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fc vs克莱蒙-巴黎vs克莱蒙特

tamoadmin

1.1800年现在大西洋上的毛里塔尼亚号是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吗

2.富尔顿是怎么发明轮船的?

3.法国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歌舞片?

4.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

5.圣殿骑士的起源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1800年现在大西洋上的毛里塔尼亚号是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吗

巴黎fc vs克莱蒙-巴黎vs克莱蒙特

“克莱蒙特”号

“克莱蒙特”号是近代造船史上第一艘真正的汽船。它以铁为新型造船材料,以蒸汽机为新的动力系统,以螺旋桨为新的推进系统,开创了造船史的新纪元。“克莱蒙特”号标志了帆船时代的结束,汽船时代的开始。

“克莱蒙特”号的成功,是富尔顿认真研究、反复试验、不屈不挠、艰苦探索的结果。在造船和修船期间,富尔顿每天早晨5时就到工地,整天在那里工作,和木工、油工、水手们在一起。试航获得成功,富尔顿胜利了。从此,“克莱蒙特”号成为哈得逊河的定期航轮。“克莱蒙特”号在行进中相当稳定,而且速度也比较快,从纽约沿哈得逊河逆流而上,到达上游的阿尔巴尼城,共150英里,只用32小时。

美国人富尔顿在20多岁时结识了瓦特,爱上了蒸汽机,并开始设计制造轮船。当时的美国与欧洲大陆的交通全靠帆船,速度既慢,又不够安全。作为一个美国人,富尔顿深深地体会到这种不便,他希望有一种不靠人力风力驱动的船只,可以高速度航行,使美国和欧洲成为近邻。

1803年的一天,富尔顿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初次试验了他的汽船。这艘船其貌不扬,船上的主要部位安放着一台烧煤的大蒸汽锅炉,看上去十分笨重。人们对这个丑八怪简直不屑一顾,称之为“富尔顿的蠢物”。这“蠢物”也真令人泄气,在塞纳河上吐气冒烟地走走停停,走了不多远干脆不动了。于是,这第一次试航就在人们的哄笑声中结束了。

可富尔顿没有泄气,他像许多父母钟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这初生的轮船,他有信心把这个“蠢物”改造成一个人见人喜的“宠物”。可继续研究需要钱,他没有钱。这时,他想到了拿破仑,那位横扫欧洲大陆不可一世的军事家。

1803年8月,当富尔顿听说拿破仑要越过英吉利海峡对英国作战时,就满腔热情地向拿破仑建议,建立一支不要风帆的蒸汽船队,这支船队即使在恶劣天气也可在英国登陆。这种船队可以“使法国和全世界免受英国的欺压”。可是,过于自信的拿破仑不相信军舰没有帆也能航行,宁可花大笔的钱扩充他那全由帆船组成的海军舰队。他在1803年的一封信中乐观地说:“当发起进攻时,我们只须有8小时黑夜的掩护,就可以决定世界的命运了。”

可拿破仑的命运实在不佳,1804年,随着他的一声号令,1300多艘平底帆船满载着10万法国大军,浩浩荡荡向英国进发。庞大的船队不乏黑夜的掩护,可缺乏天气的庇护:英吉利海峡恶劣的气候和海浪很快就把这支没有机械动力的船队摧毁了。

拿破仑不战自溃。事后,不少评论家指出,如果拿破仑接受富尔顿的建议,用蒸汽轮船配备他的舰队,那必然能击败英国,那么,19世纪以后的欧洲历史将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

不过,“富尔顿的蠢物”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作为新兴的迅速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人最少保守思想,对新生事物十分敏感,往往给予了极大的注意和支持。当富尔顿在法国的研究陷于困境、一筹莫展的时候,美国的一些实业家邀请他回到美国去进行研究。

1807年,富尔顿终于在美国纽约建成了另一艘汽船“克莱蒙特号”。这艘船长45米、宽4米,是个比塞纳河中的船更神气挺刮的大家伙。然而,由于过去试验多次失败过,人们不相信这个庞然大物会成功地航行,仍把它嘲笑为“富尔顿的蠢物”。

8月17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纽约市的哈得逊河两岸挤满了人群,原来,那天是“克莱蒙特号”的试航日。在众目睽睽下,“克莱蒙特号”的大烟囱冒出了滚滚黑烟,蒸汽机轰响起来,两舷的船桨在机器带动下开始划水,船慢慢离开了码头,向前驶去。这时,船上的40名乘客和岸上的人群都欢呼起来,在船尾亲自操纵机器的富尔顿更是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不料,刚开出不久,“克莱蒙特号”不动了。人们骚动起来,有人嚷道:“富尔顿,你的那个蠢物真蠢啊!”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机械故障,富尔顿修理后马上排除了故障。在人们的嘲笑声中,机器声又啊起来了,一位贵妇人惊叫起来:“天哪,那蠢物又动了!”是的,“克莱蒙特号”正以每小时9公里的速度破浪前进,机器的轰鸣声和浪花的飞溅声向人们证实:富尔顿成功了!

