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罗尼亚和巴萨关系-加泰罗尼亚联队vs巴西

tamoadmin

1.说一下巴萨主帅瓜帅的简历

2.加泰罗尼亚和马德里的历史矛盾是怎样的?

3.说说阿根廷队的情况啊?

4.阿根廷夺冠分析

5.介绍几个现役的阿根廷后卫吧!(马斯切拉诺免了)

说一下巴萨主帅瓜帅的简历

加泰罗尼亚和巴萨关系-加泰罗尼亚联队vs巴西

全名何塞普·瓜迪奥拉出生日期11年1月18日 (11-01-18) (38岁)出生地点西班牙Santpedor身高1.80米(5英尺11英寸)绰号国王俱乐部资料现在任教巴塞罗那退役前位置防守型中场青年队–1990巴塞罗那职业俱乐部*年份球队出赛(入球)1990–1992

1990–2001

2001–2002

2002–2003

2003

2003–2005

2005–2006巴塞罗那二队(FC Barcelona B)

巴塞罗那

布雷西亚

罗马

布雷西亚

阿赫里(Al-Ahli)

迪圣拉诺亚(Sinaloa)009 00(2)

479 0(30)

011 00(2)

014 00(0)

013 00(1)

028 00(4)

020 00(1)国家队**1991–1992

1992–2001

1995–2005西班牙U23国家队(Spain U23)

西班牙国家队

加泰罗尼亚联队012 00(2)

067 00(5)

007 00(0)执教球队2007–2008

2008–巴塞罗那二队(FC Barcelona B)

巴塞罗那何塞普·瓜迪奥拉(Josep "Pep" Guardiola i Sala,11年1月18日-),因“Pep”(佩普)是“Josep”(何塞普)的昵称,故又被称作佩普·瓜迪奥拉,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前足球运动员,现担任巴塞罗那队主教练。瓜迪奥拉的球员生涯大部分在巴塞罗那队度过,在克鲁伊夫的“梦之队”时代他助球队夺得球队历史上首个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在该队的最后4年他一直担任队长。离开巴塞罗那之后,他分别加盟布雷西亚、罗马、阿赫里(Al-Ahli)、迪圣拉诺亚(Sinaloa)等球队。在国际赛场上,他在为西班牙国家队效力的同时,也代表加泰罗尼亚联队出战一些友谊赛。退役后,瓜迪奥拉担任巴塞罗那二队主教练。2008年5月8日巴塞罗那队乔安·拉波尔塔(Joan Laporta)宣布他接替里杰卡尔德成为巴塞罗那队主教练,同年6月5日他正式签约[1]。在执教该队的首个赛季他便率队成就“三冠王”伟业:夺取西甲联赛冠军、西班牙国王杯冠军以及欧洲冠军联赛冠军;他也成为欧洲冠军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冠军主教练。在第二赛季,他又率队夺取西班牙超级杯冠军和欧洲超级杯冠军。

加泰罗尼亚和马德里的历史矛盾是怎样的?

