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少年国象联赛-南京少年国象联赛成绩

tamoadmin

1.国际象棋沈阳多少岁

2.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联赛球队

3.听说国际象棋全国甲级联赛的四连冠北京队要来国象常青藤鸟巢馆举行庆功宴了,有没有 了解 详情的?

4.《天才少女侯逸凡》序

国际象棋沈阳多少岁

南京少年国象联赛-南京少年国象联赛成绩

1989年出生于南京的沈阳,7岁开始学棋;2001年,沈阳获得世界少儿锦标赛女子12岁组的冠军,这成为她在国际象棋项目腾飞的基石。此后,这位棋手不断取得骄人成绩:2005年她获选首届全国国际象棋职业联赛最佳女棋手;当年10月,在以色列举行的世界团体锦标赛上,沈阳战胜当时俄罗斯男子全国冠军、男子特级大师鲁布廖夫斯基,引起世界棋坛的轰动,也成为表现最超常的棋手;2008年,她获评中俄对抗赛最佳女棋手,获得亚洲国象女子团体冠军、第二台金牌;2009年获得世界女团锦标赛冠军和全国女子个人赛冠军。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沈阳获得女子个人冠军。

所以推断。她今年28了。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联赛球队

球队 年份 南京军区麒麟篮球俱乐部 1995-1996年、1999-2000年,后解散。 北京奥神篮球俱乐部 1998-2004年,后参加美国ABA联赛,现解散。 济南军区天马篮球俱乐部 1995-1999年、2000-2001年,为青岛双星队前身。 四川熊猫篮球俱乐部 1996-1999年。后参加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现解散。 沈阳军区雄狮篮球俱乐部 1995-1998年、2000-2001年,为浙江广厦队前身。 空军中国联航雄鹰篮球俱乐部 1995-1998年,后撤编、解散。 湖北美尔雅篮球俱乐部 1999-2000年,后参加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现解散。 深圳润迅易康飞豹篮球俱乐部 2001-2002年,后解散。 新浪狮(台商)篮球俱乐部 2001-2003年(后称明基新浪狮(台商))现为璞园建筑篮球队。 香港飞龙篮球俱乐部 2002-2003年,后解散。 前卫猎豹篮球俱乐部 1995-1996年,1999-2000年与北京奥神合并为前卫奥神,次年两队分离。后撤编解散。 广州军区篮球队 1995年参加了CBA职业联赛前身——全国男篮八强赛,降级后解散。 云南奔牛篮球俱乐部 2004-2009年,2010年9月被取消联赛注册资格。 队名变迁

仍效力中职篮的球队:

八一火箭—八一火箭双鹿—八一富邦—八一双鹿电池—八一富邦—八一双鹿电池(重新改为原来的名字)

上海东方大鲨鱼—上海西洋—上海汇中—上海西洋—上海玛吉斯

北京首钢—北京首钢京师(合并北京精狮)—北京首钢—北京万丰奥特—北京金隅—北京首钢

辽宁猎人沈飞—辽宁盼盼(队标由猎人改为熊猫)—辽宁盼盼巨龙(队标由熊猫改为巨龙)—辽宁衡业(队标由巨龙改为捷豹)—辽宁药都本溪

山东火牛宝元—山东火牛永安—山东火牛润洁—山东金斯顿狮—山东黄金(队标由火牛改为狮)——山东高速金星

江苏诚仪—江苏大业—江苏南钢龙—江苏同曦—江苏大华—江苏南钢德玛斯特—江苏国信地产—江苏中天钢铁

浙江松鼠中欣—浙江旋风万马(队标由松鼠改为旋风马)—浙江万马电缆—浙江稠州银行(队标由旋风马改为金牛)

吉林虎—吉林野力东北虎—吉林大舜东北虎—吉林恒河东北虎—吉林吉粮东北虎—吉林一汽东北虎—吉林通钢东北虎—吉林森工—长春大成生化—吉林龙润茶—吉林九台农商银行

广东华南虎宏远—广东华南虎宏远宝玛仕—广东东莞银行宏远

陕西镇丰—陕西东盛—陕西麒麟盖天力—陕西亚旅联盟—陕西锂源动力—佛山能兴怡翠(2009—2010赛季俱乐部迁至佛山)—佛山友诚金融—佛山农商银行

福建飓风—福建浔兴—福建SBS浔兴—福建泉州银行

新疆泰弘—新疆屯河—新疆广汇汽车—新疆广汇—新疆广汇汽车—新疆沃尔沃—新疆广汇能源—新疆广汇汽车

河南雄狮—河南金象—河南神力—河南宏力—河南济钢—河南仁和—山西中宇(2007-2008赛季易省)—山西汾酒集团

东莞新世纪—东莞马可波罗

济军天马—双星济军—济军济钢—济军华欧—青岛雄鹰双星—青岛双星

沈部雄狮—沈部雄狮鞍山—大庆沈部—营口沈部东华—浙江广厦(沈部男篮撤编,整体转让给浙江广厦集团,重返CBA) —浙江明凯照明—浙江广厦—浙江广厦控股

天津海湾开拓者—天津和平海湾—天津荣程雄鹰—天津荣钢—天津融宝支付

四川爱家168—四川金强蓝鲸

江苏同曦

重庆翱龙

已退出CBA的球队:

