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郎平教练组成员
2.你认为中国过去好的足球运动员都有谁?
3.陈招娣的生命最后半个月,一向坚强的她和女儿说:要不别治了
4.郎平在哪一年开始出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
5.郎平主要事迹
郎平教练组成员
郎平教练组成员:郎平的教练组共有9人,郎平(主教练、负责二传组)、赖亚文(助理教练、负责副攻组兼知心大姐)、安家杰(执行教练)、吴晓雷(助理教练、负责副攻组)、包壮(执行教练、负责自由人训练)、袁志(负责接应组)、袁灵犀(负责技术录像分析)、于飞(陪打教练)、李童(陪打教练、自由人组)。
郎平,女,汉族,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武清区,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奥运冠军,中国排球学院院长、中国排球协会副,中国女排原总教练。
13年,郎平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16年,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1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1981年,随中国女排夺得第3届世界杯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1982年,随中国队获得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并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
郎平人物评价
运动员时代辉煌:作为运动员,郎平在国家队期间赢得了几乎所有的荣誉,包括两枚奥运会金牌、三枚世界杯冠军和多枚亚运会和亚洲杯冠军。她以卓越的扣球和拦网技术、出色的比赛智慧和顽强的斗志,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代表人物。
教练时代:退役后,郎平成为教练,并带领中国女排在低谷中重回巅峰。她执教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球队,包括中国、美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等,赢得了多个联赛冠军和国际比赛冠军。她以科学的训练方法、严谨的战术布置和卓越的团队建设能力,成为了世界排球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练之一。
你认为中国过去好的足球运动员都有谁?
小编是一个体育白痴,所以小编很少了解体育运动员,不过偶然一次在网上一个节目,说武磊发起了一个善举,让很多的足球小将获益,小编也是看了那个节目以后,才想要了解武磊的!
武磊,1991年11月19日生于江苏南京,中国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
2006年,武磊在中乙联赛的一场比赛中登场,当时他的年龄仅为14岁零10个月,从而成为中国职业足球赛场史上最年轻的球员。2004年,武磊在亚足联 U14少年足球分区赛上打入6个进球,助中国队力压日本夺冠。2012年,武磊单赛季17个入球,以中甲本土射手王的身份带领上海东亚冲超成功。2013年,武磊在中国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打入个人在国家队的首球。2014年,武磊以12个联赛进球,蝉联中超本土最佳射手称号。2015年11月7日,武磊获颁本土最佳射手称号。2016年在2018世界杯亚洲区40强赛最后一轮中,武磊打入制胜一球,帮助中国男足2:0战胜卡塔尔队,晋级世预赛亚洲区12强。4月26日,武磊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殊荣。
2016年11月5日,武磊以14球加冕“最佳本土射手”,这是武磊连续4个赛季夺得该项殊荣。
早年经历
武磊少年时代就喜欢上了足球,当时江苏舜天俱乐部办了个夏令营,武磊不到年龄线,好一阵哀求才报上名,不过经过短暂的启蒙后,他的足球天赋开始显现,每天放学后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从床底下摸出一只排球出门去踢。
2003年,在南京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上学的武磊,正处于小学快毕业的关口,是继续上学还是去踢球,他有点犹豫。最终,武磊拿着李红兵亲自写的推荐信,跟随父亲来到了上海崇明岛的根宝足球基地。在徐根宝去南京为武磊办理完迁移注册后,武磊与根宝足球基地正式签约。
运动生涯
俱乐部生涯
