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菲律宾篮球什么水平
2.至2001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共有多少成员国?
3.古加尼的篮球生涯
菲律宾篮球什么水平
菲律宾的篮球水平在亚洲范围内较为突出,曾经在亚洲杯上获得过冠军,然而,在国际篮球水平上,菲律宾距离顶级强队仍有一定的差距。
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上,菲律宾队在小组赛中表现出色,以1胜4负的战绩出局。然而,在2017年亚洲杯上,菲律宾队曾获得第四名。在2013年亚锦赛中,菲律宾队曾在决赛中击败中国队,获得了亚洲杯的冠军。总体来说,菲律宾的篮球水平在亚洲范围内处于中上水平,但与世界顶级强队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菲律宾篮球队在东南亚运动会和东南亚篮球锦标赛中也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冠军。在2019年东南亚运动会上,菲律宾男篮获得了金牌。菲律宾篮球联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菲律宾篮球联盟(PBA)是最为著名的联赛之一。该联赛成立已有40余年历史,拥有12支球队,分为季后赛和常规赛两个阶段进行比赛。
菲律宾篮球运动员
1、球员风格:菲律宾篮球运动员以其激情四溢、顽强拼搏的风格而著名。
2、比赛特点:在比赛中,球员可以利用篮球板的反弹来完成进球,这一规则也是菲律宾NCAA联赛独有的。
3、篮球文化:篮球在菲律宾非常受欢迎,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篮球比赛经常被用来庆祝一些特殊场合,例如生日、毕业典礼等。此外,菲律宾篮球队在国际比赛中也备受关注,得到了大量的支持和鼓励。
4、篮球产业:随着篮球在菲律宾的日益流行,篮球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除了联赛之外,还有其他商业活动和品牌赞助,例如篮球训练营、篮球装备销售等。
至2001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共有多少成员国?
国际篮联现有73个成员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篮球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我国就组成了大学生篮球队参加了国际比赛。以后,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0年12月邀请世界劲旅苏联队前来访问比赛并借此组织学习研讨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提高。至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篮球运动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十年动荡的“文化大革
命”冲击下,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和倒退,拉大了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1971年我国开始重新组织训练青少年运动员,1972年举办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联赛体制,1973年后恢复国际间的交往,1974年开始参加世界性比赛。我国的男女篮球队分别在1975年和1976年获得了亚洲冠军,确立了亚洲强队的地位并走向了世界,1977年我国女篮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
得第5名;1978年男篮参加第八届世界锦标赛获得第11名;1983年女篮在第九届世界锦标赛中荣获第3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86年,男篮获得第十届世锦赛第9名。
1994年底,我国开始篮球赛制改革,尝试将以前联赛的“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并在1995年初试办了八强主客场赛,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从1995年底开始,中国篮球联赛的赛制改为了跨年度的主客场联赛,简称CBA联赛。这一改革举措促使中国的篮球运动又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1年底,中国女篮也开始效仿男篮,举办了主客场联赛,简称WCBA联赛。2002年,在我国的江苏省又成功举办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篮球比赛——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这是国际篮球协会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发展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截至2003年5月,中国篮球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男篮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锦标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两次闯入世界前8名;中国女篮则在1992年奥运会和994年世锦赛上两次荣登亚军领奖台。
中国篮球运动
一、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自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协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 David Willard Lyon)介绍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形态,在教育科学领域已成为一门教育学科,在竞技体育范畴内它是一项重点发展的竞技运动。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按照社会变迁及篮球技、战术发展和竞赛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
1、 1895—1949年为第一阶段(其中1895--1918年为第一个时期,1919年--1936年为第二个时期,1937---1948年为第三个时期)
这是篮球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时期,篮球运动主要在天津、上海及北京等有限的城市青年会组织和某些中等以上校少数学生中开展,男子篮球列为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14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1930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2、1949---1995年为第二个阶段( 其中1949---1965年为第四个时期,1966---1978年为第五个时期,1979---1995年为第六个时期)
1949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对抗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的计划和组织下迅速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20世纪50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期邀请外国专家在上海体育学院招收首批篮球专项研究生班。到了6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篮球竞技水平、社会普及、科学研究及篮球观念与理论体系的确立等,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历史证明,1949年后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全面发展提高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第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大发展、大提高:篮球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国家男女队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3、1996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开始后的新时期
