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朴次茅斯足球俱乐部的历史
2.德甲球队在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3.意甲,西甲,英超和德甲都有哪些球队没有降过级?哪些球队没降过级?
4.利兹联队为什么会堕落得这么快
朴次茅斯足球俱乐部的历史
二次大战后,朴次茅斯成英国联赛的强队之一,于1949年(朴次茅斯成立的金禧年)及1950年连续取得两届联赛冠军。但自冠军主教练鲍勃·杰克逊(Bob Jackson)在1952年转投赫尔城,球队青黄不接,自此每下愈况,1959年降级乙组,1961年再降级丙组,虽然只花一季便以冠军身份回升乙组,但往后十多年只能维持在乙组平凡渡过。约翰·迪肯(John Deacon)在12年成为朴次茅斯并注入现金仍未能扭转形势,球队在16年再次降级丙组。
16年11月朴次茅斯急需25,000英镑偿还债务以避免破产,最终由当地报章“新闻报”(The News)发动球迷捐助才渡过难关。球队出售球员以解财困,更被迫以青年球员出战,结果在18年沦落在丁组联赛角逐。 朴次茅斯卷土重来,在丁组两年后回升至丙组,1982/83年更获得丙组冠军升上乙组。在阿伦波尔带领下两度错失升级机会,终于在1986/87年成功重返甲组联赛。紧拙的财政只能使朴次茅斯在顶级联赛待了一个球季。再次降级促使迪肯在1988年将球队卖给伦敦商人吉姆·格里高利(Jim Gregory)。
1991/92年吉姆·史密斯(Jim Smith)接掌主教练,有质素的年青球员出现令球队再现生机,杀入足总杯1/4决赛,只在重赛才以点球负于利物浦出局。翌年更只欠一个入球而将升级英超席位拱手让予西汉姆联。格里高利将早前借给球队的金钱收回,朴次茅斯再次出售球员还债,球队状态急降,史密斯更受争议地于1995年被撤职,由特里·菲力克(Terry Fenwick)代替。朴次茅斯在赛季最后一天作客胜哈德斯菲尔德而避免降级。
特里·维纳布尔斯(Terry Venables)在1996年夏季到临朴次茅斯担任顾问,稍后更以象征式1英镑收购球队出任。特里·维纳布尔斯当时兼任澳大利亚国家队教练,大量签入澳大利亚球员,但表现强差人意,而维纳布尔斯亦因澳大利亚队的比赛而经常缺席朴次茅斯的比赛,球队成绩低落而使球迷大失所望,19/98球季只过了三分二,维纳布尔斯便与特里·菲力克双双离开朴次茅斯,维纳布尔斯将股份卖回前吉姆·格里高利的儿子马丁·格里高利(Martin Gregory),阿伦波尔回巢任教,朴次茅斯再次在赛季最后一日逃脱降级厄运。 在新球季朴次茅斯仍然为财赤所困扰,终于在1988年12月被清盘。美籍塞尔维亚商人米兰·曼德里奇(Milan Mandaric)在1999年5月收购朴次茅斯,注资增兵但仍球队仍无起色。前西汉姆联主教练哈里·雷德克纳普于2002年执掌朴次茅斯,吉姆·史密斯为其副手,到任即定下了取得升级资格为目标,最终一路领跑,以甲组联赛冠军的身份升上英超。
虽然不少人认为朴次茅斯在英超不会留级,但雷德克纳普成功签得多员大将,包括老将谢林汉姆、托多罗夫(Svetosl Todorov)、佩里卡德(Vincent Pericard)及雅库巴等,融入以旧将马修·泰勒(Matthew Taylor)和加里·奥尼尔(Gary O'Neil)等人的班底,在号称“法顿堡垒”的主场成绩比美榜首三强,唯作客整季只曾两胜,首季(2003/04年)排于中游的第十三位。翌年曼德里奇与雷德克纳普不断发生冲突,形况越来越严重,在2004年11月曼德里奇委任扎耶奇(Velimir Zajec)进入董事会及出任俱乐部足球总监的工作,雷德克纳普大为不满,与占史勿夫在11月23日辞职。扎耶奇接替为临时主教练,以乔·乔丹(Joe Jordan)为副手,但连串差劣的成绩导致曼德里奇急忙委任前马赛主教练佩兰(Alain Perrin)于2005年4月成为新任主教练,扎耶奇继续原任的足球总监。4月25日主场以4-1打败宿敌南安普顿后六日,朴次茅斯虽然负于曼城,但后面的球队相继失分而确定护级成功,最终排名第十七位。