2006年9月2日,在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第十三轮比赛中,年仅14岁10个月的武磊在以根宝基地球员为基础的上海东亚3比5不敌丽江东巴的联赛中替补出场,创造了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最年轻出场球员的纪录。
2008年8月30日,在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第十五轮比赛中,武磊在和青岛海利丰的比赛中打进一球,当时年仅16岁289天,打破黄博文16岁317天的纪录,仅次于队友曹赟定两年前创造的16岁242天的纪录,成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第二年轻的进球者(由于曹赟定在2006年打破纪录时媒体报道甚少,以至于近年来一直误传武磊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最年轻的进球者)。
2009年,武磊代表上海全运队参加全运会足球甲组比赛,并多次成为球队的关键先生,成为上海队夺得冠军的功臣。在2009赛季中甲联赛中,武磊打进了6个球,是上海东亚队的队内最佳射手。在随后的2010赛季与2011赛季的中甲,武磊分别以10球与12球的成绩,继续成为队内头号射手,然而上海东亚在这三年中连续冲超失败。
2012赛季中甲联赛,武磊和球队终于迎来大爆发,上海东亚提前三轮冲超成功,并最终夺得联赛冠军,而武磊也以17球的成绩在联赛射手榜上排名第三,同时也是中甲联赛的本土最佳射手。
2013年3月8日,在中超首轮上海上港对阵北京国安的比赛中,武磊打入个人在中超的首粒进球。
2013年6月2日,在中超第12轮比赛中,上海上港以6-1大胜上海申鑫的比赛中,武磊上演帽子戏法并送上了2次助攻。
2013年8月17日,中超第21轮,上海上港客场对战天津泰达队,武磊再次完成独中三元的帽子戏法。帮助上海上港3:2战胜天津泰达队。
2013年9月27日,中超第26轮,武磊在37分钟内上演帽子戏法,帮助上海上港6-1大胜青岛中能。武磊一个赛季上演了三次帽子戏法,这在中国足球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武磊成为中国顶级联赛单赛季完成三次“帽子戏法”这一壮举的第一人。
2016年2月9日19点30分,2016年亚冠资格赛第3轮,凭借武磊(两球)及孔卡的进球,上海上港主场3-0击败泰超劲旅蒙通联,上赛季中超亚军亚冠首秀取得胜利,晋级本赛季的亚冠小组赛。[2]
2016年5月8日,武磊在石家庄裕彤国际体育中心完成俱乐部生涯的第100球[6]。
2016年5月24日,亚冠联赛1/8决赛第二回合,武磊在比赛91分钟破门,帮助上海上港1-0战胜对手,总分2-2,凭借客场进球的优势,晋级8强[7]。
国家队生涯
武磊2004年,武磊在亚足联U14少年足球分区赛上打进6个球,帮助助中国队力压日本队和韩国队夺冠
2009年10月,在徐根宝的推荐下,他入选由宿茂臻执教的中国国青队,并受到宿茂臻的重用,成为球队的进攻核心。他在11月进行的亚青赛预赛表现出色,5场比赛打进9个进球,成为中国国青队成功晋级正选赛的头号功臣。
2010年2月14日,武磊在2010年东亚足球锦标赛对阵中国香港的比赛中替补于海出场,完成国家队首秀。
2010年10月,武磊又代表中国国青队参加在山东淄博展开的2010年亚洲U19青年足球锦标赛。
2013年7月,在东亚杯最后一场中国队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武磊首发出场,且在比赛中一传一射,帮助中国队最后以4:3战胜澳大利亚队,这也是武磊在国家队中的首粒进球。
2014年9月4日,在中国队与科威特队进行的一场国际友谊赛中,武磊打入个人在国家队的第三粒进球。10月14日,在中国队对巴拉圭队的比赛中,武磊在上半场第18分钟破门,帮助中国队2-0战胜巴拉圭。12月13日,在中国队与吉尔吉斯斯坦的热身赛中,武磊在比赛的第34分钟打入一球,帮助中国队以4-0战胜对手。
2016年在2018世界杯亚洲区40强赛最后一轮中,凭借黄博文和武磊的进球,中国男足以2-0的战胜卡塔尔队,晋级世预赛亚洲区12强。
2017年9月5日,世预赛12强赛最后一轮,武磊打入反超一球帮助中国队2-1战胜卡塔尔队
场外生活
认干爷爷
武磊武磊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在根宝基地里出身于低收入家庭的好苗子并不少,徐根宝想的办法就是帮他们认“干亲”。徐根宝选择的人是有讲究的,首先条件要好,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气场的家庭。最终徐根宝选择了与自己有交情的画家程十发。由于程十发年纪大了,武磊就认了程十发做自己的爷爷,然后认了他的儿子做干爹。认了这个干爷爷后,武磊每个月的生活费有了着落,球队放,他也经常去住在程十发家,武磊以前都是住上海的队友家,后来就住程十发家了。直到武磊打上职业联赛,这一“赞助”才告一段落,2007年7月17日程十发去世,武磊专程“回家”吊唁。
说完武磊,我就顺便在聊聊武磊的女朋友惠若琪,一般八卦的心理,都是看完生平,再看感情,所以小编就在这里附送了他的女朋友,大家一起看看吧!
