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冠没改制前是怎样的,怎么卫冕的难度那么大
2.穆里尼奥得过几个欧冠冠军
3.20世纪以来欧冠冠军含金量最高的是哪一届?为什么?
4.为什么感觉世界杯难度没有欧冠大,但是含金量却是最高的?
欧冠没改制前是怎样的,怎么卫冕的难度那么大
1992年欧冠改革前,参赛球队较少,而且都是豪门球队,互相之间都比较熟悉,一支球队如果有夺冠的实力的话,连续几年卫冕不成问题,改革以后,参赛球队变成了32支,而且欧洲的中小俱乐部也有参赛的机会,2004年的波尔图和摩纳哥就是这样的黑马,最近几年球员流动较大,欧冠也受此影响,因此卫冕难度也就增加了
穆里尼奥得过几个欧冠冠军
穆里尼奥获得过两次欧冠冠军。
分别是2004年执教波尔图期间,和2010年执教国际米兰期间拿到的。
2010年国际米兰那个欧冠冠军,难度很大。赛季前,国际米兰失去了核心人物伊布,米利托,埃托奥和斯内德都是初来乍到。
那时候国际米兰的中后场其实已经老化了,但穆里尼奥的足球战术打法很有针对性,国际米兰全队上下众志成城,穆里尼奥临场指挥能力爆棚,才让国际米兰最终拿到欧冠冠军。
扩展资料:
执教生涯
1990年,穆里尼奥开始在葡萄牙阿马多拉足球俱乐部以及塞图巴尔足球俱乐部担任助理教教,由于精通八国语言,1992年穆里尼奥在波尔图俱乐部担任博比·罗布森的翻译,
1996年又跟随罗布森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队,兼任助教,在博比-罗布森离开巴萨后,穆里尼奥继续担任新帅范加尔的助教直到范加尔下课,在巴萨期间,穆里尼奥学习了大量足球知识和先进战术理念,为日后的教练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9月,穆里尼奥正式成为主教练,接替海因克斯担任葡萄牙豪门本菲卡足球俱乐部主教练一职,但仅仅执教本菲卡9场联赛后,穆帅便与新任主席和董事会不和而辞职。随后穆里尼奥接手小球会利亚拿足球俱乐部的教鞭,并帮助该队历史性的获得联赛第五名的成绩。
参考资料:
20世纪以来欧冠冠军含金量最高的是哪一届?为什么?
欧洲冠军联赛简称欧冠自1992年改制以来都是欧洲乃至世界足球俱乐部的最高荣誉,多少球队为了摘得桂冠倾其所有,也诞生了一些伟大的王者之师。但是要说起哪届欧冠冠军最有含金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下面就说说我个人心目中最有含金量的欧冠冠军?2010年的国际米兰。
首先声明,这仅代表一个中立球迷的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为什么说10年国米的含金量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国米10年的处境
狂人?穆里尼奥在08年的夏天接下国米的教鞭,此前他被切尔西解雇黯然下课,此次休整一年后的重新出山,必然需要找到一支合适的球队再次证明自己,而国米就是他的最佳选择,国米在他上任之前虽是意甲联赛的霸主,但是在欧冠的赛场上却很难取得好成绩,那个年代的?欧冠16郎?称号正是属于他们,最好成绩仅为8强,距离上一次拿到欧冠冠军已经是43年以前的事了,球队士气也只能算是一般,而乃至整个意甲也由于各种丑闻和经济等原因处于衰落期,与其他五大联赛球队竞争处于下风,国米的经济状况并不能算好, 随时都可能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所以国米迫切需要在欧冠赛场上证明实力,和穆里尼奥可谓是不谋而合。10年国米球员实力
09年夏天,俱乐部主席顺从了穆里尼奥的想法,在三条线上都引进了高水平的球员,在用当家球星伊布换来了埃托奥加4600万欧元后,国米还相继引进了米利托、莫塔、卢西奥、斯内德,这也是一位需要救赎自己的球员,后面一年的成绩足以证明这个转会期的操作有多么的成功,再加上对内的萨内蒂、麦孔、坎比亚索、马特拉齐等球员,国米的整体实力可以说是非常突出了,不过说是数一数二还是非常难的,因为此时正是瓜迪奥拉?梦三?巴萨的天下,所有球队在他们面前都是挑战者的角色,加之国米整支球队的年龄结构已偏老化,30岁左右的?老小子?可不算少,所以这支球队想要问鼎欧冠难度着实非常大,几乎没有人看好.