2005/06赛季开季成绩未如理想,继扎耶奇以家庭为由离职后,曼达里奇在2005年11月24日宣布辞退上任短短八个月的佩兰,由教练乔丹暂时领军。12月7日朴次茅斯与南安普顿达成补偿协议,将前主教练哈里·雷德克纳普带回法顿公园球场。
2006年1月2日,朴次茅斯发表声明,曼德里奇已经把一半所有权转让给30岁的法籍俄罗斯富翁亚历山大·盖达马克。7月19日曼德里奇将余下股权以3,200万英镑卖给盖达马克,并于9月21日宣布在周一对博尔顿赛后辞任。
2008年5月17日,在温布利球场举行的2008年英格兰足总杯决赛中,朴次茅斯以1-0击败卡迪夫城,第二次夺得英格兰足总杯冠军,亦打破近几届由英超四强(曼联、切尔西、阿森纳、利物浦)球队垄断的局面,并取得2008-09赛季欧洲联盟杯参赛资格。
2009年5月27日阿联酋阿布扎比发展和投资联合集团(Abu Dhabi United Group for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简称ADUG)首席执行官苏莱曼·阿尔-法希姆(Dr Sulaiman Al-Fahim)以个人名义成功收购球队,阿尔-法希姆是集团2008年收购曼城的牵头人,8月26日阿尔-法希姆成功以估计6,000万英镑收购球队,成为单一东主。10月5日阿尔-法希姆将90%的股份转让予沙特阿拉伯商人阿里·阿尔-法拉治(Ali al-Faraj)。 2010年2月26日,英超联官方网页发表声明,指朴次茅斯申请破产保护,俱乐部正式被接管,是英超自1992年成立以来,首次有俱乐部被接管。朴次茅斯将被扣减9分。在同年3月27日的第32轮赛事,以0:2不敌托特纳姆热刺后,须在余下的6场赛事,再争取15分。4月10日的第34轮赛事,西汉姆联以1:0击败桑德兰后,朴次茅斯下季已肯定降级。 2010年4月11日,在温布利球场举行的2010年英格兰足总杯半决赛中,朴次茅斯在补时阶段以2-0击败托特纳姆热刺。继2008年后,再度进入决赛,对阵切尔西。决赛中以0:1负于切尔西。 但因球队不符合欧洲足联资格,不能获得2010/11赛季欧洲联赛资格,因此该欧洲联赛附加赛资格落入联赛排名第六之球队。2010年6月,球队任命前诺茨郡主教练史蒂夫·科特里尔为球队新主教练。
2011年6月1日由俄罗斯富商弗拉基米尔·安托诺夫(Vladimir Antonov)牵头以伦敦为基地的“Convers Sports Initiatives”经过多月的商讨,正式从香港商人巴尔拉姆·钱礼(Balram Chainrai)的“Sports Holdings (Asia) Ltd”手上收购俱乐部。在2001年6月15日,球队宣布夏季转会成果,从伊普斯维奇免费签入戴维·诺里斯,并陆续签下贾森·皮尔斯,卢克·瓦尔尼,斯蒂芬·亨德森和格雷格·哈尔福德。
2011年10月14日,主教练史蒂夫·科特里尔跳槽至诺丁汉森林足球俱乐部。在2011年11月10日,球队任命迈克尔·阿普勒顿为球队新任主教练 。
2011年11月23日,俱乐部老板弗拉基米尔·安托诺夫涉嫌参与立陶宛银行洗钱,其在伦敦的办公室也被查封。2011年11月29日,安托诺夫宣布辞去朴次茅斯俱乐部职务,2012年1月24日,朴次茅斯由于未能及时缴纳税务,而被警告,最终在2月17日宣布进入托管状态,联赛被罚10分。
北京时间2012年4月28日19:30(英国当地时间12:30),2011/12赛季英格兰冠军联赛战罢最后一轮,朴次茅斯、考文垂和唐卡斯特不幸降级,朴次茅斯因财政问题扣除10分托管,自1982/83赛季丙级联赛升级以来再次跌回第别联赛。
