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篮球联赛排行-越南篮球排名

tamoadmin

1.关于亚运会的问题

2.为什么印度没有足球队和篮球队?

3.足球迷进来说说.为什么足球比篮球影响力大

4.至2001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共有多少成员国?

关于亚运会的问题

越南篮球联赛排行-越南篮球排名

亚运会全称亚洲运动会,是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亚奥理事会)主办。它不仅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同时也代表了整个亚洲的体育运动水平。亚运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每4年一届,与奥运会相间举行,会期16天。第1届亚洲运动会原订于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因故延至1951年举行,至2001年共举行13届。

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大都为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但不像奥运会有严格的规定。每届除一些广泛开展的项目,如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等必须列入外,东道国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运动技术水平适当增选。

1912年,经中国、日本、菲律宾3国基督教青年会中的美国干事发起组织成立了“远东体育协会”,并于1913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举行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到1934年,远东运动会共举办了10届。最初,每2年举办一届。后为与奥运会交叉举行,从1927年第8届后改为每4年一届。开始时,只有中国、日本、菲律宾3国参加,第九届起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也加入进来。

远东运动会共设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棒球、网球、排球7个项目,在当时代表了亚洲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为推进亚洲早期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曾获得9届远东运动会足球冠军。1934年,因日本侵略中国,并坚持把其所谓“满州国”拉入远东运动会,中国宣布退出远东运动会。之后,远东体育协会由于中国退出宣告解体,远东运动会也随之消亡。

1934年,在印度体育***古鲁桑迪博士的筹措下,第一届西亚运动会在新德里举行,参赛国有印度、锡兰(现斯里兰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4国,设有曲棍球、篮球、田径等项目。原定于4年后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二届西亚运动会,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停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各国人民渴望维护和平环境,促进各国和地区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和文化交流,要求参加国际性体育比赛的愿望十分迫切。

1948年7月伦敦第14届奥运会期间,中国和菲律宾体育人士频繁接触,酝酿恢复远东运动会,并提请参加本届奥运会的亚洲各国探讨。国际奥委会印度委员、印度体育***古鲁桑迪认为仅仅恢复远东运动会不足以体现整个亚洲的运动水平和团结精神,主张创办一个包括所有亚洲国家参加的洲际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为此,他遍访了来伦敦参加奥运会的亚洲国家体育代表团,邀请中国、韩国、菲律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召开了有关成立亚洲运动会联合会的第一次筹备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印度关于成立亚洲运动会联合会的提案,并推举中国、韩国、印度和菲律宾4国共同起草亚洲运动会有关文件和章程。会上还确定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后由于印度国内的原因,运动会未能如期举行。

1949年2月12日-13日,印度邀请菲律宾、缅甸、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体育组织代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会晤,会上宣告成立了“亚洲运动会联合会”(1982年后改称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并正式通过由中、印、菲、韩起草的宪章。与会的印度、阿富汗、缅甸、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的代表当即签字入会,成为亚运联的基本会员。全体代表一致同意采纳“Ever onward——永远向前”为亚洲运动会的口号。会议选举印度的辛格为主席,菲律宾的范尔加斯为副主席。会议决定4年举行一届的亚运会在两届奥运会中间举行,并规定比赛时间为12—16天,项目为20个,东道国可酌情增减,但一般不少于11个项目,田径、游泳和艺术展览为必设项目和内容。会议还决定第1届亚运会于1950年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印度的桑迪博士作为亚运会的主要倡办者而被称为“亚运会之父”。

亚洲运动会联合会基本上是仿照国际奥委会建立的。国际奥委会承认亚运会为亚洲地区的正式运动会。亚洲运动会联合会的任务是:按期举行亚运会和冬季亚洲运动会。亚运会联合会在1982年第9届亚运会期间改组成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简称亚奥理事会)。

第一届亚运会 新德里

第二届亚运会 马尼拉

第三届亚运会 东京

第四届亚运会 雅加达

第五届亚运会 曼谷

第六届亚运会 曼谷

第七届亚运会 德黑兰

第八届亚运会 曼谷

第九届亚运会 新德里

第十届亚运会 汉城

第十一届亚运会 北京

第十二届亚运会 广岛

第十三届亚运会 曼谷

第十四届亚运会 釜山

第十五届亚运会 多哈

第十六届亚运会 广州

为什么印度没有足球队和篮球队?

只找到足球 印度当然有男足了,只不过该国男足由于水平不高很少在大赛中出现.我记得98年曼谷亚运会印度就派男足参赛,说起来也好笑,大赛之前印度足协原计划不打算让男足参赛,因为他们赢球很困难,后来足协改变主意派印度队参赛,那次在第一阶段小组赛就战胜尼泊尔,打入亚运会第二阶段小组赛,终因实力不济没有从小组出线.