惠若琪,1991年3月4日出生于辽宁大连,女子排球运动员。凭借在2006-2007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中的出色表现,16岁时进入中国女排集训大名单中,陈忠和对这个女排新星充满期待。
2011年,惠若琪在俞觉敏执教的国家队中成为主力,和队友一起拿到亚锦赛冠军和世界杯季军。2013年,郎平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22岁的惠若琪担任了中国女排的第15任队长,身披12号球衣。这也是继张蓉芳、郎平、许新、李国君、孙玥后又一任主攻担任队长。
2014年,在女排世锦赛上,获得亚军,创造了16年来的最佳战绩。2015年5月28日晚,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在天津落幕。中国女排在决赛中战胜韩国,时隔4年重夺亚锦赛冠军,是中国队斩获的亚锦赛第13冠。这是惠若琪第四次参加亚锦赛两次夺冠,这也是惠若琪第二次以队长身份参加亚锦赛,成绩是一次夺冠。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闯入决赛,在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获得奥运会冠军,惠若琪作为中国女排的队长,站上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10月20日,惠若琪获得2016网易时尚跨界盛典年度最具人气运动员大奖。
2017年2月26日,2016-2017赛季中国排球联赛全明星赛在深圳举行,惠若琪荣膺最佳人气女运动员;4月27日,惠若琪在GMIC2017全球互联网大会年度盛典获颁2017年度互联网时代最具影响力体育人物。5月3日,惠若琪当选"爱岗敬业好青年"。
2017年5月,获得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2017年6月8日,惠若琪孟非受邀担任第十届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公益形象大使
早年经历
初识排球
1999年,因父亲工作调动,八岁的惠若琪随家人移居南京,同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惠若琪接触到了排球。[27]小学三年级,她参加了中山东路体校业余训练后,又一次成了"插班生"。初入队时,"老"队友已经能双手颠球二三百个,而她,只能掂三两个。体校排球教练的训练非常严厉,而惠若琪却知难而进。
中学练球
上了初中,惠若琪在排球训练和文化学习上,都变得更主动,一开始,她以主攻为目标,结果几个月下来,她取代了主攻手。紧接着,她以队长为目标,结果一年下来,她成了队长。
随着惠若琪球艺的提高,她经常被选拔参加国内外赛事,有时一去半个多月。包括平时训练占用的时间,她用在文化课上的时间,只有同学的50%。然而,惠若琪"不服输",她不仅要用排球证明自己是强者,还要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并非弱者。要外出学习,她预先找到几门文化课老师,带上有关参考资料和作业,训练之余时间自学。正因为如此,她文化课成绩才能由全班最后一名跃入第一名。
入选省队
200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入选江苏队一队。起初,她只是一队借用。然而,赵金才教练大胆起用她,一试,还行!很快,她便成为主力队员。她虽然有1.92米的个头,然而年龄还小,力量似乎不够强。不过,她的球感好,投球动作到位,讲究技巧,常能克敌制胜。班主任李淑英老师也是她的球迷。她评论说:"惠若琪是用脑子在打球"。
2006年全国女排职业联赛,江苏获得7年来最好的成绩:季军。
2007年的春天,惠若琪也迎来了自己排球事业的春天,入选国家女排。
崭露头角
