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尔森vs刘南奎-佩尔森1991年

tamoadmin

1.兵乓球运动发展的几个时期

2.你了解乒乓球大满贯吗?

3.各届世乒赛的地点

4.奥运历史上有外国人拿乒乓球奖牌吗

兵乓球运动发展的几个时期

佩尔森vs刘南奎-佩尔森1991年

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1926~1951 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

1926 年以前,乒乓球作为体育项目在英国和匈牙利开展较为广泛。嗣

后,前德国、南斯拉夫、瑞典、奥地利、奥大利亚、前捷克和斯洛伐克、美

国、埃及等国都较为发达并参加了世界比赛。1926 年~1951 年共举行了十八

届世界锦标赛,锦标赛的地点除 1939 年在埃及外,其它均在欧洲国家。参加

比赛的也主要是欧洲队。在十八届锦标赛共 117 项(本应 118 项,由于第十

一届女单决赛没有能确定冠军,故为 117 项)冠军中,除美国选手取得 8 项

冠军外,其余 109 项全部为欧洲选手所得:匈牙利获 57.5 项(有 3 项双打与

奥地利及苏格兰选手合作),成绩最突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 25.5 项(1 项

混双与罗马尼亚选手合作);英国 10 项;奥地利获 5 项;罗马尼亚获 4.5

项;法国获 4 项;波兰获 1.5 项;苏格兰获 1 项。这里找不到亚洲和非洲选

手的名字。因而,这段时间欧洲占绝对的优势。

在技术上,这段时间的前期,主要以欧洲的稳削打法占主导地位。当时

由于网高(17 厘米),台窄(宽 146.4 厘米),球软,因而有利于削球打法。

第十一届锦标赛之后,对规则作了重大的修改,把球台放宽到 152.5 厘米,

把球网高度降到 15.25 厘。与此同时,限制了比赛时间,规定了“轮换发球

法”,这些改变为攻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此,削攻结合的打法逐渐发展

起来,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以攻为主的新打法。但由于攻球技术尚未达到足以

能对付削球的程度,因此,这一时期以削为主和削攻结合的打法占居世界乒

坛的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1952~1959 年)日本队进入世界乒坛

日本乒协于 1928 年就加入了国际乒联,但他的队伍迈进世界乒乓球锦标

赛行列却是 1952 年在孟买举行的第十九届比赛。尽管他们首次参加锦标赛,

但却震动了整个世界乒坛。他们以直握球拍长抽进攻型打法展现了它的锋

芒,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女双冠军。其后,又在第 21~25 届的世乒赛中

蝉联男团桂冠,获第 19、21、22、23、24 届男单冠军,第 23、24、25 届女

单冠军以及多次女双、男双、混双冠军共 24 项。尤其是在第 21 届界男、女

队同时获得团体冠军。到了第 25 届达到全盛时期,日本队夺走了 7 项冠军的

6 项(男单冠军为中国的容国团所获),女单、男双、女双均是在他们自己

队员之间进行争夺。

日本队取得偌大成绩的原因,一是有所发现,佐藤博治在第 19 届比赛中

成攻地运用了海绵拍,在一定意义上将乒乓球技术推进到快速阶段;二是打

法的独创;三是运动员勤奋努力。他们的技、战术独具一格,并在这一阶段

中始终坚定不移,从而冲破了欧洲的削球防线,解除了保持二十多年优势的

欧洲“禁区”,而将乒乓球技术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乒乓球运动的优

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第三阶段(1959~1969 年)中国和朝鲜队的崛起

五十年代末,正当日本处于高峰状态时,中国运动员容国团以其独特的

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第 25 届世乒赛中连续打败许多世界强手,为我国夺得

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1965 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快速进攻打

法和旋转多变并配以有效反攻的积极防守打法,获得 11 项世界冠军。在第

28 届世乒赛中,中国队获得 5 项冠军,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进入世界先进

行列。中国队的成功,把这项运动在快速和技术全面发展方面推向了一个新

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创造的具有“快、准、狠、变”独特风格的近台快攻和

“稳、低、转、攻”为技术风格的削球打法,把世界乒乓球技术大大向前推

进了一步。

六十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第 29 届和 30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

