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马帝国的帝王世系
2.罗马历史
3.罗马梵蒂冈旅游指南罗马到梵蒂冈
罗马帝国的帝王世系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前27年-14年Augustus屋大维 14年-37年Tiberius提比略 37年-41年Caligula卡利古拉原名盖乌斯·恺撒,卡利古拉为绰号,意为小靴子
开始罗马皇帝自封为神的习惯
被刺杀 41年-54年Claudius克劳狄乌斯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54年-68年Nero尼禄自杀四帝内乱期(四帝之年)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68年-69年Galba加尔巴被奥托谋杀69年Otho奥托战败,自杀69年Vitellius维特里乌斯战败,被处死弗拉维王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69年-79年Vespasian韦帕芗 79年-81年Titus提图斯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埋没庞贝城81年-96年Domitian图密善被刺杀安敦尼王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96年-98年Nerva涅尔瓦 98年-117年Trajan图拉真 117年-138年Hadrian哈德良 138年-161年Antoninus Pius安敦尼·庇护 161年-180年Marcus Aurelius马可·奥勒留与维鲁斯为共治皇帝161年-169年Lucius Verus维鲁斯与马可·奥勒留为共治皇帝175年Avidius Cassius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篡位者,统治埃及和叙利亚
被一位百夫长所杀 177年-180年Commodus康茂德与马可·奥勒留为共治皇帝180年-192年被一摔跤选手掐死193年内乱期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193年Pertinax佩蒂纳克斯被士兵杀死193年Didius Julianus尤利安努斯被近卫军杀死塞维鲁王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193年-211年Septimius Severus塞维鲁 193年-194年/195年Pescennius Niger奈哲尔叙利亚的争位者193年/195年-1年Clodius Albinus阿尔拜努斯不列颠的争位者198年-217年Caracalla卡拉卡拉与盖塔为共治皇帝209年-211年Geta盖塔与卡拉卡拉为共治皇帝
被卡拉卡拉杀死 217年-218年Macrinus马克里努斯与迪亚杜门尼安为共治皇帝
被处死 217年-218年Diadumenian迪亚杜门尼安与马克里努斯为共治皇帝
被处死 218年-222年Elagabalus埃拉伽巴路斯被刺杀222年-235年Alexander Severus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叛乱士兵杀死三世纪危机高潮时的皇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235年-238年Maximinus Thrax马克西米努斯被军队238年Gordian I戈尔迪安一世与戈尔迪安二世为共治皇帝
自杀 238年Gordian II戈尔迪安二世与戈尔迪安一世为共治皇帝
阵亡 238年Pupienus Maximus普皮恩努斯与巴尔比努斯为共治皇帝
被近卫军杀死 238年Balbinus巴尔比努斯与普皮努斯为共治皇帝
被近卫军杀死 238年-244年Gordian III戈尔迪安三世被杀240年Sabinianus萨宾尼亚努斯自立为帝
战败 244年-249年Philip the Arab阿拉伯人菲利普被德基乌斯杀死248年Pacatianus帕卡提亚努斯自立为帝
被士兵杀死 248年Iotapianus伊奥塔皮亚努斯争位者248年Silbannacus希尔班纳库斯篡位者249年-251年Decius德基乌斯阵亡249年-252年Priscus普里斯库斯在东部自立为帝250年Licinianus李锡尼亚努斯争位者251年Herennius Etruscus(伊特鲁里亚的)赫伦尼乌斯阵亡251年Hostilian霍斯蒂利安与加卢斯为共治皇帝
死于瘟疫 251年-253年Gallus加卢斯被士兵杀死251年-253年Volusianus沃鲁西安努斯与加卢斯为共治皇帝
被士兵杀死 253年Aemilianus埃米利安努斯被士兵杀死253年-260年Valerian瓦勒良与加里恩努斯为共治皇帝
出征萨珊王朝战败,被俘 253年-260年Gallienus加里恩努斯与瓦勒良为共治皇帝 260年-268年被杀260年Saloninus萨洛尼努斯与加里恩努斯为共治皇帝
被杀 258年-260年Ingenuus因格努乌斯自立者260年Regalianus雷加里安努斯自立者260年-261年Macrianus Major大马克里亚努斯自立者
阵亡 260年-261年Macrianus Minor小马克里亚努斯自立者
阵亡 260年-261年Quietus奎伊图斯争位者261年Mussius Aemilianus穆斯乌斯·埃米利安努斯自立者268年Aureolus奥雷奥路斯自立者
向克劳狄二世投降 高卢帝国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260年-269年Postumus波斯杜穆斯建立高卢帝国269年Laelianus莱利亚努斯自立为高卢帝国皇帝269年Marius马里乌斯 269年-271年Victorinus维克托利努斯 270年-271年Domitianus多米提安努斯自立为高卢帝国皇帝271年-273年Tetricus I泰特里库斯一世向奥勒良投降,高卢帝国灭亡271年-273年Tetricus II泰特里库斯二世与泰特里库斯一世为共治皇帝伊利里亚诸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268年-270年Claudius II克劳狄二世死于瘟疫270年Quintillus昆提卢斯与奥勒良为共治皇帝
自杀 270年-275年Aurelian奥勒良被近卫军杀死271年Septimius赛普蒂米乌斯在达尔马提亚自立为帝
被士兵杀死 275年-276年Claudius Tacitus克劳狄·塔西佗被杀276年Florianus弗洛里安努斯被杀276年-282年Probus普罗布斯被士兵杀死280年Saturninus萨图尼努斯自立为帝
被士兵所杀 280年Proculus普罗库鲁斯争位者
被普罗布斯所杀 280年Bonosus博诺苏斯自立为帝
被普罗布斯击败,自杀 282年-283年Marcus Aurelius Carus马可·奥勒留·卡鲁斯死因不明283年-285年Carinus卡里努斯与努梅里安为共治皇帝
被杀 283年-284年Numerian努梅里安与卡里努斯为共治皇帝 四帝共治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284年-305年Diocletian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同为奥古斯都,掌管东部286年-305年Maximian马克西米安与戴克里先同为奥古斯都,掌管西部
被迫自杀 305年-311年Galerius伽列里乌斯与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同为恺撒