北京奥胜(甲B)—北京奥神—前卫奥神—北京奥神(又改回原来的名字)

前卫兰州万通队—前卫猎豹寰岛—前卫震元—前卫万燕(升A后和奥神合并)—卫士亿安(因当时其余俱乐部联名抗议,更名后的卫士亿安队并没参加任何赛事)

深圳润迅(仅在CBA一年)—深圳飞豹易康—深圳雷英泰业

南部麒麟—南部黄山(降级)—南部闪电—南部华西村—南部郑州煤电(解散后大部分球员被陕西队收编)

四川熊猫摩托罗拉—四川熊猫蓝剑(降级)—四川康弘—四川大行宏业—四川时代冰川—四川五牛

湖北黄鹤—湖北美尔雅(升A后仅一年又降级)

广州部队(1995年CBA刚成立后解散,最早解散的CBA球队)

空军联航雄鹰(1998年解散)

云南红河奔牛队(成立不久即升A)—云南红云红河

香港飞龙队(成立一年后解散)

台湾新浪狮—明基新浪狮(前身是台北宏国象队,在CBA两个赛季后淡出)

军警球队:

CBA联赛初期,军警球队是整个联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支撑起了整个联赛的发展,1995-1996赛季曾有八一队;济南军区队;沈阳军区队;空军队 ;南京军区队和前卫队等。但是随着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大裁军,不能引进外援的限制下,除八一队之外的军警球队逐渐被CBA所淘汰,2000-2001赛季沈部和济军降级后,只剩下了八一队。而以广东宏远为首的民营球队崭露头角。

1995赛季:1.八一队;2.辽宁队;3.前卫队;4.北京队;5.济南军区队;6.南京军区队;7.吉林队;8.广州军区队。(5支军警球队,广州军区降级)

1995-1996赛季:1.八一队 ;2.广东宏远队;3.北京队 ;4.辽宁队;5.山东队;6.浙江队 ;7.济南军区队;8.沈阳军区队;9.空军队 ;10.江苏队 ;11.南京军区队;12.前卫队。(6支军警球队,前卫,南部降级)

1996-19赛季;1.八一队;2.辽宁队;3.广东宏远队;4.山东队;5.江苏队;6.上海队 ;7.空军队;8.沈阳军区队;9.北京队;10.四川队;11.浙江队;12.济南军区队(4支军警球队,济军降级)

19-1998赛季:1.八一队;2.辽宁队;3.山东队;4.北京队;5.上海队;6.广东宏远队;7.江苏队;8.济南军区队;9.浙江队;10.空军队;11.沈阳军区队;12.四川队(4支军警球队,沈部降级)

1998-1999赛季:1.八一队;2.辽宁队;3.广东宏远队;4.北京首钢队;5.山东队;6.上海东方队;7.北京奥神队;8.浙江万马队;9.吉林队;10.江苏南钢队;11.双星济军队;12.四川蓝剑队(2支军警球队,济部降级)

注:1998年中央宣布大裁军后,空军男篮被撤编,因此19-1998赛季保级成功的空军男篮被迫解散,此时CBA只剩下八一队和济南军区男篮,但是1998-1999赛季济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也遭降级。

1999-2000赛季:1.八一队;2.上海东方队;3.广东宏远队 ;4.山东永安队;5.北京首钢队;6.前卫万燕奥神队 ;7.辽宁盼盼队;8.江苏南钢队;9.浙江万马队;10.吉林东北虎队;11.湖北美尔雅队;12.南京军区队 (2支军警球队,南部降级)

2000-2001赛季:1.八一队;2.上海东方队;3.北京首钢队 ;4.吉林队;5.辽宁盼盼队;6.广东宏远队;7.北京奥神队;8.江苏南钢队;9.山东永安队;10.浙江万马队;11.双星济军队;12.沈部鞍山队(3支军警球队,济军、沈部降级)

2001-2002赛季:1.上海东方队;2.八一队;3.吉林吉粮队;4.山东金斯顿队;5.北京首钢队;6.浙江万马队;7.广东宏远队;8.新浪狮队;9.江苏南钢队 ;10.陕西东盛队;11.辽宁盼盼队;12.北京奥神队;13.深圳润迅易康队

听说国际象棋全国甲级联赛的四连冠北京队要来国象常青藤鸟巢馆举行庆功宴了,有没有 了解 详情的?

