国荣、程吉俊、洪智、王跃飞

2008 佛山 赵国荣,洪智 吕钦 赵鑫鑫 许银川 蒋川

女子组

年 冠军

19年 黄子君

1980年 谢思明

1980年 单霞丽

1981年 林 野

1981年 谢思明

1982年 谢思明

1983年 谢思明

年 单霞丽

1985年 高 华

1986年 胡 明

1987年 谢思明

1988年 黄玉莹

1989年 黄 薇

1990年 胡 明

1991年 胡 明

1992年 胡 明

1993年 胡 明

1994年 胡 明

1995年 伍 霞

1996年 高懿屏

19年 王琳娜

1998年 金海英

1999年 黄 薇

2000年 王琳娜

2001年 张国凤

2002年 郭莉萍

2003年 党国蕾

2004年 郭莉萍

2005年 赵冠芳

2006年 伍霞

2007年 唐丹

2008年 尤颖钦

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