305年,成为奥古斯都,掌管东部
与塞维鲁斯为共治皇帝 305年-306年Constantius I Chlorus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与伽列里乌斯同为恺撒
305年,成为奥古斯都,掌管西部
与伽列里乌斯为共治皇帝 306年-307年Severus II塞维鲁斯(塞维鲁二世)305年,成为恺撒
306年成为奥古斯都,掌管西部
与伽列里乌斯为共治皇帝 306年-312年Maxentius马克森提乌斯306年,自称皇帝
被君士坦丁一世打败并废黜 308年-324年Licinius李锡尼308年,成为奥古斯都
被迫退位 308年Domitius Alexander多米提乌斯·亚历山大自立为帝310年-313年Maximinus Daia代亚305年,成为恺撒,掌管东部
310年,自称奥古斯都,与李锡尼瓜分东部
自杀 316年-317年Valerius Valens瓦莱里乌斯·瓦伦斯与李锡尼为共治皇帝
被君士坦丁一世处死 324年Martinianus马提尼安努斯324年,成为奥古斯都,掌管西部
与李锡尼为共治皇帝
被杀 君士坦丁王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307年-337年Constantine I The Great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大帝)原为四帝共治中的西帝,后击败其他诸帝,成为帝国唯一的统治者
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 337年-340年Constantine II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丁一世死后,国分为三,君士坦丁二世得一份
阵亡 337年-361年Constantius II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君士坦丁一世死后,国分为三,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得一份337年-350年Constans君士坦斯一世君士坦丁一世死后,国分为三,君士坦斯得一份
被马格嫩提乌斯所杀 350年-353年Magnentius马格嫩提乌斯篡位者
自杀 350年Vetriano维特里亚诺自立为帝350年Nepotianus尼波提亚努斯自立为帝361年-363年Julian the Apostate(背教者)尤利安阵亡363年-364年Jovian约维安暴死不列颠帝国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286年-293年Carausius卡劳修斯建立不列颠帝国
被阿勒克图斯所杀 293年-2年Allectus阿勒克图斯被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击败瓦伦蒂尼安王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364年-375年Valentinian I瓦伦提尼安一世西帝364年-378年Valens瓦伦斯东帝
阵亡 365年-366年Procopius普罗科皮乌斯篡位者
被瓦伦斯处死 367年-383年Gratian格拉提安被叛军所杀375年-392年Valentinian II瓦伦提尼安二世 383年-388年Magnus Maximus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西部的篡位者
被狄奥多西一世杀死 386年-388年Flius Victor弗拉维乌斯·维克托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之子
被狄奥多西一世杀死 392年-394年Eugenius欧根尼乌斯西部的篡位者
阵亡 狄奥多西王朝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379年-395年Theodosius I狄奥多西一世重新统一帝国西罗马帝国 在位英文名中文名备注395年-423年Honorius霍诺里乌斯与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为共治皇帝
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 409年-415年Priscus Attalus普里斯库斯·阿塔卢斯自立为帝407年-411年Constantine III君士坦丁三世争位者409年-411年Constans II君士坦斯二世争位者411年-413年Jovinus约维努斯争位者412年-413年Sebastianus塞巴斯蒂安努斯争位者421年Constantius III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与霍诺里乌斯为共治皇帝423年-425年Joannes约翰尼斯争位者425年-455年Valentinian III瓦伦提尼安三世被杀455年Petronius Maximus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被杀455年-456年Avitus阿维图斯被废457年-461年Majorian马约里安被废461年-465年Libius Severus利比乌斯·塞维鲁被废467年-472年Anthemius安特米乌斯被处死472年Olybrius奥利布里乌斯 473年-474年Glycerius格利凯里乌斯退位474年-475年Julius Nepos朱利乌斯·尼波斯退位475年-476年Romulus Augustulus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蛮族首领奥多亚克废黜
罗马历史
罗马最初只是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地促势微。公元前世纪至前3世纪,罗马通过一系列战争,基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此后它进一步向海外扩张,发动了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前146年),征服了西部地中海强国迦太基。
公元前六世纪末,拉丁语族罗马人建立的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510年,过渡到共和时代。公元前三世纪初,统一意大利半岛。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到前二世纪中叶,通过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征服了迦太基、西班牙大部、马其顿和希腊诸地区,控制了地中海。公元前27年,执政官屋大维称“奥古斯都”(意即皇帝),共和制度瓦解,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帝国疆域西达今英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地,东达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南面包括非洲的北非地区和苏丹,成为西方历史上第一大帝国。