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超削球教学-兵兵球削球手侯英超

tamoadmin

1.为什么乒乓球中削球手不能和弧圈型球手(即王励勤、吴尚垠等人)搭配打双打?

2.现在中国的男子女子削球手都有谁有点名气?

3.乒乓球著名的削球手有哪些

为什么乒乓球中削球手不能和弧圈型球手(即王励勤、吴尚垠等人)搭配打双打?

侯英超削球教学-兵兵球削球手侯英超

本人不才,某大学校乒乓球队成员,初中专业训练2年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教练就说过这问题了,大概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削球手的韧性强,一个纯粹的削球手胜利的法宝是用极其坚强的意志和体力拖垮对手,但是现在一个纯粹的削球手已经非常少了,在丁松时代以后,对削球手的要求是过硬的削球功底加上犀利的进攻,这样才能让主动把握在自己手里。

和削球手打球的最大感受就是一个字,累,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

那么在双打过程中,一旦削球手通过削球将球处理过去,对方就可以进攻了,一般来说,再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某一方一旦进攻,主动权就很少变化。这就是现在乒乓球非常强调进攻,而削球手越来越少的原因。

那么一个削球手和一个进攻手配对,

首先,你是无法消耗对方的体力的,毕竟是双打。(顺便说一下,陈杞这名选手,我第一次认识他的时候就是他双打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他拉球力量爆发特大,但是我当时就发现一个问题,他拉球后动作很大,以至收回动作较慢。但是在双打里没关系,因为你进攻完了下板是你队友接球,你有充分的时间收回动作)。

其次,刚才说到的,当削球手将球削过去后,对方进攻,这一轮次主动权一定在对方。(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进攻是绝对有利的)。

先说这么多吧,绝对原创。

补充一下:其实我说陈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双打和单打的区别在于,双打中你自己的这一板必须是高质量,而可以比较少的考虑对方回球过来后你的下一板进攻。在高水平比赛中,单打时一个人的预判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需要想的比较多),双打相对就要少很多。那么我说这些的意思是为了说明下面的问题:双打基本不存在体力上的问题,特别在男选手中。一削球一进攻的搭配就没有突出防守的优势,又没有进攻的连续性,而且在削球手接球后,又会失去进攻的先手。

我不认识楼主,别把我扯进去

我也只是就事论事,这个问题问的其实还是有点深度的,为了点积分还真不容易,想了很久才写出来^_^

现在中国的男子女子削球手都有谁有点名气?

在高水平的乒乓球对抗中,削球是比较"落后"的一种打法,被研究透了就很难有所成绩.所以很多削球手都是作为"秘密武器"来培养的,比如丁松和朱世赫,好像是一夜之间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的.

尽管削球打法逐渐没落,但中国国家队男女队都保留了削球选手,男队有候英超,女队有范瑛,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全国家队其他选手能够有经常和削手球打比赛的机会,而不致于同国外削手选手比赛时手生.

目前比较著名的削球选手有:

男削球手:朱世赫,候英超,陈卫星

女削球手:金景娥,范瑛,朴美英

别的国家出削球手是因为别的国家打球的人很少 只要稍微好一点的都能打出来 而在中国 打球的人很多 各种打法都有 像削球这样的防守打法打不出来 再有就是削球被人打熟悉了之后就没有什么作为了 所以中国很少有削球手出来

乒乓球著名的削球手有哪些

男:朱世赫(韩国)、张燮林(中国)、候英超(中国)、陈卫星(奥地利)

女:范瑛(中国)、武杨(中国)、郑敏之(中国)、林慧卿(中国)

金景娥(韩国)、朴美英(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