1楼 巴赛罗那是注册会员人数最多的豪门,甚至连教皇保罗二世都不顾地域、僧俗的差异而加盟其球迷大军,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首脑萨马兰奇、阿维兰热也公开展示自己的会员证;该队曾将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等足坛天皇巨星送至巅峰,屡获世界足球先生称号;他们是世界唯一在队服上不加广告(除服装本身的品牌之外)的职业俱乐部,只是因为骄傲的加泰罗尼亚人认为任何商业广告都无权超越伟大的巴塞罗那队;他们集欧洲三大杯于一身,还17次赢得西甲冠军。 马德里堪称最老牌的欧洲劲旅,他们八次捧起欧洲足坛的最高荣誉――欧洲冠军杯,而第二名才得过三次;他们的主场不败纪录长达8年零18天,23个赛季从未在主场失利;他们曾在一个赛季打入107球,又在一场欧洲比赛时狂灌对手11球;他们夺得30次西甲联赛桂冠,所向披靡。 伊比利亚的恩怨情仇——上篇 十五世纪西班牙人开始收复失去的土地之前,马德里和巴赛罗那,只是冷淡的相望。 马德里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首都,高踞在半岛的巅峰, 俯视着他的伊比利亚. 而巴赛罗那的历史要久远的多, 在迦太基人向罗马宣战的时候, 这海神波塞冬化身的民族, 就在伊比利亚的东海岸建立了自由港城巴赛罗那, 多少年沧海桑田, 罗马帝国已不在人间, 迦太基人也变成了加泰罗尼亚人, 而自由的港城依然存在,它享受着地中海的暖风, 它是骄傲的巴赛罗那。 此时的马德里, 是贵族的庭院, 绅士和夫人们抽取羊毛业的利润, 过着无忧无虑的奢侈的生活, 他们敬爱万能的耶和华, 相信天主能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善待那里的人民, 他们的性格保守而虔诚。巴赛罗那却是平民的天堂, 这里有欧洲最讲究的手工业作坊和最忙碌的行商, 他们的思想自由而开放. 贵族们嫌弃平民的世俗, 平民们蔑视贵族的懒惰, 两个城市松散淡漠的关系, 大抵便是如此。 直到有一天, 美丽而任性的伊莎贝拉改变了整个伊比利亚。这个渴求真爱的女孩, 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女性继承人, 却被政治联姻捆绑, 要嫁给年迈的葡萄牙国王, 然而她勇敢的摆脱了这联姻, 与相爱的阿拉贡王国菲迪南王子私奔, 整个卡斯蒂利亚沸腾了。终於, 屈服于伊莎贝拉对爱情的坚贞, 马德里同意了她和王子的婚姻, 於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融合为整体, 一个崭新的西班牙诞生了。 随之而来, 是西班牙的扩张。累年征战, 使财政不断吃紧, 马德里的贵族们, 渐渐把目光转向了富裕的自由港城巴赛罗那。 马德里的传统, 是卡斯蒂利亚人的自高自大, 奢华的作风和对商业的蚩之以鼻。对天主教的狂热, 又让他们承担了太多义务, 他们的肩膀上, 永远抗着东征的战旗,和十字军的铁架. 而加泰罗尼亚人和信仰新教的纳瓦尔相邻, 对异教徒, 他们更希望宽容, 他们的财富来自大海, 他们信仰自由贸易。 那是一个大航海的时代, 西班牙一块一块的占据海外领土, 财政问题却依然严重, 面对需要供养的庞大舰队, 伊比利亚人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卡斯蒂利亚的路线, 就是马德里的方针, 从美洲运回金银, 赶走精明的犹太人和摩尔人, 国内通货膨胀就坚决限制出口, 另一种选择是:尼德兰路线, 也就是加泰罗尼亚的方针, 用宽容取代仇恨, 重视海上贸易和手工业, 继续大航海。可惜, 西班牙人选择了卡斯蒂利亚路线, 为了宗教, 他们决定不惜一切。 “您帮助上帝惩罚所有的异端, 那也要上帝给您必要的手段啊。” 当时的人们这样向他们的国王报怨。 马德里方针却不依不饶的被执行了, 自由自治的巴赛罗那首先惹恼了国王, 1473年, 王军的铁蹄终於征服了自由之港, 加泰罗尼亚人含着眼泪向马德里表示臣服, 然而卡斯蒂利亚的上帝之鞭仍然无情的向他们抽去, 旬日间, 城市几乎被毁灭。就在那一刻, 巴赛罗那与马德里, 宽容与残暴, 自由与王权之间, 永远埋下了仇恨的。 马德里路线迎来了全盛期, 然而就在查理五世的时代, 巴赛罗那仍然不屈. 神圣罗马帝国在德意志扫荡新教, 查理命令加泰罗尼亚人给普鲁士人提供军费, 却遭到了冰冷的拒绝。查理在焦头烂额中退出王位, 后来的继任者昏庸无能, 而此时的法兰西, 太阳王路易十四正冉冉的升起, 於是加泰罗尼亚人开始反叛, 在太阳王的帮助下, 他们终於脱离了西班牙。 伊比利亚的恩怨情仇——中篇 300年后,巴塞罗那再一次陷落。马德里的军卒用火枪扫荡城市,无论迦太基人的古风车,还是巴洛克式的柔和的教堂,都在马德里的皮鞭下颤栗,炮声中坍塌,城市满是硝烟、瓦片和加泰罗尼亚人的泪水。卡斯蒂利亚人发泄出积攒了300年的征服欲,竟是如此疯狂。 这次暴行后,加泰罗尼亚语被禁止,迦太基风格的壁画被强行剥掉,加泰罗尼亚人不仅失去了自由的巴塞罗那,更失去了自由的航海文化。马德里的高压下,巴塞罗那消逝了美丽的光泽,整个伊比利亚也进入了黑暗的长夜,而那正是工业革命机轮滚动的前晨,西班牙却静止了,大航海时代的骄傲和梦想早已不在,西班牙沦落为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这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直到19世纪30年代,巴塞罗那的经济渐渐复苏,人们也开始追忆加泰罗尼亚的语言和文化。国王暴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仍然对立,谁也不准备去化解。 19世纪末,足球传到了西班牙。 1899年,巴塞罗那俱乐部宣告成立,三年后的1902年,马德里俱乐部也宣告成立。卡斯蒂利亚人和加泰罗尼亚人的对抗,开始出现在足球场。1928-1929年,西班牙联赛的第一个赛季启动,巴塞罗那、马德里、毕尔巴鄂竞技、社会、阿雷纳斯、马德里竞技、西班牙人、欧罗巴、伊隆联队,还有桑坦德竞技,这十只球队开始了西甲不朽的。 而第一个赛季,就是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之间的竞争,联赛倒数第二轮,两队同积23分,在强大的压力下,巴塞罗那的小伙子们出征马德里,在卡斯蒂利亚人的主场,巴塞罗那以1:0击败了马德里,夺取了西班牙联赛第一个冠军,每一个加泰罗尼亚人都坚信,那一刻,上帝与倍受苦难的巴塞罗那同在。