后期帝国,由于人民反对压迫剥削,起义广泛开展,如高卢地区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亚哥尼斯特运动,给罗马的统治以沉重打击。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半岛处于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织的时期。 “古意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铜器时代,他们穿越北部和东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到达意大利,并残暴地迫使许多当地土著部落迁徙他乡。他们起初过着游牧生活,但已经具有制作铜器、使用马匹和带轮子的大车的技能。抵达意大利之后,他们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成为随后几个世纪其子孙后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罗马文明的衰落。“古意大利人”是由几个民族构成的,包括萨宾人、翁布里亚人和拉丁人。
公元前9世纪和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两个新民族:埃特鲁斯坎人和希腊人。古人认为埃特鲁斯坎人来自东方的安纳托利亚,今天的一些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从起源看,他们似乎不是古意大利人,正如他们的语言也并非印欧语系一样,他们的文明混合了来自东西方的各种因素。著名的维朗诺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鲁斯坎人(Etruschi)的最初发展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新领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进步。这片新领土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及亚平宁山区和第勒尼安海之间的沿海平原地区。埃特鲁斯坎人居住在独立的、强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间通常结成联盟。这些城邦最初由一个君主统治,后来变成通过议会和选举出的官员施行统治的寡头政治。埃特鲁斯坎人本来是农耕部族,拥有组织严密的军队,他们用这些军队来统治周边民族,同时他们也喜欢经营商业和从事手工业。托斯卡纳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区应该是埃特鲁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这片领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里最终建立了罗马城。因此,在埃特鲁斯坎文明鼎盛时期还只是村民的罗马人,与埃特鲁斯坎人的语言、思想和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埃特鲁斯坎人对罗马文化向文明的转化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的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带纵横航行,随后停滞不前的时期才使得他们的航行告一段落。迫于在西方贸易线路上与腓尼基人的竞争,他们建立了新的贸易基地,接着在公元前8世纪使殖民地得到全面发展。他们最初在意大利的匹兹库萨 (在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尔岛)建立殖民地,之后又把势力稍微地向北推进到西西里岛的库米大陆以及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随着与希腊人的接触,埃特鲁斯坎人很快变得更加成熟起来,他们根据希腊文字创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绘画风格,发展了以希腊拟人神为基础的宗教信仰,并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来的仪式。所有这些后来都被罗马人继承了下来。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这样描述这个神话故事:这对孪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将国王驱逐出境,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以阻止她生儿育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以防止国王的子孙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这对双胞胎被遗弃在台伯河畔时,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又被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妻子将他们抚养大。长大后,这对孪生兄弟成为了绿林首领。在瑞摩斯被俘、带给国王阿穆利乌斯后,罗穆卢斯带领手下救出了他,并杀死了阿穆利乌斯。此时,孪生兄弟身世大白,他们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复了王位。兄弟俩离开外祖父,在被牧羊人发现的地方创建了自己的城市。在决定谁来做城市的主宰时,神谕告诉他们要由看到的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只秃鹫,罗穆卢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只秃鹫。后者的数字更,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征兆的人。结果兄弟间发生了争吵,罗穆卢斯最终杀死瑞摩斯,成为新城的国王。他统治了很长时期,死后被接纳到诸神中,成为受人尊敬的战神奎里纳斯。
罗穆卢斯(在位统治37年)之后,传统上记载还有另外六位国王:奴玛·庞皮利乌斯(在位43年)、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在位32年)、安库斯·马蒂乌斯(在位44年)、L.塔奎尼乌斯·普里斯库斯(在位38年)、赛尔维乌斯·图里乌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乌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王政时代,罗马极大地扩大了对周边领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确目的就是提供稳定和安全,而对周边领土的征服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罗马人似乎对领土和财富并不特别贪婪;他们的征服主要为了防范周边民族对自己安全的威胁。随着领土范围的扩大,罗马人引起了北方强大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纪中叶,埃特鲁斯坎人攫取了罗马的。一时间,埃特鲁斯坎君王统治了这个城邦,这使得罗马人愤恨不平。终于因为埃特鲁斯坎国王塔尔文了一个贵族的妻子卢克蕾蒂亚,罗马人在公元前509年奋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统治。尽管卢克蕾蒂亚以及朱尼厄斯·布鲁图斯推翻塔尔文可能是演绎的故事,但塔尔文被推翻无疑标志着埃特鲁斯坎和文明的衰落。 罗马帝国地图
