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乒乓球全运会-十三届全乒乓球赛程表

tamoadmin

1.2023全锦赛乒乓球女单冠军

2.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浙江省体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的通知的附件1

3.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运动会概况

2023全锦赛乒乓球女单冠军

第十三届乒乓球全运会-十三届全乒乓球赛程表

2023全锦赛乒乓球女单冠军是王艺迪。

王艺迪,1997年2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辽宁省乒乓球队队员。2019年乒乓球香港公开赛王艺迪4:0伊藤美诚获得女单冠军。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王艺迪获得乒乓球女单、女双、混双和团体冠军。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女团比赛,王艺迪代表辽宁队夺得金牌。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女双比赛,辽宁队王艺迪、陈幸同夺得银牌。2022年代表中国队夺得2022年成都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女团冠军。2022年代表辽宁队夺得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2022年11月19日,王艺迪在2022年乒乓球亚洲杯赛女单决赛中战胜伊藤美诚,夺得冠军。

王艺迪的运动生涯介绍

在2013年全国青年锦标赛中,王艺迪勇夺第三名,直接入选国家队,王艺迪也成为中乒校创办三年来第一个入选国家队的队员。2016年9月26日,2016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四分之一决赛湖北队的张瑞和云南队的王艺迪交手。9月27日,女单四分之一决赛,湖北队的张瑞去掉“以”3险胜云南队的王艺迪。

2017年9月3日,第十三届全运会混双决赛中,郝帅/王艺迪1:4负于于子洋/王曼昱,获得亚军。2017年9月6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单三四名决赛中,云南的王艺迪以3比4负于四川队的朱雨玲,获得第四名。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浙江省体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的通知的附件1

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

一、主办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台州学院及部分项目竞赛承办院校

三、协办单位

浙江省大学生体育协会

四、参加单位

全省各普通高等学校

五、运动会日期、地点

2010年5月~2011年11月 分阶段在台州学院等学校举行

六、比赛项目

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武术共11项

七、比赛分组及设项

(一)分组

1.甲组:全省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2.乙组:全省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

3.丙组:全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院系

4.丁组:经省教育厅审批招收的高水平运动队

(二)项目

1.甲组(11项):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武术

2.乙组(11项):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武术

3.丙组(10项):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健美操、武术

(三)丁组(3项):田径、足球、篮球,其中田径比赛运动员比赛成绩达不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不予取名次

八、竞赛项目

(一)田径:

1.男子(21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110米栏、400米栏、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十项全能。100米高脚马竞速和60米三人板鞋竞速(甲、乙、丙组)

2.女子(20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米栏、400米栏、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七项全能。100米高脚马竞速和60米三人板鞋竞速(甲、乙、丙组)

(二)游泳:

各组男、女项目:

自由泳:50米、100米、200米、400米

仰 泳:50米、100米

蛙 泳:50米、100米、200米

蝶 泳:50米、100米

200米个人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50米混合泳接力

(三)篮球:男子组、女子组

(四)排球:男子组、女子组

(五)足球:男子组

(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

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

(七)定向运动:(男子、女子各4项)

百米定向赛、短距离赛、中距离赛、团队赛

(八)健美操:

1.竞技项目:自编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

2.普及项目:风采赛(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组合赛(混双操或三人操)、集体赛(6人徒手操、6人轻器械操)

3.啦啦操项目:自编8人舞蹈啦啦操

(九)武术:

1.个人项目(男、女子各5项)

(1)自选拳术一项(长拳、南拳、太极拳任选)

(2)短器械一项(剑术、刀术任选)

(3)长器械一项(枪术、棍术任选)

(4)其它拳术、其它器械

(5)其它太极拳、其它太极器械

2.集体项目:男女6人以上,配乐(不含歌词)

八、运动员参赛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我省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审核录取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培训生、夜大生、函授生、成人高考、进修班、远程教育生、留学生等不予报名)。

(二)以学生入学时的招生性质确定参赛组别。

(三)运动员思想进步,遵守运动员守则,文化课考试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者(必须持县市级医院的体检合格证明方可参赛)。