中国篮协于1996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B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97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CUBA联赛。这些无疑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二、中国篮球竞技运动面临的任务与形势
1、国际篮球运动的职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最高水平的优秀队伍与美、欧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即使是亚洲的韩、日等国也进步明显,给我国优秀队伍造成种种威胁。
2、原有培养篮球后备队伍的网络一度受到某些干扰,篮球竞技人才后备队伍出现匮乏现象,高水平运动队新老交替十分困难,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严重。
3、教练员的选拔与培养未能形成科学体系。
4、运动成绩时而起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滑落状态。
5、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及其所属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仍显滞后。
6、针对篮球运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篮球理论研究滞后未能形成完整体系,观念和观点未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科学研究未能重视与实践结合,配套展开。
7、全国多数地区群众性篮球竞赛活动仍有待普及发展。
总之,认识与克服实际困难,振奋精神,之下而上,从改革中求出路,在改革中攀高峰,是中国篮球界的根本任务。
三、发展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
1、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推动篮球运动领域内的综合改革,在改革中建立新秩序展现新风貌,再攀新高峰
2、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我国篮球竞技运动的定位目标,确立正确的篮球训练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
3、全方位落实深化篮球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依法治球,形成新的管理网络,理顺纵横管理职能关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管理新模式
4、全面规划,采取非常措施,培养造就一批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队伍,这是振兴中国篮球事业的希望所在
5、切实掌握优秀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落实从学校抓起和从青少年着眼的方针,多途径地培养与储存篮球后备人才
6、积极倡导篮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建立起中国新颖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科学化训练、竞赛、管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应重视上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
古加尼的篮球生涯
祖籍福建的古加尼已经搞不清楚自己祖上是哪一代去的南洋了,但他对中国并不陌生。“我们那个村都是福建人”,古加尼说,“村里经常会组织一些篮球比赛”。
古加尼自小受哥哥的影响喜欢上了篮球,确切地说是先喜欢上了看篮球。哥哥经常买一些乔丹的专辑,古加尼就,然后渐渐得就被这种文化所吸引。他打篮球是很纯粹的想法,就是喜欢,简简单单的喜欢。
古加尼在14岁开始真正接触篮球,当时他的投篮方式还不正确,是以一双手投篮。结果,学校的篮球老师告诉他,在中学是没有男球员用双手投球的。求胜心很强的古加尼,开始花许多时间在练习投篮上,仅过1年光景,他就顺利选入校队。
一直到16岁,古加尼代表地区参加马来西亚的全国比赛,才是他第一次打大赛,第一次得到专业教练的点拨,第一次领悟赛场上的篮球文化。比赛前投篮动作还不标准,为了参赛,他练了整整一年的投篮。
古加尼在雪兰莪州男队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2004年元首杯小组赛对垒槟城一役,古加尼被对方重点防守,最后还挂彩退场,显示出他已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灵魂球员。
2000年,第16届亚青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古加尼代表马来西亚青年队参赛。
2003年,古加尼来到中国,就读于国立华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开始了他全新的征程。在华侨大学学习期间,古加尼担任校篮球队队长,司职后卫,同队友陈利伟、张佳滨、陈荣仁、彭惠聪、翁德隆等带领华侨大学男篮,五次杀入中国大学篮球联赛总决赛,五次夺得总冠军。当时,古加尼投考华侨大学,是因为这里侨生多,来了才知道有CUBA这回事。这期间,古加尼表现出色,不论攻防都令对手倍感压力。因此,他也被很多人誉为CUBA第一控卫及篮球场上的“黑色风暴”。
2004年,古加尼更率领球队,夺得健康杯总冠军,此杯赛是由过去5届大学联赛冠军球队参加的。
在马来西亚,古加尼一场拿二三十分都没问题,来到CUBA古加尼改打后卫,而且高手如云、山外有山,并不能像在马来西亚一样突现自己的位置。但作为华侨大学的篮球队队长,古加尼从来都是尽职尽责、尽力的去做好一名组织后卫该做的事情,队里的投手众多,所以他选择了将球在最好的时机传到最合适的人手中。每次赛后的技术统计上古加尼的个人得分都很少,但没有一个人会怀疑他的实力,没有一个人不会叹服这样一个优秀的球员。号称“华侨五虎”的他们走到哪里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有人要签名,有人要合影,他们头上笼罩着一圈耀眼的光环。
2007年进入第4年也就是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古加尼开始考虑自身的前途。当时,由于马来西亚篮球还不是十分专业,他必须在篮球和事业之间做出抉择。古加尼表示:“如果我之后就职的单位不能让我长期随球队比赛,那也只能退役。不过,我个人还是最希望能打篮球。希望马来西亚篮坛能越发趋于职业化,那样国内许多优秀的球员才能够继续其篮球生涯。”古加尼非常渴望留在中国打CBA,当时山西队曾与其有过接触,但因国籍是马来西亚,如果加盟CBA就要占用一个外援的名额。而古加尼跟其他的外援相比,当时的水平还达不到那个层面。
2007年,古加尼被保送读研究生,读的是旅游专业。2008年的CUBA总决赛,古加尼和队友率领华侨大学男篮第六次获得总冠军,也创下了四连冠的佳绩。由于2009年第十一届联赛对参赛届数的限制,古加尼前后共参加了6届CUBA。选择CUBA,古加尼放弃了加入马来西亚国家男篮的机会,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CUBA,除了夺冠次数外,古加尼还创下了助攻次数最多(297次)、抢断次数最多(151次)的记录。
2008年离校后,古加尼辗转在中国山西、福建、广东等省份,一边为效力的单位打球,一边学习一些专业技术。
回忆起读大学的那段时光,古加尼坦言是打球以来最开心的日子,他说:“那时球队阵容齐整,实力超群,那种追求胜利的感觉是非常难忘的。”
在CUBA期间,古加尼也会回国参加泛马来西亚篮球联赛(NBL),效力于马六甲精武体育会,该联赛为业余性质的协会比赛,赛期一个月,古加尼与队友协力为球队多次夺得冠军。2009年东南亚篮球联赛(ABL)成立后,马来西亚有了第一支职业队(吉隆坡猛龙),古加尼担任队长,他是马来西亚国家队的常客,也是国家队的队长。
2011年,第26届男篮亚锦赛的预选赛中,古加尼和陈利伟率领马来西亚国家队打进了决赛圈,这也是马来西亚男篮时隔6年再次杀进亚锦赛决赛圈。在武汉举行的亚锦赛复赛中,马来西亚队成功晋级第二阶段的比赛,最终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队,获得第11名,创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亚锦赛的最佳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