由于球队进入托管状态,为避免球队被破产而遭清算,俱乐部所有老球员只能转会离开或者工资补偿离开球队。贾森·皮尔斯加入利兹联,乔·沃德加入水晶宫,斯蒂芬·亨德森加入西汉姆联,凯文·埃托胡加入巴恩斯利。海德·穆林斯加入伯明翰,莫科纳回到南非联赛。在2012年8月10日,球队所有老球员离开球队,而开始的英甲联赛中,球队不得不以租借球员和签订短合同的方式组成一线队阵容。
2012/13赛季英甲联赛44轮后,由于朴次茅斯落后倒数第5、6位的科尔切斯特和奥德汉姆8分,提前2轮降入英乙。 从2008年的英格兰足总杯冠军到2014年的英乙联赛,四年之间经历三次降级,令人唏嘘。 2013年4月26日,在进入托管状态15个月之后,朴次茅斯终于完成了转让拉锯战,由球迷组成的团体PST (Pompey Supporters' Trust)与球场的所有者巴尔拉姆·钱礼的公司达成协议 ,并在27日的听证会上完成正式转让手续,朴次茅斯最终回到球迷手中,也成为为数不多的由球迷自主管理控制的俱乐部。在随后主场与谢菲尔德联队的英甲联赛中,朴次茅斯球迷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法顿公园球场涌进21000名观众,来见证球队的重新起航之路,球队也顺利的3:0击败对手,让人们对下个赛季的英乙联赛充满憧憬。
2013年6月26日,朴次茅斯足球俱乐部与朴次茅斯大学达成协议,使用朴次茅斯大学朗斯通校区的体育训练中心作为自己的下赛季训练基地 。也是球队时隔多年回到市区进行日常训练备战,也与球迷更亲近。庞贝军团也将开始自己的复辟之路。
德甲球队在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差不多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意甲,西甲,英超和德甲都有哪些球队没有降过级?哪些球队没降过级?
意甲 国际米兰
英超有7支 利物浦和埃弗顿,伦敦的阿森纳、切尔西和托特纳姆热刺,以及中西部的代表曼联和阿斯顿维拉 如果从老英甲联赛算起,那么没有球队从未降级。
西甲 巴萨 毕尔巴鄂竞技从1928年从未降级过
德甲 拜仁慕尼黑、汉堡、斯图加特 勒沃库森(勒沃库森至19年升上德甲后从未降级)
在1912-1913赛季,由于之前几年发生了尤文图斯分裂(熟悉足球的人们都知道,米兰的分裂造就了意大利历史上唯一一支从建队伊始便一直征战甲级联赛、从未降级过的国际米兰队。而尤文图斯的这次分裂也造就了意大利足坛颇有影响力的球队——都灵国际(即都灵)。这次分裂严重削弱了尤文图斯的实力),在中,尤文图斯辞职,俱乐部面临破产,尤文图斯几年都是一直在低谷内徘徊,这个赛季更是在意大利地区联赛甲级中,位列最后一位,黯然降级。在此之后,由于一战迫近,并非欧洲最发达国家的意大利政局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动荡,1913-1914赛季联赛开始前,有多家俱乐部宣布破产,其中就尤文图斯所在的地区有一支甲级俱乐部破产,球队宣布解散,这样,该区联赛缺少一支甲级球队,意大利联赛委员会为了使联赛平衡,指定尤文图斯参加该赛季的甲级比赛。
因此,尤文图斯并非没有降级过,只是没有踢过乙级联赛,其降级历史不容抹去
参考资料:
我对你问题的理解:就是自该球队第一次进入顶级联赛后,就要开始保持不降级,而并不一定从建立球队起就是在顶级联赛里征战。
------------------------------------------------
就我所知道的:
意甲:国际 尤文
意甲的问题有些多(其实尤文两次倒数第一被命令降级,但两次靠非正规的“场外因素”而翻身,详情见我的参考资料“灰色档案---尤文曾经两次降级”)
比如,1913年,尽管意大利联赛仍然使用地区分组比赛的方法,但是尤文成绩殿底,自动降入下一级,只是因为参加顶级联赛的球队不足,才让它参加的!这段历史,尤文官方网站上面有,降级的理由是由于都灵队的分裂,导致尤文每况愈下。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另外帕尔马自1990年开始也一直保持在甲级联赛,但其曾多次从乙级降入丙级