从此,富尔顿的名字传遍了美国和欧洲,他被誉为“轮船之父”。美国人还把他的故乡——宾夕法尼亚州的兰开斯特县命名为“富尔顿县”,用以纪念他对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

富尔顿是怎么发明轮船的?

富尔顿1765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小不列颠的一个农场里。父亲是一个穷裁缝,从英国流落到此地。由于家庭生活贫困,富尔顿一入学就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到机器铺做工。17岁时,他离开家到费城独立生活。一边学习绘画,一边在一家机器厂工作。1786年,他赴英深造,一边工作,一边自修,勤奋学习了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以及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

富尔顿从小时候起就有两个爱好。一是酷爱绘画,刚到青年时期就成了颇有名气的画家。在英国,他以绘画艺术结识了瓦特、波尔顿等一批工程师,并和他们交了朋友。二是酷爱发明创造,他从少年时起,就一直幻想制造出一种不用人力和风力便能在水上行驶的船。

他长大以后,更是幻想造船。他在工作之余,绘制许多张船、桨轮、机器的草图,准备一有机会就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不久,富尔顿来到了法国巴黎,他想争取法国政府的经费支持。但是法国政府并不相信富尔顿的“天方夜谭”,并不支持他建造轮船。但是,富尔顿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

富尔顿拿起画笔开始作画。他知道在这个崇高艺术的都市里,画是很吸引人的。他根据以往人们对室内天穹内画的巨幅全景画的偏爱,决定画全景画。

几个月过去了,一幅构思新颖、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莫斯科大火的巨幅全景画,展现在巴黎市民的眼前,一下子便轰动全城,人们争先恐后前来观赏。

富尔顿从门票收入中,凑够了试制轮船的经费。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绘画艺术竟会帮助他完成造船事业。

3年过去了,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试验研制,终于有了成果。虽然富尔顿没有制成轮船,但是他在1800年6月制成了“鹦鹉螺号”潜艇。这是一艘用人力带动螺旋桨的木制潜水艇。

虽然这艘人力潜艇并没有给法国海军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它却使富尔顿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随后,富尔顿开始尝试用蒸汽机来推动船舶前进。在船上安装蒸汽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富尔顿首先把设计出来的蒸汽轮船做成模型,然后进行模型试验。每次试验都详细记录了各种技术数据,然后制成表格比较。这中间,他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但他从不灰心失望。

两年过去,他终于掌握了船的吨位与动力大小的比例,船身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以及桨轮大小等问题,设计出实用的蒸汽轮船的图纸。

富尔顿拿着自己设计的图纸,找到了当时法国的统治者拿破仑。可惜的是拿破仑并不欣赏富尔顿的发明,反而把他臭骂了一顿。拿破仑的谩骂并没有动摇富尔顿建造蒸汽轮船的决心。他率领工人们在塞纳河边开始造船。

1803年8月9日,富尔顿终于建造了一艘长70英尺(1英尺约为30.48厘米)、宽8英尺、吃水3英尺的船,船的两侧各安装一只大桨轮。富尔顿把借来的一台5880瓦的蒸汽机安装在船上,并装上铜汽锅。富尔顿迫不及待地点火试航。

蒸汽机的活塞来回运动了,桨轮转起来了,轮船动起来了!轮船迎着奔腾而来的河水缓缓行驶,速度与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虽然没有达到理想指标,但富尔顿和工人们十分高兴,这毕竟是自己亲手造的第一艘轮船。

富尔顿还没有高兴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就在这天晚上,一场特大的暴风雨袭击了巴黎城。狂风呼啸着扑向塞纳河,河水掀起巨浪,巨浪把船拦腰折成两段,轮船一瞬间就沉入河底。

早上风平浪息,富尔顿站在河边望着滔滔的河水,想着自己多方奔走,受尽欺侮,用汗水铸成的轮船却毁于一旦,痛苦地流下了眼泪。

很快他就清醒过来:蒸汽机是借来的,必须还给人家。他带着工人,一次次地潜入水中,寻找掉进河中的蒸汽机。河岸上围了一大群人,他们伸长了脖子在那里看热闹。

“摸到了!”一个工人从水中钻出来后大喊着。

富尔顿把绳子迅速抛了过去,几个工人又同时钻入水中……

连续打捞一昼夜,他们终于从河底捞上了那台又重又大的机器。

富尔顿抚摸着蒸汽机,眼睛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上,昏过去了。他一病就是好几个星期。病好之后,身体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健康,他开始衰老了。