项锦标在日本与欧洲和朝鲜各队之间进行争夺。进步较快的朝鲜男队,在第

29 届中连续打败许多欧洲强队,获得亚军,女队也成为世界强队之一。这两

届的大部分冠军还是被日本运动员夺走,瑞典运动员获 29 届男双冠军,前苏

联女队获 30 届团体冠军,这表明欧洲水平开始回升,但亚洲仍处领先。

第四阶段(11~19)。欧洲的复兴

欧洲人从五十年代负于日本,六十年代败于中国之后,整整用了 20 年的

时间,经过反复的摸索,不断的总结,终于明确了自己技术发展的方向,形

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欧洲吸取了日本弧圈球特点和中国快攻技术的优点,

创造了适合他们特点的以弧圈为主和快攻结合的新型打法。11 年瑞典的本

格森夺取 31 届男单冠军。32 届瑞典男队又获团体冠军。33 届的男单决赛是

在匈、前南斯拉夫两国选手中进行。到了 35 届匈牙利选手从中国队手中夺走

了男子团体冠军。在此期间,欧洲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乒乓球运动在

欧洲复兴,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以及世界其它各国

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第五阶段(1981~1987 年),世界打中国,中国打世界

中国队在第 36 届世界锦标赛中夺得 7 项冠军后,世界乒坛各国选手都以

战胜中国队为目标。在 1981 年~1987 年中,中国队虽几经波折,但终于顶

住了来自世界诸强的冲击,在 37、38 届和 39 届世界锦标赛中均获得六项冠

军。这其中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之作。

37 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在争夺小组第一和最后决赛时,两次与新崛

起的瑞典队相遇。小组赛时中国队埋伏了蔡振华,瑞典队保留了“神童”瓦

尔德纳尔和阿佩伊伦,结果,中国队 5 比 0 胜。决赛时,中国队以江加良打

先锋,蔡振华任主力,谢赛克压阵。双方斗智,中国选手占上风,抓住了瑞

典队的痛处。江加良旗开得胜,先打掉“神童”,谢赛克不敌瑞典头号选手

阿佩伊伦,一平后,中国队连胜四盘,以 5∶1 捧杯。赛后,专家评论说,中

瑞决战,打成 5∶2、5∶3、5∶4,甚至倒过来打成 4∶5,都不会令人感到奇

怪。两队水平接近,中国人发挥了智慧,研究了战术,才获得大胜。

39 届锦标赛最令人激动的一幕,乃是被誉为“世纪之战”的男单决赛。

江加良第一局失利,顿时,体育馆里开了锅,一些观众狂呼着瓦尔德纳

尔的名字,巴望他一举击败前一届的世界冠军。

第二局开始,江加良再度落后。滕毅急不可耐,像是冲着教练在喊:“告

诉他,我看,只有突击!”此时,只见江嘉良使劲下蹲几次,又跳跃几次,

还在场边跑了一圈。兴奋!他的头发飘抖着,象烈马的鬃。

江加良确实要拚了。这时,江嘉良按照教练事先布置的,开始改变

战术。他频频起板,连胜三局。在最后一局,江加良曾以 16 比 20 落后,但

他不慌不忙,一分一分地追,终于顶住了,扳回来了。他惊人的意志力和杰

出的球技完全征服了全场观众,原先的“倾向性”没有了,人们一起站起来,

高举双手,冲着江加良欢呼:“江加良!”“中国!中国!”……

江加良哭了,在场的不少中国人都哭了。当地报纸写着:“两人的球技

达到这样高的程度,江加良的意志力如此惊人,令人难以置信。”“瓦尔德

纳尔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第一号球星——江加良,而是培养了一大批世

界冠军的集体。”

1989 年——中国男队败走麦城

日月轮转,时光流逝,中国男队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欧洲诸强,尤其是

瑞典队决心在新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同一个地方——德国多特蒙德

市,向中国的“长城”发起最强烈的冲锋。

1989 年 4 月 4 日晚 6 点,男团决赛在威斯法伦体育馆进行。瑞典与中国

的啦啦队都狂热地挥舞着各自的国旗,喊着、唱着,劲头比即将上场的运动

员还要激烈。

中国上场的是江加良、滕毅和陈龙灿。瑞典队上场的是阿佩伊伦、瓦尔

德纳尔和佩尔森。应该说,从实力和气势来讲,瑞典队都略胜一筹。比赛开

始了。

第一盘江加良对阿佩伊伦。第二盘滕毅对瓦尔德内尔。虽然均以 1∶2

败下阵来,但客观地讲,江、腾二员老将已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尽了自

己最大力量,这两场打得相当精彩、好看,让观众觉得确实是力、旋转与智

慧的结合,是一幅飞速流动的画面。第三盘陈龙灿发挥失常,仍以 1∶2 的比

分败下阵来。

前 3 盘球竟然接连败北,残酷的局势是中国队绝对没有料到的。而此时的瑞典队,士气大增,个个如打足了气的皮球,异常活跃。第 4 盘江加良 1∶

2 负于瓦尔德纳尔;第 5 盘陈龙灿再次败下阵来。0∶5,中国队惨败,一个

残酷的现实摆在中国

中国队面临的挑战与发展

“中国队的打法、技术落后了”,尽管在感情上中国人不愿接受这事实,

但理智上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自从中国队在第 36 届全面登上世界高峰囊括全

部七项冠军后,成绩逐渐开始下滑,而欧洲队开始逐渐上升。七十年代至八

十年代初期,欧洲弧圈球的两种流派,是以瑞典、前捷克和斯洛伐克、前苏

联为代表的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和以匈牙利、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弧圈结合快

