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北现代vs广州恒大(亚洲足坛巅峰对决)
2.哈里斯36+7哈德森15+7+6,山东大胜广州没?
3.江苏VS广东,真实差距有多大?
4.广州VS深圳
全北现代vs广州恒大(亚洲足坛巅峰对决)
亚洲足坛的两大劲旅全北现代和广州恒大将在本场比赛中展开激烈的角逐。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比赛,双方都希望能够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成为亚洲足坛的霸主。
双方实力分析
在过去的几年中,全北现代和广州恒大都是亚洲足坛的佼佼者。全北现代是韩国足坛的****,多次夺得亚冠冠军,拥有着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比赛经验。而广州恒大则是中国足坛的代表,同样是亚洲足坛的强队,曾多次夺得亚冠冠军。
在球员方面,全北现代拥有着韩国足坛的顶尖球员,如金英权、郑智等人,他们在比赛中可以发挥出极高的水平。而广州恒大则拥有着中国足坛的顶尖球员,如郑智、于汉超等人,他们同样可以在比赛中发挥出极高的水平。
操作步骤
在比赛中,双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全北现代需要在比赛中控制球权,发挥出自己的进攻实力,尽量制造出机会。
广州恒大需要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防守实力,尽可能减少对手的进攻机会。
双方都需要在比赛中保持冷静,避免出现过多的犯规和黄牌。
双方都需要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尽可能配合好自己的队友。
比赛结果
经过90分钟的激烈角逐,全北现代最终以2比1战胜了广州恒大,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全北现代在比赛中发挥出了自己的进攻实力,制造出了多次机会。而广州恒大则在比赛中发挥出了自己的防守实力,减少了对手的进攻机会。虽然广州恒大表现出色,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全北现代。
结尾
全北现代vs广州恒大,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比赛。双方都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展现了亚洲足坛的风。虽然广州恒大输掉了比赛,但他们依然是亚洲足坛的强队之一,相信他们在未来的比赛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哈里斯36+7哈德森15+7+6,山东大胜广州没?
山东男篮vs广州队。外援哈里斯爆发,山东四连胜111-94,暂时上升到联盟第四。技术统计:山东队哈里斯36分7篮板4助攻,陶汉林15分5篮板,哈德森15分7篮板6助攻,王如恒16分3抢断3分,广州队郭凯18分10篮板2破,摩尔26分4助攻,田宇恒11分3助攻,郑准10分陈英俊11分6助攻。哈里斯爆发了!在砍下36分后,山东在广州取得四连胜,暂时进入前四广州开场7-0,陶汉林先击球,陶汉林接下来的罚球帮助山东追6-9。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广州队保持了领先的。中间阶段,广州一度领先7分。王如恒三分球,哈里斯进球帮助山东在第一节追到19-20。
哈里斯第二节状态火爆。上半场结束前他得了20多分。他两罚全中帮助山东超越。哈里斯三分,外线投篮。山东逐渐扩大了差距。第一节山东28分,他们赢了8分。上半场结束前,山东47-40领先广州。下半场比赛,山东队保持领先。哈德森今天状态依旧不好,哈里斯状态不错,进球了。他6分12秒进球,山东9分56-47领先。王如恒和贾成分别得分,领先山东14分。三场比赛后,山东以80比55领先广州。CBA常规赛第17轮广州男篮对阵山东男篮。全场比赛结束,山东队以111-94击败广州队。山东四连胜,结束广州三连胜。哈里斯的36分7篮板4助攻成为球队胜利的关键。山东男篮在广州四连胜。哈里斯高效拿下36分,高世炎只拿下4分
两支球队的首发阵容,山东队首发:哈德森、高世炎、陈培东、焦海龙、陶汉林;广州队首发:祝铭震、郭凯、孙铭阳、陈英俊、摩尔。两队本赛季首次交锋,广州以96-94险胜山东。上半场哈德森和高世炎手感不好,对手开局9-2。关键时刻哈里斯替补出场高效拿下25分,带领山东队逆转领先。半场结束,山东47-40领先广州。根据半场比赛数据,山东队:哈里斯25分2篮板,哈德森6分3篮板3助攻,陶汉林8分3篮板,高世炎0分4助攻。广州队:郭凯10分6板,陈英俊11分3板3助攻,祝铭震5分2板,摩尔4分3助攻。第三节,摩尔上篮2分后,哈里斯躲过防守上篮,高世炎也抢下快速反击得分。摩尔砍下2分后,高世炎再次出手,山东53-44领先。祝铭震命中三分球后,陶汉林罚球,哈里斯命中篮下左半,陈培东漏,陶汉林补分,山东58-49领先。