2006年,年仅15岁的惠若琪代表南京市参加了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并收获了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两项冠军。凭借在省运会中的出色表现,惠若琪接到了省队抛来的橄榄枝,热爱排球的小姑娘当即决定暂时放弃学业,去省队专攻排球。这个球龄只有6年的女生"一步登天",正式成为江苏女排的一员。身高1.89米的惠若琪成了当时江苏女排最高的球员。一个月后,惠若琪便坐上了主力的位置,代表江苏女排参加了上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虽然在比赛中有时会出现波动,但她的高点进攻仍然是江苏女排最为犀利的进攻手段。
入选国排
惠若琪凭借在联赛中的出色表现,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把惠若琪征调来,让她在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训练馆和冯坤、赵蕊蕊、杨昊等人一起训练。从2006年12月11日到22日短短的12天时间的接触,让这个90后排球小丫赢得了陈忠和的肯定。在那次临时集训中,惠若琪表现得非常积极,她扣球凶猛,救球也很玩命,在分组对抗中频频得分。而且和其他身材高大的队员相比,惠若琪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她不仅具有网上优势,后排的一传和防守也丝毫不差,陈忠和对她的表现相当满意。
运动生涯
2006-2007联赛中,16岁的惠若琪就被陈忠和相中,出现在2007年中国女排集训大名单中。
2008年,再度招入了惠若琪。
2009年,惠若琪入选蔡斌执教的国家女排,那时18岁的惠若琪依然是一名替补。
2009和2010年瑞士女排精英赛,惠若琪在各项技术统计中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蝉联最佳一传。
2009年6月,瑞士女排精英赛是惠若琪第一次出国比赛,表现出色,获得最佳一传,逐渐在国家队站稳脚跟。
2009年6月,意大利女排精英赛,首战中国队负日本队。舆论质疑中国女排,蔡斌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在次战对阵波兰队的比赛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换下除王一梅之外的所有主力。惠若琪等人也获得了首发的机会,年轻就不怕失败,给了机会就一定要把握住。惠若琪没让自己失望,最终3比1击败波兰。全场最高的20分的进账,也让她成了中国队当晚逆转波兰的MIP。
2009年7月31日,世界女排大奖赛开打。惠若琪继续扮演替补上场奇兵逆转的好戏。宁波北仑站中国对阵俄罗斯,新秀惠若琪第四局被替换上场发挥非常抢眼,中国女排3:2逆转俄罗斯女排。澳门站,对阵巴西一役,惠若琪险些再度帮助中国队逆转巴西,最终中国女排2:3惜败北京奥运冠军巴西。小惠在进攻上面对巴西这样的强队毫不手软,发挥出色,只打四局拿下17分,其中扣球拿下15分是全队最高的头号攻击手,而她出手仅仅为29次,成功率超越50%也是全队头名。惠若琪每次成功得分后激动的挥拳和欢呼也为球队带来了无限鼓舞。香港站,中国对阵波兰,惠若琪带着肩伤再度替补救场,帮助中国女排把扳平,而后遗憾地2:3输于波兰。但是,惠若琪全队第二高分13分,特别是第四局最后关头的三记重扣将比赛两次带入局点堪称亮点。此后,惠若琪由于肩伤休战,无缘了在日本进行了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2010年,在2010世界女排大奖赛受伤倒在赛场上,而带去参赛的队员居然找不到能接6轮一传的主攻替补,结果整个2010-2011赛季国内联赛和广州亚运会惠若琪全部缺席,还缺席了2010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导致国家队战绩不佳,跌到历史最低谷第10名,不说惠若琪在世锦赛就能打到世界一流强队的位置,但至少不会低到第10名。
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后王宝泉离任,俞觉敏又挑起国家队主教练大梁,惠若琪也伤愈复出,复出后的她状态恢复还是不错,在国际比赛中,惠若琪的发球还不错,她是上手飘结合找人的发球居多,很多发球都注意对手的后排站位,利用发球落点的变化避开自由人接发球区域,而是主要冲击后撤接一传的前排主攻,这样可以利用发球破坏其进攻节奏,弱化前排强攻的威胁。惠若琪在端拦网上表现突出。欧美球队主要的进攻点体现在强力接应1,2号位的进攻,惠若琪与其隔网相对,面对欧美接应的强势进攻,惠若琪通常能够有正确的预判和准确的起跳时机以及合理的拦网手型,多数时候将对手在1,2号位的调整强攻卡在自己的十指关下,并且也多次有效地将欧美球员副攻背飞战术进行封锁。