失败沉重地打击了富尔顿,但他没有倒下,没灰心。病好之后,他又继续带领工人造船。

经费使他陷入困境,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好事。罗伯特·利文斯顿是美国出色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富有的农场主。他也有着和富尔顿一样的造船梦,但是他自己对造船却一窍不通。1803年,利文斯顿被任命为驻法国公使,携全家来到巴黎。他虽然远离华盛顿,但是心里老是惦记着造船的事。他听说有个美国人在巴黎建造了潜艇,还要研制蒸汽轮船,就派人请富尔顿来见他。

利文斯顿和富尔顿一见如故。利文斯顿不仅招富尔顿做了自己的女婿,还非常支持他造船的研究。富尔顿绝处逢生,既有了终生伴侣,又解除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从此,他更埋头于蒸汽轮船的研制工作。

随后,富尔顿在瓦特的帮助下,开始夜以继日地研制蒸汽机。1805年,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适合于轮船使用的蒸汽机制造成功。

不久,富尔顿带着制好了的蒸汽机回到了美国纽约,继续他的造船事业。

两年后,一艘崭新的轮船下水了。它长150英尺、宽13英尺、吃水2英尺,船体两侧各有一个大水车式的轮子,船头和船尾都成60度角,船中央装着蒸汽机。

这艘轮船就是后来名扬四海的“克莱蒙特号”。

纽约居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船,议论纷纷。有的奇怪,有的怀疑,有的讽刺,有的嘲笑,说什么的都有。

“这是什么船?没有橹,没有挂帆的桅杆。”一个人问。

“你不知道,它叫‘富尔顿的蠢物’。”其他几个人答道。

“造这船的人也太傻了,没有橹和帆,船怎么能前进?”

“听说船上安了蒸汽机。”

“别提了,船上有蒸汽机不假,可是你知道它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吗?”

“是用英国的铜币熔造的,所以,肯定要翻船。”

“听说在法国就翻过几次船,这次可有好戏看了。”

对这些冷嘲热讽,富尔顿毫不介意,他专心致志地做试航准备。

1807年8月17日,“克莱蒙特号”轮船要在哈得逊河上进行试航。富尔顿邀请各界人士前来观赏。同时贴出布告,欢迎大家前往观光。

这一天,骄阳似火,天气又闷又热。哈得逊河边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们举伞挥扇,翘首张望,注视着河中的“富尔顿的蠢物”。

10点整,富尔顿领着绅士、教授、学者、妇女和儿童等40人,登上了“克莱蒙特号”轮船。他先是领着大家绕船一周,参观了轮船的各个部位,并把轮船的性能、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一一作了介绍,然后请贵宾坐进特设的船舱。

随着富尔顿“开船”一声令下,顿时机声大作,烟囱里吐出浓浓的黑烟,大桨轮迅速转动起来,桨片拍打着河水,浪花飞溅。“克莱蒙特号”轮船缓缓离开码头,然后以4英里(1英里约为1.61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

一见轮船启动,河岸上的人先是吃惊,随后就爆发出欢呼声和鼓掌声。年轻的小伙子和儿童,沿着岸边追赶着“克莱蒙特号”。

然而轮船驶出半英里,突然发生故障,桨轮不转动了。船上的贵宾们慌了:难道真的要出事!他们惊恐的双眼直盯着富尔顿。

富尔顿却镇定自如,说了声:“大家不要紧张,很快就会修好的。”说完话后把外衣一脱,带领工人进行抢修。

岸上还没有离去的观众看见船停住了,以为出事了,有的担心,有的害怕,还有的幸灾乐祸。一人指着轮船说:

“你看,‘富尔顿的蠢物’不行了吧,我早知道如此。”

他的话音还未落地,“克莱蒙特号”又前进了。原来富尔顿已查明了原因,排除了故障。船上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傍晚,“克莱蒙特号”轮船顺利到达阿尔巴尼城,航行了32小时,运行150英里。这个距离,即使赶上顺风顺水的帆船也要走48小时。

“克莱蒙特号”受到了阿尔巴尼城居民的热烈欢迎。“富尔顿的蠢物”终于胜利了!船上船下的人们热情地向富尔顿祝贺,富尔顿高兴得眼中充满了泪花。

试航成功后,从纽约到阿尔巴尼城的定期航线就固定下来了。“克莱蒙特号”轮船从此就担负着这条航线运送旅客的任务。

1808年,富尔顿又建造了两艘轮船“海神之车号”和“典型号”。这两艘轮船的性能更加完备,逆风逆水的航行时速达6英里。

1809年,富尔顿组织轮船公司,大量吸收资金,建造各种蒸汽轮船。

富尔顿建造的蒸汽轮船受到美国海军的热烈欢迎。他们请富尔顿设计制造战舰和快艇。一天,富尔顿在一艘战舰的甲板上忙碌着。突然狂风暴雨降临了,富尔顿被浇得浑身湿透,不幸得了肺炎,不久就离开了人间。这一天是1815年2月24日。海军官兵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

富尔顿一生设计、制造了17艘轮船。

现在,美国把富尔顿的故乡宾夕法尼亚州的小不列颠县命名为“富尔顿县”,用以纪念这位“轮船之父”。

知识点

拿破仑

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曾经征服和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拿破仑是公认的战争之神,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拿破仑),一生中指挥大大小小一共60多场战役,要比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苏沃洛夫,这些名将所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拿破仑成为欧洲不可一世的霸主,成为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

法国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歌舞片?