攻打法。特别是他们的大力弧圈球,从 36 届到 38 届,曾给中国队以很大威

胁。38 届以后,这两种流派逐渐趋向合流,表现在:速度与旋转的结合更为

紧密,过去的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加强了旋转,而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加快了速

度。普遍运用前冲弧圈,高吊弧圈已较少见到,前冲既快又转,落台后反弹

低、冲力大,加上大量使用扣杀及弹打,球的性能及凶狠程度,已大大强于

以往。同时,前三板球普遍凶狠,发球的质量及多样化,已非昔日可比,台

内球技术及出台球技术,已一改过去被动局面,往往使中国队难以上手而逐

渐失去前三板优势。

面对着欧洲新技术打法的挑战,中国乒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唯有创

新,别无出路”。几年来通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创造了直拍反面进攻技术。

年青的 I7 岁小将刘国梁运用该技术,在 1992 年中国国际乒乓球大奖赛中连

克瓦尔德纳尔等欧洲名将和朝鲜的李根相,已初见成效。

在训练体制上,中国队也迈出了改革的新步伐——建立乒乓球训练集团

军。成立东、南、北三大乒乓球训练集团军。东集团军包括华东 7 省市,南

集团军包括中南 5 省和西南的云、贵、川,北集团军包括三北(东北、华北、

西北)10 省市和解放军。集团军的成员为本年度全国锦标赛、乒协杯赛和全

国青年锦标赛以及其它重要比赛的名列前茅者,(国家队选手除外),重点

布局省市和有基础的省市也可选派。所有队员年龄均限制在 15 周岁以上。

经过乒乓球界几年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可以说,中国男队已从低谷走

出,女队将更上一层楼。1991 年末举行的世界杯团体赛中,中国男女队双双

夺魁。中国女队以较大的优势 3 比 1 和 3 比 0 胜了匈牙利和日本队进入决赛,

3 比 1 战胜了韩国队蝉联世界杯女团冠军。

中国男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 3 比 0 胜韩国队。半决赛时,中国队对朝鲜

队。

决赛是由马对瓦尔德纳尔拉开战幕的,历史上两人交手是六比一,

马唯一赢的一次正是在这次世界杯团体赛上。以往输球关键是吃发球,

再则是跟不上这位被称作“游击队长”的变化。这天马接发球比较顺利,

同时坚持在战术上以我为主不让对手牵着走。第一局马在 8∶16 落后情

况下追至 20∶19 超出,虽然未赢这一局,却在精神上压倒了对手。第三局马

曾以 12 比 16 落后,当他紧追不舍到 16 平时瓦尔德纳尔已感到不妙要

输,士气旺盛使中国队打响了第一炮。

瑞典队第二个上场的是卡尔松,他在一周前的匈牙利公开赛男单中刚淘

汰过王涛,但这场比赛却判若两人。显然是主将瓦尔德纳尔失利使瑞典队军

心动摇,王涛积极进攻,卡尔松被动招架,中国队 2 比 0 领先。

第三场王浩上场了,从技术实力分析,这是最有把握的一分。结果王浩

不负重望赢得了致胜的一分。这样中国队最终以 3 比 0 胜瑞典。重新夺得男

团冠军。

1992 年,在举世瞩目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赛上,中国运动员以其精

湛的球技,高昂的斗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获得了三枚金牌、二枚银牌和一

枚铜牌的优异成绩。

中国的两对女双选手邓亚萍/乔红和高军/陈子荷,在分组循环赛和第二

阶段淘汰赛中,对外国(地区)选手保持不败纪录,在决赛中分获冠、亚军,

为中国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和银牌。

两对男双选手吕林/王涛和马/于沈潼。吕林/王涛在小组赛中先后以

2∶0、2∶1 取得对朝鲜崔敬涉/李根相和克罗地亚普里莫拉茨/舒尔贝克的两

场胜利,又以两个 3∶1 击败法国盖亭/埃洛伊和世界杯男双冠军韩国的金泽

洙/刘南奎,决赛中又以 3∶2 力克第 40 届世乒赛男双冠军德国的费茨纳尔/

罗斯科普夫,五局的总和是 99∶98,吕林/王涛净胜一分,为中国队再

添一块金牌。

在女子单打中,邓亚萍和乔红在两个阶段中对外国(地区)选手的全部

比赛均未失一局,取得了决赛权,并分获冠亚军,为中国再添一金一银。至

此使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突破 23 届奥运会的纪录。中国队的另一名女选手陈

子荷在 1/4 决赛中以 1∶3 负于朝鲜李粉姬,未能进入半决赛。

男子单打是本届奥运会乒乓球赛竞争最激烈的项目。中国队的三名选手

中,吕林在小组赛中因负两场未能出线。王涛在小组赛中连胜 3 场后,又以

3∶0 战胜波兰名将格鲁巴,在 1/4 决赛中 2∶3 负于了韩国的金泽洙。另一

名选手马以连胜 3 场的成绩进入第 2 阶段决赛。马以两个 3∶0 战胜荷兰哈尔丹与 41 届世界锦标赛男单冠军瑞典的佩尔森进入前 4 名,在半决赛中以 2∶3 负于本届奥运会第一号选手法国的盖亭而获铜牌,突破了汉城奥运会上中国男单选手与奖牌无缘的记录。

中国的乒乓健儿,在奥运会上出色的表演,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仍是

世界第一。

再后来,中国一直很厉害啊!

你了解乒乓球大满贯吗?