另外也有自己的足球联赛,只不过不出名罢了.印度球队曾经在亚冠联赛的前身亚俱杯与亚优杯都与中国的球队交手过,好象当时与大连和北京交手过,不过双方实力较大,中国球队往往替补队员就可以获胜了.

下面印度足球的介绍.

虽然全印度足球协会在1937年才正式成立,但印度首家俱乐部在1890年就已经诞生了。印度拥有数家历史悠久的足球俱乐部,巴干俱乐部和莫罕莫德体育俱乐部分别成立于1888年和1889年,这两家俱乐部的年龄已经超过了100年,实在难得。印度克卡达市和西孟加市是两个热爱足球运动的地区。

除了老牌俱乐部以外,印度更加拥有历史上第2历史悠久的足球竞赛-度兰杯。度兰杯成立于1888年,比起英国的足协杯,度兰杯是世界历史第2悠久的足球竞赛。这个杯赛只有来自印度全国不同的省份球队参赛。

印度一直到1960年代为止都是亚洲足球的一哥,印度曾经在1950年跻身世界杯决赛圈和在1956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赢得殿军,这些战绩已经足以说明当时印度足球的状态。尽管打进了1950年的世界杯决赛圈,印度还是没有参加比赛,因为当时的全印度足球协会抗议国际足联禁止球员赤脚参加比赛。印度还曾经在1951年和1962年赢得了亚洲运动会的金牌。

自从经过了50年代和60年代的高峰期以后,印度足球开始每况愈下。尽管印度拥有全世界第2多人口,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和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印度足球始终都不能回到之前的顶峰。

全新的印度国家足球联赛为印度足球带来了曙光。当印度的东孟加俱乐部在2003年赢得了东南亚足球俱乐部锦标赛的军以后,让大家看见了印度国家足球锦标赛带来的成果,这个冠军同时也是印度在多年以来首个在区域足球竞赛以外的冠军。

印度始终还是南亚区域的足球老大,他们曾经在1993年、1997年和1999年赢得了区域的冠军,印度甚至在越南举行的LG杯赢得了2002年的冠军,这个冠军已经是他们30年的等待。

虽然印度致力在发展国家足球水平,但印度还有漫长的任务有待完成。曾经代表印度在1956年奥运会大演帽子戏法的印度球员聂威尔为国家留下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儿子布缇亚成为了首位打进英国足球联赛的印度球员,当时他效力布利俱乐部和本讷嘉俱乐部等等。

足球迷进来说说.为什么足球比篮球影响力大

从竞技角度看,高水平的足球竞技的参与人群大,数量多,因为主要是身高原因。篮球因为身高,自然有一部分人无法突破由喜欢爱好变为专业~而足球恰恰相反,很多明星的身高也不高,自然带动了更多更广泛的人群去参与~大众化足球运动本身对参与者的要求不高是个重要原因。踢足球的运动员,高矮肥瘦问题都不大,不像其他运动。比如说橄榄球,块头小的肯定吃大亏;篮球运动更是“长人”们的天下。而足球则不同,这样就给全世界的所有孩子提供了做“巨星梦”的机会。也可以说喜欢篮球的人都可以打打篮球,而不喜欢的也不去看篮球。而不会踢足球的人却可以看足球比赛~一对比就发现,足球太容易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

足球的魅力是不可预知性,足球里爆冷的几率比篮球大得多,这点要玩篮球,就更明白,所以足球自然也更吸引相对竞技水平不高的人参与~而篮球,高手与低手很难同场竞技~特别是业余高手和低手间。

话题性和环境氛围的效应,足球里大型的国际赛事,影响力巨大,甚至职业俱乐部间的比赛(联赛,欧冠等)也有很大影响。更别说世界杯,欧洲杯,甚至刚刚结束的亚洲杯~一场NBA普通的季候赛,可能除了美国本土外,很少有大批的收视群体关注,而一场普通的英超联赛,英国海内外有几百万的收视群体,更别说现场的5-6万观众(少的也有2-3万),这也是因为场地和规则原因,篮球馆不可能有过多的观众。

NBA是商业模式里的一枝独秀,篮球最先在美国发展的,很晚才传到其它国家,篮球也是因为NBA的发展而发展的。篮球在美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世界上没有国家能和美国抗衡,这就好比乒乓球的处境,篮球运动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而黑人的身体素质要高于白人和黄种人,所以NBA基本成了“黑人联盟”,非洲黑人多,但那里经济差,篮球发展极差,所以认美国的黑人捡了个“便宜”。但非洲的足球确实发展的不错,竞技水平高于亚洲~因为足球的投入和花费都不用太多基础设置和维护成本~

篮球要成为世界第一运动,那就基本没有可能了,如果世界多几个像美国这样的强队,多几个像NBA这样的联赛,篮球才有可以超过足球。

至2001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共有多少成员国?