法国是浪漫之都,拍出来的歌舞片也是格外的有意境。下面这几部口碑非常好的歌舞片不容错过。

瑟堡的雨伞(又名《秋水伊人》)

本片其实就是一部音乐剧了,场景唯美,尤其是开篇的俯拍视角,颜色各异的雨伞穿插,仿佛乐谱上跳动的音符。

整部片都是一言不合就开唱,连对白都是唱出来的。可能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领悟,除了音乐之外,最惊叹的就是导演对色彩的运用,以及法国时装的经典,女主每一款大衣都好看到爆,就连孕妇装都那么可爱。

女主是法国著名的冰美人凯瑟琳.德纳芙出演。此片曾获得第17届法国戛纳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主题曲被刘欢和女儿共同翻唱过。虽然是1964年的影片,如今看来一样是赏心悦目。

驴皮公主

这部片同样是凯瑟琳.德纳芙主演,改编自17世纪的法国童话小说。听名字就知道是一部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凯瑟琳简直就是天生的公主,拍摄这部片时也是她的颜值巅峰。

蒙太奇式的梦境,天马行空般的场景,还有瑰丽华美的服饰,看得眼睛会怀孕,听得耳朵会怀孕的那种。

当然了,最引人思考的其实是这部片的故事,王后去世时,给国王留下了一个难题:只有当你遇到比我还漂亮的女孩,你才能续弦。在国王心目中,比妻子更漂亮的只有唯一的女儿了。**中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呢,只有你自己看了才明白。

八美图

这部歌舞片里又有凯瑟琳.德纳芙,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这个冰美人呢!本片集齐了各年龄段八个风格各异的法国美人,可能有人会觉得美人们很唠叨,不过这布景、服化道全都是一流的水准。

不能用平常的逻辑去揣度影片情节,因为它极尽荒诞,幽默又讽刺,8个女人互相猜忌,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出了无限的演技,另外,法国女人的气质真是没得说的,年纪大了也依然风姿绰约啊!

巴黎小情歌

这部片的情节反转很有趣,一个帅哥失去女友后,居然被一名同样帅气的正太给掰弯了……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三人行”的恋情,不知道伊斯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前期是两女一男,后期是一女两男。难道是为了给彼此增添一些新鲜感?跳脱出来觉得男主感情特别混乱,但是观看的时候却觉得很浪漫,Why?

PS:男主和后来的男配角简直帅到喷鼻血啊!侧颜就像雕塑一样完美。

舞女

《舞女》属于歌舞片,同时也属于传记片,真实还原了19世纪的舞蹈艺术家家洛伊·福勒的舞蹈生涯,本片构图和光影都处理得相当唯美。

女主自卑却唯独热爱舞蹈,片中穿插的情感故事或许只是导演用来表现洛伊心路历程的一种手法。与很多励志的故事一样,洛伊从无助和卑得强大,终于获得了观众们的掌声,但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很有教育的意义。另外《加勒比海盗》的男主德普,他的女儿莉莉罗斯.德普也在此片里扮演了一个角色。

以上推荐的5部法国歌舞片,希望对你有借鉴意义。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

—交通运输从发展至今,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四个方面。复制来的,其实不怎么准确!

一、铁路运输发展史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了。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正式开业运营,标志了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端。铁路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重视。在它的发源地英国自不必说,修筑铁路成为最热门、最时髦的事情。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和美国都进入了铁路建设的高潮,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热已经扩展到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各国。在铁路的快速发展下,高铁也开始了它的发展。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速度超过200km/h的高速铁路--东海岛新干线。随后,各个国家也开始了自己国家高铁的发展。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已经有118年了。

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它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虽以旧中国的铁路设备为其物质基础,但由于在***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一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

70年代后期以来又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旧铁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铁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新的路线和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铁路事业推陈出新,突飞猛进。

二、水路运输发展史

水路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还在石器时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后来才有了独本舟和船。人类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从事运输。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

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开始工凿运河。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其航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巨大船队七下西洋,历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装在“克莱蒙特号”船上,航行在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航速达每小时6.4千米,成为第一艘机动船。19世纪蒸汽机驱动的船舶出现后,水路运输工具产生了飞跃。1872年,我国自制的蒸汽机船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水路运输发展的一直很迅速,当今社会各国水路运输正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船舶方面,主要表现在船舶的大型化,船舶专业化和通用化,以及船舶的高速化和自动化。在港口方面,主要表现在泊位深水化,船头专业化,以及装卸机械化和自动化。

三、公路运输发展史

今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现代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在地势崎岖、人烟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起