2011年,复出后的惠若琪,可以说是中国女排的支柱,是中国女排攻防转换的核心,状态不错很快坐稳一个主力主攻位置。2011年世界杯中,中国女排获得铜牌,成功挺进伦敦奥运会,惠若琪作为场上的主攻手功不可没。在赛后的各项技术排名中,在得分榜上位列第6(队内第1),最佳扣球榜上位列第11(队内第2),最佳一传榜上位列第4(队内第1)。在中国队的11场比赛里,有6场是全队得分王,其中对美国25分,对日本23分,对意大利18分;其中在对日本的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惠若琪[2]被评为当场最佳(MIP)。
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小组第二出线中国女排在1/4决赛不敌日本队,最终只获得并列第五名。2012年这一年中惠若琪因为体力问题,状态起起伏伏,在与一些球队的交手中也有受挫。在伦敦奥运会的单项技术排名中,最佳得分第9(队内第1),最佳一传第6(队内第1),最佳发球第1。在2012年中国女排的最后一项赛事女排亚洲杯中,荣膺最佳发球和最佳一传。
2013年,郎平执教中国女排,惠若琪担任了新一届中国女排的队长。在2013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上以4胜1负的战绩获得亚军。
2014年,女排世锦赛,惠若琪作为队长率领中国女排,与队友一起获得世锦赛亚军,创造了16年来的最佳战绩。和11年世界杯相比,惠若琪不再是队内第一得分手,但是她承担了中国队大多数的后排一传和防守任务,同时前排依旧要完成打调整攻和过渡球的任务。在赛后的技术排名中,惠若琪依旧是在三项技术排名中进入前十,最佳得分第9(队内第3),最佳防守第7(队内第1),最佳一传第3(队内第1)。
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以七场比赛只失一局的全胜姿态时隔4年重夺冠军,这也是惠若琪的第四届亚锦赛,继2011年夺冠后,2015年以队长身份再度夺冠。
好,小编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明天小编在继续和大家分享!
陈招娣的生命最后半个月,一向坚强的她和女儿说:要不别治了
2013年4月5日的早上10点,北京八宝山东礼堂的现场,悲伤和哀痛笼罩了整个礼堂,连礼堂外的鸽子都莫名地失了声,似乎是感受到了现场沉重的气氛。
这里正在举行一位中国女排扛鼎人物的葬礼,到场的有她曾经亲密无间的队友,有女排主教练袁伟民,也有她最亲近的家人们。
而更多的人群则是围聚在礼堂外面,他们是礼堂里这位女排女神的球迷。这些人有的来自北京当地,有的从外地匆忙赶来,而他们来此的目的都是一样:再看一眼这位自己心中的偶像。
里面躺着的,是中国前女排国手陈招娣。
在中国女排健儿冲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十四亿中国人心中最大的骄傲时,陈招娣便是这支钢铁女子军团的关键人物,而她的离世,也成了举国共哀之事。
一直到陈招娣离世的最后时刻,这位曾经的女排将军都不忘关心女排的赛事,心系未来女排的发展和构图。
病痛折磨下,她也曾想过放弃治疗回家疗养,不给国家添负担,可最终,病痛还是夺走了这位女中豪杰的生命。
回首陈招娣这一生,她曾有过很多荣耀,比如世界杯赛的冠军队伍,又或者第六届人大代表,亦或者是少将头衔和女排教练,这些荣耀大多与女排之间关系密切,而陈招娣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女排将军的外号。
少将的头衔,女排运动员的身份,这两份分别是运动场和国家授予的荣耀,而在陈招娣心中,这两份荣耀同等重要。
