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莱门特·格勒尼耶的参加比赛
2.暗黑破坏神2的故事梗概
3.17世纪意大利史和工业发展状况
4.雅尔塔景点介绍雅尔塔在哪里?
5.亚马逊人的简介
克莱门特·格勒尼耶的参加比赛
赛事时间代表球队对手首发出场进球得牌详情 酋长杯07-25 23:20里昂0 - 6阿森纳是29’0详情球会友谊07-19 02:45里昂2 - 1AC米兰否0’0详情法甲05-17 03:00里昂1 - 1波尔多是71’0详情法甲05-09 23:00里昂0 - 3卡昂是90’0详情法甲05-02 23:00里昂2 - 0伊维恩是90’1详情法甲04-27 03:00里昂4 - 2兰斯是62’0详情法甲04-20 03:00里昂2 - 2圣埃蒂安否20’0详情法甲04-16 00:30里昂2 - 0巴斯蒂亚否28’0详情欧洲联赛08-22 02:30里昂1 - 2阿斯特拉否14’0详情友谊赛06-02 03:00法国1 - 1巴拉圭否0’0详情友谊赛05-28 03:00法国4 - 0挪威否0’0详情法甲05-18 03:00里昂1 - 0尼斯是80’0详情法甲05-11 03:00里昂0 - 1洛里昂否44’0详情法甲05-05 03:00里昂2 - 4马赛否23’0详情法甲03-03 00:00里昂0 - 0蒙彼利埃是90’0详情欧洲联赛02-28 04:05里昂1 - 0奥德萨黑海人是90’0详情法甲02-24 04:00里昂0 - 0里尔是90’0详情法甲02-16 21:00里昂3 - 1阿雅克肖是90’0详情法国杯02-14 03:45里昂1 - 1朗斯是89’0详情法甲02-09 21:00里昂2 - 1南特是90’0详情法甲02-03 00:00里昂0 - 2雷恩是90’0详情法甲01-26 21:00里昂3 - 0伊维恩是90’0详情法国杯01-23 02:00里昂3 - 1伊泽尔否0’0详情法甲01-19 21:00里昂2 - 0兰斯是90’0详情法联杯01-16 03:55里昂2 - 1马赛是90’0详情法甲01-12 03:00里昂2 - 0索肖是90’1详情法甲12-23 00:00里昂2 - 2洛里昂是88’1详情法联杯12-19 00:00里昂3 - 2兰斯是76’0详情法甲12-16 04:00里昂2 - 2马赛是90’0详情法甲12-09 00:00里昂3 - 1巴斯蒂亚是90’0详情法甲12-06 04:00里昂1 - 1图卢兹是67’0详情法甲12-02 04:00里昂0 - 4巴黎圣日耳曼是71’0详情欧洲联赛11-29 02:00里昂1 - 0贝蒂斯是60’0详情世欧预11-20 04:00法国3 - 0乌克兰否0’0详情世欧预11-16 03:45法国0 - 2乌克兰否0’0详情法甲11-11 04:00里昂2 - 1圣埃蒂安是90’0详情法甲11-03 03:00里昂2 - 0甘冈是89’0详情法甲10-28 00:00里昂1 - 2摩纳哥是90’0详情欧洲联赛10-25 01:00里昂1 - 0列积卡是90’1详情法甲10-21 03:00里昂1 - 1波尔多是90’0详情世欧预10-16 03:00法国3 - 0芬兰否0’0详情友谊赛10-12 03:00法国6 - 0澳大利亚否0’0详情法甲10-06 20:00里昂1 - 5蒙彼利埃是90’0详情欧洲联赛10-04 01:00里昂1 - 1甘马雷斯否28’0详情法甲09-29 02:00里昂0 - 0里尔是90’0详情法甲09-26 01:00里昂1 - 2阿雅克肖是90’0详情法甲09-22 23:00里昂3 - 1南特是80’1详情欧洲联赛09-20 03:05里昂0 - 0贝蒂斯是90’0详情法甲09-16 03:00里昂0 - 0雷恩是80’0详情08-29 02:45里昂0 - 2社会是90’0详情
暗黑破坏神2的故事梗概
大天使IZUAL在某次突袭Hellfore(地狱入口)战斗中被打败,用天使长Tyrael(泰瑞尔)的话来说就是“他圣洁的灵魂被锁在地狱深渊,他的意志被封入一个恐怖的怪物身体”,不论如何美化,事实是大天使IZUAL终于投靠地狱,成为堕落天使(Fallen Angel)。
人类出现后,天堂与地狱的战斗就很少直接开打了,改成操纵人类进行模拟演习,这场战争也改名了,叫“The sin war”。天堂方面失去了他们的英雄大天使IZUAL,地狱方面也不好过,地狱四大魔王突然向三位老动突袭,打败了他们三个之后将其流放到人间。