你也对国际象棋感兴趣啊,我也是非常喜欢国际象棋,也打算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国际象棋,庆功会就在1月15号国象常青藤鸟巢那边,我报名参加了,不仅可以一睹这些国际象棋大师的风,还可以让冠军带着自己的孩子走红地毯在国象常青藤的冠军墙上签名。这是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国际象棋的机会,而且还有国际象棋车轮战,挺有意思的,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块儿去。

《天才少女侯逸凡》序

叶江川称侯逸凡“ 天才在左付出在右” ?

齐鲁晚报讯(记者许凯玲)在《天才少女侯逸凡》一书中,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中国国象队总教练叶江川欣然作序,题目为:天才在左付出在右。全文如下:

听到我的老朋友、也是为国象事业做出极大贡献的刘玮要出一本侯逸凡的书,我自然很高兴,也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次见到侯逸凡,是在她九岁的那年。当时,山东齐鲁晚报搞了一个国际象棋的活动,邀请我去跟一些少年棋手下车轮赛。记得在现场的有二三十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她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给我每一招棋都往腰眼儿里塞的感觉,很有韧劲和战斗力。车轮战结束之后,我就向主办活动的刘玮打听小女孩的情况,刘玮告诉我她叫侯逸凡,江苏来的,在山东跟童渊铭学棋两年多了,刚拿到世界少儿赛冠军。我说这孩子很有潜力,得加紧培养。

那时候,我跟操盘齐鲁晚报棋院的刘玮已经有多年交情了,因为山东的国象事业就是他一手搞起来的,所以我们彼此之间也非常熟悉。看到有这么好的苗子,我就跟刘玮和童渊铭商量,准备把侯逸凡弄到北京的国家集训队去训练。刘玮和童渊铭都很支持这件事。没过多久,小女孩就调到国家集训队。之前国家队从来没接收过这么小的孩子,鉴于侯逸凡年龄太小,生活无法自理,家庭条件也不富裕,集训队就特别挤出一个床位,让侯逸凡母亲也跟着一起过来照顾她。当时队里的很多人还颇有微辞,觉得给侯逸凡的待遇太特殊了。但我觉得这孩子潜力巨大,早晚肯定能冒出来,所以坚持给她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在破格把侯逸凡调入国家队后,我对她的日常训练特别关注,一有空就亲自给她指导,而且经常一盘棋一盘棋地向她讲具体的招法。训练期间,她给我的突出印象就是特别用功,一点就通,很有灵性,计算能力也很强,所以进步特别快。

在长期的严格训练中,小姑娘的棋力慢慢得到了提升。以后,我又安排余少腾等国家队的教练带她,而且经常让队里的男棋手陪她下棋,以提高她的综合棋力。

对于侯逸凡棋路的特点,我认为她求胜的欲望很强,属于攻杀型棋手,在棋盘上所表现的,就是积极进攻和勇于搏杀。这一点她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其积极进取的风格很让人欣赏,凡是与她过招的棋手,常常因为抵挡不住她凌厉的攻势而败下阵来。

与棋盘上勇猛搏杀不同的是,生活中的侯逸凡具有很温和的性格,对谁都很客气也有礼貌,而且办事很沉稳。虽然已经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她却一直非常谦虚,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这样,从不骄傲自满。侯逸凡现在也是个明星了,但一直表现得很安静,更没有一点架子,特别讨人喜欢。据我了解,她很爱学习,平时没事儿就看书,因为训练和比赛时间的紧张,她也基本没有太多空余时间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侯逸凡学棋和参加比赛的过程,可以说都是非常顺利的,从山东队到国家队可谓一路畅通,一直按一条正确的轨迹行走。她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刷新纪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侯逸凡之所以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她自身很高的天赋,二是教练的悉心帮助,三是她后天的勤奋努力,四是各方面物质条件的满足。

应该说,在侯逸凡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她所效力俱乐部负责人的刘玮,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不仅表现在他对侯逸凡从小到山东学棋的学费全免,还包括她日后成长的物质帮助和参赛资金的提供等,并在很多方面配合国家队为侯逸凡的崛起提供了帮助。

