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国梁的遗憾:26岁因改革早早退役!孔令辉、老瓦也惨遭削弱
2.施拉格的乒乓球履历
3.世界Vs中国留下多少经典战役 王励勤横扫五大高手
刘国梁的遗憾:26岁因改革早早退役!孔令辉、老瓦也惨遭削弱
2001年大阪世乒赛结束后,世界乒坛的格局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 旧时代的“三巨头”体系终于正式解体了。
早在2000年乒乓球从38mm直径改大为40mm的那一刻开始, 刘国梁、孔令辉、瓦尔德内尔 三人的结局其实就早已注定。
刘国梁 是直拍正胶快攻,改大球后完全快不起来,而且发球的旋转也被削弱,这怎么打?
孔令辉 是小力量、打衔接的横拍选手,改大球后却是王励勤那样“大力出奇迹”运动员的天下,这怎么打?
瓦尔德内尔 原本就已经35岁、走到了一个运动员身体机能极速衰败的时期,如今改大球要求运动员们比以前更加卖力地进攻,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想当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这三人是何其意气风发,打遍乒坛、包揽男单前三名!然而时间仅过去了一年,他们便在大阪世乒赛上折戟沉沙,其中 老瓦跌出八强(输给萨姆索诺夫)、刘国梁无缘半决赛(不敌蒋澎龙)、孔令辉决赛惨遭大逆转(王励勤夺冠)。
原本这三人还是打算继续和大球斗争一阵子的,但没过多久,大家便收到了另一个无比糟糕的消息,那就是——
国际乒联又要改革了!
而这次改革更是直接将刘国梁再崛起的念头完全掐灭,同时也让老瓦元气大伤,久久不能恢复过来。
是什么?
无遮挡发球是也!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是可以 用手臂等身体部位挡住自己的发球动作 ,以此来迷惑对手,赢得战机。
38mm小球时代的乒乓球选手基本上都会发球遮挡,但效果却并不相同。比如孔令辉的发球就属于遮不遮无所谓系列,旋转、线路变化不大,所以威胁也很有限。
而像刘国梁、瓦尔德内尔则是发球方面的顶级大师,5个发球如果赢3个都算是很失败的,有时候甚至是发5个赢5个,打得对手晕头转向。对此,老瓦本人曾经就有过一段非常“凡尔赛”的言论:
“发球得分太多了也不好……当然可以节省很多体力,但我发现自己经常太快打入八分之一决赛或四分之一决赛,没有像对手那样得到充分的准备。光靠发球得分太快,太容易进入最后几轮决赛,这样碰到难度高的比赛时我就会一下子不习惯艰苦漫长而失利。”
刘国梁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
刚才说了,虽然大家都遮挡发球,但效果还是因人而异,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运动员本身的发球水平高不高,不是说遮挡就决定了一切的。
但顶级运动员之所以吃发球,主要还是因为看不清旋转和线路,而 遮挡恰恰就是影响这两点的重要因素 ,一旦被改革取消,刘国梁、老瓦等人再想和以前那样在发球轮顺风顺水就不容易了!
与无遮挡发球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个改革,那就是 将过去的五局三胜、21分制改成了七局四胜11分制 ——这点对刘国梁、老瓦这种注重前三板的运动员来说也是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之所以说有利,是因为比赛分数越少,胜负的偶然性就越大,这对于不擅长打相持的刘国梁、老瓦来说无疑不是坏事;但话又说回来了,11分制最适合的还是型选手、搏杀型选手,而刘国梁、老瓦属于精密控制前三板的运动员,所以并非最大得利者。
而且这个改革给他俩所带来的好处远远不足以抵消改大球、无遮挡发球所带来的创伤,所以综合起来看的话,二人还是被削弱了太多!
于是乎,刘国梁最终选择了放弃。
2002年,年仅26岁的刘国梁正式宣布退役,从此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随后开始转型当了教练。
平心而论,26岁对于一位直拍正胶快攻选手来说已经不算小,刘国梁之前的江嘉良、陈龙灿等人也差不多是在这个岁数上下淡出的一线赛场, 但那毕竟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
随着中国乒乓球队各方面条件的提升,运动员们的职业寿命也有了大幅度延长,核心主力打到30岁已经问题不大,刘国梁虽然打法有些吃亏,但如果不改革的话,绝不至于在26岁就告别赛场,可谁让他碰到了改革呢!