着运输干线作用。

公路运输是19世纪末随着现代汽车的诞生而产生的。初期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业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后,基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运输走向发展的阶段,不仅是短途运输的主力,并进入长途运输的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公路运输发展迅速。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已建成比较发达的公路网,汽车工业又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促使公路运输在运输业中跃至主导地位。

公路运输有一下的特点: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输速度较快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5、掌握驾车技术较快

6、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7、运行持续性差

8、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

四、航空运输发展史

航空运输始于1871年。当时普法战争中的法国人用气球把政府官员和物资、邮件等运出被普军围困的巴黎。1918年5月5日,飞机运输首次出现,航线为纽约—华盛顿—芝加哥。

30年代有了民用运输机,各种技术性能不断改进,航空工业的发展促进航空运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建立了航线网,以各国主要城市为起讫点的世界航线网遍及各大洲。

60年代后期,航空运输进入了现代化的世界航空运输时代。

目前,世界航空运输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行业。以世界各国主要都市为起止点的世界航空网以遍及各大洲。

我国最早的民航航线是北京到天津,1920年4月试航,载运旅客和邮件;同年5月正式开航。1921年7月,又开辟了北京至济南段,同时开办了航空邮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空运输事业得到很快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拥有大、中、小各种类型飞机及配套的机群,新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批国际机场。我国现而今的航空国际运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五、管道运输发展史

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然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则是从20世纪开始的。随着二次大战后石油工业的发展,管道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产油国竞相开始兴建大量石油及油气管道。

管道运输不仅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除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的长距离运输外,还可运输矿石、煤炭、建材、化学品和粮食等。管道运输可省去水运或陆运的中转坏节,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当前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是:管道的口径不断增大,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运距迅速增加;运输物资由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流体逐渐扩展到煤炭、矿石等非流体。近年来管道运输也被进一步研究用于解决散状物料、成件货物、集装物料的运输,以及发展容器式管道输送系统。中国目前已建成大庆至秦皇岛、胜利油田至南京等多条原油管道运输线。

圣殿骑士的起源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殿骑士团全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朝圣者在路上常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一名法国贵族和其它八名骑士建立了圣殿骑士团,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当圣殿骑士团成员加入组织时,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守贞、守贫、服从,而且还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般的修会相区别的地方。

圣殿骑士团全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Poor Knights of Christ and the Temple of Solomon)”。它成立的时间并不确定,有说是1118年的,也有说是1119年的,一般认为不会迟于1120年。1096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而这时十字军的主力已经回欧洲去了,朝圣者在路上常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贵族Huguens de Payns和其它八名骑士建立了圣殿骑士团,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当圣殿骑士团成员加入组织时,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守贞、守贫、服从,而且还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般的修会相区别的地方。

圣殿骑士团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二世将圣殿山上的阿尔-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给这些骑士驻扎,这个清真寺正是建在传说中的所罗门圣殿的遗址上。小说《达芬奇密码》里说圣殿骑士团知道所罗门圣殿下面藏着的秘密,所以故意要求这块地方来驻扎,以便将深藏在地下的秘密文件找出来。通过这些秘密,他们掌握了基督教的命脉,因此获得了力量,最后也因此惨遭屠杀。当然这只是小说,不能当真。不过圣殿骑士团的力量和财富却是真实的,他们被认为是十字军时代东方真正的主人,耶路撒冷王国要对抗阿拉伯人主要就靠他们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创立后很快就引起了贵族和教会上层的重视,当时著名的修士圣伯尔纳(St. Bernard of Clairvaux)写文章支持圣殿骑士团的行动。在圣伯尔纳的影响下,骑士团迅速发展壮大。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Innocent Ⅱ)发布圣谕,再次确认了圣殿骑士团的地位。在政治上骑士团只对教皇负责,其它任何僧俗政权都无权指挥它。在经济上骑士团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而且还有权在自己的领地上收取十一税。教廷赋予的特权使得圣殿骑士团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一个强大而且富有的组织,同时也将骑士团牢牢地掌握在圣座之下。此后,圣殿骑士团成为罗马教廷拥有的最可靠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的拥有的财富之巨大只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12世纪末时,骑士团在欧洲拥有9000多处产业,其中包括一些很有名的教堂和城堡,如伦敦的圣殿教堂(Temple Church),柏林的圣殿宫(Tempelhof)。有一段时间骑士团甚至拥有整个塞浦路斯岛。他们的富有使他们能够维持一支强大的职业军队,即便在战场上损失巨大,他们也能迅速恢复,但这财富最终也使他们走向毁灭。