时间倒转回故事的开始,还是在陈招娣高中那年。在12年,陈招娣开始接触系统的排球训练,她在杭州市业余体校和北京体校青训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排球训练。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位后来的女排将军在初次接触女排时,竟也曾被认为是“没有天赋”。在教练的眼中,陈招娣算不上是天赋型选手,但是天赋和努力同等重要。
在家中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兴趣导向下,陈招娣坚持了下来,别人用一份的功夫,她用两份甚至三份。
早上五点,她已经早早在训练场蓄势待发,训练结束后,她依旧一个人留在训练场练习白天打不出的球。
这份刻苦劲甚至鼓舞了她的身边人,也打动了那位曾经说她没有排球天赋的教练。而最终陈招娣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支撑着她一直走到了最后。
一年后,陈招娣从北京体校青训队毕业,同年她参加了中国,并且入选八一排球队。
八一队隶属于中国,入选这支队伍的运动员们既是运动员,又是军人。
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让他们在运动场的战场上所向披靡,而陈招娣便是加入了这支英雄队伍。
或许正是因为出生军中,扎根于军中,陈招娣才会对部队有那么深层的感情。
在这支铁血队伍里,英雄辈出,而陈招娣也打出了自己的风格,被人号为“拼命三郎”,靠着这份努力,她成了后来打出中国的女排团队的关键一员。
宝剑终将出鞘,在袁伟民教练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这只养了许久的宝剑终于出场,从此,世界排球迎来了中国女排的时代。
秘鲁世锦赛,女排队3比0打败东道主,夺得首个冠军。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队3比0战胜美国蝉联三连冠的消息鼓舞了整个华夏大陆。
东京世界杯,中国女排3比1拿下巴西队。
再到前捷克斯洛伐克世锦赛,女排连战八场,连胜八场,拿下了属于她们的世界首个五连冠队伍荣耀。
女排的五连冠曾让这支队伍屹立于世界之巅,而女排精神,也成了一个形容词。
2006年,中央批准了陈招娣的少将军衔,这位曾和中国女排一同走向世界的女排姑娘获得了自己人生的第二大最重要荣耀。
陈招娣说,如果夺冠是一个运动员的最高荣耀,那么当将军就是一个士兵的最高荣耀,而现在,自己已经梦想成真。
正是这么一份特殊的殊荣,让陈招娣有了女排将军的美誉。
而事实上,在赛场这一特殊的战场上,陈招娣也的确无愧于这一美誉,她觉得自己出自八一队,也是一名军人,是一名上战场的军人,只不过属于她的战场是国际的大小排球赛事。
每一场比赛中,陈招娣总是拼劲全力,带伤上“战场”也是常有的事,有一场比赛前,陈招娣的手臂受伤,所有人都劝她休息,可是陈招娣却强忍下自己的疼痛,配合着整个队伍拿下了比赛。
女排队员和少将的身份,在陈招娣的身上,完美地交叉到了一起。
可英雄总会迟暮,而曾经的女排将军,也会因为病痛的折磨苦不堪言。
在陈招娣从排球前线退下后,她也未曾真正离开过运动场,她成为了女排新教练,规划着新一代女排姑娘们的运动生涯,看着这些新生代的女排姑娘们,陈招娣感觉自己的心态也年轻了起来。
可是在雄图大志未曾实现之际,陈招娣却早早被病痛折住了步伐,她患上了直肠类癌,这一疾病折磨了这位女排将军生命的最后几年。
其实,这一切早就已经有所预兆,外界媒体曾多次报道陈招娣可能得了直肠类癌,而她的父母,姐姐以及弟弟都患有类似的病症,这一病症困扰了陈招娣和她的家人们。
两次大手术后,陈招娣的病情本来已经趋于平稳,可在几天后,她的病情却又突然恶化,她的状态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在她生命的最后半个月,一向坚强的陈招娣竟和身边朝夕相伴的女儿说,要不别治了。
一方面,陈招娣的病已经发展到了极度的恶化状态,病痛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她。 另一方面,陈招娣觉得这个病既然已经医无可医,那不如回家去,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最终,在反复的煎熬下,陈招娣没有挺过去,在五十八岁的年纪早早离开了我们。