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第一个赛季的角逐,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的双雄会,竟决定了西甲以后几十年的格局。而主场告负0:1的,也成为马德里心中永远的痛,输了一个球,输掉了一个冠军,更输掉了卡斯蒂利亚人的自高自大,以后无论在主场赢回多少个球,马德里都会同样的伤心,因为时光不会重来,西甲联赛第一座冠军奖杯,永远属於骄傲的巴塞罗那。 联赛不久之后却停顿了,因为西班牙又开始了内战,佛郎哥要象查理一样统治大地,他要毁灭民主,为了捍卫共和国,加泰罗尼亚人和阿拉贡走在一起,他们肩并肩与战斗。相反,大部分卡斯蒂利亚人却支持佛郎哥,也许他们的骨头里深刻着王权。那是个动荡的时代,共和国的旌旗飞舞,战斗的号角响遍西班牙,尽管人们用血肉捍卫自由,但自由仍然远离他们而去,最后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干预下,共和国派壮烈倒下,最终如愿以偿的占有了。 随后的法西斯年代,两个城市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马德里是法西斯的门面,又是卡斯蒂利亚人的核心,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照。而巴塞罗那,因为在内战中对自由的执着,顽强抗战到最后时刻,遭到法西斯严酷的压制,加泰罗尼亚的语言和文化被摧毁,又一个黑暗的时代来临了。 伊比利亚的恩怨情仇——下篇 佛郎哥彻底控制了西班牙。即使二战已经落幕,法西斯已经灭亡,伊比利亚的换了方式却依然存在。 政治往往嘲笑真诚的勇士,加泰罗尼亚人无奈于苍白的现实,便在体育上不屈的与马德里抗争。两个城市足球的较量,终於成为“西班牙国家德比”,并震撼着欧洲足球的心。 五十年代以前,马德里的成绩与他气派的名字并不相符,真正的强者是巴塞罗那和巴斯克人的毕尔巴鄂。仅在四十年代,巴塞罗那就拿到了四个联赛冠军,而截止1950年,马德里只夺过两次联赛冠军,卡斯蒂利亚人在顶级的巴塞罗那和毕尔巴鄂面前毫无颜面。 而就在这时候,命运的转折点来了,迪·斯蒂法诺不愿意继续在哥伦比亚踢球,甚至想离开南美。他拥有出色的球技,位置是前锋,锐利无比,速度超群,南美洲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个天才,迪·斯蒂法诺就是那个时代的天才。“他是金色的箭头”! 巴塞罗那首先接触了他,并迅速的签订了转会契约。没过多久,苦于战绩不佳的马德里也把触角悄悄的伸向了迪·斯蒂法诺。 当时的南美只有一个职业联赛,就是哥伦比亚联赛。和众多富有才华的南美球员一样,迪·斯蒂法诺在哥伦比亚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并逐渐想逃离他效力的百万富翁队。马德里渴求“金色的箭头”,碍于巴塞罗那已占据先手,马德里的谋士决定玩弄一个阴谋。不久,马德里绕过百万富翁队与迪·斯蒂法诺的前属俱乐部河床签订了一份合同,而当时哥伦比亚足协和国际足联正处於激烈的矛盾争吵之中,马德里乘虚而入,利用国际足联的混乱,用同河床的合同向巴塞罗那要挟,要求迪·斯蒂法诺的归属权。 双方的争论不断升级,最后闹到体育仲裁会。佛郎哥对有分离倾向的加泰罗尼亚人一向敌视,对足球场上巴塞罗那总是压制马德里更是不满。於是在佛郎哥的干预下,体育仲裁会做出了一个偏袒的决定,判决迪·斯蒂法诺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各效力两年。到手的鸭子飞了,巴塞罗那非常不满,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为了发泄愤懑,巴塞罗那索性放弃全部购买权,马德里终於得到了“金色的箭头”。 马德里的命运在迪·斯蒂法诺身上转折,五十年代,马德里开始统治欧洲,迪·斯蒂法诺给马德里带来了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冠军杯五连冠,西甲联赛里,他也让马德里渐渐成为主宰。马德里人无数次回顾迪·斯蒂法诺,他们都会无数次地说:“伟大!” 卡斯蒂利亚人风光的时候,库巴拉来到了巴塞罗那,相比迪·斯蒂法诺,他也是一个天才,只是耀眼的“金箭头”让人们忘掉一切,库巴拉只能黯淡的带领巴塞罗那在联盟杯和国内联赛里称雄,效力巴塞罗那的十一年里,他为加泰罗尼亚人带来了四个联赛冠军,五座西班牙国王杯,和两座欧洲联盟杯。而此时的马德里,已经不可阻挡。仅在佛郎哥退位之前,马德里就夺取了十五次联赛冠军和五座金光闪闪的冠军杯。 后来的岁月里,巴塞罗那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天才,克鲁伊夫,马拉多纳,罗那尔多,和今天的罗纳尔迪尼奥。他们也为巴塞罗那书写了一篇又一篇。1992年,克鲁伊夫率队击败桑普多利亚,终於为加泰罗尼亚人夺回了第一座欧洲冠军杯。 巴塞罗那的哲学里,进攻是球队唯一的灵魂,而天才的表演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美餐。对于马德里,豪华,奢侈,卡斯蒂利亚人的狂热和自大,也永远是马德里的性格,如果可能胜利,他们也会十分功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一百多年来,巴塞罗那一直自我造血,而马德里则不断的依靠输血。 光阴会匆匆走过,天才会匆匆走过,但无论怎样,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个城市之间,永远都会充满对立和竞争。今天的加泰罗尼亚是西班牙最富裕的地区,纳税也最多。而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几百年来,占据半岛的巅峰,永远俯视着他的伊比利亚。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德比”,但请你相信,没有几个“德比”能像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这样震撼人心。