第一次接触刘玮,是在?1998?年济南首届全国棋王棋后赛上,那时他还是一名体育记者,业余时间搞了一个国象俱乐部。后来他帮助将要参加世界冠军赛的谢军在济南组织了一个热身赛,我也去了。之后他引进了在国象界教棋比较有名的童渊铭,从培养孩子开始,填补了山东棋类项目的一个发展空白,并开始组建队伍,举办比赛,尤其在国象市场的推广上大展拳脚,做得风生水起。

刘玮是个有热情、能“折腾”、有韧性、有事业心的人,对中国国际象棋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在担任国家队总教练期间,曾多次在世界大赛前带队到山东沂蒙山进行封闭训练,这都是由刘玮来安排的,其训练效果和以后比赛取得的好成绩,都证明了我们集训的成效。

在?2003?年时我有了创建中国国际象棋职业联赛的想法,跟热心此事的刘玮一拍即合,并得到他所在单位齐鲁晚报、大众报业集团领导的支持。2004?年我们开始做联赛筹划,利用当时在济南举行全国团体赛的机会,召集各队教练领队开会,就国象联赛事宜征求各方意见,并制定了大致的比赛方案。会上刘玮出了很多好点子,尤其对比赛最重要的冠名赞助给予了承诺,这使得联赛很快地向前推进。

在国家运动管理中心领导的支持以及各省市队伍的共同意愿下,国象联赛终于诞生了,而且一办就是五年,都由刘玮率领的齐鲁晚报棋院总承办,并拉到了山东火炬集团作冠名,保证了联赛运营的资金。回想起来,前五年联赛确实非常不容易,尤其是起步阶段,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我和刘玮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并获得了成功,包括像侯逸凡等一批年轻人,都通过联赛迅速成长起来。吃水不忘挖井人,刘玮对中国国象联赛的贡献,甚至能用“居功至伟”这个词来形容,我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这一观点。借此,我也再一次表达对刘玮的感谢。

如今,我们中国的国际象棋发展形势是越来越好,除了很多尖子棋手,其训练环境、比赛经费和外事活动的联络组织也越来越完善,不排除以后还会有棋手达到侯逸凡这样的高度。但成功的道路并非一条,后人也没必要去复制侯逸凡的成长之路。对于她的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提供条件,全力打造,助力她称霸世界女子国象的同时,也要不断向男子顶尖棋手发起挑战。

希望这本书能够弘扬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中国国际象棋后起之秀的成长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侯逸凡的确是一个天才,也是个奇才,但天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所谓“天才在左,付出在右”,侯逸凡的成功除了天赋,更是努力进取而来,也包含着很多人的付出。

国际象棋运动千变万化,发展也是无止境的,我希望侯逸凡能一直保持对国际象棋的热爱,并为之继续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挖掘自身的天分和潜力,为国象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童渊铭称侯逸凡为“不可复制的天才”

齐鲁晚报讯(记者许凯玲)在《天才少女侯逸凡》一书中,侯逸凡当年学棋的最重要恩师、齐鲁晚报棋院神奇国象教头童渊铭欣然作序,题目为:不可复制的天才。全文如下:

我到山东任教后第一次见到侯逸凡,她还是个?7?岁的小孩子,浑身上下长得圆乎乎的,透着一种小女孩的自然纯真与可爱。她的家长看来比较注重孩子的营养,因此年少时的侯逸凡有点胖,我说的“胖”不是肥胖,就是身体稍微有点肉有点圆,正常健康的小可爱形象。

侯逸凡刚到齐鲁晚报棋院时,就不太爱说话,有一点腼腆和内向,当然包括现在也是。而且据我观察,她好像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这应该与她所从业的国际象棋有很大关系。下国象是一种相对偏静的活动,而且多半是心理上的较量。一个学国象的孩子,无论生活中有多活泼多淘气,当他坐在棋盘面前,就会变得沉默和内敛,因为这时候他所有的精力全都集中在下棋上,除非他不专注。侯逸凡长期面对棋盘,久而久之沉默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我不知道她私下跟朋友们相处时是一种什么状态,但至少在我的观察中,她表现更多的是沉稳与安静。

侯逸凡和她父母当年初次到济南,是我到火车站接的他们。见面后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当时并没发现这孩子跟其他前来习棋的孩子有太大的不同,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儿,会成为将来影响世界棋坛格局的人。也许她异于常人的综合天赋,都隐藏在那小小的棋子里面了。之前家父强力推荐我收下这个学生,我不禁想:她真有说的那么厉害吗?于是,我安排了棋院的几个孩子跟她交战,想在测测她实力的同时也杀杀她的威风。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竟在短短的时间内,让我手底下的高手全军覆没!