这场叛乱原来是三魔神精心设计的结果,这件事除三魔神外,大概只有堕落天使IZUAL能猜到其中的因由。其原因就是灵魂之石。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暗黑破坏神2》于2000年上市。游戏中玩家创建属于自己的角色,在一片片暗黑大地上奔跑、杀敌、寻宝、成长,最终打败统治各个大陆的黑暗势力,拯救游戏中的各个种族。
故事背景中,天堂与地狱的战斗(末日之战)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延续了数千年,此间天使和恶魔中都英雄辈出,可创造者暴雪小组设定的平衡度太高。这两帮人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死伤无数。
其中Diablo(迪亚波罗)、Baal(巴尔)、和Mephisto(墨菲斯托)是地狱最高统治者,魔神三位一体,掌握恐惧、破坏和憎恶之力。大天使IZUAL(衣卒尔)则是天堂中最伟大的英雄。
百度百科-暗黑破坏神2
17世纪意大利史和工业发展状况
* * *
中世纪的意大利,素以工商业发达和城市繁荣闻名于世。但从16世纪以后
,意大利城市的繁盛景象似乎已成昨日黄花,不再引人注意。经济衰落、政治分
散,成了人们对16至19世纪意大利的基本印象,而其衰落的具体过程,却很
少有人详细论及。本文力图通过纵向的考察,勾勒出16世纪前后意大利城市经
济发展及其衰退的真实面目。
一
意大利中世纪城市经济停滞衰落的征兆,可溯源于地理现前的佛罗伦萨
。这个城市依靠国际贸易和毛纺工业两大经济支柱,于13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人口猛增至10万之多,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①〕。但是,在城市经济
高潮的背后,经济危机悄然来临。最先是城内专事加工进口呢绒的行业,随着佛
兰德尔毛纺业的衰落而衰落。接着,曾给英国大量的该城两家大银行,因英
王爱德华三世赖帐不还而于1345年宣告破产〔②〕。跟下来在1348年黑
死病的袭击下,佛罗伦萨损失了将近一半的人口〔③〕。因此,14世纪中叶实
际上成了佛罗伦萨经济由兴旺而衰微的转折点。此后的佛罗伦萨虽然是文艺复兴
运动的中心,并且还由于城市政治斗争激烈以及美迪奇家族的僭主统治而名噪一
时,但其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美迪奇银行在各国的分行不断倒闭,最终导致了该
家族的衰败和佛罗伦萨银行业的破产。1338年佛罗伦萨有80家银行,15
16年只剩下8家〔④〕。资本主义性质的毛纺工场虽有200多个,但规模都
很小。一家年生产呢绒200匹左右的作坊,居然是14世纪末佛罗伦萨最大的
工场之一〔⑤〕。城市财富再也没有达到14世纪初的水平。总之,1500年
前的一个半世纪,佛罗伦萨经济早已停滞。只是同期它的政治和文化特别发达,
掩盖了经济危机四伏的真相。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推进,开始遏制意大利的生命线东方贸易,
最初受打击的是热那亚。热那亚人在东地中海区域经营的货物多为体积大价值低
的商品,如明矾、粮食、食盐、棉花、羊毛等〔⑥〕。扩张中的奥斯曼帝国先是
于1475年占领卡发,封锁热那亚人的黑海贸易,后又把他们赶出了爱琴海。
15世纪末,热那亚人只得舍弃东方,全力经营西地中海商业,并向大西洋扩展
。怪不得新大陆发现者其实是个热那亚人,也怪不得达·伽马东航印度时,热那
亚商人早已聚集在里斯本探听消息,兴致勃勃地讨论此次航行的商业意义了〔⑦
〕。
称霸东地中海的,起初并不受土耳其“旱鸭子”的影响。1463至
1479年的威土战争,也对东方贸易无甚损伤。综观1482年
商船队的航路图,和此前商业极盛时期没多大不同,整个地中海沿岸、北大西洋
沿岸南段,都是商人能去的地方〔⑧〕。似此,所谓土耳其人完全堵塞了
西欧人东方贸易通道的传统说法值得怀疑。东方贸易所受的真正打击,来
自16世纪初的葡萄牙人。人的东方贸易主要是香料贸易,13世纪开始
兴盛,每年输入欧洲的香料多达350万磅〔⑨〕。当15世纪末葡萄牙人发现
和占领通往东方的新航道后,这一传统贸易便受到严重挑战。
1501年8月24日,一艘满载印度卡利库特胡椒和肉桂的葡萄牙商船,
徐徐驶进安特卫普港口,从此结束了意大利商人独霸西欧香料市场的历史。15
04年,输入安特卫普的葡萄牙胡椒达22万磅,1510年后年均达90万磅