2020东京奥运会目前进行的如火如荼。昨天,陈梦和孙颖莎在女单决赛胜利会师,马龙和樊振东在男单决赛胜利会师!不得不说,中国队在乒乓项目还是笑傲江湖。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乒乓球比赛和网球一样,也有个大满贯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大满贯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 乒坛大满贯得主,原指对夺得过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三大赛单打冠军运动员的美称,现指获得国际乒联WTT四大满贯单打冠军以及奥运会单打冠军和世锦赛单打冠军的运动员。1992年以来乒坛先后涌现出10名男女大满贯。

一、奥运会乒乓球单打

乒乓球项目是从1988年开始列入奥运会的,1988~2004都是设置男女单打、双打四枚金牌;2008北京奥运会开始取消了男女双打,新增男团体,还是四枚金牌;2020新增混合双打,合计五枚金牌。历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单打冠军如下:

1988年汉城奥运会:1、男子单打:刘南奎(韩国);2、女子单打:陈静(中国);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男子单打:瓦尔德内尔(瑞典);2、女子单打:邓亚萍(中国)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男子单打:刘国梁(中国);2、女子单打:邓亚萍(中国);

2000年悉尼奥运会:1、男子单打:孔令辉(中国);2、女子单打:王楠(中国);

2004年雅典奥运会:1、男子单打:柳承敏(韩国);2、女子单打:张怡宁(中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1、男子单打:马琳(中国);2、女子单打:张怡宁(中国)

2012年伦敦奥运会:1、男子单打:张继科(中国);2、女子单打:李晓霞(中国)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1、男子单打:马龙(中国);2、女子单打:丁宁(中国)

2020年东京奥运会:1、男子单打:马龙(中国);2、女子单打:陈梦(中国)

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简称世乒赛)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简称”世乒赛”,英文: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办,每届比赛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授权比赛地乒乓球协会主办,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世乒赛为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双以及男女团体共七项赛事。首届于1926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从1959年的第二十五届开始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它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办的一项最高水平的世界乒乓球大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与乒乓球世界杯、奥运会并称为“乒乓球运动的三大赛事”。

历届世乒赛的男女单打冠军如下:

第1届1926年,男子单打冠军:R.雅可比(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2届1928年,男子单打冠军:M.梅什洛维茨(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3届1929年,男子单打冠军:F.J.佩里(英国);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4届1930年,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5届1931年,男子单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6届1932年,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A.西普斯(匈牙利)

第7届1933年,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A.西普斯(匈牙利)

第8届1934年,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捷克)

第9届1935年,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捷克)

第10届1936年,男子单打冠军:S.科拉尔(捷克);女子单打冠军:R.H.阿隆斯(美国)

第11届1937年,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女子单打冠军:未宣布

第12届1938年,男子单打冠军:B.瓦纳(捷克);女子单打冠军:G.普里希(奥地利)

第13届1939年,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女子单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捷克)