这的确是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我跟她下了几盘棋后发现,小姑娘的思路非常清晰,而且反应敏捷,用时较少,落子果敢,战术组合多样,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带了这么多年学生,还没见过对棋如此灵感的孩子,因此就断定她是个下棋的好苗子。于是,我找到负责棋院运作的刘玮商量,我们决定将小女孩留下来。刚开始时,侯逸凡的基本功确实不行,需要全方位的纠正,就像一块璞玉,需要慢慢打磨和细致的雕琢,才能显示光芒。

那时我刚到齐鲁晚报三年,正是满腔热忱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好苗子,作为一个教练,我自然很兴奋。侯逸凡机灵、可爱,且棋力的成熟大大超出我想象,达到了同一年龄段男子的水平。一般情况下,女孩习棋的初始阶段,会偶尔比同年龄段的男孩有点优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会逐渐被男孩超越。侯逸凡在这方面算是比较“个性”,其实她的父母并没有把她当成男孩来培养,她身上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男孩风格:果敢、坚韧、顽强。

从侯逸凡的成长经历来看,她相对于其他孩子的优势在八九岁时并不太明显,毕竟年龄太小,很多东西都还看不出来。那时她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平均,包括她的计算、语言表达、逻辑推理能力等,并没有显现哪方面特别强哪方面特别弱。侯逸凡的优势应该是在离开我之后的十二、三岁时全面爆发的,她身上的那种冠军气质和强者风范,也是在那个年龄段后开始全面凸显的。

接触久了就会发现,侯逸凡比同龄的孩子多了一份稳重和大气;她谦虚、谨慎、睿智,在她身上找不到所谓的大喜大悲;她永远是那么平静、自然,赢了没有其他孩子那种欣喜若狂,输了也不会像有些孩子那样难过得掉眼泪。在下棋过程中,即便处于形势非常不利的境地,她也能保持这种沉稳和冷静的思考,这种素质在她以后的冠军道路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包括她年仅?10?岁就被破格选进国家队并在其中站稳脚跟。

对国际象棋有些了解的人都明白,下国象需要与生俱来的直觉和先天的棋感、好胜心、心理素质、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记忆力等,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考评,侯逸凡就算是比较上乘的,她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好胜心和抗压力。在下棋的过程中,她能比较好地把握棋局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心态相当成熟、稳健,并且下棋时非常好胜,从不轻易和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叶江川来济南下车轮指导赛,和棋的局势基本已定,侯逸凡却不同意和棋,这很让人刮目相看。

有不少人问,侯逸凡的成功能不能复制,我只能说:很难!首先,像侯逸凡这样的国象天才本身就很难碰到,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诞生不了一个;其次,现代社会已经变了,大多机构或个人都看重眼前利益,有多少人能对一个前途未卜的小孩子去上心?就我个人来说,不仅棋力达不到,现在已经成家立业拖家带口,精力再不像以前那样旺盛;更主要的是,今后也很难再会有像齐鲁晚报棋院那样痴心支持国象的机构。从他人的立场来看,估计也很少能有顶尖棋手会放弃自己的比赛到基层去全身心培养孩子;再者,国象教育越来越普及,教练给个别孩子单独陪练的机会也少了。

在我看来,侯逸凡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她先天超出常人的棋感外,还要归功于她自己以及她家人的执着。每年进入齐鲁晚报学习国象的孩子那么多,但大都坚持不到最后,很多在各种大赛上取得很好成绩的好苗子,最终也因为种种因素而中断了练习,像曾获世界少儿冠军的济南孩子魏晨鹏,他当时的国象天赋并不比侯逸凡差,但离开山东后不知何故就一下子停滞不前了,真是挺可惜的。

在国象上喜欢就是人才,一百个孩子中只有三四个能坚持到最后很正常,只有竞争得少了,厉害的人才更容易显现出来。侯逸凡一直对国象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她就像一块海绵一般,吸收能力非常强,领会能力也非常出众,她属于“国际象棋成就的小巨人”。

抛开棋盘,侯逸凡跟其他?90?后女孩子一样,青春烂漫,少女情怀,爱好广泛,有自己的偶像和梦想,而且富有爱心。作为她曾经的教练,我很欣慰她能这么迅速地成长起来,成就国际象棋发展史上的一个神话,并开启了侯逸凡时代。也希望她一直能保持对国象的浓厚兴趣,在自己选定的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有这么一本书介绍侯逸凡的成长,应该是件好事情,而且是由我到山东之后搞国象的搭档刘玮先生来执笔,肯定有说服力。因为他毕竟是最了解和熟悉侯逸凡的,也一直对她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和帮助。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侯逸凡的深处,并从中得到有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