王如恒45度角左翼3分,哈里斯助攻贾成上篮,山东队继续扩大领先63-49。随后山东队在越战越勇,陶汉林助攻焦海龙命中三分球。摩尔得2分后,焦海龙在禁区内两次投球,造成斯佩奇斯扰球。山东队以17分68-51领先。然后哈里斯在右翼砍下3分,然后表演单手劈分。陶汉林也大灌篮,山东队继续扩大75-51。
江苏VS广东,真实差距有多大?
新年伊始,正是各地公布前一年“年报”的时候。广东和江苏的经济争霸战,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8年,广东和江苏的GDP都跨越了9万亿大关,分别达到了9.73万亿和9.26万亿。也就是说,江苏经济规模相当于广东的95%。
这是一个“悬念丛生”的差距——也就是说,只要广东“打个盹”,江苏就可能超过去,夺走广东省的“老大”地位。
广东和江苏的差距,真的那么小吗?其实如果你多看一些数据,就会发现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把中国的统计数据分为两种:“客观数据”和“主观数据”。
所谓“主观数据”,就是政绩考核的数据,或者说被官场、媒体高度重视的数据,比如GDP、常住人口、人均GDP、人均收入等。这些数据由于“太重要了”,所以往往失真。
最近几年,很多省市都在挤水分,其数据修正幅度之大令人瞠目。所以,“主观数据”虽然重要,但可信度在下降。
“客观数据”就是非政绩考核数据,尤其是未经过各地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比如一个地区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是央行系统统计的,就更能反应经济的运行。小学生人数,是教育部门统计的,就比常住人口数据更真实。手机用户数、快递业务数据、民航客运吞吐量等数据,也都不是政绩考核的核心数据,真实度更高一些。
下面是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经济大省的“主观+客观”数据的比较,都是2018年末的数据,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可以看出,江苏的GDP是广东的95%,是最为接近的数据; 至于“资金总量”,江苏只有广东的70%,居民储蓄只有广东的73%,航空客运量只有广东的37%,手机用户只有广东的58%,的一般预算收入只有广东的71%。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山东航空客运量比广东差距巨大,江苏数据偏少,或许有上海分流的原因,但即便加上2000万人次(占上海吞吐量的20%),江苏也不过广东的一半左右。至于1亿人口的山东,航空客运量也显著偏少,这只能传递出一个信号:江苏、山东的经济活跃度,跟广东相比差距非常大。要知道,广东旁边还有香港、澳门机场,也分流了广东的大量客源。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快递业务总量、进出口总值等数据,看出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的巨大差距:
2018年,广东快递业务量130亿件,收入1412亿元;江苏快递业务量44亿件,收入481亿元;山东快递业务量22亿件,收入只有228亿元。 2018年,广东进出口总额7.1万亿元;江苏为4.4万亿元,山东为1.9万亿。
至于另外一个反映经济活跃度的数据——“上市公司总市值”,也能看出江苏、山东和广东的巨大差距:
上面的图表来自“第一财经”,是截至2017年末A股的总市值排行。可以看出, 江苏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不到广东的40%,即便是“山东+江苏”也不过是广东的60%左右。 如果算上境外上市公司市值,江苏、山东和广东差距会更大,因为仅腾讯市值就超过山东A股总市值、逼近江苏的水平。
2019年2月26日,胡润公布了最近一期的“全球富豪排行榜”,其中中国城市10亿美元以上富豪居住城市的排名也很有价值,大家可以看一下:
在超级富豪前20名的中国内地城市里,广东和江苏各有4个城市上榜,但拥有的人数却差距明显,广东有122人上榜,江苏只有28人上榜。令人惊奇的是,山东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进入前20名。
从以上重要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江苏、山东的经济活跃度和真实规模,跟广东相比都差距巨大。仅看GDP,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误导。
下面我再给大家看一下全国各省市区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住户存款”、“外币存款”的数据。都是截至2018年末的数据;
其中香港和深圳列入观察,表格里没有包含澳门、台湾的数据。广东的数据已经包含了深圳的数据。
可以看出:
1、广东比江苏资金总量多了6.4万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几乎相当于河北或者河南全省的“资金总量”,或者相当于“南京+苏州”。所以从汇聚资金的规模上看,广东比江苏多出了一个南京、再加上一个苏州!
