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薇什么水平-冯天薇vs李佳薇

tamoadmin

1.刘国栋的新加坡女队

2.李佳薇 冯天薇 于梦雨 是中国人吗

3.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乒乓球队员名单

刘国栋的新加坡女队

冯天薇什么水平-冯天薇vs李佳薇

女队阵容

李佳薇(世界排名第五)

王越古(世界排名第八)

冯天薇(世界排名第九)

孙蓓蓓(世界排名第37)

张雪玲(世界排名第49)

一号李佳薇

出生日期:1981.8.9

项目:乒乓球

身高:172cm

体重:60kg

国籍:新加坡

李佳薇6岁开始打球,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1990年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1994年进入北京队,1996年远赴新加坡,成为新加坡队的主力。李佳薇的打法秉承了北京队横拍快攻的特色,技术风格类似当年的国手王燕生和滕毅。李佳薇的发球多使用反手位一个带“拱”的迷惑性动作的侧上、侧下旋发球,正手位可以用正胶发半下蹲发球。李佳薇接发球多用正胶突击或者直接劈长和对方打相持,相持中她的反手速度快、力量大、角度开,多使用压反手变正手的战术。

二号王越古

(Wang Yuegu)

国籍:新加坡

生日:1980.6.10

籍贯:辽宁鞍山

项目:乒乓球

打法:右手正手反胶横板快攻结合弧圈、反手生胶右手

中国八一队前队员,两年前到新加坡发展事业。1990年,王越古被八一体工队挑选入队训练,1993年进入国家二队。1995年进入国家一队。1997年全国乒协杯击败王楠、李菊获得亚军。由于右脚踝的伤势,王越古做了一次大手术,但随后,在国家队失去位置。2001年,王越古以中国乒协的名义交流到日本打球。她在日本征战四年,其中三年还取代前中国名将何智丽,成为全日本女单冠军。 2005年,王越古接到新加坡国家队的邀请,并加入新加坡国家乒乓球队。同年6月首次代表新加坡参加韩国公开赛,阔别国家赛场6年的王越古与队友配合,获得女双亚军,并打入女单复赛。

主要战绩:1997年全国乒协杯第二名,全国八运会混双铜牌;

2006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女单冠军、俄罗斯站女单亚军、德国站女单冠军;

三号冯天薇

国籍:新加坡

出生日期:1986年8月31日

原籍:中国黑龙江

打法: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世界排名:第40名

职业战绩:

2002年中国全国青少年女单冠军

2003年世界青少年巡回赛新西兰站女单八强

2007年中国台北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中国台北公开赛女单亚军

李佳薇 冯天薇 于梦雨 是中国人吗

这三位其实一开始都是中国人,但是后来都加入了新加坡国籍,成为了新加坡乒乓球界的名人。

众所周知,中国乒乓球国内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很多无法在国内得到机会又想坚持乒乓球这条道路的球员都选择到国外谋发展。而上面提问说到的这三位就是这种情况,而且她们都加入了新加坡国籍。

一、李佳薇

李佳薇是北京人,她的父亲李万祥是著名的乒乓球教练。李万祥的训练方式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女儿更是动不动就打。很小的时候,李佳薇的梦想就是远离父亲。

13岁时,李佳薇进入北京队,开始参与国内比赛。但是,内部竞争太激烈,李佳薇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到了1996年,李佳薇选择到新加坡发展。在加入新加坡乒乓球之后,李佳薇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她曾经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银牌。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新加坡队在李佳薇的带领下夺得了金牌。

二、冯天薇

冯天薇出生于哈尔滨,五岁开始打球,七岁就拿到了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

1997年,11岁的冯天薇被黑龙江体育运动学校破格录取。2002年,冯天薇获得了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女单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队。

2007年3月,冯天薇正式加入新加坡乒总。

三、于梦雨

于梦雨出生于中国辽宁,曾在全国U17比赛中获得亚军。

2006年起,于梦雨开始代表新加坡队参加国际比赛。2006年,于梦雨参加新加坡公开赛的U21比赛,获得女单金牌。

2021年7月,于梦雨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新加坡代表团旗手。7月29日,于梦雨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季军争夺战中不敌伊藤美诚,最终排名第四。