罗马人没有再推选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彻底摒弃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体,这预示着罗马势力得到最大扩张时期的来临。罗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统治。执政官执掌最高权力,由推举出来的两名贵族担当,一年选举一次。他们行使最高权力,创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军事首脑及大祭祀长,与罗马王政时代的国王一样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他们甚至像君王一样着装,穿着紫色大袍,坐在传统上君王使用的象牙宝座上。不过,他们的权力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他们只执政一年,以后供职于元老院;他们是两人执政,任何一名执政官都可以凭借简单的否决有效地阻止对方的行动或决定。这样,由于执政官没有太多的展示进取心、发挥创造性的机会,罗马趋于保守和谨慎。
在两名执政官之下是两名财务官员,称为度支官。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还出现被了称为普雷艾特的官员。它起初是司法官,后来成为军队长官。另外,根据财富和纳税额来划分公民等级的工作,原是执政官的职责,最终由两名被称为监察员的新官员来承担。
有效的权势全部集中在贵族手中引起了平民的愤懑。自公元前509年共和国创立到公元前1世纪在凯撒手中结束,这两个阶级之间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为贵族对权力攫取不放,而平民也锲而不舍地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平等。当时,平民生产食物并提供劳动,使得罗马经济得以发展,他们还是罗马军队的来源。可以说,离开平民,贵族就无法生存。公元前450年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就试图平息这两个阶级间的斗争。公元前445年,平民获得了与贵族联姻的权力;公元前367年,平民获得当选为执政官的权力,随后获得进入元老院的权力。公元前300年,平民获准参加所有等级的祭祀活动,这使得他们在宗教事务上与贵族享有同等的地位。公元前287年,平民大会的立法和决定被认定对所有罗马公民(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有约束力,这是平民最后在权力和影响上取得的最大胜利。这些改革是在没有战争或流血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阶级间的争斗,却避免了内战的发生。
在改革政治的同时,罗马人建立起领土霸权。起初,共和国的战争大多是防御性的,但不久罗马人就开始控制周边领土来消弭遭受进攻的威胁。这样,罗马人占领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是地中海世界。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罗马人逐步占领了所有拉丁人和埃特鲁斯坎人的领土。与此同时,他们受到了高卢人的挑战。这些高卢人系凯尔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侵入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前387年占领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公元前295年,罗马卷入了与居住在亚平宁山脉的萨莫奈特人的战争,残余的埃特鲁斯坎人的城市、高卢人部落和一些反叛的意大利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在公元前280年控制了意大利中部。罗马人继续南下征服了南部的希腊城市,在公元前265年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迦太基(Cartagine)之间发生了冲突。迦太基位于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于今天的突尼斯附近,拥有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扩张时,迦太基人正把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还控制了从西部利比亚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个民族以前曾经有过零星的接触,但从来没有一方感觉到对方的威胁。当时迦太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强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商业贸易,很多民族屈从隶属于它,向它提供士兵和给养,而它从西班牙金矿和银矿开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公元前3世纪,当罗马的势力到达意大利南端、与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的领土接壤时,这两大强国有了接触。公元前264年,罗马与迦太基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战争的焦点完全在西西里岛。罗马人在岛上围攻几座迦太基城市,并凭借自己的海军彻底摧毁了迦太基前来解救的战舰。尽管这次战争没有明确分出胜负,但这是自迦太基帝国建立以来腓尼基人第一次在地中海地区丧失霸权。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人和罗马人签署条约,他们不得不放弃西西里岛,并支付战争赔偿。公元前238年失去科西嘉岛后,迦太基人开始加强自己在欧洲的统治。到公元前218年,他们在西班牙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财富和权力都得到增强。随着迦太基势力的日益强大,罗马人忧心忡忡,他们强迫迦太基人签定协定,允诺其领土扩张不能越过埃布罗河(位于西班牙北部)。公元前218年,罗马人联军攻占了西班牙城市萨贡图姆,引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驻防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在年轻统帅汉尼拔的率领下穿越欧洲。公元前218年9月,他率军穿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打败了遭遇的罗马军队。罗马人在绝望中任命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为。他取避免与迦太基直接作战的策略,试图通过不断侵扰他们,使他们疲惫得不堪应战。但当汉尼拔军队在公元前216年到达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并开始在乡村肆意蹂躏时,费边派出8万大军前往迎战,结果全部被歼灭,这是罗马从未有过的惨败。意大利南部的罗马同盟倒向汉尼拔一边,整个西西里岛也都与迦太基人联盟。统治着大部分希腊大陆的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乘机与汉尼拔结盟,在公元前215年开始了与罗马的领土之争。