2、广东经济活跃度、综合实力在全国优势极为明显,资金总量相当于“河南+河北+四川”,或者“山东+浙江”或者整个东北三省的两倍,是唯一能超过北京的省份。所以,广东经济的“王者地位”几乎是无法撼动的, 如果江苏GDP超过了广东,那才是一个笑话。
3、北京也非常厉害,汇聚了接近16万亿的资金,超过了除广东以外所有的省级区域,把上海远远甩在后面。
在外汇存款上,北京和上海几乎是并列第一,第三名是深圳,只有京沪的一半。其他城市,比如广州、苏州则只有深圳的一半。这种数量关系,我们还可以在“个人收入所得税”、“地方财政收入”等很多方面见到,说明了资金总量数据的高度有效性。
4、汇聚资金上,能超过上海的只有两个省——广东和江苏,其他的省份无论人口有多少,都无法跟上海相比。上海汇聚资金的能力,还超过了香港。
5、深圳是中国的“资金第四城”,汇聚资金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香港,超过了台北和广州,已经堪比经济人口大省。但深圳居民存款数据偏少,楼市杠杆率(住户除以住户存款)非常高,仅次于厦门。
6、香港汇聚资金虽然不如北京、上海多,但居民存款显著超过京沪,达到了4.3万亿,几乎跟浙江全省相当。说明香港人均收入还是比较高的。
7、河北这些年GDP排名不断下滑,但汇聚资金和居民存款两个重要指标,都排在前面,这说明河北GDP水分不大。从汇聚资金看,河南GDP显著超过河北,有点让人生疑,因为河南汇聚的资金少于河北(尤其是住户存款)。
8、广州2018年末的资金总量是5.48万亿,如果参加省区排行,则可以排在湖北和安徽之间;杭州是4万亿,可以排在陕西和重庆之间。
9、中国越来越多省,已经富可敌国;而中国越来越多的市,也已经富可敌国。
10、买房子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人气”、“财气”都非常旺的地区。上面这个表格,极具参考价值。
广州VS深圳
作为夹在广州和深圳中间的城市东莞大的孩子,去过广州和深圳的次数说不清了,有亲戚在广州也有亲戚在深圳,我在深圳大学读的本科,在中山大学读了硕士和博士,现在在中国脑库也就是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工作,我来说两句客观的公道话,首先广州和深圳两个是亲兄弟,广州是年纪大的哥哥,深圳是年纪轻的弟弟,广州哥哥读了中山大学这所历史文化悠久的大学的博士然后去了国企工作后来担任了董事长,深圳弟弟读了建校时间不长的深圳大学的本科后就不读了出来开公司创业,他们的父母主要扶持深圳弟弟因为他在创业而广州亲哥哥已经在国企里边了,但他们的父母对广州和深圳都是深爱着的,不是这个家庭的人争论同一个家庭的亲哥哥亲弟弟谁牛B挺那无语的...现定是广州哥哥所在的国企里边的员工和深圳弟弟所创建的企业里边的员工在争论。
广州和深圳类比的话,就好比北京和上海,也好比伦敦和纽约,深圳有腾讯和华为,在科技的(通信/互联网)领域,深圳比广州给力,在科技的其余领域比如(声波/微电子/遥感/环境/能源/天文/农业/生理/免疫/生命/基因/医疗/化工/土木/电机/矿业/运输/制造/水文/气象/测绘/生态/药物)等等方面就是广州比深圳给力了,总的来讲广州的科技水平比深圳给力即使深圳有华为和腾讯。