其实说起来,这三位都是炎黄子孙,她们在竞争激烈的国内乒乓球界找不到位置,所以只好跑到新加坡去发展。现在她们都已经加入了新加坡国籍,所以已经不能算是中国人了。

她们的情况让我想起了另一名日本乒乓球员——张本智和,他也是中国人后加入的其他国家国籍。

其实这些运动员加入他国国籍确实比在中国发展好,因为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乒乓球运动员,她们的水平放在中国根本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既然加入了他国国籍,那么就不要想着再回国了,中国国籍放弃容易,再想加回来难如登天。

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乒乓球队员名单

中国作为体育大国,许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而乒乓球作为国球更是人才济济,而国家队名额有限,导致很多运动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入选国家队,为了能参加国际大赛,为了打球,迫不得已加入外国国籍,国外乒乓球员之间的竞争远没有国内激烈,且没有国内资本背后的黑幕更容易争得大赛的入场券,让我们细数那些国外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

1、李佳薇。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6岁开始打球,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1990年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1994年进入北京队,1996年远赴新加坡,成为新加坡队的主力。李佳薇的父亲李万祥,一个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基层教练培养出了郭焱、李佳薇、张雪玲等名将,父亲想培养女儿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李佳薇开始令她刻骨铭心的训练生涯。 而父亲对自己女儿的严苛训练更是让李佳薇想逃离父亲的魔爪,恰好新加坡选择了在北京队打球的李佳薇。对新加坡而言,李佳薇身上具备的潜力与天赋彰显着大好前途。而对李佳薇来讲,选择新加坡唯一的理由是逃离“魔鬼”爸爸的手掌。经过5年的坚持,不断成长的李佳薇逐渐在新加坡乒坛立足,并引起国内的普遍关注。

悉尼奥运会,王楠淘汰了19岁的李佳薇。而在雅典奥运会上,李佳薇则以正手生胶、反手反胶的独特打法淘汰了卫冕冠军王楠,并让同胞记住了自己。新加坡队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半决赛中以3比2战胜韩国队。创造了新加坡队48年来的奥运会最好成绩。2012年12月27日新加坡乒乓球协会宣布,该国乒乓球女队主力之一李佳薇将正式退役。

2、冯天薇5岁开始打球,7岁就开始拿到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冯天薇在2002年就夺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女单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队进入国家二队后,成绩一直不错,正当她自信满满地向一队发起冲击的时候,遭遇了人生的第二次坎坷。第一次一二队升降级比赛,取前10,冯天薇列第11,与一队擦肩而过,直到2007年初,她到陕西训练时,遇到了刘国栋,自此加入新加坡乒乓球队,开始代表新加坡参加比赛,刘国栋对冯天薇施行的是"魔鬼训练"。所有人中冯天薇是练得最苦的一个,就是这样冯天薇获得了北京奥运女团亚军,女单8强。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季军、女团季军。

3、王越古,女,1980年6月10日出生,新加坡乒乓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团亚军,与世界头号女将中国的张怡宁是同一时代的球员。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女团冠军。王越古在13岁时曾入选中国国家二队,两年后还进入中国国家一队。1997年,王越古连败前世界冠亚军王楠和李菊,获得中国全国乒协杯赛亚军。之后由于右脚踝受伤,接受了手术,继而失去了国家队的位置。当时,中国乒协和世界各国有交流球员的合作,中国运动员可以到其它国家参加比赛,推动当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2001年,经过蔡振华的批准,王越古成为唯一一名公派至日本的中国球员,开始在日本打联赛。当时,前国手何智丽在日本是最具实力的球员,名气最大,但是王越古来到日本后,所向披靡,何智丽也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在日本,王越古一打就是四年。在家人统一意见后,选择了新加坡女乒。2005年,王越古来到了新加坡,当时她是新加坡女乒里世界排名最高的运动员。

4、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出生于中国上海,原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由于39届世乒赛上何智丽被要求输给管建华,以增加夺金几率。她却以3:0战胜管建华并夺得冠军。组织十分震怒并决定处罚,后经上级协调免于处罚,但次年被取消参奥资格。导致了她1989年退出乒坛,迁居日本,加入日本籍,改名为小山智丽。1994年10月 日本广岛第12届亚运会上,接败前奥运会冠军中华台北的陈静、中国的乔红和世界冠军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好啦,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乒乓球队员已经介绍完毕。无论如何,请大家记住在国外还有这么一群为国争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