第14届1947年,男子单打冠军:B.瓦纳(捷克);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第15届1948年,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第16届1949年,男子单打冠军:J.李奇(英国);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第17届1950年,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18届1951年,男子单打冠军:J.李奇(英国);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19届1952年,男子单打冠军:佐藤博治(日本);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0届1953年,男子单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1届1954年,男子单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日本);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2届1955年,男子单打冠军:田中利明(日本);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3届1956年,男子单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日本);女子单打冠军:大川富(日本)

第24届1957年,男子单打冠军:田中利明(日本);女子单打冠军:江口富士枝(日本)

第25届1959年,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中国);女子单打冠军:松崎君代(日本)

第26届1961年,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女子单打冠军:邱钟惠(中国)

第27届1963年,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女子单打冠军:松崎君代(日本)

第28届1965年,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女子单打冠军:深津尚子(日本)

第29届1967年,男子单打冠军:长谷川信彦(日本);女子单打冠军:森泽幸子(日本)

第30届1969年,男子单打冠军:伊藤繁雄(日本);女子单打冠军:小和田敏子(日本)

第31届11年,男子单打冠军:S.本格森(瑞典);女子单打冠军:林惠卿(中国)

第32届13年,男子单打冠军:郗恩庭(中国);女子单打冠军:胡玉兰(中国)

第33届15年,男子单打冠军:J.约尼尔(匈牙利);女子单打冠军:朴英顺(朝鲜)

第34届17年,男子单打冠军:河野满(日本);女子单打冠军:朴英顺(朝鲜)

第35届19年,男子单打冠军:小野诚治(日本);女子单打冠军:葛新爱(中国)

第36届1981年,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中国);女子单打冠军:童玲(中国)

第37届1983年,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中国);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中国)

第38届1985年,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中国);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中国)

第39届1987年,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中国);女子单打冠军:何智丽(中国)

第40届1989年,男子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女子单打冠军:乔红(中国)

第41届1991年,男子单打冠军:佩尔森(瑞典);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第42届1993年,男子单打冠军:盖亭(法国);女子单打冠军:玄静和(韩国)

第43届1995年,男子单打冠军:孔令辉(中国);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第44届19年,男子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第45届1999年,男子单打冠军:刘国梁(中国);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第46届2001年,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第47届2003年,男子单打冠军:施拉格(奥地利);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第48届2005年,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女子单打冠军:张怡宁(中国)

第49届2007年,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女子单打冠军:郭跃(中国)

第50届2009年,男子单打冠军:王皓(中国);女子单打冠军:张怡宁(中国)

第51届2011年,男子单打冠军:张继科(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丁宁(中国)

第52届2013年,男子单打冠军:张继科(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李晓霞(中国)

第53届2015年,男子单打冠军:马龙(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丁宁(中国)

第54届2017年,男子单打冠军:马龙(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丁宁(中国)

第55届2019年,男子单打冠军:马龙(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刘诗雯(中国)

三、乒乓球世界杯

? 乒乓球世界杯与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为世界乒乓球三大赛事之一。世界杯为男女单打及团体共四项赛事(分开举办)。男子比赛从1980年开始举办,女子比赛从1996年开始举办,每年一次。

历届乒乓球世界杯的男女单打冠军如下:

1980年,男单冠军:郭跃华(中国)

1981年,男单冠军:克兰帕尔(匈牙利)

1982年,男单冠军:郭跃华(中国)

1983年,男单冠军:阿佩伊伦(瑞典)

年,男单冠军:江嘉良(中国)

1985年,男单冠军:陈新华(中国)

1986年,男单冠军:陈龙灿(中国)

1987年,男单冠军:腾毅(中国)

1988年,男单冠军:格鲁巴(波兰)

1989年,男单冠军:马(中国)

1990年,男单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

1991年,男单冠军:佩尔森(瑞典)

1992年,男单冠军:马(中国)

1993年,男单冠军:普里莫拉茨(克罗地亚)

1994年,男单冠军:盖亭(法国)

1995年,男单冠军:孔令辉(中国)

1996年,男单冠军:刘国梁(中国);女单冠军:邓亚萍(中国)

19年,男单冠军:普里莫拉茨(克罗地亚);女单冠军:王楠(中国)

1998年,男单冠军:罗斯科夫(德国);女单冠军:王楠(中国)

1999年,男单冠军: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

2000年,男单冠军:马琳(中国);女单冠军:李菊(中国)

2001年,男单冠军: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女单冠军:张怡宁(中国)

2002年,男单冠军:波尔(德国);女单冠军:张怡宁(中国)

2003年,男单冠军:马琳(中国);女单冠军:王楠(中国)