骑士团财产的来源有很多方式,上面提到的征税是其中一种,当然还有掠夺,但更重要的方式是获得赠予,从事商业和银行业活动。从1127年骑士团首任大团长Huguens de Payns在欧洲进行宣传、征募工作开始,骑士团便获得了大量的捐赠,特别是在法国,很多贵族将地产赠送给骑士团,从此他们的地产几乎遍及整个欧洲,而且这些地产都是免税的。骑士团从事银行业则是这个组织的历史上值得注意的一页,他们开创了现代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最初是骑士团的成员由于守贫这一会规的约束,将财物交给骑士团。这种行为很快演变为商业行为扩大到骑士团之外,许多欧洲的贵族将贵重财物存放到骑士团里,由骑士团负责保管。这就和现代银行业的存款业务十分相似。事实上骑士团还发明了一种跟现代银行中的存款单很相似的票据,凭借这种印有骑士团特殊记号的票据就可以在各地的骑士团支部取出财物。由于骑士团的支部遍及整个欧洲,再加上教廷给他们的支持,他们的存款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各地的骑士团支部和圣殿里聚集了大量的财产,这时他们又开始了贷款业务。1135年,骑士团借贷给西班牙的朝圣者,资助他们前往圣地。骑士团的借贷业务发展极其迅猛,其业务对象上至各国国王——他们曾经是法国国王最大的债权人,下至普通的朝圣者,他们甚至还借贷给基督徒的敌人撒拉森人——这至少说明他们的信誉是十分卓著的。值得注意的是,骑士团的借贷是收取利息的,而当时收取利息是不合法的行为,受到教廷的谴责,但圣殿骑士团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干下去了,信仰的力量在利益面前永远都是软弱无力的。这些金融活动是圣殿骑士团在军事活动之外的主要活动,传说骑士团里堆放着的借据、帐簿比宗教书籍还要多,这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忌妒。

圣殿骑士团在全盛时据说有2万多名成员,主要分为四部分:骑士(Knights)、士官(Sergeants)、农人(Farmers)和牧师(Chaplains)。骑士是重装骑兵,也是圣殿骑士团的核心力量,只有他们才有权穿象征着圣殿骑士团的绣着红十字的白色长袍。士官是轻骑兵,级别较骑士低一些。士官和骑士共同构成圣殿骑士团的军事力量。农人在骑士团里并不是指耕种的农夫,而是专门管理骑士团财产的成员。牧师则是骑士团中的精神支持者,在精神上帮助骑士团其它成员。和医院骑士团一样,圣殿骑士团的首领也称为大团长(Grand Master),通过选举产生,任期为终生。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圣殿骑士团训练有素,在战场上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耶路撒冷王国最精锐的军队。从1129年围攻大马士革到1291年阿科陷落,圣殿骑士团几乎参加了圣地所有的战斗。在作战中,骑士团每一名骑士都有几十人作为支持力量,因此他们可以专注于自身的战斗目标,有人认为他们是现代职业军队中精锐的特种部队的先身。一般在战斗中圣殿骑士团出动的骑士并不多,几百人就是一支大部队了,但与当时阿拉伯军队相比,其实际战斗能力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本身所显示的。在Montgisard战役中,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四世率领500名骑兵、80名圣殿骑士配合以步兵,进攻撒拉丁的30000人的部队,结果撒拉丁最精锐的马木留克骑兵几乎被全歼,总伤亡达到20,000人,最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部队逃回了埃及。要知道撒拉丁可是用兵的高手,这样的惨败恐怕不能用指挥能力的高低来解释。正因为有着这样骁勇善战的军队,在后来的哈丁战役中,居伊、杰勒德等人才会有恃无恐地离开水源进攻撒拉丁的大军,当然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哈丁战役对圣殿骑士团的历史、基督教的历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圣殿骑士团在这场战役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可惜是很可悲的角色。哈丁战役之前,耶路撒冷王国因为王位继承一事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以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三世为首的贵族派和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支持的宫廷派几乎兵戎相见,最后还是杰勒德支持的居伊上台。这次分歧虽然因为撒拉丁的大军到来而和解,但已经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1187年7月初,撒拉丁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进攻太巴列,而把主力部队埋伏在太巴列附近的山区,当时在太巴列的是雷蒙德的妻子。没有多少防御力量的太巴列很快被攻克,但雷蒙德的妻子和手下仍然占据着一处堡垒守,并向驻扎在安富里雅的耶路撒冷大军求救。雷蒙德认为这是撒拉丁的诱敌之计,他想引诱耶路撒冷军队离开有水源的安富里雅,因此建议不去救援,就在安富里雅等撒拉丁的军队,撒拉丁出动大军绝不可能仅仅为了一个小小的太巴列。但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将雷蒙德的意见斥为叛徒的奸计(雷蒙德此前曾跟撒拉丁有约定,撒拉丁帮助雷蒙德夺取耶路撒冷的王位,后来由于克雷森之战而废除),力主进军太巴列。杰勒德跟雷蒙德有旧怨,他曾是雷蒙德手下的骑士,雷蒙德许诺帮他娶一位富有的女继承人,但最后食言,杰勒德认为受到愚弄,改投入圣殿骑士团,一路青云直上,最后被选为大团长。很多人认为杰勒德这次反对雷蒙德仅仅是出于个人的恩怨,他的这种情绪化的做法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被杰勒德一手扶上台的居伊听从了杰勒德的意见,决定率领大军前往太巴列解围,很多骑士虽然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出于忠诚仍然随大军一起前往太巴列。从安富里雅到太巴列要穿过一片荒芜干燥的高原,一路上还有撒拉森轻骑兵的不断骚扰,很快担任前卫的雷蒙德的部队和担任中军的居伊以及担任后卫的圣殿骑士团部队脱节,由于干渴以及阿拉伯骑射手的骚扰,居伊和杰勒德的部队都很难往前进发,这时他们到达安富里雅和太巴列正中间的马里斯卡尔西亚。杰勒德这时又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他建议居伊让主力部队停止前进,在这儿修整并且等待后卫部队跟上。前方的雷蒙德则送信来请求居伊无论如何也要迅速前进,在天黑前赶到有水源的地方。这次居伊又听从了杰勒德的意见,让主力部队在马里斯卡尔西亚停下来。这一停之后他们就再也走不了了,撒拉丁的主力赶了过来将他们包围,并点燃野草,烟和灰使得耶路撒冷军队的干渴更难以忍受,而周围的撒拉丁军队高声唱赞美安拉的圣歌,在心理上干扰耶路撒冷军队。天亮之后,居伊组织耶路撒冷军队冲锋,企图突破围困,但由于极度的干渴和疲劳,耶路撒冷军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与其说这是场战斗,不如说是一只猫在玩弄手心里的老鼠。最后居伊以真十字架为中心,组织了一个方阵进行抵抗。剩下的很多骑士本可以凭借快马重甲杀出重围,但为了保护真十字架,他们都战不退,直到最后撒拉丁下令停止屠杀为止。耶路撒冷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基督教的圣物真十字架也被阿拉伯人夺去,最精锐的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要么战,要么被撒拉丁处,不过有趣的是撒拉丁居然放过了圣殿骑士团的大团长杰勒德,也许是感谢他带来了胜利吧。由于耶路撒冷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军队,很快就被撒拉丁攻克。圣城失陷的消息传到罗马教廷后,教皇乌尔班三世由于极度悲痛,当场便去世了。此后就开始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不过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哈丁战役对圣殿骑士团的打击十分深远,不仅仅是军事上损兵折将——如果光是军事上的失利他们很快就能恢复,更重要的是由于圣城失陷,他们失去了政治上最重要的立足之地。失去了圣地守护者的地位,他们存在的意义也要大打折扣。后来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又带来了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一世、法国的高贵王菲利普二世,跟他们的力量比起来,圣殿骑士团只能做配角。总之,圣殿骑士团的辉煌虽然仍在持续,但他们的时代已经去日无多了。

