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
2.为什么说在王皓之前,马琳才是千年老二?
3.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王励勤输给马琳的原因在哪里?
4.2004国际乒联巡回琳和王励勤
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
王励勤和马琳作为“二王一马”时代两位核心人物,前者把横板正手打到了极致、后者把直板打到了极致,标志性的侧身暴冲是其最主要的得分手段。两人孰强孰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从打法来看,王励勤是克制马琳的,这是两人技术特点所决定的。首先,王励勤超强的正手能够对马琳形成足够强的压制力,抑制马琳灵活多变特点的发挥。其次,王励勤身高臂长控制范围大,技术极为扎实,对马琳的刁钻球风免疫力较强,一旦进入正手进攻的节奏,马琳很难招架。
从交手记录来看,两人不分伯仲,据说是马琳领先略胜一局(数据不详,清楚的球友请告知)。这两个人比赛思路相当简单,就是马琳在极尽所能耍花招,王励勤力求化繁为简。马琳赢球一般就是爆冲或者挑打,王励勤则是坚决地压左调右,用劈长来简化比赛,降低马琳的上手质量,伺机使出无敌正手。并且王励勤护台面积大,质量稍逊的爆冲大概率可以防住,所以两个人的比赛很多时候是体力的比拼:马琳在全力跑动,试图侧身使用正手。
这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情况,马琳在比赛较少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可以赢王励勤,但在比赛较多体能消耗较大的世乒赛上三次负于王励勤。我们也可以看到职业生涯中王励勤拿了三个世乒赛冠军而没有世界杯冠军,马琳拿了四个世界杯冠军而没有世乒赛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马琳三次世锦赛男单亚军,两次都是败给了王励勤。1999年19岁的马琳连续战胜萨姆索诺夫、金泽洙和瓦尔德内尔闯入决赛,最终决胜局以两分之差输给了鼎盛时期的刘国梁,在这之后马琳在2005年和2007年再次闯入决赛,却均输给了王励勤。其中2007年世乒琳曾一度大3-1领先,第五局7-2领先,还是被王励勤绝地反击4-3逆转夺冠。
马琳和王励勤很有意思,一个独霸世锦赛,一个独霸世界杯,俩人在对方的主场都赢不了对方。马琳三次含恨世锦赛,无缘大满贯伟业;王励勤三次世锦赛男单冠军,却连续九届参加世界杯,最好成绩仅是亚军,真是造化弄人啊!
为什么说在王皓之前,马琳才是千年老二?
马林擅长前三板,最熟练的技术是边拍反手,但对爆发的体力要求很高,不仅跑得快,而且还需要全力,所以王力勤的主要损失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因为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很多,后排确实跑不动,爆发力大大降低。世界杯和奥运会很少,所以我们不怕王力勤。王力琴的打法比较传统,发球一般,得分靠正手相持,但王浩是三个反手中最好的,接发球时直接扭动和扳动,再对反手,王力琴也不能用正手反手,即使不情愿也不行。正手力量也大大降低了,所以他输了。但马林可为什么要王浩?因为马林发球很好,王浩经常看不清发球。他经常看到王浩准备在比赛中扭转乾坤。他暂时看不到发球,所以他必须在对方擦一块木板。反面摩擦的质量不高,马林经常反手击球。虽然王浩的直击技术很好,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即防守能力差,这是由手的形状决定的。
杨英说王浩,其他人都比较精力充沛。这是他的反手。为什么这不是因为王好牛,而是因为直击防守不好,必须要有暴力,而是马林的一方。在突发计算中,最难接住的球是王浩的反手,他无法抵抗和回撤,而且横梁相当好。张继科和王立琴都有过反手抓住马林的突破的经验。
马琳和王皓的虽然也是15对10马琳上风一点的数字,但是考虑到俩人巅峰不完全重合,马琳对王皓的胜负不算是上风,但是巅峰期马琳每次赢两回,王皓差不多就要找一次回来:马琳的前三板对在队友那是打点折扣的,王皓反手也确实比较好,也就是王皓相持防御攻守转换不算特长,否者战绩会更接近一点。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王励勤输给马琳的原因在哪里?
马琳公认的技战术变化多端,前三板致命,而王励勤则是基本功扎实,稳扎稳打,变化少,失误少,上手慢,
08年那场比赛是半决赛,马琳和王励勤都是为了奥运冠军努力,先前两人都没得过。马琳一上场气势如虹,把王励勤打懵了,所以王励勤没办法和他相持,就处于自己的劣势,
输球就是一定的!
2004国际乒联巡回琳和王励勤
呵呵,这个我看了!我现在只记得马琳最后输了,好像是被逆转的!他们打表演的原因是,最后一局。王励勤大领先,马琳已经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了,为了让观众得到更大的观赏度,所以打起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