说说阿根廷队的情况啊?

一、阿根廷国家男子足球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队之一,曾19次夺取过国家队重大赛事的冠军(和乌拉圭同享纪录),包括两次称雄世界杯(18、1986年)、14次夺得美洲杯、两次获得奥运男足金牌(2004、2008年)以及一次联合会杯。

二、球队历史

1、首场比赛

阿根廷的首场比赛是在1901年5月16日,对阵乌拉圭国家队(在蒙得维的亚举行,最终阿根廷以3-2完成了处子秀)。由于当时还没有国际比赛,阿根廷也只能进行一些友谊比赛,当然对手也仅限于南美球队。由于距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阻碍,那个年代的阿根廷并没有能和欧洲球队一较高下。直到1928年阿根廷参加荷兰奥运会,这才让阿根廷第一次和欧洲球队正面较量。首场比赛阿根廷0-0战平葡萄牙,最终阿根廷获得了银牌,决赛上输给了乌拉圭。1921、1925、1927、1929阿根廷连续获得了4届美洲杯冠军,这也是他们的前四座美洲杯,1930年首届世界杯,阿根廷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成功地闯入了决赛,有意思的是决赛上还是乌拉圭,最终阿根廷2-4输掉了比赛,当时总共有9.3万名球迷观看了比赛。

2、首夺冠军

14年,阿根廷足协Did Bracuto任命梅诺蒂为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15年梅诺蒂带领阿根廷U21队获得了土伦杯冠军,决赛上阿根廷1-0击败法国队。三年后,阿根廷主办了18年世界杯,不过此时梅诺蒂和阿根廷足协产生了摩擦,争论的主题是是否让马拉多纳离开国家队。阿根廷国家队在前锋马里奥肯佩斯的带领下获得了18年世界杯冠军,这也是阿根廷第一座世界杯冠军,决赛上马里奥肯佩斯为阿根廷攻入了2粒进球,帮助主队击败荷兰队夺冠。