1291年阿科陷落之后,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一起撤到塞浦路斯,此后又回到法国。这也许是圣殿骑士团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就只能受别人摆布。相比而言,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就聪明的多,医院骑士团虽然人不多,但仍在罗德岛上苦苦支撑,后来又在马耳他岛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条顿骑士团也在普鲁士建立了骑士团国。圣殿骑士团回到法国只能用自投罗网来形容,从此他们就注定走上毁灭的道路。

当时法国的国王是“美男子”菲利普四世,后来被尊称为“公正王(Philip IV the Fair)”,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王,打击贵族,维护法兰西的利益。而且这位美男子对教会显然没有什么感情,连续有两位罗马教皇在他手下不明不白地送了命,直到他把他的亲信波尔多大主教贝特朗(Bertrand de Goth)扶上教皇的宝座才罢手,这位贝特朗就是教廷历史上的克莱蒙特五世。

1307年10月13日,那是一个星期五(这就是黑色星期五的由来),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菲利普四世向法国各地的事务官发出密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打开,密函上的内容正是逮捕各地的圣殿骑士团成员。菲利普的突然袭击获得了圆满成功,法国几乎所有的圣殿骑士团成员都被逮捕,仅在巴黎就有138名骑士团成员被捕,圣殿骑士团的高层包括大团长雅克?;德?;莫莱(Jacques de Molay)无一幸免。菲利普四世给圣殿骑士团编排的罪名是“异端”,这真是很有意思,圣殿骑士团确实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你可以说他们贪婪,说他们残暴,但要说异端就未免有点离奇了,从骑士团成立开始,它一直就是教皇座下最忠诚的力量,教皇前后共赐予他们上百条特权。不过菲利普四世需要的不是符合逻辑的观点,他只需要将骑士团打入万劫不复之境。法国的宗教裁判所立即就开始对骑士团成员进行审讯。在宗教裁判所的“有效工作”下,圣殿骑士们开始招供,其中包括大团长雅克?;德?;莫莱。裁判所还让他给所有的骑士团成员发布一道命令,解决他们保密的义务。在莫莱的这道命令之后,骑士团成员向裁判所给出了千奇百怪的供词,有的承认他们入会时要向十字架吐口水,有的说他们搞巫术,有的说他们崇拜异教的偶像,至于这个异教偶像是什么样子,各人又有各人的说法,另外还有骑士团成员之间搞同性恋——这个也许是唯一可信的罪名。据记载,仅巴黎一地就有36名骑士团成员在审讯过程中亡,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供词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获得的。

