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联赛对阵表-乒超联赛nba比较

tamoadmin

1.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工资有多少

2.乒超联赛樊振东孤掌难鸣,许昕只要不掉链子,可以力拼山东鲁能

3.乒乓球虽然是中国国球,为什么越来越小众?

4.关于王皓世乒赛决赛前主球板被撕,听说以前国际乒联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是吗?

5.体育赞助对推动职业体育发展的根基在哪

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工资有多少

乒超联赛对阵表-乒超联赛nba比较

作为NBA总得分仅次于贾巴尔的选手,马龙最遗憾的无疑是缺少一枚总冠军戒指,这也是和乔丹同一代球星普遍面临的尴尬。2003年夏天即将年满四十的马龙成为自由人。四十不惑,马龙忠心耿耿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最辉煌的岁月留给了盐湖城,但是为了能够在自己职业生涯结束之前赢得一枚总冠军戒指,马龙不得不选择离开,夺标热门之一的湖人成为他最终的归宿,2002/03赛季还拿着1900万美金年薪的马龙为了能够得到在湖人的首发地位不得不委曲求全,接受了湖人开出的150万美金的“低薪”。树挪死,人挪活,但愿四十不惑的马龙能够在湖人一切顺利。

乒超联赛樊振东孤掌难鸣,许昕只要不掉链子,可以力拼山东鲁能

林昀儒作为国际乒坛的一位实力小将,也是国乒男队的超强劲敌,但是实话实说,在乒超联赛,林昀儒还需要多加历练,毕竟炼狱级别的乒超联赛,已经具备乒坛NBA的实力。想要在这里获得出类拔萃的成绩,的确非常困难,单从本次乒超联赛的9支俱乐部来看。就足以证明国乒的恐怖实力。

樊振东作为国乒主力,最近几年的实力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东京奥运会单打的不二人选,但是面对乒超联赛的超强阵容,如果没有队友的支持,樊振东也会孤掌难鸣,这一次,樊振东的身边的队友不再是马龙许昕等国乒主力。相比较而言,严升,赵钊彦,许锐锋,赖佳新的实力确实略逊一筹。

林昀儒作为外协会球员,能够感受乒超联赛的比赛氛围,已经不虚此行,如果能够获得奖牌,更加对他的第一次乒超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且山东魏桥有林昀儒的加入,还是可以期待一下。毕竟阵容中有大胖梁靖昆,还有周启豪,于子洋和薛飞等实力战将。

马龙依然是乒超联赛最亮的星,有他的地方就有乒乓球,就有冠军,就有鲜花,从奥运模拟赛到全锦赛,从男子世界杯到年终总决赛,再到WTT,马龙的每一站比赛都会给球迷带来不同的感受,更有实力方面的提升,这或许就是永不言败的马龙令球迷钦佩的其中之一。

许昕,马龙的同门师弟,对于胜负而言,许昕的求胜欲望真的不会太强,尤其是面对国乒队友,乒超联赛以及全锦赛,许昕的状态总是令球迷失望。但是面对国际大赛,许昕的恐怖实力得以体现。这或许就是极具艺术球风的许昕。令人失望又期待吧。

这次乒超联赛,马龙领衔的山东鲁能具备夺冠实力。马龙的队友王楚钦,方博,闫安,徐瑛彬也各自具备超强的实力,而能够挑战山东鲁能队的,除了山东魏桥队之外,恐怕就是许昕领衔的上海龙腾。

赵子豪,徐晨皓,向鹏和程靖淇,都是上海龙腾队冲击冠军路上的好帮手,也是因为奥运赛制,才会说起上海龙腾,其中双打方面,是许昕的强项,如果许昕能够在双打和单打中不掉链子。完全可以力拼山东鲁能。

乒乓球虽然是中国国球,为什么越来越小众?