3、上帝之手

(1)1983年,此时的阿根廷足协是胡里奥·格隆多纳,在他的任命下比拉尔多成为了阿根廷国家队新一任主教练。比拉尔多的3-5-2阵型吸引了阿根廷足协,并得到了足协的信任。当然比拉尔多也没有让大家失望。第一场比赛对阵劲旅巴西,1-0小胜。随后又3-1击败德国。更值得钦佩的是,他任命年轻的马拉多纳为阿根廷国家队队长,这个决定对阿根廷未来的发展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2)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资格,阿根廷最后一场对阵秘鲁,最终阿根廷成功进入决赛圈。世界杯上的第一场比赛,阿根廷3-1击败南朝鲜。第二场1-1战平世界冠军意大利,最后一场2-0击败保加利亚。这样阿根廷2胜1平成功晋级。第二轮,阿根廷1-0击败乌拉圭。到了1/4决赛2-1战胜英格兰,2粒进球都来自马拉多纳。马拉多纳的第一个进球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具争议的一粒进球。赛后马拉多纳也承认,第一粒进球是用“上帝之手”攻入的。从此,马拉多纳的那粒争议进球获得了一个专有名字“上帝之手”。不过马拉多纳的第二粒进球被评为了20世纪最精彩进球---马拉多纳带球从中场开始,连续晃过5名英格兰球员的防守,最后射门得分。

4、球衣赞助商

阿根廷足协与阿迪达斯公司共同宣布将合约续约至2022年12月,阿迪达斯公司将继续对阿根廷足协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阿根廷国家队也将在未来11年中继续身穿阿迪达斯球衣比赛。阿迪达斯与阿根廷足协的合作开始于13年,迄今为止已接近40年,不过二者的合作并不连续,中间经历了两次间断,一次是1980-1988年阿根廷足协与Le coq sportif合作,另一次则是1999-2001年阿根廷足协与锐步合作。

三、球队纪录

1、首场国际比赛:乌拉圭2 - 3 阿根廷,蒙特维多,1901年5月16日

2、最大胜利:阿根廷12 - 0厄瓜多尔,蒙得维的亚,1942年1月22日

3、最大失利:捷克斯洛伐克6 - 1 阿根廷,赫尔辛基,1958年6月15日

4、玻利维亚6 - 1 阿根廷,拉巴斯,2009年4月1日

5、历史战绩

(1)世界杯16次参赛:1930年亚军、18年冠军、1986年冠军、1990年亚军、2014年亚军

(2)美洲杯37次参赛:1921年、1925年、1927年、1929年、1937年、1941年、1945年、1946年、1947年、1955年、1957年、1959年、1991年、1993年夺得冠军

(3)奥运会成绩:1928年银牌、1996年银牌、2004年金牌、2008年金牌

(4)国际足联联合会杯:1992年冠军、1995年亚军、2005年亚军

(5)国际足联U20世界杯:19年、1995年、19年、2001年、2005年、2007年夺得冠军、1983年亚军

(6)国际足联U17世界杯:1991年季军、1995年季军、2001年殿军,2003年季军

阿根廷夺冠分析

很难!

阿根廷是以梅西为核心来推动进攻,球队的前场控制权都交给梅西,进攻和组织都围绕梅西来打,让梅西来拿球、处理球,虽然梅西本场比赛表现良好,有几脚很高质量的射门,也有几次很有威胁的传球,让我们看到了老马的战术似乎很奏效。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以梅西为核心的战术打法也存在着潜在不利因素。这场球里,阿根廷把所有球都交给梅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更好的进攻机会被浪费的情况,因为场上队员都是十分彻底地贯彻着老马的战术思路,大部分时候想着把球交给梅西,而没有把球传给位置更好,更有利于进攻的其他队员,甚至出现了是等梅西上来,或者直接把球再交给后面的梅西。这样的战术套路如果是老马本届世界杯的核心思路的话,我不由得担心起来,因为进攻套路匮乏,或者单一的战术思路最容易造成球队被克制死。按照现在的阿根廷状况,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对方把梅西限制死,而阿根廷又没有其他成型的进攻套路时,等待的只有被宰割的命运。又或者说梅西发挥不好的时候,阿根廷同样会陷入到散乱的进攻体系中去。