在金融领域,深圳比广州强,若立志在金融行业成长的人选深圳比选广州好,但深圳金融再牛B也不如上海和香港,老是被上海和香港压着,香港就很看不起深圳,很多香港富人就喜欢在深圳包养小鲜肉小,香港也喜欢在深圳投资赚大陆的钱,但广州有自己的特色相当于南中国,所以上海和香港很少对广州说什么,上海和香港在金融上就喜欢踩下深圳,所以若立志在金融行业成长的人若在广东省发展建议选深圳,若立志更高远些就去上海或香港吧,别去深圳了省得被上海和香港鄙视...
广州比深圳更有文化底蕴,虽然文化底蕴不能当饭吃,在中国也有不少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比如南京西安武汉等等,但既有文化底蕴又经济发达的话广州算1个北京上海香港也算,深圳是经济发达却没有文化底蕴,我以前读研的时候有1个同学老是说他家乡的省会(他不是在那所城大省会名字就不说了免得引起地域攻击),说他家乡的省会如何如何牛B,广东如何如何水又没有好大学(自己又从那城市跑来中山大学读研...),然后他自己找工作的时候又只找广州和深圳的,后来去了深圳工作,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广州或者XX市(他家乡省份的省会城市)那些城市更有文化底蕴啊,他说文化底蕴有什么用有钱就行了...典型的以钱为中心的人,其实1个城市的人文积累很重要的,这是城市的符号,比如在国外1说到长城或天安门或故宫,人家外国人马上想到北京,1个城市的文化是它独特的区别于其它城市的地方,如果1个城市没有文化底蕴,就容易沦陷为钱而活,容易被更有钱的城市牵着鼻子走比如被香港牵着鼻子走。
在交通方面的比较要分地上和地下,飞机和船的交通广州深圳差不多,在地下交通论地铁广州比深圳给力,毕竟深圳地铁的建设是广州地铁的建设者帮忙建设的,肯定先把自家的弄好才分点精力弄深圳的地铁,深圳地铁站与站之间的时间很长很耗时,这和地形有关,广州地铁就快很多,在地上交通论道路和公交就深圳比广州给力,深圳是新城没广州这么多古文物建筑要保护,自然很容易就推倒重建,所以深圳的道路相对广州就更宽更整齐,广州和深圳的人口都很多但深圳在路上走的人相对广州来讲是很少的,深圳的人要么在交通工具里要么在大楼里,街道上的人没广州多,人情味也没广州浓厚,在饮食方面广州给力些有很多特色的老字号店铺,如果是吃货建议选择广州。
在深圳给我的感觉就是每天上班下班不断循环很压抑,在广州就觉得走在街上走在校园中遇到不少年轻的人们有说有笑的感觉世界很美好,广州购物比深圳方便特别是那些小零件小物件比如订书机啊钉子啊剪刀啊指甲钳啊牙签啊透明胶啊A4纸啊胶水啊便利贴啊风扇啊闹钟啊在广州容易买到,在深圳不是没有但在深圳你住的地方附近很可能没有这些小物件买要等送货,深圳的消费高,很多香港富豪过来消费顺便包养什么的,有点深圳成为了香港的宠物的感觉,而且深圳还经常喜欢往香港跑帮香港拉动经济发展,倒是在广州就没有这样的感觉,广州的面积比深圳大很多,从长远来看,还是广州发展的后劲足很多,如果用高富帅来形容,感觉“高”是广州,“富帅”是深圳。
说到排外,其实广州和深圳这两所城市都不怎么排外,当然不是说完全没有排外的倾向,但相对于上海和香港来讲,广州和深圳都是很包容的城市,都不怎么排外,倒是有些深圳主义者很排外,觉得自己很牛B看不起广东其它的城市,老觉得自己深圳很牛B,明明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的城市,在网上那些广州VS深圳的讨论众说纷纭,总体来讲就是外省人一般夸深圳好(他们觉得深圳更有归属感毕竟是移民城市),真正了解广东的外省人多半会夸广州好。