〔⑩〕。人不甘罢休,也先后于1504、1505和1509年将香料
船队开进安特卫普,与葡萄牙人展开竞争。在价格上葡萄牙香料占有优势。15
05年,胡椒在安特卫普市场上每磅售价为20个格罗特,葡萄牙胡椒则
为16至18个格罗特。质量上则是香料过硬,因为葡萄牙胡椒多系劣质
,而且还常做手脚,将西非的几内亚低劣胡椒拌于其中,不招买主喜欢。后当局
严格规定不得掺杂,葡萄牙胡椒之廉价便大得其益了,而经过利凡特商路付出了
沉重过境税的胡椒,则无法将价格压低〔①①〕。不仅如此,葡萄牙还在
16世纪初年先后占领霍尔木兹和亚丁,控制了印度洋,取代了阿拉伯人的地位
,关闭了地中海各城市在印度洋港口的代办机构。1516和1517年奥斯曼
土耳其又占领了阿勒颇和埃及,香料的源路几乎完全断绝。困窘的
商人出于无奈,被迫在西班牙的集市上秘密购买葡萄牙香料,用来卖给自己的传
统买主,以维持既定的市场〔①②〕。1518年后,商人再也没有作为
香料商人出现在低地国家〔①③〕。不光香料贸易,在整个地中海的航海
贸易地图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521年,往西往南的贸易活动全部停止
,只剩下东去埃及和利凡特的两条航线。1534年,去利凡特的商船甚至还不
能经过土耳其控制下的塞浦路斯岛〔①④〕。
东方贸易的衰落,也打击了许多与此息息相关的其他城市,诸如大多数伦巴
底城市,本就是以向阿尔卑斯山以北转运香料为重要生计的。更严重的是
,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法国和德国人在意大利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城镇乡村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陷入全面衰落,工商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倒退。
素有纺织业传统的,1518至1520年间年平均生产呢绒仅2000
匹〔①⑤〕。佛罗伦萨的呢绒工场,1537年降为63个,年产呢绒仅几百匹
。至于米兰的衰败之象,有1533年公使的报告可证:“米兰国家完全
毁掉了。这样的贫困和灾难不可能在短期内救治。因为工厂废弃、人口死亡,工
业因此而衰败了”〔①⑥〕。从城市人口的变化更可看出衰落的普遍性:150
0至1550年间,波伦亚5.5万人口未有任何增加,布雷西亚从5万人减少
为4万人,佛罗伦萨从7.2万人减至6万人,米兰从20万人减为5万人,帕
维亚从1.8万人减为1.3万人(1529年降至最低点仅7000人),罗
马从5万人减至4.5万人,锡耶纳从1.5万人减少至1万人〔①⑦〕。
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大量死亡,灾害、瘟病和战争年代尤其如此
。二是居民从城市移往他处。在战争灾荒以及政治的时候,有相当多的人为
了避难而离开城市。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又有不少工商人员迁往农村或外地谋求
发展。更有甚者,不少工匠还迁往奥斯曼帝园〔①⑧〕。
二
16世纪30年代,意大利城市开始恢复生气。16世纪中后期,意大利工
商业经济又一次繁荣。特别是和热那亚,进入“再造辉煌”时期。最先走
出经济低谷的恰恰还是转运贸易和金融银行业等传统优势部门。
的东方贸易确因葡萄牙开辟新航路而在16世纪初惨遭破坏,但最后
的发展结果并不象最初那样具有灾难性。尤其是当葡萄牙人占领霍尔木兹和红海
口等地、切断了阿拉伯与印度的联系之后,反而给意大利香料贸易的恢复带来了
一线生机。原因在于,其一,葡萄牙人在红海和波斯湾上实行的禁运,无法贯穿
始终,最后只得松动,允许阿拉伯商船通行,条件是课征较重的关税。葡萄牙的
关税,加上奥斯曼人1520年后在埃及和叙利亚征收的过境税,使经由利凡特
商路到达地中海的香料成本大为增加,因此而得到的香料投放市场,价格
不可能不高。但是,禁运的解除毕竟为意大利香料贸易复兴提供了机会。其二,
葡萄牙人从好望角航路运送的香料虽然成本较低(不向任何人付过境税),但这
一贸易几乎完全是单程的,他们回送给印度的商品极少。这就给其香料贸易带来
了两点不利:一是利润所得必须扣除空船去印度的航程之花费;二是阿拉伯人和
印度人更想得到由商船运来作交换香料之用的西欧商品。其三,葡萄牙香
料质量差的问题极难避免。航船在绕道好望角,穿行两大洋的漫长行程中,经常
