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第一个大四喜-英超助攻大四喜

tamoadmin

1.1990年后,在意甲、英超、西甲联赛中单场进4球以上的球员都有谁?

2.连进三球为什么叫“帽子戏法”?

1990年后,在意甲、英超、西甲联赛中单场进4球以上的球员都有谁?

英超第一个大四喜-英超助攻大四喜

我比较熟悉意甲,告诉你几个意甲的吧:

2005-5-1 意甲第34轮

帕尔马6-4利沃诺 进四球的球员:吉拉迪诺 卢卡雷利

开场仅仅3分钟,吉拉迪诺接莫菲奥的低传轻松得分。不过,利沃诺很快就用进球证明了自己的黑马本色。第22分钟,利沃诺反击,卢卡雷利在禁区右侧接队友传球大力射门,皮球直奔大门左下角。第25分钟,又是卢卡雷利!利沃诺开出角球,卢卡雷利抢点头球攻门得分。2分钟过后,帕尔马前场组织进攻,皮萨努禁区边缘远射,阿梅利亚扑球脱手,皮萨努跟上补射将比跟扳平。上半时不到30分钟,两队便打进了4个进球,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第37分钟,吉拉迪诺接队友传球反越位成功,在晃过阿梅利亚之后,左脚将球送进了空门。

下半场开始仅仅2分钟,帕尔马扩大领先优势,先是皮萨努禁区前的打门被挡出,辛普里西奥补射将变为4-2。眼看利沃诺大势已去,但卢卡雷利在第58分钟利用点球机会上演帽子戏法之后,他们又看到了翻盘的机会。关键时刻,吉拉迪诺挺身而出,他在第73分钟的进球再次将差距扩大到两球。然而,就在吉拉迪诺上演帽子戏法后不到一分钟,卢卡雷利在点球点附近头球打进了他在本场比赛的第四个进球。也许是受到了卢卡雷利的激励,吉拉迪诺在第85分钟也打进了自己本场比赛的第四个进球。也最终定格为6-4。

PS:能够在同一场比赛中有两名球员上演“大号帽子戏法”,这在以防守著称的意大利赛场上只此一次,前无古人。在整个欧洲赛场恐怕也不多见

2002年12月01日 意甲第12轮

国际米兰4-0布雷西亚 进四球的球员:维耶里

第4分钟,迪比亚吉奥直传,此役之前连续447分钟没进球的维埃里强行突破两名后卫的防守,在禁区边缘左脚斜射入网,这是他第90个意甲进球,布雷西亚抗议维埃里越位在先。

第13分钟,埃姆雷开出角球,维埃里头球破门,这是他本赛季第2次梅开二度。第16分钟,莫费奥大腿受伤,2分钟后被孔塞桑换下。第33分钟,奥地利中场绍普对科科犯规,被黄牌警告,医务人员检查科科的伤势后示意换人,小将帕斯夸莱入替。

第56分钟,国际米兰中场长传,“波波”加速摆脱后卫头球破门,这是他在意甲第3个帽子戏法。此前两个帽子戏法也为国际米兰打进的,分别是1999-2000赛季主场对维罗纳和上赛季客场对佩鲁贾比赛中。由于维埃里进球时场内有2个球,布雷西亚队员认为此球无效,但主裁判认为另一个球是从球场另一端抛进场内,比赛没有受到干扰,因而判进球有效。第83分钟,达尔马传球,克雷斯波射门没打正部位,有越位嫌疑的维埃里胸部停球近射入网。

PS:维耶里在西甲马德里竞技的时候也有一场比赛进四球的记录。让人郁闷的是那场比竞输了,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

连进三球为什么叫“帽子戏法”?

帽子戏法,足球用语。

专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帽子戏法源于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书中说到一位制帽匠能够出神入化地用帽子变戏。后来,英国板球协会借用其意,给连续三次击中门柱或横木、使对方3人出局的每个投手奖帽子一顶,以显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这便是板球的“帽子戏法”。后来,“帽子戏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赛中,英文Hat-trick的意译,其具体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起源于板球比赛。队员使用的球拍是一块木板,打的是红皮小球。自有板球以来,凡进板球场观赛的球迷都严格遵守着一条规矩:一迈进球场大门便须脱帽,这意味着对球场上所有球员、裁判和观众的尊重。在这里,帽子就代表了尊重。 一般说来,板球投手能用连续3个球得分,是件相当牛的事。早在19世纪,板球俱乐部碰到这样牛的事,便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作为一种至上的荣誉象征,而且观看比赛的观众也会脱下帽子向选手致意。这叫叫作”帽子戏法”,简言之,帽子戏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的游戏啦!

由板球比赛到橄榄球比赛,足球比赛,以及其它一些比较类似的球类比赛,帽子戏法就这样用开啦!

现在,在体育竞赛场合,如果有独中三元的表现,就叫做“帽子戏法”。 “帽子戏法”的说法,在我国流行较晚,大约始于中译本《贝利自传》的问世。在1958年“世界杯”巴西对法国的半决赛中,贝利一人连入三球,淘汰了法国队,《贝利自传》将此次辉煌辟为一章节,题目就叫“帽子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