国米欧冠遇到了哪些对手
赛季开局他们就遇到了问题,在制定战术和球员发挥上都出现了失误,导致他们在小组赛的发挥并不理想,只能用跌跌撞撞来形容,小组赛前三场更是三连平,好在最后还是逆转形势顺利出线。16强面对自己老东家切尔西,穆里尼奥用自己招牌的反击战术成功击碎了他们。8强战俄超班霸莫斯科中央陆军成功过关,半决赛面对如日中天的巅峰巴萨,虽然在诺坎普1球负于对手,不过国米回到主场后依然凭借快速凌冽的反击淘汰了强大的巴萨,到了决赛面对德甲豪门拜仁,要说的是也没有多少人看好国米,不过米利托两粒金子般的进球依然将国米送上了欧洲之巅的宝座,这是国米时隔45年后的欧冠冠军,这个赛季他们拿到了统治级的三冠王,可以看出他们这一个赛季以来非常不容易,虽然国米的表现不能说比对手更好,但是他们总能取得胜利。
为什么感觉世界杯难度没有欧冠大,但是含金量却是最高的?
说欧冠难度比世界杯大的,都是伪球迷。首先欧冠容错率高,除了决赛都是两场。而且欧冠很多非豪门游球队都是来混钱的,求胜意志不是很强。能踢欧冠的球队的球员本身都是经常出现在欧洲赛场的,在球探面前露脸的机会多,他们不会特别拼,避免过度消耗和受伤。?俱乐部的阵容都是精心打磨的,起码阵容上是完整的,球员配合也熟练。反过来世界杯就是。世界杯容错率低,小组出线后就是一场定胜负。世界杯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他们为国家荣誉而战,求胜意志坚定。世界杯的球员有很多是很难在球探面前露脸的,世界杯就是他们一球成名的机会。国家队基本没有完整阵容,都是缺胳膊少腿的残阵,而且球员之间很难说有什么默契配合。举个栗子,苏亚雷斯如果是欧冠比赛,除非是决赛,他绝不会做出2010年门线扣杀的动作,但是世界杯,他就能这么干。?关于世界杯还有欧冠,在球迷之间曾经有过这么一番讨论,就是这两个杯赛到底谁的含金量更高。 有的认为是世界杯,赛程紧、密度大,具有高强度,要拿到冠军不容易;有的则认为是欧冠,由于欧冠参加的队伍里面,各支豪门俱乐部里面都是各个国家的当家球星,聚在一起成为了超级强队,无论从实力还是默契程度来讲,毫无疑问是欧冠的队伍更强,也更加具有战斗力。这两个观点,你要说谁对谁错,也非常困难,各抒己见都有一定道理。 不过我去踢球,在野球场上碰到过许多球员,有业余的也有专业的,踢完比赛大家闲聚下来聊天谈到比赛强度的问题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了一个观点:世界杯的比赛强度,受国家队氛围的影响,会比俱乐部的比赛来得更加激烈。由于民族荣誉感以及对于自身国家的认同,在比赛上会更加拼尽全力。?加上世界杯四年只有一次,大家的关注度以及投入程度会更加集中。 从这个角度来讲,受到国家荣誉buff的加成,世界杯的难度会比欧冠稍强一些,含金量也会更高。 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综合思考下来也确实如此,大致上我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些球员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们参加过不少比赛,对于场外的细节会更加重视。 首先,同一个国家的球员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氛围,都会比俱乐部的队员强很多。俱乐部的球员看似很强,但是实际上都是各个国家聚在一起的“雇佣兵”,大家都是为了各自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在一起合作。默契是有,由于长时间踢球待在一支球队比较熟悉,场上的发挥和队员们之间的了解程度更高,但是要说场下能不能关系良好,就不好说了,也许私人之间还会有矛盾,只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为了团队也不好把问题公开化。 其次,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世界杯的赛事会有点“距离产生美”的心理效应。大家长时间不在一起,忽然因为一次重大赛事相聚,相当于各个好友们之间再度聚会,情感和感情上的状态会比较深刻。 大家会很珍惜此次的比赛经历,世界杯四年一次,可不是所有人能够参与的,既然如此,大家就会更加具有参与感,也会对参加比赛的专注程度更高。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有队友以及国家队荣誉的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会更加深厚。 这就不像俱乐部,欧冠年年都有,要是失败了,还有下一次。无论从机会还是参与的专注程度来讲,都没有世界杯的赛事来得那么“谨慎”,精神状态会比较放松,大家也不会把某一年的失败记在心上,大不了明年重头再来。 世界杯的话,四年一次,人生没有那么多的轮回,球员的职业生涯,年纪大地参加四五届赛事就算了不起了,何况大多数球员也许一生还没能参加世界杯。最后,赛事本身制度的难度大。这点是需要肯定的,世界杯的赛事,大概几天就要踢一场,如果要拿冠军,从小组赛到最后的决赛,要踢7场球,30天之内踢7场,相当于每隔四五天就要比赛一次。 而且与欧冠不同,欧冠的小组赛和淘汰赛(除了决赛)好歹还是双巡回比赛模式,有主客场之分,世界杯就是一场论,小组赛踢3场,踢完头两名出线,能够给予调整的时间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