其实阿根廷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梅西一个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本场比赛下来,阿根廷的进攻体系完全游离于整体之外,看不到有效的进攻组织,看不到犀利的传切配合,看不出是主攻中路直塞型、或者是短传渗透型,又或者是边路下底型,总之看不出阿根廷的进攻体系是如何一种整体的战术系统,更多的是个人单打独斗、以个人能力突破射门,而这样的情况才是阿根廷最致命的一点。梅西、特维斯、阿圭罗都是个人能力极强的队员,伊瓜因和米利托则是更依赖于强大中场支持的球员,但是我们从本场比赛看不到梅西、特维斯娴熟的配合,而伊瓜因缺失迷失在尼日利亚的后防阵线中,最后上的米利托完全是脱离于老马的战术体系之外,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的上场时间,但是足以看出阿根廷前场球员包括梅西在内不会和米利托做配合(原因是由于很少在一起打过比赛,很少有过配合),例子就是米利托有数次很好跑位却没有要到球,而米利托在禁区内给梅西做的球,梅西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由此可见,阿根廷的前场进攻体系,队员间的配合问题已经逐步暴露了出来,随着接下来的比赛一场一场进行,这支阿根廷暴露出来的问题将会更多。

说说阿根廷的后防线,阿根廷最让人不放心的还是德米凯利斯,“漏勺”的绰号果然一点都没错,在尼日利亚的边路球员面前,他典型的人见人过球员。本赛季欧洲冠军杯上的两次失误让拜仁失去了夺冠的机会,而本场比赛面对尼日利亚这样没有大牌球星的队伍,德米凯利斯一如即让的慷慨当漏勺,实在让人感到寒心。再加上古铁雷斯这种非正统的后卫,海因策属于那种起伏不定的人,当碰到强大进攻力的巴西、西班牙、英格兰时,真不敢想象阿根廷这样的后防能不能顶得住。而中场这个环节就一个马斯切拉诺,贝隆的防守能力可以忽略,迪马利亚和梅西都放到进攻线上去了,可以说现在的阿根廷是五个前场队员和五个后场队员,中场的拦截能力十分脆弱,再加上后防线的不稳定,阿根廷遭遇强队时,实在让人乐观不起来

介绍几个现役的阿根廷后卫吧!(马斯切拉诺免了)

法布里科奥·科洛奇尼(Fabricio Coloccini)

国籍:阿根廷

生日:1982月1月22日

身高:1米83

体重:82公斤

位置:后卫

现效力球队:纽卡斯尔

世界杯往届经历:2006年

一边踢球一边悲痛

2001年,当时还是阿根廷青年队主帅的佩克尔曼调教出了一支出色的队伍,以萨维奥拉、罗马格诺里、达利山德罗等人为首的蓝白军团横扫世青赛。在这些攻击手身后,后防线上挑大梁的是年轻的科洛奇尼,他强悍的球风和一头飘舞的金发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很少有人知道,世青赛前他的母亲刚刚去世,科洛奇尼一边踢球,一边还要承受悲痛。

金牌背后的尴尬

在同龄的中卫里,科洛奇尼被认为是能力出众的佼佼者,但他的发展之路却并不顺利。AC米兰曾将他招至麾下,但阿根廷人和他的前辈阿亚拉一样,从来没有在红黑军团真正踢上主力。随着被转卖到拉科鲁尼亚,科洛奇尼不得不在新的起点上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2004年夏天,科洛奇尼随阿根廷队夺取了雅典奥运金牌,但在俱乐部,他却正在淡出人们的关注视线。

嫡系

当佩克尔曼出任阿根廷国家队主帅后,科洛奇尼得到了机会,2004年9月,他在3比1击败秘鲁的比赛中攻入了代表国家队的首个进球。后来,科洛奇尼随队征战了2005年的联合会杯。虽然在国家队中卫的竞争中,萨穆埃尔、阿亚拉等人都排在科洛奇尼之前,但后者有可能得到嫡系恩师的继续青睐,成为这个位置上的主要替补。