从帕尔马球队官方的球队历史介绍的英文资料看
按说应该算是踢过甲级的,但除了帕尔马官方的这段介绍以外,在别的地方我还没看见过帕尔马以前踢过甲级的介绍
在1929年之前的意甲联赛用过很多赛制,像Parma网站上所谓的参加了1925/26赛季的Serie A实际上是参加了意大利足球锦标赛北区B组的比赛,当时的AB组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像当时国际米兰在A组,AC米兰在B组。
意甲实际上是从1929年开始统一了联赛赛制,我说的Parma没有从顶级联赛降过级指的是从这时开始算起
-------------------------------------------------
德甲:斯图加特队(征战德甲43年)
门兴格拉德巴赫
勒沃库森(19年升上德甲后从未降级)
汉堡
拜仁
(德国是在1963年开始实行联赛赛制,汉堡当年就开始参加,并从未降级。由于创建联赛时巴伐利亚地区推举的代表队是慕尼黑1860, 所以使得拜仁慕尼黑于1965年开始才参加德甲,之后从未降级。另外勒沃库森于19年升级,开始保持在甲级行列。)
------------------------------------------------
西甲
自1928年西甲创建以来,马德里 巴塞罗那 毕尔巴鄂竞技一直保持在甲级行列。1931年,瓦伦西亚也从乙级升入甲级,之后未曾降级
-------------------------------------------------
英超
如果算前身的甲级联赛
阿森纳是最接近这一标准的球队,自1919年联赛扩军,其升入顶级联赛后,就再没降过级,之前曾于1913年降入乙级联赛
如果从92年的创建开始算 有7支
利物浦和埃弗顿,伦敦的阿森纳、切尔西和托特纳姆热刺,以及中西部的代表曼联和阿斯顿维拉
-------------------------------------------------
法甲
最接近这一标准的是巴黎圣日耳曼,10年由FC巴黎和圣日尔曼莱耶合并而成的PSG代替后者参加11/72年度的法甲联赛,但是由于经济问题在当年被勒令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FC巴黎的名义参加法甲,另一部分以PSG的名义参加丙级联赛。在14/75赛季,PSG又重新回到甲级,之后未曾降级。
-------------------------------------------------
花了我很大力气啊!!!!!
西甲,意甲,德甲,英超都有哪些球队 - :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西甲:、巴萨、马竞、塞维利亚、巴伦西亚、比利亚雷亚尔、社会、毕尔巴鄂竞技、塞尔塔等 意甲:尤文、国米、罗马、AC米兰、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等
意甲,西甲,英超和德甲都有哪些球队没有降过级? - : 意甲 国际米兰 英超有7支 利物浦和埃弗顿,伦敦的阿森纳、切尔西和托特纳姆热刺,以及中西部的代表曼联和阿斯顿维拉 如果从老英甲联赛算起,那么没有球队从未降级. 西甲 巴萨 毕尔巴鄂竞技从1928年从未降级过 德甲 拜仁慕尼黑、汉堡、斯图加特 勒沃库森(勒沃库森至19年升上德甲后从未降级)
英超和意甲,西甲 德甲? - : 英超应该可以算是比较健康、平均的联赛,曼联、利物浦、阿森纳、切尔西、曼城,甚至是阿斯顿维拉、埃弗顿等中游球队,都还是有一定实力,都有当家球星坐镇的,而且财政状况都还可以(抛开老板投资的因素不说). 西甲虽近年来愈发强...