受到海上风暴的袭击,香料易被浪水浸湿而变质。相比较而言,欧洲中上层社会
更信任香料。于是乎,“地中海胡椒”和“大西洋胡椒”在16世纪展开
了广泛而又激烈的竞争,香料逐步夺回了已失去的传统市场。如1525
至1527年间,法国里昂市场上至少有一半香料来自。〔①⑨〕155
0至1570年,香料贸易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每年约有800
万磅香料入港〔②⑩〕,大大超过了15世纪以前的水平。此外,从利凡特进口
的棉花、羊毛、皮革、地毯、纺织品、椰枣、干葡萄等,仍是16世纪东
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②①〕。
热那亚商人的西地中海贸易也在16世纪前中期形成了高潮。巴塞罗那、瓦
伦西亚、摩洛哥、塞维利亚、里斯本,到处都有热那亚人的身影。在葡萄牙,热
那亚人完全控制了里斯本的批发贸易,实际上也掌握了由当地人经营的零售商业
。甚至葡萄牙对非洲西海岸和大西洋岛屿的开发也有热那亚人的一份贡献〔②②
〕。1522年,热那亚被西班牙及其盟友所占领。为了生存,热那亚不再在政
治上企求独立性,而是毫不掩饰地利用同西班牙的盟属关系,来发展和巩固自己
在西地中海的商业霸主地位。1528年,热那亚还派遣著名海军将领多利亚帮
助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作为回报,热那亚人获准在西班牙本土从事商业贸易活
动。故尔在这一年,西班牙著名的殖民者科泰斯抱怨,羊毛、丝绸、铁块、肥皂
及西班牙的其它主要工业品,都被热那亚的商人公司垄断了〔②③〕。1551
年,在安特卫普从事商业经营的93家意大利商号中,热那亚拥有37家,占了
40%〔②④〕。热那亚的多利亚、森特里奥内、帕拉维希诺、斯皮诺拉、格里
玛尔蒂等家族,都介入了西班牙的金融业,并在1560年超过奥格斯堡的福格
尔家族而成为西班牙的主要银行家〔②⑤〕。西班牙要依靠热那亚银行家提
供财政支持,便将秘鲁白银的部分销售权赐给了后者。正是主要通过热那亚银行
家,西班牙的美洲才得以大量流入低地国家。反过来,也正是西班牙的银块孕育
了16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热那亚金融业的复兴和繁荣〔②⑥〕。无怪乎布劳代尔
说,自1557至1627年的70年,可称之为“热那亚时代”,“热那亚城
和热那亚的银行家是这个时代欧洲的世界经济体系之核心”〔②⑦〕。换言之,
在16世纪中叶安特卫普衰落之后,16世纪末阿姆斯特丹和伦敦崛起之前,热
那亚就是这一间歇期里西欧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充任着前如安特卫普后如阿姆斯
特丹所扮演的角色。这一点以往学术界很少注意到。
除香料贸易和金融业外,实际上,整个地中海贸易16世纪仍主要控制在意
大利人手中。转运的货物包括:(1)生活消费品。每年大约有5万吨粮食由热
那亚和船只从地中海东部转运到西部,包括小麦、大麦、豆类等〔②⑧〕
。为换取粮食,又将意大利南部和西班牙南部出产的食用橄榄油转运到埃及。威
尼斯人还是伊斯特里亚和西西里所产盐的主要运输者,后来还转运塞浦路斯的盐
。希腊、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的高档红酒、葡萄干、糖等,也属于及热那
亚人的贸易范围。(2)工业原材料。16世纪里,意大利毛纺业所用优质羊毛
主要来自西班牙,低档羊毛来自北非、巴尔干以及利凡特,丝织业所用的生丝来
自利凡特的的黎波里,皮革业的生皮来自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等地。这些都是由威
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城市的商船队运输的。后在意大利南部开挖明矾矿,
满足本地需要外还有剩余,又由热那亚商船运往英国和低地国家〔②⑨〕。(3
)矿产。中欧内地所产的蒂罗尔铜和匈牙利铜,一直以为主要输出口
岸。从这里由商船往东运到利凡特,交换印度香料,往西经过马豪卡和马
拉加进入大西洋贸易〔③⑩〕。和热那亚人还在16世纪里将英国的锡和
铅带入地中海贸易。(4)工业制造品。如佛罗伦萨的轻型优质毛纺品,
的书籍、玻璃,热那亚的纸张,米兰的武器甲胄,斐拉拉和萨沃纳的陶器,甚至
西班牙的各色陶品,都在地中海有广阔的市场,也都属于意大利人的贸易范围,