选位:5

位置感的薄弱是科洛奇尼的弱点之一,作为中卫,却时常在险情出现时“找不着人”。

抢断:7

下脚凶狠,具有勇猛的球风,猛扑猛冲的气势,但在时机的把握上仍欠缺火候。

头球:8

身体条件出色,在争顶中较少吃亏,科洛奇尼的防空能力是他最值得一提的财富。

速度:7

转身速度平平,应付起灵巧的前锋,科洛奇尼显得较为吃力。

意志:8

2001年8月的世青赛,科洛奇尼在阿根廷队表现出色,可很少有人知道,5月份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一边踢球,他还要一边承受悲痛。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17 13:19 英文:Martin Demichelis

国籍:阿根廷

生日:1980年12月20日

身高:1米86

体重:80公斤

位置:后腰/中后卫

现效力球队:拜仁慕尼黑

世界杯经历:无

职业生涯

赛季 俱乐部 M. 进球 M. 进球 M. 进球

2007-2008 拜仁慕尼黑 22 1 0 0 7 0

2006-2007 拜仁慕尼黑 26 3 0 0 0 0

2005-2006 拜仁慕尼黑 27 1 9 0 0 0

2004-2005 拜仁慕尼黑 23 0 7 0 0 0

2003-2004 拜仁慕尼黑 14 2 0 0 4 0

2002-2003 河床 35 1 8 0 0 0

2001-2002 河床 16 0 0 0 0 0

半路出家的铁腰

德米凯利斯踢中后卫出身,偶尔客串后腰,但在来到拜仁慕尼黑后,他的位置逐渐固定在中场,在防线身前,阿根廷人成为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河床制造

德米凯利斯出身于联合竞技队,但真正成名却是在有着“球星摇篮”美誉的河床。18岁的德米凯利斯来到河床后,终于在他20岁的时候第一次站在甲级联赛的赛场上,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天赋,德米渐渐成为球队后防线上的定海神针。他的良好表现,帮助河床在2002年5月夺得甲级联赛冠军,随后2003年再度捧杯,在这其中,德米凯利斯几乎每场都是得分最高的球员,在场上也有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有一次河床门将被罚下,他甚至毫不犹豫地当起门将,正因为如此,“元帅”的绰号在国内传开了,当然也吸引了许多欧洲俱乐部的眼球。最终,财大气粗的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得到了“元帅”,德米凯利斯带着50场甲级联赛,15场洲际联赛的经历来到德国,成为了加盟该队的第一个阿根廷人。

在加盟后的头一个赛季,德米凯利斯过得并不如意,伤病让他缺席了不少比赛,而且德米凯利斯并没有在中卫这个位置上立刻表现出令人信服的能力,几次失误让他不再得到球队的信任,另外由于卢西奥和小科瓦奇的存在,德米凯利斯在中卫这个位置上也没有太多的机会。但在马加特手下,德米凯利斯逐渐找到了位置。他在马加特的手下实现了巨大的突破,改踢防守型中场,成为该队后防线之前的坚固堡垒,帮助拜仁在过去两年间连续包揽德甲与德国杯双冠王,也为自己赢得了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在中战胜尤文图斯的一役中,德米凯利斯更是头球破门帮助球队奠定胜局,一时间各种赞美之声扑面而来,德米自己也成为了球迷的新宠。

但2006年世界杯阿根廷教头佩克尔曼宣布的23人名单,25岁的德米凯利斯意外落选。

“这不仅是不再想踢球的问题,我根本都不想活了。”德米凯利斯向一家阿根廷电视台大倒苦水。

尽管在拜仁队内,德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是在阿根廷国家队,他却难以得到重用。2004年的美洲杯,几乎以残阵出征的阿根廷队中,见不到德米的身影;2005年的联合会杯,德米首次入选国家队,却没有得到哪怕是1分钟的上场机会;2006,佩克尔曼在最后时刻拒绝了德米,把他排除出了23人的大名单。德米曾经说过:“我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而缺少了像德米这样铁腰的阿根廷,也最终被更加强悍的德国所淘汰。

在07-08赛季,德米凯利斯重新回到了中后卫的位置上,他与卢西奥组成的中卫线也成为了德甲最稳固的一道防线。

特点

一对一能力强,头球好,传球成功率高,在后卫线上是对付速度型前锋的一把利器,比赛风格高雅,在防守上打哪个位置都能出色完成任务。适应能力极强,能够组织球队整体攻防。他善于用脑子踢球,鲁梅尼格夸他为“后防线上的圣克鲁斯”,不过河床死敌博卡的球迷称他为“后防线上的屠夫”。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17 13:20 加布里埃尔·海因策(Gabriel Heinze)