时来天地齐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刘国梁退役后迅速开始转型当了教练,而留在赛场上的好兄弟孔令辉、老对手瓦尔德内尔则仍然在苦苦挣扎着。
2001年世界杯之战,刘国梁虽然还没退役,但早已失去了参赛资格;至于孔令辉的话也没有报名参加,因为当月大家都在备战更重要的一个赛事,那就是全运会,所以就有些疏忽了世界杯这个“世界大赛”。
问题是,那次全运会的时候大家是用的21分制,而世界杯却已经改11分了,这怎么打?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本次比赛国乒居然还派出了34岁的马参加,结果他和马琳双双倒在了正赛第一轮,而世乒赛新王——王励勤虽然过关斩将杀入了决赛,但也被 萨姆索诺夫 4-0横扫,无缘获得冠军。
至于老瓦的话倒是参赛了,但输得更惨,连小组赛都没出线,连续输给了马琳和格林卡,凉得非常快。
到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刘国梁已不在江湖,而老瓦因为意外摔伤了腿,所以也没有报名参加,至于孔令辉的话则再次上演了大阪世乒赛的 “功亏一篑” 剧本:
当时王励勤又在欧洲人手中栽了跟头,0-4惨败输给了波尔,而马琳更是莫名其妙地被已经33岁的克罗地亚老将普里莫拉茨给打垮,唯有孔令辉奋起反击、淘汰了施拉格这头猛虎杀入决赛,结果1-4败给了 波尔 ,再次屈居亚军之位。
到 2003年巴黎世乒赛 的时候,孔令辉的表现仍然是全队最好的,这点倒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那届比赛,国乒在男单项目上输得东倒西歪, 王励勤 在手握4个赛点的情况下被施拉格惊天大逆转, 马琳 则被韩国削球手朱世赫给淘汰, 刘国正 更是在第二轮就凉凉,输给了捷克名将、曾经在世乒赛上拿中国队2分的科贝尔。
唯有孔令辉成功打进了半决赛,但面对此前多次输给自己的30岁老将 施拉格 ,他却没有延续辉煌,3-4败下阵来。
如孔令辉能杀入决赛,那么这届冠军是很有可能被他收入囊中的,因为最后与施拉格争夺冠军的就是 朱世赫 ,而孔令辉是当年公认的世界上最会对付削球手的运动员。
而如果孔令辉能再夺世乒赛男单冠军,那么他就将让中国队提前十年追平瓦尔德内尔的三大赛成绩,同时自己也将无可争议地拿到次年雅典奥运会的单打资格—— 只要能上车,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可惜,孔令辉没有抓住机会。
不久后,随着另一位国乒新星 王皓 的崛起,孔令辉逐渐被教练组排除在了奥运单打名单之外,最终身为卫冕冠军的他竟然真的没拿到参赛资格,转而只在男双项目上与王皓搭配出战, 这种事情也只有竞争激烈的中国乒乓球队才会发生!
至于卫冕亚军——瓦尔德内尔那边的话,却有着另一番情景。
2001年大阪世乒赛的时候,瓦尔德内尔惨败不敌萨姆索诺夫,创造了自己1995年以来的最差单打战绩(止步十六强)。
而到2003年巴黎世乒赛的时候,老瓦更是输得没法看!
前文提到了,老瓦在2002年的时候意外摔伤了腿,结果一直都在养伤,半年都没有比赛。不过随着世乒赛的到来,他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复出参加,而且还不忘放出豪言壮举: “我希望能再赢7场,冲进决赛!”
不过紧接着,他便尴尬而不失礼貌地补充了另一句话: “(巴黎世乒赛)要么是一场灾难,要么就非常出色。”
结果是一场灾难。
比赛才刚开打,瓦尔德内尔就已经结束了战斗——面对一位名不见经传、排名世界372位的希腊选手 帕帕乔吉欧 ,老瓦苦战七局落败,直接“一轮游”被淘汰出局,爆出了开赛以来的首个超大冷门!
都知道他现在已经不行了,但没想到居然差到这般模样?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啊!
但即便如此,瑞典乒乓球队依旧是没有人能顶上来,所以到2004年的时候老瓦和佩尔森依旧能以38岁的“高龄”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单、双打资格,而28岁的孔令辉却只能参加双打,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可就算老瓦能参赛又怎样?不就是只没了爪牙的老虎,只能任人拿捏?
谁也不会料到,这位曾经的王者将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发出最后的咆哮,再次震动整个乒坛!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原标题:《大满贯瓦尔德内尔(38):刘国梁无奈退役!孔令辉、老瓦死撑》——连载未完待续,欢迎继续关注!