有的远销到亚洲内地和印度,也有的往西北进入了英国市场。即使如德国南部城
市制造的火枪,也靠船只送往利凡特〔③①〕。
16世纪的意大利与西北欧仍有频繁的商业联系。在安特卫普最繁荣的16
世纪50年代,城内大约有一百来家意大利商号,与德国商号和葡萄牙商号的数
目不相上下。他们向安特卫普转运的货物有丝与丝织品、织锦、天鹅绒、银线、
金线及其它奢侈品,米兰的武器、棉织品,土耳其地毯,利凡特的皮革、香精,
教皇国托尔发矿的明矾等,年输入商品总值不低于450佛罗琳,高于英法德各
国,约占安特卫普年进口总额的五分之一〔③②〕。从意大利去西北欧本分陆路
和海路。16世纪30年代后,北非海盗骚扰增多,使直布罗陀水域异常危险,
陆路便日见重要。陆路有两条主要商道。一条从出发,越过阿尔卑斯山勃
伦纳出口,经奥格斯堡、纽伦堡,到乌尔姆、法兰克福再沿莱因河北下。另一条
商路即圣哥错大道,以热那亚、米兰为起点,翻阿尔卑斯山、过瑞士,而到上莱
因。正常情况下,从安特卫普到的行程需70至80天〔③③〕。70年
代后,随着英国和荷兰舰队在大西洋上对西班牙、葡萄牙船只实行封锁,以及从
里斯本至尼德兰的水域上海盗活动日益猖獗,连接地中海与西北欧的陆路贸易更
为兴旺〔③④〕。
意大利城市工业也在16世纪中叶出现新的发展高潮。不过,这次工业高潮
的到来,与16世纪初远程贸易的暂时低落有一定关系。正是由于东方贸易的收
缩,投入贸易中的大量资本回流到城市转向工业领域,从而促进城市各工业部门
的发展。如,工业从来没有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该城的毛纺业原料系来
自西班牙的次等羊毛,呢绒质量中等,适合亚洲人爱好而进入东方市场,生产一
直呈上升趋势。16世纪初年均产量仅2000匹,1550至1559年年均
为13240匹,1570至1620年间,年产量稳定在2至2.5万匹之间
,17世纪初每年向东方出口呢绒2.5万匹左右〔③⑤〕。该城的玻璃制造仍
然名扬海外,种类繁多,既有用途广泛的平板玻璃、镜屏玻璃,也有西欧船只都
喜欢用作航船计时器的玻璃沙漏〔③⑥〕。15世纪总督普里尤利列举该
城的富人时,没有提到工业富翁,表明该城主要是商业城市。但在16世纪中,
特别是1580至1620年间,手工业组织成为城内相当活跃的力量。158
6年的15万居民中,工业劳动力为33852人〔③⑦〕,平均每个家
庭有一人从事手工业。佛罗伦萨毛纺业也在16世纪中叶再度振兴,毛织品在1
553年增加到14700匹,1560至1580年生产量均在3万匹左右。
就连小城贝加莫,呢绒产量也从1500年的7000匹左右增加到1596年
的16500匹〔③⑧〕。1540至1589年,帕维亚的毛织品产量增长1
0倍〔③⑨〕。米兰在1600年有60家毛纺企业,年产呢绒1.5万匹,科
莫也有差不多数量的毛纺企业,年生产8000至1万匹呢绒〔④⑩〕。以往曾
以和卢卡为基地的丝织业,现在因本地大规模种桑树和养桑蚕而遍布意大
利。米兰、、热那亚、科莫、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等地都成为重要的丝织
业中心〔④①〕。如佛罗伦萨,1540年在丝织方面的投资为1.5万佛罗琳
,1590年增加到15.5万佛罗琳,是半个世纪前的10倍多。那不勒斯在
1561至1565年的5年中有195人加入丝织业行会,而1591至15
95年的5年中则有255人〔④②〕。至于佛罗伦萨的皮革业、米兰的武器甲
胄制造业、热那亚的珊瑚饰品、造纸,在16世纪时闻名遐迩。还出现了一些手
工业新技术。如“新呢布”是16世纪中叶以后流行于西欧的一类适合于大众消
费的轻质中档毛纺品,其技术源流甚至品种和名称却可溯源于意大利的城市纺织
业〔④③〕。只可惜这些新技术因受行会阻力和缺乏充分的羊毛原料而未在意大
利流行,让西北欧洲占先广泛运用。
随着工商业复兴,城市的经济政治实力以及吸引力再度增强。16世纪后期
,造币厂每年约造出价值200万杜卡特的金银币,意味着通过的
货币流通量要达到400万杜卡特以上〔④④〕。大量的财富投入,使16世纪
的建筑事业和艺术事业异常发达。军事上,还和西班牙几度结盟,
共同对付土耳其人。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吸引大量人口迁移城市。
因此16世纪的大部分时候,人口都呈增长趋势。1500年时约为11
.5万人,1550年约为16万人,1576年人口达到顶点,将近20万人