乒乓球作为国球,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已经听说乒乓球没落了,配不上“国球”这个称号。在目前的国家层面,它逐渐淡化乒乓球,并开始抓住人民心中的痛苦运动。抛开政治因素,我相信每个热爱乒乓球的人都在问一个问题。这有什么问题?曾经大力提倡的高大上运动,现在变成了矮矬穷的小众运动,到底是所谓的推广不力,还是孤芳自赏。

现在谈论乒乓球时,第一反应是:中国第一,冠军是中国的!根据这个想法,结果是比赛不是很有趣,我不想在观看比赛后追逐。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统治力在此期间是不可动摇的,但由于球队的实力,这一运动已经下降。我认为这个命题本身并不成立!放眼世界,美式足球也是家庭运动的大门,人民的竞争是“世界总决赛”,其实就是各个州的队伍!但通过这种方式,游戏非常火爆和繁荣!原因是人们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每个团队代表一个地区,这个地区的人都会为这个团队感到自豪,因此,当地公司也会赞助团队!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世界足球热,基层团队扎根,当地人有一种荣耀感,金钱赞助,购买明星,升级结果,大企业赞助,改变明星,升级循环往复。整个群众都有参与感,慢慢向国家队,带着民族荣誉感!比赛能不吸引人?

来看看我们的组织模式。批准建立团队,找到球员,找到公司赞助,并参加比赛。说实话,乒超不知道为什么要争夺排名,申请资金,让团队存在。与当地人有什么关系?你赢了也好,输了也罢不要说我会让你振作起来。即使你不了解游戏,你也说组织的竞争使得人们没有参与感。谁会为你买单?真不如随便一个俱乐部组织个小活动赛。

关于王皓世乒赛决赛前主球板被撕,听说以前国际乒联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是吗?

应该说这样的事情在竞技体育中常有,尤其是全世界都看着眼红,苦心颠覆的中国乒乓球队。

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莫斯科世乒赛,莫斯科世乒赛最后的决赛王皓没上,原因就是半决赛时王皓的主球拍检查出了问题,换用备用拍打的,虽然赢下来了,但王皓多少受了些影响。刘国梁也担心:决赛非比平常,要是派王皓上,再遇到球拍问题怎么办?而且王皓显然也被球拍问题影响了情绪,在决赛前的训练中竞技状态不好,打不对感觉,这实在让人不放心。不得已刘国梁才最后决定临时换将,用张继科替换王皓打决赛第三场。

正因为王皓在莫斯科世乒赛时就遇到过球拍出问题,被迫临阵换备用拍上场的历史,这次国际乒联也是对他严加防范,给他造成的心理压力自然不会小。恐怕他也没走出这个阴影来,影响发挥了,毕竟在莫斯科的赛场上,备用拍很不好用。其实当年刘国梁的退役不也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赛后尿检结果的影响吗?事隔很久之后才证明了刘国梁的清白,但这时候的刘已经很难再找回当初的巅峰状态了。

为什么撕球拍?这让我想到了发生在十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上的一幕,许多运动员在球拍上做了手脚,把球拍中间部分打磨下凹进去,这样就可以容纳更厚的海绵进去,使得自己的攻球更快更转,让对手防不胜防,而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击球区域的海绵是超厚的,后来有人反映了此事,蔡振华亲自参与调查,撕开球拍才发现问题所在,取消了很多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王皓在莫斯科世乒赛上有过问题球拍的“前科”,这次国际乒联会重点留意他的球拍,当然为了防止王皓会再次“”,撕开他的拍子看看他耍没耍什么花样,恐怕也在所难免。当然这给他的压力也会是非常大的。相比之下,看张继科这个小孩子愣头愣脑的,没那么多坏心眼吧,于是也就不加戒备,从轻发落了。

体育赞助对推动职业体育发展的根基在哪

随着社会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赞助行为日趋普遍。据国际赞助研究机构统计,1998年全球赞助支出为174亿美元,2000年增长为220亿美元。在各类赞助中,体育和艺术是主要的赞助对象。其中,体育收到的部分约占75%到80%,艺术收到的部分约占10%到15%。本届德国世界杯上,国际足联选中15家国际赞助商,此外德国世界杯组委会另有6家本土赞助商,这些企业共支付超过7.5亿欧元的赞助费,比起1998年世界杯飙升近13倍。

效果良好的软广告

巨大的投入是为了通过赞助活动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开拓商品的流通渠道,为企业带来巨额的经济回报。企业之所以热衷于赞助体育比赛,是因为体育赞助是一种软广告,对产品销售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缓解人们对商业赞助的抵触情绪,改善并加强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项来自美国本土的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比较愿意购买体育赞助厂商的产品,可口可乐公司全球38%的消费者购买其饮料的主要原因为可口可乐是奥运会的指定饮料。