形势对于罗马人似乎没有多大希望了,但汉尼拔同样面临军队后继无援和给养的匮乏,这使得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围攻类似罗马这样的城市。罗马人因而有了反攻的机会。由于殖民地总督普布利乌斯·科内利乌斯·西庇阿的英明战略,罗马人重新占领了西班牙。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穿越非洲,直逼迦太基城墙之下。汉尼拔被迫离开意大利半岛。当他返回迦太基后,迦太基人重新振作起来并于公元前202年与罗马人展开最后的搏斗。在非洲北部的扎马,汉尼拔第一次被西庇阿及其军队击败。罗马将迦太基变成了一个属国(迦太基城于公元前146年最终被毁灭),从而控制了包括非洲北部的整个地中海西部。
第二次布匿战争造成了巨大的财富不均。罗马城内的财富堆积如山,而成千上万依赖农耕为生的平民,其土地和房屋却被战争损毁。原本富有的人们又发了战争财,变得更加富有,他们把土地全部买下来,以至于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庄园在罗马农业中居统治地位。这些大庄园为暴富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由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后被带回意大利的无数新奴隶来耕种。事实上,公元前2世纪,罗马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劳动力经济转变成奴隶经济。这也造成大量的无业游民涌向城市,大批贫穷、不满和愤怒的罗马自由人就集中在罗马城中。公元前133年,这种情形终于引发了内战。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会上被选为保民官,提出拥有土地的数额应限制在640英亩,这样就可以从富豪手中剥夺出大量的土地。罗马富豪和元老院反对提比略·格拉古的改革,他们发动,一群元老院贵族乘机刺杀了提比略。十年后,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也当选为保民官,他要求公民大会通过与其兄相似的土地法。公元前121年,他被元老院宣布为国家的敌人而自杀身亡,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也被或处死。这标志着格拉古兄弟叛乱的结束。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罗马平民和富豪之间的冲突仍连续不断,主要表现为出身普通家庭的罗马统帅、执政官盖尤斯·马略(公元前157年—前86年)和出身豪门的罗马统帅、独裁官科内利乌斯·苏拉(公元前138年—前78年)之间的对立。公元前88年,双方的敌对状态引发了内战。马略的军队主要募自最贫穷的阶层,他承诺将战利品和土地分给他们作为服役的代价。这样就造就了一支新型的军队,士兵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他们的统帅。最后苏拉击败了马略,被元老院赋予统治罗马事务的全部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官。其后几年,他把权力归还给元老院,结束了公民大会的权力。
苏拉的改革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公元前70年,克拉苏和庞培这两个野心勃勃的人当选为执政官,他们迅速废除了苏拉制定的宪法。由于在亚洲打了胜仗,庞培在罗马大受欢迎,而克拉苏尽管镇压了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却不受欢迎。庞培与其他有前途且日渐重要的将领结盟,这些将领中最得人心的就是出身于贵族世家的才华横溢的统帅盖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0年—前44年)。克拉苏、庞培和恺撒,这三人达成协议,建立了“前三头政治”,这标志着共和国开始走向灭亡。恺撒在北部的法国、比利时和大不列颠南部打了大胜仗,但在他返回罗马之前,“前三头政治”已经不复存在。克拉苏在与中东帕提亚人的战争中死去,而庞培则转而对抗恺撒,怂恿元老院反对恺撒,并将恺撒宣布为国家之敌。在强大忠诚的军队的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49年攻入意大利,穿过意大利中部的鲁比孔河,一场新的内战开始了。公元前48年,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斯被击败,不久在逃亡地被埃及人暗杀身亡。公元前46年,恺撒回到罗马,授意元老院任命他为可以执政十年的。他被授予统治罗马国家的绝对权力,在任何实际需要时可以不受法律和宪法的约束。两年后,他被任命为终身,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恺撒的绝对权力,使他成为绝对统治者、古罗马皇帝、最高统治者,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君主。一些以罗马共和国为荣的罗马贵族,对他的权力极为愤恨不平。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盖尤斯·卡修斯·隆吉努斯和马库斯·朱尼乌斯·布鲁图为首的一群阴谋家,刺杀了恺撒。
但是,反叛者企图和平回归共和制的梦想却在现实中变成了另外一场长达十三年的残酷的内战。恺撒的追随者们建立了“后三头政治”,他们与那些阴谋反叛者斗争并在希腊菲力皮获胜。“后三头政治”由恺撒收养的甥孙马可·屋大维(自称卡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以及恺撒的部下马可·安东尼和马可·艾米利乌斯·李必达组成。然而得到元老院支持的屋大维不久就与在埃及得到女王克莉奥帕特拉支持的马可·安东尼发生了分裂。双方的战争于公元前31年结束,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帕特拉在海战中失败,两人于次年在亚历山大城自杀。
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屋大维夺取了恺撒曾经拥有的所有权力,只是在形式上没有作任何关于共和国制度的改变。他确定自己为绝对的统治者,最初他自称为“元首”(罗马的首席公民,这个词就是现代词汇prince的由来),后来称为“奥古斯都”(威严或最高的)。在遗言中,他自诩完成了恢复帝国和平与秩序的使命。他把士兵重新安置在农田里,使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平等拥有土地的梦想几乎变为现实。他将罗马军队由志愿军变成了常备队。这些军队遍及帝国大地,他们把罗马语言和罗马文化传播到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最后,奥古斯都开始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并充任艺术的保护人,从而使罗马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杰出的作家得到元首本人和其助手梅塞内斯的资助,这些人包括著名的维吉尔(公元前70年—前19年)、贺拉斯(公元前65年—前8年)和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他们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推动了奥古斯都的政治改革,其中维吉尔创作的罗马文学巨著《埃涅阿斯纪》是关于英雄埃涅阿斯创建罗马文明的史诗。奥古斯都还以赞助文学的热情同样慷慨赞助艺术和雕塑。他实施了包括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和其他各种神庙以及罗马广场等许多大型建筑项目。