菲利普四世的行动得到了教皇克莱蒙特五世的支持——事实上他们俩就是同谋,教皇在1307年稍晚些时候发布圣谕,谴责圣殿骑士团的罪恶,要求各国采取行动,彻底取缔圣殿骑士团。在菲利普四世和教皇的威胁下,各国虽然有不满,但也只好服从,不过在其它国家只有很少的圣殿骑士被处。

按照宗教裁判所的惯例,承认异端的至少可以留下一条名,不过很多圣殿骑士团成员后来相继翻供,在教廷派来的主教面前否认了之前的供词。骑士团成员的翻供让菲利普四世十分恼怒而且不安,对他们的审判又持续了几个月,这些翻供的圣殿骑士团成员再也没有承认罪行,他们中的很多人于狱中,剩下的则上了火刑架。1510年在巴黎召开的桑城宗教会议上将否认供词的骑士团成员谴责为异端累犯,判处火刑。5月10日这一天有54名圣殿骑士被宗教裁判所用文火烤。

大团长莫莱和其它几名骑士团高层由于地位非同寻常,他们直到7年后,即1314年3月18日才被宣判。菲利普四世本来准备将已经承认异端罪行的莫莱等人判为无期徒刑,谁知在宣判时莫莱和诺曼第分团长儒弗鲁瓦?德夏尔尼站起来否认原供词。公审大会草草收场,莫莱和儒弗鲁瓦?德夏尔尼被送上了火刑架,莫莱在之前诅咒菲利普四世和克莱蒙特五世,说他们在一年内都会面临永恒的审判。事实上,这个诅咒真的应验了,仅仅一个月后,克莱蒙特五世暴病而。“美男子”菲利普五世比他多活了半年多,这一年的11月29日,他在打猎时身亡,据说是被一只野猪撞的,不过也有人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因为菲利普四世是一个有着非凡勇力的骑士,据说他能将两名大汉轻松地扛在肩上。

菲利普四世对圣殿骑士团采取血腥行动的原因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历史学家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他觊觎圣殿骑士团的财产,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直接的说法是他欠骑士团一大笔钱,所以他才会对骑士团下手。也有人认为菲利普四世和骑士团有矛盾,当初菲利普四世曾想加入骑士团,但被拒绝了,因而怀恨在心。也有人为菲利普四世辩护,认为当时圣殿骑士团企图建立骑士团国,菲利普为了维护法国的统一,所以才这么做。不过对于圣殿骑士团建国这一企图似乎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总的来说,圣殿骑士团异端案整个事件完全可以用“莫须有”三字来概括。

圣殿骑士团被消灭后,根据教皇的命令,医院骑士团获得了大部分遗产,各国的圣殿骑士团成员有很多转到医院骑士团门下,可以说医院骑士团是最大的受益者。菲利普四世则独吞了骑士团在法国的财产,也有人认为他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圣殿骑士团在灾难来临之前已经有所预感,将在法国国内的大部分财产转移走,因此法王菲利普四世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圣殿骑士团在葡萄牙的组织则改名为耶稣会继续存在,其性质也由军事修会变为主要从事海外宣教的修会。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也许是对圣殿骑士团最宽容的国王,他公然违抗教皇的圣谕,拒绝对领地内的圣殿骑士采取敌对行动,因此欧洲大陆的圣殿骑士团成员有不少逃往苏格兰,投入罗伯特手下。据说后来在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战争中,正是依靠这些圣殿骑士的英勇作战,苏格兰人才打败了占优势的英格兰军队。

不管怎么说,圣殿骑士团作为一个组织从此成为历史,由于它与宗教、与圣地的密切联系,以及它曾经的强大和富有,再加上戏剧性的历史,圣殿骑士团一直都是传说中经常出现主角,特别是在与圣杯有关的传说中。小说《达芬奇密码》里也运用了很多跟圣殿骑士团有关的传说。

圣殿骑士团最初的标志是白色的制服外加白色长袍。大约在114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后,开始在白色长袍的左肩绣上红色十字,一开始是等边十字,后来发展成八角十字。圣殿骑士团的徽章则是两名持盾和矛的圣殿骑士坐在一匹马上,盾上绘有红色的十字。这个徽章象征着骑士团的成员一开始是贫穷的骑士,后来又被解释为骑士团成员的袍泽之谊,不过到了菲利普四世摧毁圣殿骑士团时则被说成是骑士团成员搞同性恋的象征。圣殿骑士团的口号是“神的旨意(God wills it)”,战场上他们就是喊着这个口号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