〔④⑤〕。大部分意大利主要城市,人口在16世纪下半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④⑥〕,表明城市经济这时期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雅尔塔景点介绍雅尔塔在哪里?
当前位置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北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伦敦;法兰西共和国巴黎;美国华盛顿。
五常是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二战后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强权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雅尔塔在哪儿?
1.雅尔塔美国国家:俄罗斯。
2.雅尔塔是克里米亚南部海岸的旅游胜地和重要港口。它也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早在12世纪就已建立。雅尔塔面积约18.2平方公里,包括雅尔塔(行政中心)、阿鲁普卡及周边部分村庄,常住人口7万余人。雅尔塔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Yalos,意思是海岸。
3.雅尔塔常住人口约9万人,在克里米亚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三。在旅游旺季,人口将增加到30万至50万。雅尔塔的男女比例美国人口约为0.45:0.55,出生率为0.93%。近年来,雅尔塔结婚率上升,离婚率下降。此外,雅尔塔的离婚率是克里米亚最低的。
2.雅尔塔在那里
错。雅尔塔,历史名城,位于乌克兰东南部克里米亚南部。
雅尔塔是乌克兰的一个城市。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岸,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建于12世纪。人口约141781人,面积283平方公里。它也是黑海沿岸著名的疗养区。
雅尔塔在19世纪开始发展旅游业。20世纪,雅尔塔是苏联最重要的疗养区。1945年,雅尔塔会议在这里召开。
3.雅尔塔在哪儿
雅尔塔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打败德日法西斯,彻底铲除两国法西斯和军国主义,防止法西斯卷土重来。
2.重绘战后欧亚政治版图,特别是重绘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的边界和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一个联合国组织,作为战后协调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用雅尔塔公式,即以美苏中英法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大国一致原则,以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4.实现对德日意殖民地和国联托管地的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力量平衡的基础上的。实际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的烙印。因此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4.雅尔塔位置
北北四岛是指俄罗斯千叶群岛和日本北岛之间的四个岛屿,即国后、色丹、齿舞、稠州慈。目前,这些岛屿上居住着俄罗斯人。关于四岛领土争端,俄罗斯和日本纠缠了300多年。早在18世纪中叶,这里就居住着日本夏邑人。后来俄罗斯人去开发,强迫岛上的夏接受俄罗斯文化,成为俄罗斯公民。虽然途中经过多次战争,二战结束后才明确四岛归俄罗斯管辖。
5.雅尔塔是哪
回答:这里的标志性景点是雅尔塔的燕子堡。燕子堡位于深入黑海的悬崖上。是俯瞰大海的最佳地点,也像在大游轮上航行一样壮丽。超过40米的高度会给人强烈的悬浮感。这个时候,胆小的人会小心翼翼,慢慢移动,胆大的人会觉得宽阔,轻松!