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 罗马经历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从奥古斯都到图拉真时代(公元98年—117年),罗马统治了北非更多的领土、不列颠的大部分、德国的局部、东欧濒临黑海地区,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地区,帝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本土,罗马努力建立自己新的准君主统治制度。奥古斯都宣称自己为“罗马的首席公民”,他的继任者们则揭掉了虚伪的面纱,直接称自己为“恺撒”,用以表明他们的皇族血统。奥古斯都死后,罗马的政体更像君主制。尽管奥古斯都由元老院选举出来的做法依旧保持着,但事实上掌权的皇帝在死前就选好了自己的继承人。
早期罗马的皇帝全都是恺撒的子孙。奥古斯都的继承者是提比略(公元14年—37年在位),其后的继承者是盖尤斯,史称卡利古拉(公元37年—41年在位),其后是克劳狄(公元41年—54年在位)和尼禄(公元54年—68年在位)。提比略和后来卡利古拉的统治证明了皇帝的专横霸道。尤其是卡利古拉,其残暴和疯狂的统治在整个罗马历史上臭名昭著。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刺杀后,克劳狄被罗马禁卫军拥戴为皇帝,所有共和国统治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军队可以使皇帝的统治合法化时,那些野心勃勃的将军们就利用他们的军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在尼禄这位朱里亚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迫害并处死传自东方的新的神秘宗教-基督教的成员。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一个犹太人传教士拿撒勒的耶稣,他生活在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统治时期,后被罗马人处死,另外两名创始人传教士彼得和保罗也被处死。后者用毕生的心血将基督教从一个犹太人的信仰转变成为希腊和罗马人可以接受的宗教。
公元68年,驻扎在高卢的军队发动,尼禄被赶下台。次年,至少有四位皇帝登基,每位都有强大的军队作后盾。罗马进入混乱状态,但将军提图斯·弗拉维·韦斯巴芗(公元69年—79年在位)成功地获得了长久的统治,创立了自己的王朝 — 弗拉维王朝。在他之后,他的儿子提图斯(公元79年—81年在位)继位,之后是图密善(公元81年—96年在位),他开始掀起第二次迫害基督教徒的浪潮。
公元96年,图密善被谋杀。由于他没有立嗣,元老院推选出自己信赖的涅尔瓦做皇帝。这是被后世罗马史学家称道的五个好皇帝时期的开始,这五个皇帝是:涅尔瓦(公元96年—98年在位)、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年—138年在位)、安东尼·庇护(公元138年—161年在位) 以及马可·奥勒留(公元161年—180年在位)。顺利地从一个皇帝传递到另一位皇帝手中,而且每个皇帝都由前任选出和收养,并得到元老院的首肯。这个时期是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统治最稳定的时期。当马可·奥勒留选择自己的儿子康茂德(公元180年—192年在位)作为继承人时,这一局面才宣告终结。
在这一时期,罗马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广泛的传播。罗马人在帝国范围内(尤其在那些还没有城市文化的地区)积极建设大型城市居住区,并赋予这些城市与罗马人同样的权力。上层阶级统治着这些城市,他们因此更加效忠于皇帝。帝国成为罗马官僚控制下的唯一中央集权。在文化方面,这一时期与奥古斯都时期同样具有创造力。尼禄时期,生活着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塞内加(公元前4年—公元65年),他信奉古希腊斯多葛派的学说。一个世纪以后,皇帝马可·奥勒留本人也是一个斯多葛派的哲学家。讽刺诗人尤维纳利斯(公元60年—140年)和佩尔西乌斯通过挖掘日常生活、城市堕落和人口膨胀问题,创作出反映罗马文化中道德败坏的讽刺诗篇。塔西佗(公元55年—117年)则可能是最伟大的罗马历史学家。
在这一时期,罗马进行了最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其中包括营建罗马的万神庙和科洛赛姆,后者即罗马圆形大剧场,供角斗士比赛。所有伟大的工程都建造于这一时期,包括大规模的引水系统:罗马城本身有11条引水渠,可将3亿加仑水从周边的山区输送到城市中。在医药方面,罗马人在公元1—2世纪取得了显著进步。盖伦可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一位医学家,他生活在2世纪末,动脉血液循环是其最重要的发现。
凯撒
公元前64年至44年凯撒、庞培、克拉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结束了以元老院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
凯撒渐渐消灭了庞培、克拉苏,他也就是凯撒大帝,后人用他的名字凯撒代表罗马国王的称号。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国内反对派布鲁都(Brntus)和卡西乌斯(Cassius)阴谋刺杀。
屋大维
公元前43~27他的外甥,也是义子屋大维成为继承人也就是历史上的奥古斯都大帝。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的统治被称为后三头政治。后来,屋大维消灭了安东尼和雷必达,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屋大维皇帝之后,罗马帝国头二百年间的十几位皇帝:
一、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这位罗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为犹太巡抚,在彼拉多任内,耶稣被钉死。
二、加力果拉(Caligula公元37~41),也译作加利古拉。
三、克劳狄(Claudius公元41~54)
四、尼禄(Nero 54~68)亦译尼罗,尼禄皇帝在第一次犹太大起义时,血腥镇压犹太人。
五、维斯帕先(Vespasian公元69~79)亦译韦帕芗或威斯巴仙,这将军于公元67年受尼禄皇帝派遣到巴勒斯坦镇压犹太人起义,尼禄死后的次年被拥立为皇帝。