从教育来讲,广州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南农业、华南师范、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广东财经、广东外语外贸、广州大学、广东金融 等等,而深圳就只有个深圳大学拿得出手连211都不是,虽然深圳有些名校的研究院但毕竟只是个学院不是辉煌的本校没什么特别大的作用,所以在教育领域广州比深圳强很多,像省教育厅省文化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 广东省分行都在广州,深圳的各中小学或高校的老师、各医院的医生,入职上岗前都要来广州统一培训,广州的老大地位明显,在土地面积上广州比深圳大很多,故广州的开发空间更大。
我自己是夹在广州和深圳中间的城市东莞长大的,在深圳大学读的本科,在中山大学读了硕士和博士,现在在中国脑库也就是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工作,房子买在深圳福田落户深圳,和同事打交道也要去各个地方调研和不同学历的人打交道,总的来说我和我的同事都觉得,虽然广州和深圳的高学历人才数量差不多(广州理工类的博士多些,深圳财经类的博士多些),但高学历者更倾向喜欢广州,学历低的特别是连高中都没读过或者读的大学不怎么好的人更倾向喜欢深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医疗/科研/交通)领域,仅金融和科技的(通信/互联网)领域是深圳比广州好,其余的领域均是广州比深圳好。不少帖子说这两个城市哪个好的时候喜欢一边倒,我觉得是不对的,城市各有各的特色,广深哪个城市好别人会自己去体验,对了如果你们问我广州和深圳觉得哪个城市好,这两个是亲兄弟,非要选一个的话,我觉得广州好。
补充一下,在2013年-2015年这时间段,香港的总体行业平均 月薪 为2万多,而北京上海总体行业的平均 月薪 才7千多,中国大陆一线城市金融行业的平均年薪 10万左右,香港金融行业的平均 年薪 100万左右,港币和人民币的汇率接近1比1,所以别老是北上广深的,还有香港呢,北漂不如港漂。
考研来广东读大学会发现,广州深圳的高校只有本科才一大堆广东的,从研究生开始到博士到讲师到教授到院士,几乎都是外省的,连广州深圳的上班族都是一大波外省的多,广州深圳的本土孩子去哪了呢?高中时代阅历不够,读大学视野开阔后,广州深圳高校的学生一般读研倾向于申请香港的高校,不走传统的应试老路,广东高校考研的学生很多都是当初外省高考考来广东的,本土广东的孩子考研的比较少,一般本科就出来工作或者申请香港读研或者工作几年读个985高校的在职研究生,所以外省的孩子考研可放心考广东高校没多少本土高校的学生和你竞争。
香港的平均工资比北上广深高得多,很多广州深圳的本地人都倾向往香港发展,毕竟粤语方言相通,所以在广州深圳的高校读书(非本科)或工作很少看到广州深圳的本地人的,本地人多数往香港跑了,所以来广州或深圳工作不用担心排外,这两城市虽然看起来本地人很多但相对于跑去香港发展的已经算少的了,这两个城市都是很包容很开放的城市,如果为了未来孩子的教育建议选择广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