燕子城堡是一座中世纪的城堡,但没人知道是谁出于什么原因建造的。有人说,它是当年俄土战争中的一位***建造的。这是茫茫大海上唯一一个鸟类可以休息的驿站。飞了几千里的海燕,以此为栖息地。当地人说至少有上亿只海燕来过这里!
1927年,雅尔塔发生大地震,悬崖边的岩石裂开一条缝,但对燕子堡影响不大。除了城堡屋顶的尖端掉进了海里,城堡几乎没有受损。但第二次9级地震导致柱子出现裂缝,直到1967年人民才重新开始修建。几经修缮,就是现在!
站在城堡的顶端,吹着海风,听着悠扬的海鸟啼叫,真的是无时无刻都是一种特别的感觉!
6.雅尔塔景点
雅尔塔是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城市,现在属于俄罗斯。
公元前010年至1010年,日耳曼人居住在境内。部落在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德国早期封建国家形成于10世纪。13世纪中叶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德意志邦联形成。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了革命。普鲁士在七周战争1866年,北德意志联邦于次年成立。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这个帝国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8年因战败而崩溃。1919年2月,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于1933年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战败投降。
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四国盟军控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也被分为四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次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东部成立。从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德国在历史上曾数次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德国分为两个国家:东德(FRG)和西德(民主德国)。并于1990年10月3日再次统一。
7.雅尔塔是哪的
苏联、美国和英国的首脑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他们讨论了对法西斯德国的进攻、德国的占领和控制、德国的赔偿、联合国会议、关于解放欧洲的宣言、在和平时期保持和加强与苏联的合作美国对战时的支持。会议暗号《雅尔塔协定》,发布《克里米娅声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而且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将人类历史推向了电子信息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将成为二等国家的英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舞台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确定了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雅尔塔体系的本质是什么?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上,美苏凭借军事和经济力量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二战后,美国扩张军事和经济实力,意欲领导整个世界;由于战争的扩大,苏联的军事力量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因此,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两个大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对手,其对抗经历了两个阶段:冷战lt;和霸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遏制共产主义的呼声变得嘈杂,美国充当了国际宪兵,奉行除了对苏战争之外的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公众舆论中的表现是丘吉尔s铁幕演说,这是冷战的信号;冷战政策的政治表现是杜鲁门主义,是冷战的宣言,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标志。冷战政策的经济表现是马歇尔的实施,这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应用。冷战政策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形成,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是两大阵营对抗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的霸权政策,中苏关系恶化,东方集团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的经济崛起,他们要求经济和政治独立,不愿追随美国。于是,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两大阵营的对抗最终被美苏争霸所取代。
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到60年代,以相互攻防为特征,其代表是古巴导弹危机;第二阶段,60-70年代,以苏联攻美守美为特征。其代表件是苏联进攻阿富汗和尼克松调整外交政策。第三阶段,80年代,以美国攻苏、保苏为特征,代表为美国星球大战。
雅尔塔体系已经四五十年了,美国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主宰西欧国家了。他们要求独立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与此同时,东欧国家也在反对苏联的控制,积极寻求与西方发展关系。两极格局的前景如何?