六、提多(Titus公元79~81)维斯帕先皇帝的儿子,公元70年毁灭耶路撒冷城。
七、图密善(Domitian公元81~96)。
八、图拉真(Trajan公元98~117),在位时两次对外征讨,建立阿拉伯行省,并向东扩张势力到两河流域。
九、哈德良(Hadrian公元117~138),任内加强独裁统治,再次镇压犹太人的反抗。在其任内在不列颠北部修建了哈德良城墙。
十、安东尼(Antonia公元138~161)。公元一至二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帝国疆域空前广大,北部边界到达现在欧洲的英国、西德、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利亚等地,东边一度达到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南面包括非洲的埃及和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西边面临大西洋。安东尼皇帝统治时期,局势仍比较稳定,尚能维持帝国现状。
十一、马可·奥利略(Marcus Aurelius公元161~180),这位皇帝在位时,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已经逐渐消逝。
十二、康茂德(Commodus公元180~192),这位皇帝在位时,已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末尾,罗马帝国面临混乱与衰落的时期。但这时离开罗马东西分裂,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而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时期,还足足有二百年的时间,其事发生于公元395年。
康茂德(Commodus公元180~192),这位皇帝在位时,已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末尾,罗马帝国面临混乱与衰落的时期。但这时离开罗马东西分裂,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而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时期,还足足有二百年的时间,其事发生于公元395年。同时,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罗马教廷的所在地
罗马梵蒂冈旅游指南罗马到梵蒂冈
1.罗马去梵蒂冈
你不出入境不需要证件,一天就能逛完。
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什么这个国家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内部。但它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梵蒂冈对去意大利的游客开放,不需要签证。虽然是个国家,但几乎成了意大利罗马的一个景点。来到罗马的游客一定要参观这个国家,中国。
梵蒂冈虽小,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却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梵蒂冈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林和梁思成曾在此参观,他们对圣彼得大教堂。他们对大型设计布局感到遗憾,但他们对其壁画装饰印象深刻。
可以从意大利首都罗马进入梵蒂冈,不需要任何手续。你可以从圣彼得广场入口处排队。s大教堂。需要一些时间,把护照等相关件递出去就可以进去了。
梵蒂冈虽小,但有独立主权,但国内人口多为意大利人,都是天主教神职人员和禁卫军。常住人口仅800人,主要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
中国,一个国家,只有天安门广场那么大,而你所能看到的几乎是整个国家。圣彼得美国大教堂是整个国家最宏伟的建筑,梵蒂冈的命脉,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在这里美国民众认为。
圣彼得移民局的s广场,可容纳50万人,是梵蒂冈最大的景点。此外,还有梵蒂冈博物馆,总面积55000平方米。它原本是教皇的宫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虽然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博物馆,但它收藏了大量欧洲古代文明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藏品。
西斯廷教堂建于1445年。它是按照《列王纪》年所罗门神庙的规模建造的。它是米开朗基罗的原型所在地代表作《创世纪》和《最后审判》。要了解小梵蒂冈,可能需要了解罗马甚至更早的历史背景。国家虽小,却是文明和信仰的发源地。
当然,梵蒂冈的主要吸引力是圣彼得大教堂,整个国家都以大教堂为中心。大教堂的顶部俯瞰整个国家的风景。从大堂,你可以乘坐付费电梯或爬楼梯到顶部。个人觉得爬楼梯更有意思。它这是一个盘旋而上的小楼梯。过道很窄,最窄的地方需要两个人侧身才能勉强通过。爬到塔顶大约需要20分钟。顶楼可以欣赏全国的俯视图。梵蒂冈尽收眼底。
你不进入梵蒂冈不需要签证。只要持有意大利签证或申根签证进入意大利,就可以免费进入梵蒂冈。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确实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当前位置梵蒂冈到伦敦的距离只有1500公里。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西北部。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伦敦位于不列颠岛的东南部。它这是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都市。从梵蒂冈旁边的罗马机场飞到伦敦不到两个小时。梵蒂冈太小,没有机场,但是附近的罗马完全可以提供交通。
2.罗马去梵蒂冈怎么走
意大利境内的两个国家-梵蒂冈和圣马力诺共和国
梵蒂冈城位于罗马西北角,面积为0.44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土地。它由教皇宫、博物馆、圣彼得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花园和办公楼。除此之外,在罗马和意大利还有很多特别的有房产的飞行飞地。罗马以南25公里处有一座夏宫——建于1605年的甘道夫城堡。
梵蒂冈是意大利的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是教皇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在这个宗教王国里,有一个庞大的宗教官僚机构。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他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他通过教皇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和行,通过宗教法庭行使司法权。梵蒂冈秘书处,也是教皇的秘书处,接受教皇委托的一切事务,负责与主教、教廷代表、外国及其大使的日常联系。它的***是卿。梵蒂冈被称为宗教公共事务委员会秘书的美国外交部长是卿的主要合作者。他负责教皇他与卿一起就外交事务向教皇提出建议,如外交官的任命和其他候选人的推荐。目前,梵蒂冈有105个外国使团,通常设在罗马。