(四)运动员必须在省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履行注册,并经审核取得浙江省大学生运动员注册证者。

十、参赛报名规定

(一)各代表团报团长1人(必须由学校校级领导担任),秘书长1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二)甲、乙组代表团至少参加5个以上(含5个)项目,丙组代表团至少参加4个以上(含4个)项目,否则不计总团体分;

(三)各项目报名规定:

1.田径

(1)各院校报领队1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报一队院校限报教练4人、报二队以上院校限报教练员8人。

(2)甲、乙、丙组限报一队,丁组可报多队。各组每队限报男女运动员共20人,其中单一性别不得超过12人(丁组单一性别不得超过14人)。

(3)每人限报二项(另可兼报同一组别接力);全能运动员不可兼报其它单项(但可兼报同一组别接力)。

2.游泳

(1)各队每组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2)每队限报男女运动员14名(其中单一性别不得超过9人)。

(3)每人限报2项(接力项目除外)。

3.篮球、排球、足球:

(1)篮球、排球

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运动员15人(到赛区参赛人数为12人)。。

(2)男子足球

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运动员30人(到赛区参赛人数为18人)。

4.乒乓球

(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男、女运动员各5人。

(2)报名运动员请按技术水平由高至低排列。男、女各5名运动员可报名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即:男、女团体赛,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限报2对)。双打项目不得跨校配对。

5.羽毛球

(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男、女运动员各6人。

(2)男、女单打各限报2人,男、女双打、混双限报2对,单打可以兼其中一项双打,双打不可以兼混双。双打项目不得跨校配对。

6.网球

(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队员限报8人。

(2)单打比赛各组每队可报男、女各2人、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及混合双打各1对;参加团体赛运动员可兼报单项比赛。双打不得跨组、跨校配对。

7.定向运动

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男女运动员各4名,有体育院系的普通高校可同时报甲组和丙组或乙组和丙组两个队。参赛成绩既为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比赛成绩又为本年度省学生定向锦标赛成绩。

8.健美操

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竞技

操、普及操的各单项比赛及啦啦操,每单位每项限报一人(队)参加。

9.武术

(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3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甲组、乙组每单位可报男、女运动员各5名;丙组每单位可报男、女运动员各4名。

(2)每位运动员最多可报2项,同类项目只能选报其中1项。

十一、竞赛办法

(一)田径

1.比赛采用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和相关的补充规则。

2.报名不足3人(队),则取消该项比赛(提前通知报名单位,允许更改报名项目)。

3.径赛800米(含800米)以上项目只设一个赛次;田赛各项报名人数超过30人时,设及格赛,录取前12名参加比赛。

(二)游泳

1.比赛采用中国游泳协会审定的最新游泳竞赛规则和相关补充规定。

2.比赛采用预决赛。如单项报名人数不足8人(含8人)时采用一次性决赛(接力项目同)。单项报名人数不足3人时通知改项或测验。200米以上项目采用一次性决赛。

(三)篮球、排球、足球

1.篮球、排球、足球预赛、决赛,均分别执行中国篮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中国足球协会最新审定的《篮球竞赛规则》、《排球竞赛规则》、《足球竞赛规则》(特殊规定另行通知)。

2.篮球

第一阶段:根据参赛队数,分小组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排出各小组名次。第二阶段:视分组情况决出各组名次(见各组别补充通知)。

3.排球

(1)比赛视报名队数,八个队以上先分组单循环,后进行交叉比赛决出名次。八个队(含八个队)以下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名次。比赛按报名先后以贝格尔方法进行编排。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第一、二局25分制,第三局为决胜局采用15分制。

(2)男子组均用硬式排球进行比赛;女子组用软式排球进行比赛。

4.足球:比赛根据各组别报名队数,确定赛制。

(1)参赛队伍六支以下(含六支)采用单循环制决出各队名次;

(2)参赛队伍在六支以上先采用分组循环,再采用交叉淘汰及附加赛,决出第一至第八名的队伍。

(四)乒乓球

1.采用中国乒乓球协会最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

2.团体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赛,第二阶段采

用淘汰赛增加附加赛决出名次。

3.团体赛均采用斯韦思林杯赛制,比赛次序为:

1、A——X 2、B——Y 3、C——Z

4、A——Y 5、B——X

4.单项比赛均采用单淘汰赛。

5.所有比赛均采用五局三胜、11分制。

6.先进行团体比赛,后进行单项比赛。

(五)羽毛球

1.比赛采用中国羽毛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

2.各组别团体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第二阶段采用淘汰加附加赛,决出1-8名。

3.男、女团体比赛次序为:(1)单打 (2)双打 (3)单打 ;单项或团体比赛允许一名运动员单兼双。

4.单项比赛各组别均采用淘汰赛,前八名增加附加赛,如某项目参加队(人)数较少,根据实际报名人数确定比赛方法。

5.所有比赛均采用3局2胜制,每局为21分,每球得分制。

(六)网球

1.比赛采用中国网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网球竞赛规则》。

2.各组别团体赛的赛制,当参赛队不足5队时,采用单循环赛制;超过5队时,比赛分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循环,第二阶段进行交叉赛。

3.单项比赛根据报名人数采用单淘汰赛或循环赛制。

4.团体赛出场顺序为第一单打、第二单打、双打;比赛前15分钟上交名单,名单一经上交不得更改。

5.所有比赛均采用一盘6局平局决胜制,团体赛采用三场二胜制。

6.场地为室外硬地球场。

(七)定向运动

1.比赛采用中国定向协会审定的《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执行。

2.运动员出发方式由裁判组决定,出发顺序由计算机随机抽签决定;

3.百米定向采用预决的方式进行,出发形式预赛采用间隔出发,决赛采用集体出发。

(八)健美操

1.竞技组比赛执行国际体联审定的《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普及组比赛执行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啦啦操比赛执行大学生体协颁发的《国际全明星啦啦队运动评分规则》;

2.运动员预赛和决赛出场顺序赛前由组委会抽签决定;

3.各单项分两轮比赛(预赛和决赛),甲组和乙组预赛成绩前八名、丙组预赛成绩前六名进入决赛;决赛中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若成绩相同,按规则执行;

(九)武术

1.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最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赛会有关补充规定。

2.自选拳术一项中任选的南拳、太极拳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1989年编写的《南拳竞赛套路》和《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十)未尽的竞赛办法,详见各项目竞赛规程和相关补充通知。各项目制定的竞赛规程与总则不一致时,以规程总则为准。

十二、团体总分

(一)总团体:

1.总团体甲、乙组录取前8名,丙组录取前6名;

2.总团体分,以代表团按组别在各项目比赛中的得分总和排列总团体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若总团体分相等,则以各项目团体分第一名多者总团体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二)各项目团体:

1.各项目团体甲、乙组均取前8名;丙组均前6名;丁组田径取前3名,其它项目,相关协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录取名次。

2.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由各单项体协与承办单位协商确定是否增设男子、女子团体总分。

3.各项目团体分,以代表队按组别在各单项比赛中的得分总和排列团体名次(田径、游泳破纪录分加入代表队团体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若相等,执行各项目竞赛规程规定的办法。

十三、计分办法

(一)甲、乙组各项目单项均取前8名,按9、7、6、5、4、3、2、1计分;丙、丁组各项目单项均前取前6名(不足6队减一录取),按7、5、4、3、2、1计分;

(二)田径的接力与全能,游泳的接力,定向运动的团队赛,健美操的三人赛、六人赛,乒乓球团体赛,羽毛球团体赛,网球团体赛,均以单项得分按组别加倍计分;

(三)篮球、排球、男子足球,均以单项得分按组别加5倍计分;

(四)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纪录加18分;破省大学生最高纪录加9分。同一人(队)在同一单项比赛无论破多少次纪录,只加最高分。

十四、奖励

(一)团体奖:取得甲、乙组总团体前8名,丙组总团体前6名的代表团,颁发奖杯;取得甲、乙组各项目团体总分前8名,丙组各项目团体总分前6名;丁组(田径)团体总分前3名,包括增设的男子、女子团体总分,颁发奖牌。