2004年,男单冠军:马琳(中国);女单冠军:张怡宁(中国)

2005年,男单冠军:波尔(德国);女单冠军:张怡宁(中国)

2006年,男单冠军:马琳(中国);女单冠军:郭焱(中国)

2007年,男单冠军:王皓(中国);女单冠军:王楠(中国)

2008年,男单冠军:王皓(中国);女单冠军:李晓霞(中国)

2009年,男单冠军: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女单冠军:刘诗雯(中国)

2010年,男单冠军:王皓(中国);女单冠军:郭焱(中国)

2011年,男单冠军:张继科(中国);女单冠军:丁宁(中国)

2012年,男单冠军:马龙(中国);女单冠军:刘诗雯(中国)

2013年,男单冠军:许昕(中国);女单冠军:刘诗雯(中国)

2014年,男单冠军:张继科(中国);女单冠军:丁宁(中国)

2015年,男单冠军:马龙(中国);女单冠军:刘诗雯(中国)

2016年,男单冠军:樊振东(中国);女单冠军:平野美宇(日本)

2017年,男单冠军:奥恰洛夫(德国);女单冠军:朱雨玲(中国)

2018年,男单冠军:樊振东(中国);女单冠军:丁宁(中国)

2019年,男单冠军:樊振东(中国);女单冠军:刘诗雯(中国)

2020年,男单冠军:樊振东(中国);女单冠军:陈梦

四、迄今获得过大满贯的十大运动员

运动员姓名 性别 奥运会冠军 ? 世乒赛冠军 乒乓世界杯冠军

邓亚萍 女 ? 1992、1996 ? 1991、1995、19 ? 1996

刘国梁 男 ? 1996 1999 1996

孔令辉 男 ? 2000 1995 1995

王楠 女 ? 2000 1999、2001、2003 ? 2007

张怡宁 女 2004、2008 2005、2009 ? 2004、2005

张继科 男 ? 2012 ?2011、2013 ?2011、2014

李晓霞 女 ? 2012 ?2013 2008

马龙 ? 男 ? 2016、2020 2015、2017、2019 ?2012、2015

丁宁 ? 女 ? 2016 ?2011、2015、2017 ?2011、2014、2018

瓦尔德内尔(瑞典)男 ? 1992 ?1989、19 ?1990

因此,迄今为止,拿过大满贯的乒乓球运动员全球只有十位,除了瓦尔德内尔,其他全部是中国运动员。张怡宁和马龙属于双满贯。

那么,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满贯获得者呢?个人觉得,陈梦、樊振东希望比较大。

陈梦还差一个世乒赛冠军,两年一次,今年27岁的陈梦机会很大。19年的樊振东很年轻,世界杯冠军拿了四次,还差奥运会冠军和世乒赛冠军。至于刘诗雯,世界杯冠军拿了4次,世乒赛冠军拿了1次,还缺一个奥运会冠军,问题是,1991年的刘诗雯已经30岁,下一届奥运会就是33岁了,面对新人辈出环境,难度很大。

各届世乒赛的地点

第1届

地点:英国伦敦(1926.12.6-12.12)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R.雅可比(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R.雅可比/D.佩西(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混合双打冠军:Z.梅什洛维茨/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2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28.1.25-1.29)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M.梅什洛维茨(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A.李布斯特/R.图姆(奥地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F.弗拉姆(奥地利)

混合双打冠军:Z.梅什洛维茨/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3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29.1.14-1.21)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F.J.佩里(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E.梅茨格/E.鲁斯托(德国)

混合双打冠军:I.克伦/A.西普斯(匈牙利)

第4届

地点:德国柏林(1930.1.21-1.26)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5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31.2.10-2.15)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6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26.1.25-1.30)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西普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G.V.巴纳/A.西普斯(匈牙利)

第7届

地点:奥地利巴登(1933.1.31-2.5)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注:当时无此项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西普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S.格兰兹(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I.克伦/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8届

地点:法国巴黎(1934.12.2-1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德国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M.斯扎巴多斯/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9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35.2.8-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M.梅德扬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G.V.巴纳/A.西普斯(匈牙利)

第10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36.3.12-3.18)

男子团体冠军:奥地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S.科拉尔(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R.H.阿隆斯(美国)

男子双打冠军:R.G.布拉特纳/J.H.麦克卢尔(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M.凯特纳罗娃/A.斯米多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M.哈姆尔/C.克列纳娃(捷克)

第11届

地点:奥地利巴登(1937.2.1-2.7)