2013年4月5日,陈招娣的葬礼正式在北京八宝山东礼堂举行。
送别那天刚好是清明,刚下的一阵雨仿佛是为陈招娣而下,从6点起,北京八宝山东礼堂的门口就已经陆陆续续有人群聚集,他们有的来自北京本地,但更多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粉丝,为了送别偶像,他们共聚此地。
女排夺冠一晃已经是好几年前,可对于这些曾经的铁粉来说,这却仿佛是昨天。
门口聚集的粉丝大多数已经人到中年,各种生活的压力本已经让他们抽不出多少空挡,可是得知陈招娣的去世,他们还是自发聚集到一起。
还有陈招娣曾经的战友们,那些共创中国女排奇迹的姑娘们也都来了,教练袁伟民,郎平,孙晋芳...已经不再年轻的女排姑娘们再次齐聚一堂,却没想到已经是天人两别。
在主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参加葬礼的送葬人群陆陆续续进场。后面跟着的女排队员们忍不住掉下眼泪,停滞了步伐。
袁伟民转过头来,对身后的队伍说了一句: “别掉队,都跟上”。
顿时,眼泪喷涌,这是曾经袁伟民在教导他们时常用的口头禅,而如今,她们都来了,可队伍却已经少了一人。
在悲痛中,葬礼一步步推进,可一切都已经结束,人群依旧久久不愿意散去,人们停留在这里,仿佛这儿有陈招娣留下的气息。
袁伟民和郎平们一同将一个花环裁剪,变成了排球的模样,其上写了“老女排全体队员”。他们相信,这是对于陈招娣最好的怀念和慰藉。
在陈招娣的遗体被火化后,她的家人们从陈招娣的骨灰中找到了数根钢钉,这些都是曾经女排的辉煌背后所要经受的磨难。
有拼命三郎之称的陈招娣从来不是娇柔之辈,在女排队伍里,她钉死在前线,为每一次进球而挥洒每一滴汗水。出了女排队伍后,陈招娣依旧是奋战在女排的一线,而这也是她能够被中国授予少将殊荣的原因。
在陈招娣身上,“女排精神”四个字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旁人的眼中,陈招娣或许是一位女排名将,是一位军队中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可是在陈招娣的女儿郭晨心中,其实母亲也只是一位平常的母亲,而不寻常的地方,或许就在于陈招娣身上展现的女排精神,给自己带来的鼓舞。
郭晨在长大成人工作后,和自己的母亲一样,选择了投身于运动行业,做了一名排球运动员,如今则是担任排球裁判。
这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是一段佳话,可事实上,郭晨选择和母亲投身于一样的行业,甚至是同一种运动,的确是因为母亲的深远影响,以及母亲曾经打造的,但是陈招娣从一开始,却不愿意女儿和自己一样,去从事运动行业。
而当年的女排姑娘们的后代们,其中有十多位姑娘,可是选择和母亲一样打排球的,也仅仅只有陈招娣一人。
一方面,在她们看来,儿孙自有儿孙福,完全没有子承父业,左右自己女儿的意志。
另一方面,她们都曾经为排球付出过一切,也经历过这份痛苦,所以他们也自然知道这份荣耀背后的不容易,陈招娣不愿意女儿继续打排球,正是怕女儿吃不消这份苦。
再加上女儿从小就患有心肌炎,陈招娣更不愿意让女儿和自己一样从事排球运动。
其次,人们总是忍不住有对比心理,曾经打造了辉煌的女排姑娘的女儿,和母亲一样从事同样的行业,那是不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者不亚母亲风,不管她们做的有多好,总是免不了被拎出来和她们的母亲做对比。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陈招娣不愿意让郭晨打排球,甚至曾经是坚决无比: “你不许去!”
排球给了她辉煌,可她却不愿女儿重蹈覆辙。
不过,在女儿的坚决态度下,陈招娣还是妥协了,而在陈招娣生前,很多场排球联赛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副温馨的画面。
郭晨在场边担任裁判,而在她后面,则是坐着她的母亲陈招娣担任比赛监督。
母女在同一片赛场工作,这也成了球场的一段佳话,而这也是郭晨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说到动情之处,郭晨忍不住掉泪: “我每次最需要她的时候,她总会出现,可是以后呢,她就这么走了...”