(二)个人奖:取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奖牌,甲、乙组前八名、丙、丁组前六名的运动员发给成绩证书。

十五、体育道德风尚奖

(一)评选及奖励体育道德风尚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员)、体育道德风尚奖的教练员、裁判员的具体方法另发。

(二)本届大学生运动会在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基础上,各个项目根据具体情况评选若干名“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裁判员“,具体评选办法另行公布。

十六、技术代表、仲裁、裁判员的选派

(一)仲裁委员、技术代表、技术官员、总裁判、裁判长等主要裁判由主办单位选聘。

(二)各项目比赛的裁判,根据不同项目竞赛需要,由各高校选派,承办学校、协办单位选调,或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无裁判任务的单位缴纳裁判代聘费(各参赛单位在大运会期间只要有选派裁判被聘用,就无需缴纳裁判代聘费。没有担任裁判工作的单位也只需交纳一次裁判代聘费,金额为2000元)。

(三)凡从事大会仲裁委员、技术代表、技术官员、总裁判、裁判长(员)以及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委员等工作者不得兼任教练员。

十七、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

(一)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委员由主办单位选聘;

(二)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将严格按本届运动会的相关规定。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对所有报名参赛运动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的运动队(员)取消比赛资格或录取名次,情节严重者给予责任人处分并通报全省。

(三)负责对各参赛代表团、运动队(员)的纪律监督工作。

十八、竞赛保证金及申诉

(一)竞赛保证金:

1.各项目比赛,各代表队报到时必须向大会交纳竞赛保证金3000元。保证金作为代表队有关成员在比赛期间违反大会纪律、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以及违反运动员参赛资格等问题的经济赔偿和处罚。未发现违纪违规的队,比赛结束时退回保证金

2.凡在比赛期间存在违反大会纪律、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以及违反运动员参赛资格等问题的代表队,其原先所交保证金不予退还,还应重新交纳比赛保证金后方允许本队其他运动员继续参加比赛。

(二)申诉:

1.凡对运动员资格有异议可向“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提出申诉;在比赛中对裁决有异议,可按各项目规则规定的时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2.申诉队必须提交有秘书长或领队签字的申诉报告,同时交纳申诉费500元方可受理,不交纳申诉费一律不予受理,如申诉队胜诉则申诉费如数退还,若败诉不再退还申诉费。

十九、经费

(一)按照国家现行体育竞赛有关规定的开支标准办法执行。

(二)各代表团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自理。

(三)主办单位选聘的仲裁委员、技术代表、技术官员、裁判长(员)和资格审查及纪律监督委员会等人员的差旅费由大会负担。

二十、其它

(一)保险:参加本届运动会的代表团官员、工作人员、运动员、教练员必须在当地保险公司办理保额每人不少于十万元,附加医疗一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日期包括往返旅途期间,并在报到时交验保险单据。组委会成员、技术官员和裁判人员的保险由承办单位统一办理。

(二)校旗:各高校自带校旗一面(3米×2米)。

(三)各单项竞赛规程另行下发。

(四)各项目电子报名表请登录指定网站进行下载。

(五)相关赛事信息,请及时关注浙江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网站。

(六)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二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运动会概况