国际篮联现有73个成员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篮球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我国就组成了大学生篮球队参加了国际比赛。以后,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0年12月邀请世界劲旅苏联队前来访问比赛并借此组织学习研讨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提高。至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篮球运动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十年动荡的“文化大革

命”冲击下,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和倒退,拉大了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1971年我国开始重新组织训练青少年运动员,1972年举办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联赛体制,1973年后恢复国际间的交往,1974年开始参加世界性比赛。我国的男女篮球队分别在1975年和1976年获得了亚洲冠军,确立了亚洲强队的地位并走向了世界,1977年我国女篮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

得第5名;1978年男篮参加第八届世界锦标赛获得第11名;1983年女篮在第九届世界锦标赛中荣获第3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86年,男篮获得第十届世锦赛第9名。

1994年底,我国开始篮球赛制改革,尝试将以前联赛的“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并在1995年初试办了八强主客场赛,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从1995年底开始,中国篮球联赛的赛制改为了跨年度的主客场联赛,简称CBA联赛。这一改革举措促使中国的篮球运动又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1年底,中国女篮也开始效仿男篮,举办了主客场联赛,简称WCBA联赛。2002年,在我国的江苏省又成功举办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篮球比赛——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这是国际篮球协会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发展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截至2003年5月,中国篮球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男篮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锦标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两次闯入世界前8名;中国女篮则在1992年奥运会和994年世锦赛上两次荣登亚军领奖台。

中国篮球运动

一、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自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协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 David Willard Lyon)介绍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形态,在教育科学领域已成为一门教育学科,在竞技体育范畴内它是一项重点发展的竞技运动。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按照社会变迁及篮球技、战术发展和竞赛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

1、 1895—1949年为第一阶段(其中1895--1918年为第一个时期,1919年--1936年为第二个时期,1937---1948年为第三个时期)

这是篮球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时期,篮球运动主要在天津、上海及北京等有限的城市青年会组织和某些中等以上校少数学生中开展,男子篮球列为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14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1930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2、1949---1995年为第二个阶段( 其中1949---1965年为第四个时期,1966---1978年为第五个时期,1979---1995年为第六个时期)

1949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对抗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的计划和组织下迅速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20世纪50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期邀请外国专家在上海体育学院招收首批篮球专项研究生班。到了6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篮球竞技水平、社会普及、科学研究及篮球观念与理论体系的确立等,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历史证明,1949年后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全面发展提高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第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大发展、大提高:篮球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国家男女队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3、1996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开始后的新时期

中国篮协于1996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B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97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CUBA联赛。这些无疑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二、中国篮球竞技运动面临的任务与形势

1、国际篮球运动的职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最高水平的优秀队伍与美、欧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即使是亚洲的韩、日等国也进步明显,给我国优秀队伍造成种种威胁。

2、原有培养篮球后备队伍的网络一度受到某些干扰,篮球竞技人才后备队伍出现匮乏现象,高水平运动队新老交替十分困难,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严重。

3、教练员的选拔与培养未能形成科学体系。

4、运动成绩时而起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滑落状态。

5、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及其所属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仍显滞后。

6、针对篮球运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篮球理论研究滞后未能形成完整体系,观念和观点未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科学研究未能重视与实践结合,配套展开。

7、全国多数地区群众性篮球竞赛活动仍有待普及发展。

总之,认识与克服实际困难,振奋精神,之下而上,从改革中求出路,在改革中攀高峰,是中国篮球界的根本任务。

三、发展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

1、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推动篮球运动领域内的综合改革,在改革中建立新秩序展现新风貌,再攀新高峰

2、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我国篮球竞技运动的定位目标,确立正确的篮球训练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

3、全方位落实深化篮球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依法治球,形成新的管理网络,理顺纵横管理职能关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管理新模式

4、全面规划,采取非常措施,培养造就一批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队伍,这是振兴中国篮球事业的希望所在

5、切实掌握优秀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落实从学校抓起和从青少年着眼的方针,多途径地培养与储存篮球后备人才

6、积极倡导篮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建立起中国新颖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科学化训练、竞赛、管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应重视上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