一般来说,赞助会增大品牌知名度,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友好的态度,最终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对消费者而言,赞助和以产品销售为焦点的传统广告有所不同。赞助不能带来有关品牌或产品的具体知识,但能改善消费者对赞助企业的感受。对赞助企业的信赖、喜欢和尊重能激发起消费者对于该品牌或产品的购买愿望。赞助作为体育营销最重要的内容,是建立或改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双方藉体育运动产生共同的关注点,由此塑造出来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当然更能深入人心,不易动摇,并进而带动业绩的提高。

作为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的传统官方赞助商,阿迪达斯公司在今年世界杯赛中为6支参赛球队提供队服。目前该公司足球产品的销售约占阿迪达斯公司营业额的20%。阿迪达斯公司总裁表示,他们希望借助2006年世界杯效应,将足球产品的营业额增长20%到25%,实现11亿美元的销售目标。

借势彰显品牌的精神内涵

当然,并非只有与体育相关的产品品牌才进行体育营销,比如三星电子、百威啤酒、农夫山泉等品牌也都赞助过体育比赛。这是因为体育营销最大的特点是公益性。体育是人类通用的语言,体现着人类共同的精神价值。因此,赞助体育事业并不需要产品具有“运动型”的精神内涵,赞助2008年奥运最积极的12家企业中,大多数产品形象和体育没有直接关系,例如三星电子、施乐、时代杂志、松下电器、麦当劳等大品牌。

农夫山泉公司是国内一家把体育产业作为营销方向的公司。随着其1998年赞助直播法国世界杯足球赛、1999年赞助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及2000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农夫山泉品牌给人们的印象已不仅仅是水,其逐渐成为积极、自信、团结拼搏等各种体育精神的象征。从今年年初他们推出“买一瓶农夫山泉,就为申奥捐出一分钱”活动,企业品牌从中得到提升。同时,他们还传达出这样一个观念:“农夫山泉的梦想和中国体育事业的梦想是一致的,那就是‘金牌和健康’”。

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和纽带,是建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它不仅代表了产品的形象,也代表了企业的市场形象,所以企业拥有一个知名的品牌,可以有效的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跨国企业全球性赞助活动的宗旨之一是强化全球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而品牌意识是建立品牌忠诚度的基础。

进入本世纪,市场竞争的终极就是品牌的较量,未来的市场营销是跨越国界的、无形的品牌资产的竞争。正如一位著名广告研究专家所说:“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商界与投资者将认清品牌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拥有市场远重要于拥有工厂,而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先拥有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

谨慎选择赞助对象

一个企业在进行体育营销之前,必须有良好的产品基础,有正确的产品定位和与企业战略高度吻合的品牌个性。同时,品牌的发展依靠的是品牌长期战略与不断的品牌建设,而赛事赞助对它来说只是性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条件。用与不用,完全取决于是否需要。如果只是看中了某一点,就不加考虑地投入进去,结果只能得到一时的销售上升,对于长期品牌价值积累作用却不大,万一与品牌定位不符合,反而会扰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品牌专家胡纲指出,赞助活动必须将企业的品牌个性和活动的精神相结合,而这正是国内企业经常忽视的重点。国内大多企业所投赞助往往与自己的发展战略不尽相关,或是盲目攀比竞争对手的赞助策略,要在消费者面前混个脸熟。殊不知,这不仅没有将企业的有限资金做到“有的放矢”,反而分散了企业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统一形象,让消费者“不知所云”。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已经有企业重视体育营销对推广和提升品牌的作用。比如安踏把体育营销作为打造一流企业的法宝。安踏赞助了众多国内顶级赛事,从CBA职业联赛到全国排球联赛,从CUBA到极限运动,从十运会到乒超联赛,中国顶级赛场上随处可见安踏的影子。经过专业赛事的长期塑造,安踏的专业化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从2001年到2004年,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连续4年居行业第一。

安踏选择了CBA,并不是因为名气,而是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中国篮球不同于NBA,不强调英雄、神话,而强调通过不断地努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品牌精神文化定位上符合安踏的要求,成为安踏提供赞助的理由。

如今,体育营销已成为众多跨国企业必争的战场,对于广大的中国企业来讲,发展空间很大,要走的路也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