龙岩市申办第十三届省运会历程 2000年8月18日,龙岩市委书记张燮飞在市委会议室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同意龙岩市正式申办2006年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要求市政府及市委抓紧做好有关工作,尽快向省政府及省体育局提出正式申请。2000年9月30日,龙岩市人民政府以龙政[2000]综376号文件正式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办 2006年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2002年4月1日,龙岩市体育局按照有关要求,向省体育局提交书面报告,就龙岩市申办省运会的概况、场馆设施、接待能力、办赛经验及交通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5月,经缜密策划,龙岩市开始摄制《将军故乡·冠军摇篮》专题片和画册,提出“创新省运”总的理念和“旅游省运、文化省运、道德省运、快乐省运”延伸理念。7月2日,龙岩市委、市政府成立申办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申办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申委会由时任市委书记的张燮飞同志亲自挂帅,时任代市长的刘赐贵、市委副书记邓保南、副市长张秀娟等担任副主任,由相关部门领导担任委员;执委会由副市长张秀娟担任主任。7月11日,市委张燮飞书记主持召开申办省运会专题会议。会议指出,省运会规模大、影响深远,能够成功承办省运会不仅可以证明龙岩的综合实力,还可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应把申办省运会作为推动闽西发展的历史机遇。强调龙岩市应全力以赴,力争申办成功。与会领导就龙岩市今后申办的具体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包括对有关申报材料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7月12日,龙岩市委、市政府成立龙岩市申办省运会工作团,由代市长刘赐贵亲任团长,市委副书记邓保南、副市长张秀娟任副团长。7月11 日~18日,时任代市长的刘赐贵三次召集工作团有关人员开会,研究、讨论申办对策,部署各项准备工作,就申办电视专题片、画册、文件材料及陈述报告提出了具体要求。2002年7月19日,福建省体育局在省体育中心贵宾楼举行申办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报告会,这是确认2006年第十三届省运会承办城市资格的重要会议。龙岩市申办团的陈述由龙岩市申委会副主任、申办团副团长、市委副书记邓保南主持。申办团首先播放了展示龙岩人文景观的电视专题片《将军故乡,冠军摇篮》,它形象、直观,令人耳目一新。接着,龙岩市申委会第一副主任、申办团团长、龙岩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赐贵的全面陈述,清晰有力,承诺庄重,配以多媒体画面,富于感召力。龙岩市申委会成员、体育局局长邱应龙着重从体育工作角度就如何办好省运会展开陈述,寓情寓理,让人信服,引起广泛共鸣。龙岩市申办团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旅游局局长衷梅英的陈述,热情洋溢,并将旅游与体育巧妙结合,令人神往。正在北京为备战亚运会而进行着紧张的集训、专程赶回来参加申办活动的龙岩籍运动员、举重世界冠军石智勇和羽毛球全英公开赛冠军陈宏的发言,生动活泼,让人进一步感觉到龙岩人民申办省运会的真诚与迫切。随后,申办团一一回答了专家评委的提问。龙岩市申办团陈述,受到省体育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评委、各界人士和新闻记者等在场200多人的高度评价和接连不断的热烈掌声。会上进行无记名投票,随着大会主持人、省体育局副局长徐正国当场宣布“发出24张选票,同意龙岩承办的24张,全票通过!”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标志着龙岩市已顺利通过了“申办陈述”关键一关。

8月2日,经省政府办公会议通过,正式确认龙岩市承办省运会资格。 自2002年8月省政府正式确定2006年第十三届全省运动会在龙岩市举行以来,全市上下欢欣鼓舞,决定尽最大的努力把本届省运会办成福建省历史上最具特色、最成功的一届运动会。三年来,全市上下以承办省运会为契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筹备工作落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省体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一)成立组织机构,全面启动省运会筹备工作。

为了切实加强对省运会的领导,确保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早在2003年8月就成立于福建省十三届运动会龙岩市筹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和市直34个部门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筹委会。筹委会和执委会下设办公室及竞赛部、场馆建设与技术服务部、财务集资部、宣传活动部、后勤接待部、安全保卫部、环境卫生部和监察审计部等九个机构,并明确了各机构的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为了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和各种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03年7月,时任市长的刘赐贵同志在市体育局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省运会筹备工作专题会议,全面启动了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2003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会上,市政府还与各县(市、区)政府及市体育局签订了承担本届省运会金牌和承办项目的责任书,并要求各县(市、区)对责任书下达的任务进一步细化,建立激励机制,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伍,力争在省运会上创出好成绩。2005年8月,市政府又召开了“迎省运、造环境、美龙岩”工作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以“迎省运、造环境、美家园”活动为载体,围绕2003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树立一个好形象、努力争取一个好成绩、全力营造一个好环境”的总体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密切合作、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全面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二)抓住重点,全力以赴建设体育场馆。