英超德甲意甲西甲这些如何区分 - : 根据国度或地区来区分德甲和意甲和西甲分别是德国和意大年夜利和西班牙的足球甲级联赛英超是英国的英格兰地区的足球超等联赛都是地点国度或地区的最高等其余足球联赛.他们球队的名字一般都带有地区的名字这是区分的一种办法同时球队的队徽和队服和领巾等都是区分的有效办法.
西甲,意甲,德甲,英超分别有哪些球队? - : 一、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参赛球队(2018-2019):第一组、阿拉维斯足球俱乐部、毕尔巴鄂竞技足球俱乐部、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 第二组、维戈塞尔塔足球俱乐部、巴拉多利德足球俱乐部、埃瓦尔竞技足球俱乐部、...
德甲和英超还有意甲的区别 - : 区别就是打发不同啊 意甲是防守型的联赛 球员多是身体强壮类型 受伤也很普遍 德甲就是进攻型的联赛 一般都崇尚进攻 英超即防守也进攻 打法基本上都简结 长传这些 节奏较快 平强激烈 著名的球队啊德甲:拜仁慕尼黑 沙尔克04 汉堡 沃尔夫斯堡 不莱梅 意甲:以前意甲是7姊妹 现在就国米 ac米兰 罗马 尤文 英超:曼联 阿森纳 利物浦 切尔西我以上说的都是传统强队
,西甲,意甲,英超,德甲五大联赛有什么区别,都有哪些球队,哪些****,答得好的加分,追求原创 - : 西甲是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也是西班牙最高级别联赛,有马德里,巴塞罗那,瓦伦西亚,马德里竞技等等总共20支球队,最强的就是和巴萨了,现在两队的****也是现今世界足坛最优秀的两位球员:C罗和梅西,当然还包括其他...
意甲 西甲 法甲 英超 德甲这些名称怎么不一样? - : 个人以为:意甲比较讲究整体,攻防节奏感强,尤其注重防守.很少凭借超级巨星灵光闪现的发挥,更加强调的是稳固的后防加快速的反击. 西甲完全是大开大阖,可能是五大联赛中最具观赏性的.以前只有和巴萨两大豪门,现在随着拉科鲁尼亚、瓦伦西亚、比利亚雷亚尔等球队的崛起,比原来更有看头了.再就是西甲冷门也比较多,强队经常在阴沟里翻船. 德甲最为强调的是技战术打法,如果你的足球理论知识丰富,会从球队的表现里看出主教练的意图与指导思想.德甲的进球不一定精彩,但往往都是凭借丰富的进攻套路打进的. 英超的节奏也许是五大联赛中最快的,拼抢也是最为激烈的.再加上性格球员和性格教练,热闹事经常出.但个人最讨厌鲁尼,整个一个人渣!
西甲、意甲、德甲、英超、…的区别是? - : 西甲 球员技术细腻,不过主要是两支超级豪门巴萨的较量.意甲 球员技术比较不错,注重团队技战术,所以意甲教练多是技战术大师,90年代是意甲统治欧洲的时期.英超 球员技术较糙 但身体强壮,近几年由于英超对国外资金的引进 在欧洲有些强势 不过今年开始下滑.德甲是最平和的联赛,由于德国人的务实,德甲是所有联赛里上座率最高的 各球队也基本没有财政问题 发展势头良好.是世界上最好水平最高的俱乐部赛事.