男子团体冠军:美国

女子团体冠军:美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未宣布

男子双打冠军:R.G.布拉特纳/J.H.麦克卢尔(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第12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38.1.24-1.29)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捷克

男子单打冠军:B.瓦纳(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G.普里希(奥地利)

男子双打冠军:J.H.麦克卢尔/S.希夫(美国)

女子双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L.贝拉克(匈牙利)/W.伍德海德(英国)

第13届

地点:埃及开罗(1939.3.6-3.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德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V.德佩特里索娃(捷克)

男子双打冠军:G.V.巴纳(匈牙利)/R.伯格曼(英国)

女子双打冠军:G.布斯曼/G.普里希(德国)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第14届

地点:法国巴黎(1947.2.28-3.7)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英国

男子单打冠军:B.瓦纳(捷克)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A.斯拉尔/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G.普里希(奥地利)

混合双打冠军:F.苏斯/G.法卡斯(匈牙利)

第15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48.2.4-2.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英国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L.斯蒂佩克/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M.弗兰克斯/V.S.托马斯(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R.迈尔斯/T.索耳(美国)

第16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49.2.4-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美国

男子单打冠军:J.李奇(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F.托卡尔(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H.埃利奥特(苏格兰)/G.法卡斯(匈牙利)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G.法卡斯(匈牙利)

第17届

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1950.1.29-2.5)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R.伯格曼(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F.西多/F.苏斯(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D.博勒奇(英国)/H.埃利奥特(苏格兰)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G.法卡斯(匈牙利)

第18届

地点:奥地利维也纳(1951.3.2-3.11)

男子团体冠军:捷克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J.李奇(英国)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瓦纳(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R.戴安尼/R.罗萨林(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B.瓦纳(捷克)/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19届

地点:印度孟买(1952.2.1-2.10)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佐藤博治(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藤井则和/林忠明(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西村登美江/博原静司(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0届

地点:克罗地亚布加勒斯特(1953.3.20-3.29)

男子团体冠军:英国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F.西多/J.高基安(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G.法卡斯(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F.西多(匈牙利)/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1届

地点:英国温布利(1954.4.5-4.14)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Z.杜利纳/V.哈兰戈佐(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R.戴安尼/R.罗萨林(英国)

混合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捷克)/G.法卡斯(匈牙利)

第22届

地点:荷兰乌得勒支(1955.4.16-4.24)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田中利明(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斯蒂佩克(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A.罗齐亚努/E.泽勒尔(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K.塞佩希/E.高基安(匈牙利)

第23届

地点:日本东京(1956.4.2-4.11)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罗马尼亚

男子单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大川富(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富田芳雄(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A.罗齐亚努/E.泽勒尔(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E.克莱因/L.纽伯格(美国)

第24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57.3.7-3.15)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田中利明(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江口富士枝(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L.安德里亚迪斯/B.斯蒂佩克(捷克)

女子双打冠军:L.莫沙奇(匈牙利)/A.西蒙(捷克)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江口富士枝(日本)

第25届

地点:德国多特蒙德(1959.3.20-3.29)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松崎君代(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村上辉夫(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难波多惠子/山泉和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江口富士枝(日本)

第26届

地点:中国北京(1961.4.5-4.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邱钟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星野展弥/木村兴治(日本)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德鲁/皮蒂卡(罗马尼亚)

混合双打冠军:荻村伊智朗/松崎君代(日本)

第27届

地点:捷克布拉格(1963.4.5-4.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松崎君代(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张燮林/王志良(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松崎君代/关正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木村兴治/伊藤和子(日本)

第28届

地点: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1965.4.15-4.2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深津尚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庄则栋/徐寅生(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林惠卿/郑敏之(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木村兴治/关正子(日本)

第29届

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1967.4.11-4.21)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长谷川信彦(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森泽幸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H.阿尔塞/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广田佐枝子/森泽幸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长谷川信彦/山中教子(日本)

第30届

地点:德国慕尼黑(1969.4.17-4.27)

男子团体冠军:日本

女子团体冠军:苏联

男子单打冠军:伊藤繁雄(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小和田敏子(日本)

男子双打冠军:H.阿尔塞/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S.格林伯格/Z.鲁德诺娃(苏联)

混合双打冠军:长谷川信彦/今野安子(日本)

第31届

地点:日本名古屋(11.3.28-4.7)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日本

男子单打冠军:S.本格森(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林惠卿(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T.克兰帕尔/J.约尼尔(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林惠卿/郑敏之(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张燮林/林惠卿(中国)

