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女篮vs法国女篮-塞尔维亚vs法国结果

tamoadmin

1.世界一战谁胜谁败,世界二战谁胜谁败

2.一战是否存在避免的可能?

世界一战谁胜谁败,世界二战谁胜谁败

塞尔维亚女篮vs法国女篮-塞尔维亚vs法国结果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协约国获胜死亡(约数):10,000,000人

将士:900万

平民:700万

合计:1669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二战成员国  法西斯国家:

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

反法西斯国家: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波兰、南斯拉夫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法国等47个国家。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的败北,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一战是否存在避免的可能?

一战是否存在避免的可能?没有一战,美帝是否还会成为世界霸主

一战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这场战争的根本矛盾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这场战争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战最根本的问题是利益(当然所有战争根源都是利益)想要避免一战你得让同盟国满足与目前的本国经济形式,或者让协约国割让利益,然而可能么,日渐强大的国家不会满足于与本国实力不相符合的经济形势和利益链条,而老牌强国不会在新兴强国没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强大的情况下,冒着本国人民的不满抗议而无端出卖本国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