为了确保省运会的顺利召开,满足省运会对体育场馆建设的要求,从接受承办省运会任务开始,龙岩市便把体育场馆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筹措资金,开展省运会场馆建设。2003年1月,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承办省运会场馆建设及资金拼盘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场馆建设的五条原则,形成了建设项目安排、建设项目资金拼盘的具体意见。随后,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对场馆布局、建设主体、管理方式、运营方式以及场馆设计、论证、投资等进一步细化,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既要尽最大努力把必需的比赛场馆建设好,满足省运会各项比赛需求,又要量力而行,不贪大求全。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多次进行修改,不断优化规划设计方案,最终形成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设方案。承办省运会的场馆建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新规划的体育公园。体育公园在人民广场西南的规划新区内建设,总占地300亩,拟建设成一个比较现代的、开放的,集健身、休闲、娱乐和商业为一体的体育主题公园,预计总投资2.6亿元,主要设施包括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及附馆、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和省集训练基地。二是商业动作的体育大厦。该项目位于市区九一南路市体育中心,与体育场相呼应,占地514米,主楼23 层,建设面积2723米,是十三届省运会的指挥和接待中心,预计总投资1.3亿元。三是位于上杭的市水上运动中心。该中心位于上杭城关汀江流域,由上杭县政府负责建设,作为承办省运会皮划艇比赛场地。目前该项目水上部份已完成,并于去年全省皮划赛艇比赛时投入了使用。四是各县(市)承办项目的相关场馆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中长汀县新体育馆、连城县武术馆、上杭县羽毛球馆、武平县体育馆和漳平乒乓球馆等建设进展顺利。

(三)加强对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体育工作队伍,积极备战,储备人才。

近年来,龙岩市承办了全省C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和全省击剑裁判员培训班,并举办了田径、击剑等项目裁判员以及游泳救生员培训,有近200人参加,其中近 50人通过培训被批准为二级裁判员。同时,龙岩市还承办了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全省皮划艇比赛等十三项重大赛事,今年7月龙岩市还将承办全国羽毛球冠军赛,全省田径、游泳省运会选拔赛等,通过承办这些赛事,积累办赛经验,提高办赛和接待水平。在做好省运会场馆建设等工作的同时,龙岩市还认真组队积极备战,为争取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以及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储备奠定基础。

(四)统筹规划,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1、制定了《龙岩市2006年省运会行动规划》。该《规划》经反复讨论后形成,是市及七个县(市、区)筹办省运会的具体行动规划。该规划以加快体育场馆建设、培养裁判员人才、抓好竞赛筹备以及备战省运会为主线,加速全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以“创新省运”为主题,突出“旅游省运、文化省运、道德省运、快乐省运”理念,提出不仅要把省运会办成竞技的舞台,而且要让省运会本身成为闽西旅游的重要看点和闽西的重要节日;《规划》还提出了龙岩市备战省运会的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制定了工作方针和措施。

2、开展了吉祥物以及会标、会歌等的初审和征集工作。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吉祥物的选择确定二个方案:一是龙和虎,二是龙、虎、豸同时作为吉祥物。已经于 3月19日在福建日报、闽西日报、东南新闻网站连同会标(会微)、会歌和主题口号一起发布了征集启事。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宣传部门还召集了本地文化艺术界专家座谈,广泛征求意见。

3、确定了开幕式文体节目的主题和初步框架。开幕式的主题拟定为:龙腾虎跃·活力海西。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的初步框架也已初步确定。开、闭幕式的主题以及文艺节目的框架,吉祥物和会旗、会标方案等经最后修改后再上报省政府和省体育局审定。 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是历届运动会中规模最大、项目设置最多、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体育盛会。为确保本届省运会顺利进行,省委、省政府已于**月**日成立了大会组委会。

本届运动会比赛项目包括:青少年组:田径、游泳、跳水、体操、蹦床、举重、射击、射箭、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帆船、帆板、皮划艇、赛艇、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篮球、排球(含沙滩排球)、拳击、跆拳道、击剑、摔跤、柔道、共计25项竞赛项目。行业组:田径、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篮球、排球、台球、中国象棋、围棋、桥牌、保龄球共计12项。参赛的单位:青少年部包括(福州、莆田、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岩)9个设区市代表团以及行业组:省直属各单位、总公司、各企事业单位等,还邀请金门县组团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