70年代,美欧日经济三足鼎立,美国经济霸权动摇;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解体。俄罗斯美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美国的改革开放异军突起,都成为多极中的一极,两极格局演变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出现,不同于前三次世界格局的演变:第一,没有新的世界大战;第二,不是把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第三,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雅尔塔体系
背景(条件):它是在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弱的时候,德日意味着战败国;苏联扩大了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概念:二战后,世界列强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开始重新划分世界领土和势力范围,建立国际关系新格局。
实质:美苏联盟的两个世界
演变:从二战到50年代中期: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和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之一);从50年代末开始是美苏争霸,到90年代苏联解体结束。这一时期,世界的两极格局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影响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和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冷战主导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冠军,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种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的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战胜法西斯国家的产物,发挥了积极作用。
(1)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和平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二)使世界顺利实现从战争到和平的过渡,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它促进了人的发展和胜利美国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
(4)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平衡的基础上,是美、英、法三个大国长期相互妥协的产物。负面影响:
(1)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重划国界,,导致人口大量迁移。
(3)维护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4)造成了军事两极分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战争危险的根源。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相同点:
(1)建立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世界体系的基础上。
(2)都是通过会议确立的一系列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了世界领土和势力范围,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内容反映了二战前后大国力量的变化,打上了大国的烙印。
(4)都是随着国力的消长而瓦解和毁灭的。
差异: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的意志。
(2)前者调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暂时妥协。
(3)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后者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前者是以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为基础的,必然会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破产。后者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
亚马逊人的简介
提起 “亚马逊”,大家一定会想起全长六千四百八十多公里的南美第一大河——亚马逊河。不过这里所说的“亚马逊女战士”并非是指生活在亚马逊热带丛林中的女战士,实际上,“亚马逊女战士”根本同亚马逊河一点关系也没有。
亚马逊部族生活在欧亚大陆的交界处,大概位置在今天土耳其北部的特尔莫冬河附近,这条河流在萨姆松以东五十公里处注入黑海,周围土壤肥沃,而且非常隐蔽,南部和东部均有高山环绕,西部是宽阔的叶席尔大河,北部便是黑海。 亚马逊是个十分古老的游牧民族,该部族的最大特点是由清一色的女子组成,她们买卖男子生育,把生下的女孩留下,并养育成人。亚马逊部族的另一特点是尚武好战,她们在古代的传说中总是以勇猛无畏的女战士形象出现。
忒修斯与亚马逊人的交锋充分体现了亚马逊人敢爱敢恨的性格。
雅典人为了纪念这位亚马逊女人,为她树立了一根高大的纪念柱。 希腊神话对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战神阿瑞斯的女儿、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之间的战斗的那段描写,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亚马逊女战士无畏的精神和她们妩媚动人的一面。 当时希腊人与特洛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特洛因为他们的英雄赫克托耳的战死而陷入绝望之中。此时,十二位亚马逊女战士在女王彭忒西勒亚的带领下赶赴特洛伊城,帮助他们一起对抗希腊人。亚马逊人之所以加入这场战斗,一方面是因为亚马逊民族天性喜爱战争和冒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女王彭忒西勒亚曾经在无意中犯下罪孽,误伤了自己的妹妹希波吕忒,她希望借此次远征平息复仇女神的怒火。彭忒西勒亚斯亲自挑选了十二名女英雄前往特洛伊,这十二位女英雄虽然楚楚动人,但比起女王彭忒西勒亚依然逊色许多。
我们知道只有女性是无法繁衍的,所以亚马逊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附近的部落与男人交配,生下男孩就杀死,或者交给其父亲,又或者放在野外任其自生自灭;生下女孩就将她培养成亚马逊新的一员。亚马逊人骁勇善战,即使是赫拉克勒斯在征服她们时也是费尽周折,而伊阿宋的金羊毛远征队更是对她们敬而远之。她们还曾与希腊人交锋过若干次,像女王Hippolyte被Theseus抢走后大举进攻雅典,以及后来援助特洛伊的战争。荷马在《伊利亚特》中称呼她们为Antianeira,意为像男人一样战斗的女人。
希腊神话中,亚马逊人始终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这是一个纯粹的女性部落,成年女性都是女战士,而且以在战斗中杀死男人为荣。为了不妨碍拉弓,她们甚至将自己的右乳割去。她们传续后代的方法如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所言,是靠定期访问邻近民族的男性而完成的。如果生下女儿就留下,生下儿子就送回到父亲那里去。但她们究竟是哪个民族、生活在哪里今天仍有争议。有很多关于亚马逊人的神话传世,很多希腊神话中的大英雄都和她们交过手,比如《伊里昂纪》中阿基琉斯就杀死过亚马逊女王,比如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功绩”中有一项就是取得亚马逊女王的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