如今的郭晨依旧继承着母亲的事业,在赛事的一线进行裁判执法。
至于陈招娣的丈夫,如今则是在从商。陈招娣被世人称为女排将军,可见她对于女排和部队的特殊感情,而她最珍视的感情,也同样来自于部队。
在生前谈及自己丈夫郭小明时,陈招娣曾说: “我们是在部队认识的,他转业后开始下海经商,我们俩互不干涉彼此的工作,遇到事情一起商量解决。”
提到丈夫时,陈招娣脸上总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可本想白头到老的二人,最后却早早被迫阴阳两别。
在陈招娣葬礼当天,面对前来见招娣遗容的人群,郭小明虽然自己已经是忍不住红了眼,但仍在安抚大家情绪, “招娣给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心。”
的确,陈招娣这位女排将军给大家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女排精神一直到今天,依旧在影响着世人,而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给我们带来支持和依靠的女排姑娘们。
郎平在哪一年开始出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
1990年,郎平回到国家队,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获第11届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
1995年2月15日,郎平受邀从美国返回国内,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同年率队获得女排世界杯季军。
1996年,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
19年,郎平率中国女排获第九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1998年,郎平率队夺得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13届亚运会排球比赛金牌。
2009年,郎平执教广东恒大女排。带领恒大女排获得2009-2010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甲B冠军,2010-2011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甲A亚军,2011-2012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甲A冠军,2012-2013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甲A亚军。
2013年4月25日,郎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带队获得了2014女排世锦赛亚军。
2015年5月,郎平在天津带领中国队重夺亚锦赛冠军。
同年8月22日-9月6日,女排世界杯,郎平带领中国队以10胜1负积30分的战绩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郎平执教生涯的首个世界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第八个世界冠军。夺冠的中国女排同时获得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
2016年8月21日,郎平以主教练身份率领中国女排以总3:1(19:25,25:17,25:22,25:23)战胜塞尔维亚队,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
2017年3月29日,中国排球协会公布了女排2017年集训通知,郎平将担任总教练。同年9月26日晚,中国排球人在北京星光视界中心举行了一个盛大的party,不仅颁发了上赛季联赛的各大奖项,还进行了排超联赛的启动仪式。国家队总教练郎平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自己已经结束“病”,开始归队生涯,带领姑娘们在训练馆摸爬滚打,中秋和国庆她将陪伴姑娘们度过本年度国家队最后一期集训。
2018年4月23日晚,国际排联公布征战2018年世界女排国家联赛的各队大名单。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国家联赛。同年8月,郎平入围第二届国际奥委会终身教练奖候选人。
2019年1月6日,郎平任中国奥委会委员。同年9月,率领中国女排以11场全胜战绩夺取女排世界杯冠军。
2020年7月,郎平证实将于东京奥运会后退出排坛一线执教的想法没有改变。
扩展资料:
郎平简介
13年4月,郎平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16年,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1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1981年,随中国女排夺得第3届世界杯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1982年,随中国队获得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并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年,随中国队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协助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1986年,郎平宣布退役。
1995年,郎平被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1996年,郎平获得国际排联颁发的“世界最佳教练"。2002年10月,郎平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13年4月25日,郎平被任命为女排国家队主教练。2015年2月,郎平获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奖。2016年2月,郎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3月,郎平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8月,郎平以主教练的身份带领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10月,郎平成为中国"火星大使"。12月,郎平当选2016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最佳教练。12月15日,获得2016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教练奖。2017年2月8日,被评为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院授予郎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1月,任中国奥委会委员。2019年9月,率领中国女排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
郎平主要事迹
郎平主要事迹:
13年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16年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1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1980年入选中国体育劳伦斯奖第二届十佳名单。1982年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1996年获得国际排联颁发的“世界最佳教练”。2002年10月,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13年4月25日,被任命为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2015年2月1日,获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奖。2015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并直接晋级2016年里约奥运会。
2016年1月16日,与王育成在京举行婚礼。2016年1月24日,获2015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奖和评委会大奖。2016年2月14日,荣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2016年8月21日,郎平带领女排战胜塞尔维亚,赢得里约奥运会冠军。
扩展材料: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奥运冠军,现任中国女排总教练、中国排球学院院长。
郎平的父亲是个体育迷,一有机会,父亲就带着郎平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父亲对体育的酷爱,影响着郎平。在郎平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排球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87年,郎平与前八一男排队员白帆的结合。二人当时在北京饭店举行隆重的婚礼,之后郎平赴美国留学,并诞下爱女白浪浪。1995年,郎平与白帆在美国离婚,根据当地法律,二人各自分享一半抚养权。
郎平,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绰号。她身体素质好,弹跳力强,摸高可达3.17米,快攻变化多,网上技术突出,以四号位高点强攻著称,是中国女排的核心人物。?
郎平细节定成败,以身作则传承女排精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