粤语名:牵斯

性别:男

国籍:阿根廷

出生城市:潘帕斯草原

出生日期:18年4月19日

身高:178cm

体重:78kg

位置:后卫

号码:16

所属团队:马赛 阿根廷

曾效力团队:巴拉多利德 巴黎圣日尔曼 纽维尔老男孩 里斯本竞技 曼联 马德里

所获荣誉:雅典奥运会男足金牌,英超联赛冠军,西甲联赛冠军,美洲杯亚军

海因策在他20岁的时候登陆欧洲,19年,他从阿根廷国内的纽维尔老男孩队转会到西班牙的巴拉多利德队。由于小小年纪就离开了祖国,海因策在阿根廷国内几乎毫无知名度。这名强硬的左边后卫就这样开始了在欧陆的生活。

1998年,海因策被巴拉多利德租借到了里斯本竞技队。一年后他回归西甲,之后又在2001年转会到了巴黎圣日尔曼队。2004年6月11号,海因策以690万欧元的身价加盟曼联队。

“在代表纽维尔老男孩队仅仅出场8次后,我就离开了阿根廷,加盟了西班牙的一个小俱乐部:巴拉多利德。有人说在阿根廷没人知道我,这是正确的。但是现在我觉得我赢得了这次。我对我职业生涯中发生的一切感到骄傲。”

在法国,海因策赢得了人们的认可,他的勤奋和不屈在法甲可谓无人不知。一份法国报纸曾进行过民意调查:谁是法甲中最强硬的后卫?结果海因策毫无悬念的独占鳌头。

在为曼联出战的首场比赛中,海因策就打入了一个进球,这使得他迅速成为红魔球迷心目中的英雄。同时,他的坚强以及比赛中永不言败的精神使得他很快成了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宠儿。遗憾的是,2005年4月,在与纽卡斯尔联队比赛中,海因策受伤,错过了与阿森纳的足总杯决赛,曼联也在加迪夫千年球场点球告负。

海因策技术特点:海因策防守技术可以算得上出色的,他不仅能踢左后卫,还能充当中后卫.但他也有他的缺点,他左路助攻能力不强,这也是曼联放弃他的一个原因.因为与他的曼联竞争对手埃弗拉相比较,他明显比后者在助攻上低一个成次.

虽然他不擅助攻,但作为一名防守的队员,他十分称职,这也就是尤文,,巴萨青睐他的原因。防守凶狠,站位不错,受伤复出后压上助攻比以前弱了。最大缺点就是有时会突然头脑发热,动作过大。

马赛官方宣布海因策加盟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间,法甲豪门马赛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该俱乐部已经与就海因策的转会达成一致。在海因策完成体检之后,他就将正式成为马赛今夏第10名新援,他将与马赛签约三个赛季。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17 13:21 西语全名:Cristian Daniel Ansaldi

中文译名:克里斯蒂安·丹尼尔·迪

出生日期:1986年9月20日

出生地:阿根廷,罗萨里奥(Rosario,Argentina)

身高:178cm

体重:73kg

场上位置:全能后卫,左前卫

现效力俱乐部:鲁宾喀山(Rubin Kazan)

球衣号码:3号

曾效力俱乐部:纽维尔老男孩(Newell's Old Boys)

第一次代表一队上场:2005年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纽维尔老男孩生涯

7岁的克里斯蒂安 ·迪在纽维尔老男孩俱乐部的梯队开始了自己的足球生涯。2005年,在对阵拉普拉塔体操队的比赛中,时任教练Juvenal Olmos给了迪首秀的机会。

迪左右脚均可,是后卫和中场多面手。

但是,尽管他在第一场甲级联赛中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在迪首发的很多场次中,球队都输掉了比赛。此外,以迷信著称的俱乐部的新帅Pablo Marini指责迪为“mufa”(带来厄运的人),在当年的大部分比赛中,迪都被排除在比赛名单之外。

在Marini离开后,Ricardo Caruso Lombardi成为俱乐部新帅,迪又重新得到信任,成为主力,并在联赛中首发,

转会俄超

2008年初,迪以800W美元的身价转会俄超俱乐部鲁宾喀山(喀山红宝石)。

2009年10月25日,在对阵罗斯托夫的俄超比赛中,迪攻入其首粒进球。

国奥队经历

2008年,入选巴蒂斯塔的阿根廷U-23。并在2月6日对阵危地马拉的比赛中上场。

2008年5月24日,代表阿根廷国奥出战对阵加泰罗尼亚联队的友谊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