第32届

地点:南斯拉夫萨拉热窝(13.4.5-4.15)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韩国

男子单打冠军:郗恩庭(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胡玉兰(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S.本格森/K.约翰森(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鲁德(罗马尼亚)/滨田美德(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梁戈亮/李莉(中国)

第33届

地点:印度加尔各达(16.2.6-2.1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J.约尼尔(匈牙利)

女子单打冠军:朴英顺(朝鲜)

男子双打冠军:J.约尼尔/G.盖尔盖伊(匈牙利)

女子双打冠军:亚历山鲁德(罗马尼亚)/高桥省子(日本)

混合双打冠军:戈莫兹科夫/费尔德曼(苏联)

第34届

地点:英国伯明翰(17.3.26-4.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河野满(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朴英顺(朝鲜)

男子双打冠军:梁戈亮/李振恃(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朴英玉(朝鲜)/杨莹(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塞克雷坦/贝尔热雷(法国)

第35届

地点:朝鲜平壤(19.4.25-5.6)

男子团体冠军:匈牙利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小野诚治(日本)

女子单打冠军:葛新爱(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D.舒尔贝克/A.斯蒂潘契奇(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张立/张德英(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梁戈亮/葛新爱(中国)

第36届

地点:南斯拉夫诺维萨德(1981.4.14-4.2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童玲(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李振恃/蔡振华(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张德英/曹燕华(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谢赛克/黄俊群(中国)

第37届

地点:日本东京(1983.4.28-5.9)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D.舒尔贝克/卡列尼茨(南斯拉夫)

女子双打冠军:戴丽丽/沈剑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郭跃华/倪夏莲(中国)

第38届

地点:瑞典哥德堡(1985.3.28-4.7)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阿佩依伦/U.卡尔松(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戴丽丽/耿丽娟(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蔡振华/曹燕华(中国)

第39届

地点:印度新德里(1987.2.6-2.1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何智丽(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陈龙灿/韦晴光(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梁英子/玄静和(韩国)

混合双打冠军:惠钧/耿丽娟(中国)

第40届

地点:德国多特蒙德(1989.3.29-4.9)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乔红(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罗斯科普夫/费兹纳尔(德国)

女子双打冠军:乔红/邓亚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刘南奎/玄静和(韩国)

第41届

地点:日本千叶(1991.4.24-5.6)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朝鲜联队

男子单打冠军:佩尔森(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P.卡尔松/冯舍(瑞典)

女子双打冠军:陈子荷/高军(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中国)

第42届

地点:瑞典哥德堡(1993.5.11-5.23)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盖亭(法国)

女子单打冠军:玄静和(韩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涛/吕林(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刘伟/乔云萍(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滔/刘伟(中国)

第43届

地点:中国天津(1995.5.1-5.14)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孔令辉(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涛/吕林(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邓亚萍/乔红(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中国)

第44届

地点:英国曼彻斯特(19.4.24-5.5)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瑞典)

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邓亚萍/杨影(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刘国梁/邬娜(中国)

第45届

地点:荷兰埃因霍温(单项1999.8.2-8.8)

男子团体冠军:瑞典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刘国梁(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李菊(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马琳/张莹莹(中国)

第46届

地点:日本大阪(2001.4.23-5.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阎森(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李菊(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秦志戬/杨影(中国)

第47届

地点:法国巴黎(单项2003.5.20-5.26)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施拉格(奥地利)

女子单打冠军:王楠(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阎森(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张怡宁(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楠/马琳(中国)

第48届

地点:中国上海(单项2005.4.30-5.6)

地点:德国不来梅(团体2006.4.24-5.1)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

男子单打冠军:王励勤(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张怡宁(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孔令晖/王皓(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王楠/张怡宁(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王励勤/郭跃(中国)

第49届世乒赛单项比赛是在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举行的,不是墨西哥。中国选手包揽全部5项冠军。而第49届团体赛将于2008年在中国广州举行。

第50届在日本横滨举行

奥运历史上有外国人拿乒乓球奖牌吗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集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男单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选手。

佩尔森,和老瓦同籍同时代,世乒赛和世界杯男单冠军,08年北京奥运42岁还进四强了……

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三届世界杯男单冠军,与三驾马车同时代,老外的活跃状态一般都很长。他也有40了。

普里莫拉茨,克罗地亚, 两届世界杯男单冠军,40岁还参加北京奥运会。

刘南奎,韩国,奥运会男单冠军,岁数比老瓦还小点,亚洲乒乓运动员活跃期4到8年,欧洲都有10年甚至15年.......

波尔,德国,世界杯男单冠军,与三驾马车一个时代。

柳承敏,韩国,奥运会男单冠军,击败三驾马车之一的王皓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