施拉格的乒乓球履历
施拉格的发球出色,他的正手半高抛发球,多以发转不转球为主,结合逆向旋转的侧上下旋,变化多,动作一致性好。同其他横板高手发球多以不出台球为主的发球套路不同,施拉格更喜欢发半出台的长球,伺机进行高质量的反拉或反带直线回击。施拉格的正手弧圈球旋转强烈,上手命中率高,在中台相持时,施拉格的反拉能力出色,被动的防守时,施拉格有一板远台正手削球,在比赛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施拉格反手位弧圈球旋转强、发力好、反手直线威胁大,而且能拉一板极转且靠近底线的高吊弧圈球,令对手非常不适应,在反手位的相持过程中,施拉格除了用弧圈球回击外,抓住机会的情况下也用抽击回球,突然改变回球的旋转和节奏。
维尔尼尔.施拉格于12年9月28日出生在距维也纳北部约50公里的小镇纽斯塔德特。5岁时,他与哥哥一起在家乡的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学打乒乓球,后一边训练一边读书,18岁时于计算机技术学校毕业后入伍,成为军队体育俱乐部的一名成员。施拉格是属于大器晚成的选手,尽管他曾经也在欧洲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却一直被人们归为二流选手。1999年45届世乒赛,已经27岁的施拉格杀进男单四强,最终在半决赛中不敌刘国梁获得男单季军,并在双打比赛中进入前八名。同年世界杯,施拉格接连战胜了萨姆索诺夫、孔令辉和瓦尔德内尔,又在半决赛击败了佩尔森,最终获得男单亚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施拉格单双打分别进入八强,创造了奥地利乒乓球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次年大阪世乒赛,施拉格在男单八分之一决赛1比3负于刘国正,遗憾止步,和金德拉克的双打也负于香港选手李静和高礼泽,没能进入前八名。
2003年,施拉格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最巅峰时期,47届世乒赛中,他在四分之一决赛战胜了卫冕冠军王励勤,半决赛又击败了孔令辉,并在决赛中战胜了韩国削球手朱世赫,获得男单冠军,这也是至今为止欧洲选手最后一次染指世乒赛男单冠军。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他在男团小组赛先战胜了马琳,又和王励勤苦战五局方才告负。之后,由于伤病困扰,长期缺乏系统性训练,施拉格的状态逐渐下滑,2005年上海世乒赛,施拉格意外负于西班牙老将何志文,无缘卫冕。2008年奥运会,施拉格在单打中负于王励勤,无缘八强。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第三轮的比赛中,奥地利老将施拉格1-4输给了中国选手王皓,失去晋级下一轮机会。
2016年马来西亚世乒赛开赛前十天,奥地利乒协正式发布消息:43岁老将施拉格将代替患流感的哈贝松,参加本届世乒赛。
世界Vs中国留下多少经典战役 王励勤横扫五大高手
2004年对抗赛 中国队两克世界明星队 王励勤锁定胜局
由于中国队在2003世乒赛和2004奥运会上连续两次丢掉了男子单打冠军,中国乒乓“万里长城”似乎已经被世界各路高手打开了缺口,04年年底在吉隆坡再度进行了中国队对世界明星队的对抗赛,刚刚在雅典奥运会上丢掉单打冠军的中国队急需一场大胜证明自己的实力。中国队派上了五大主力王励勤、马琳、孔令辉、王皓和陈玘,而世界明星队则派上了刚刚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柳承敏、03世锦赛冠军施拉格、大满贯得主瓦尔德内尔和实力派选手波尔、萨姆索诺夫。
第一场比赛进行得波澜不惊,中国队连下五城取得了全胜,其中孔令辉击败了老对手瓦尔德内尔、刚刚在奥运会上失利的王皓战胜了球风稳健的萨姆索诺夫,此外马琳、陈玘和王励勤分别击败了波尔、柳承敏和施拉格。
第二天的比赛进行的较为激烈,首盘马琳直落三局击败了刚刚在雅典奥运会上击败他的瓦尔德内尔,报了“一箭之仇”,随后孔令辉战胜了老对手萨姆索诺夫。接下来风云突变,王皓和陈玘先后输给了波尔和施拉格,双方战成二平。在决胜盘中,王励勤经过五局激战以3-2险胜柳承敏为中国队锁定胜局。
3.2005年擂台赛 王励勤连续挑落五大高手创奇迹
2005年的比赛取了擂台赛的形式,中国队由王励勤、马琳、王皓、陈玘和郝帅迎战世界明星队五大高手波尔、萨姆索诺夫、吴尚垠、格林卡、施拉格。中国队由左手将郝帅率先出场,他接败萨姆索诺夫和格林卡,随后败在波尔的拍下。随后中国队派上直拍高手马琳出战,他上场以后士气高昂,以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击败了波尔、吴尚垠和施拉格,均为3-0,这样中国队仅折一将就连扫对方五将,以5-1大胜。
次日双方再战,中国队派上首日未出场的世乒赛冠军王励勤,他的表现有如神助,以五个3-0零封世界明星队的五大高手,让世界明星队吃了个“鸭蛋”,以一己之力挑落连续世界五大高手,这也创造了世界乒乓史上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