梵蒂冈人口只有684人,其中有358名梵蒂冈国籍的公民。只有在梵蒂冈工作的人才是它的公民,一旦离开就自动失去公民身份。它声称全世界有7-8亿信徒,传教士、和尚、尼姑等神职人员超过160万人。传教士走遍了世界各地。
梵蒂冈有自己的银行、电话系统、邮政系统、广播电视台和报纸。梵蒂冈广播电台成立于1931年,第一次试播由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指挥。战后,梵蒂冈在罗马北部的制高点马里奥商丘建立了新的广播电台,购买了400公顷土地,用33种语言进行广播。梵蒂冈印刷厂可以将教会文件翻译成94种语言进行发行。梵蒂冈传声筒《罗马观察家报》成立于1861年,从1930年开始在梵蒂冈印刷。梵蒂冈发行自己的邮票,这些邮票印刷精美,是收藏家的珍宝收藏。它的货币在意大利印刷和流通。意大利货币也可以在梵蒂冈使用。
庄严的圣彼得广场是贝尔尼尼的杰作的建筑。1667年完工,整个工程耗时11年。两侧宏伟的半圆形石头走廊环绕着广场。石廊由284根圆形石柱和4排8根方形石柱组成。石廊上有140尊巨大的圣徒雕像。广场中心的方尖碑是公元37年由卡利古拉大帝从古埃及运到罗马的,竖立在圣彼得1585年的s广场。庆祝活动主要在广场上举行,在重大节日和教皇祝愿信徒从阳台中间的前墙。在钟楼下面的拱门处,瑞士卫兵穿着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传统服装。
梵蒂冈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教堂本身就是一座艺术殿堂。在教堂内部,乍一看,我们真的可以我欣赏不了它的规模之大。我们需要用一些数据,比较一些具体的实物,才能认清它的实际规模。教堂里到处都是雕塑和绘画,墙壁和天花板辉煌夺目。据说这个地方是耶稣的使徒彼得殉道并被埋葬的地方。这座古老的教堂是君士坦丁大帝在圣彼得墓上建造的。现在的教堂建于1506年,整个工程耗时120年。许多大师参与了设计和建造,甚至花费了他们所有的精力和智慧。教堂包括门廊在内,全长230米,从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为44米,穹顶处的高度为119米。站在教堂里面可以容纳6万人。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和游客来到梵蒂冈。你不进入梵蒂冈不需要签证或任何手续。
圣马力诺共和国是意大利心脏地带的另一个独立主权国家,面积只有61平方公里。居民说意大利语。圣马力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263年。7年,拿破仑率先承认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是一个繁荣的城镇,国民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业以及出售邮票和手工艺品。国家元首是两位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任期6个月,可连选连任。每年的4月1日和10月1日举行盛大的领事就职仪式。首都圣马力诺位于蒂塔诺山的半坡上。从圣马力诺的制高点,可以俯瞰开阔的亚得里亚海岸。这座城市的旧金山教堂里有拉斐尔的画。这个袖珍国家和其他国家一样,有许多政党。圣马力诺没有海关,没有税收,2.3万居民,人均收入高,4家银行,是国家。
圣马力诺入境不需要签证或任何手续。当你从意大利里米尼进入圣马力诺边境时,你可以看到用意大利语写的标志欢迎来到神圣自由的圣马力诺共和国。
3.罗马到梵蒂冈要签证吗
虽然梵蒂冈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因为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小的,而且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所以如果你想去梵蒂冈,只需要有申根国家、意大利等国家的签证就可以进入意大利参观梵蒂冈,所以你不我不需要单独申请梵蒂冈签证。况且梵蒂冈本身也没有外交机构可以自己签发签证。
4.罗马去梵蒂冈要签证吗
你到梵蒂冈的时候可以在网上买机票。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所以,首先你要购买国内和国际飞往罗马的机票。其次,要看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飞往罗马的航班。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没有直飞罗马的航班,那么你应该先去有直飞罗马航班的城市买机票。
5.罗马去梵蒂冈怎么去
从罗马开车到梵蒂冈大概需要8分钟,也就是4.2公里左右。
梵蒂冈城邦,全称梵蒂冈,是教廷所在地。位于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多为神职人员。
梵蒂冈最初是中世纪教皇国的中心。1870年教皇国的领土并入意大利后,教皇退居梵蒂冈。1929年与意大利签订《拉特兰条约》,成为独立国家。梵蒂冈是世界上领土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
6.罗马怎么去梵蒂冈
梵蒂冈是教廷所在地,位于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多为神职人员。
梵蒂冈到中国(两国地理中心)的直线距离(飞行路线)为7572公里(4705英里或4089海里)。坐飞机大约需要8个小时。
到目前为止,中国和梵蒂冈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当前位置离它最近的城市是梵蒂冈。罗马是南欧意大利的首都。位于欧洲亚平宁半岛的罗马,曾是古罗马帝国的首都,文化底蕴深厚。意大利是西方七国之一。意大利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化复兴时期,诞生了达芬奇、丹科、伽利略等著名作家和科学家。
7.罗马去梵蒂冈要多久
梵蒂冈位于南欧的亚平宁半岛。这是一个中国,被意大利领土包围着。位于意大利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它是梵蒂冈的所在地。梵蒂冈也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和人口最少的国家。
8.梵蒂冈在罗马城里吗
是的,梵蒂冈和意大利可以自由出入。
可以从意大利首都罗马进入梵蒂冈,不需要任何手续。你可以从圣彼得广场入口处排队。s大教堂。需要一些时间,把护照等相关件递出去就可以进去了。
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什么这个国家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内部。但它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梵蒂冈对去意大利的游客开放,不需要签证。虽然是个国家,但几乎成了意大利罗马的一个景点。来到罗马的游客一定要参观这个国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