西甲 英超 意甲 德甲 中超 都是什么意思 - : 中超-中国足球 csl 英超-英国足球 西甲-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 意甲-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
利兹联队为什么会堕落得这么快
还记得那个来自英国的青年近卫军吗?8年前的4月18日,当时利兹联还在欧洲冠军杯中搏杀,当时面对西班牙拉科鲁尼亚2:0战胜了来自英格兰的“白玫瑰”利兹联队,但却以总2:3遭到淘汰,他们的对手,奥莱利率领的英格兰青年禁卫军成为当年唯一一支杀入四强的英超球队。
六年后,欧洲冠军杯已经更名为欧洲冠军联赛,四强中史无前例的出现了三支英超球队,英超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这一切,都与利兹无关,与他们著名的主场埃兰路球场无关,与他们走出过无数超级球星的雅琪镇青训基地无关。相反,这支以纯白的球衣为象征的球队,将降入英格兰第别联赛——这是他们1919年建队以来的前所未有的耻辱性纪录。
六年前的利兹联队充满了天才球星,从国门马丁和罗宾逊到中卫费迪南德,到当年的英超最佳球员科威尔,到锋线上无往而不利的史密斯与维杜卡,还有当年的英格兰当红小生鲍耶、巴蒂;如今,这支球队里已经很难找到我们熟悉的名字,见证了利兹联这六年来兴衰荣辱的只有右后卫加里·凯利一人——这名为球队效力16年,出场超过500次的忠臣也将在今年夏天退役——当明年夏天我们在英甲重新看到这支球队的时候,一切已经物是人非。
英冠联赛倒数第二轮中,凯利和他的新队友拼尽全力依然没有阻止球队在埃兰路1-2输给伊普斯维奇,球队几乎已经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英冠联赛还剩一轮的情况下,他们还落后排名倒数第四的胡尔城3分以及多达9个净胜球,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只是在等待最后一轮结束后的宣判。至少他们的助理教练,前切尔西和热刺球星波耶特已经泄了气:“在我之前的职业生涯中,从未看到过这样的逆转。我想这样也好,至少我们的年轻球员在英甲中能得到锻炼。”
过去的六年,埃兰路的球迷一直在忍耐,从四强到失去冠军杯参赛资格,到球队几乎破产,到从英超降到英冠,到卖走埃兰路球场和雅琪镇青训基地,到卖走一个又一个从雅琪镇走出来的希望之星,直到今天,连英冠都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地。他们终于爆发了:就在他们与伊普斯维奇的比赛结束后,埃兰路球场的球迷冲破了围栏,导致了大规模的球场骚乱。
对这家约克郡的标志性俱乐部来说,球迷的爆发无疑是一场雪上加霜的灾难:鉴于英超以下英格兰的所有职业联赛都由英格兰联赛委员会管辖,因此他们有权对降级的利兹联追加处罚,而这一处罚很可能是罚分,这也意味着这支拥有显赫历史的球队很可能将以负分开始他们第一次英甲之旅,不过联赛委员会的一名官员昨天暗示,利兹联应该不会遭到罚分。
至于利兹联一再堕落的原因,一切都该归罪于他们此前急功近利的球星政策。1995-1996赛季总价近1000万英镑买入南非球星马辛加,拉德贝和加纳球星叶博阿,标志着利兹联队球星政策的开始,此后直到夺得四强之后的2001-2002赛季,为了打造这支豪华之师,利兹联队在这7年间一共花费了1亿2608.5万英镑,而在这期间卖出球员所得仅有4599.5万英镑,转会亏空高达8009万英镑;从2002-2003赛季开始,终于承受不住巨大债务压力的球队开始甩卖自己的明星球员,在此后的5年中,球队每年在转会市场都有盈余,但把自己的新老明星全部卖了个空,5个赛季来球队的转会净收入也不过只有7610万英镑,尚未填满此前超过8000万英镑的黑洞。
四强的短暂繁荣带来的巨大债务,在这六年里一直都是球队的梦魇而最终受到伤害的无疑是球队和他们的球迷。根据利兹联队前杰拉尔德·克拉斯内尔的观点,利兹联将在未来不久破产,并被托管:“我的职业感觉告诉我,利兹联90%会破产,时间会是在下周二前,除非他们能在本周末上演奇迹。”克拉斯内尔曾经在2004年3月亲手拯救了濒临破产的利兹联,那一年他花费2200万英镑买下了球队,此后他将球队转手给了现在的贝茨,但贝茨最终没有能够止住球队下滑的脚步,并且在经济上屡屡受挫。
在这里成长为超级球星的澳大利亚人维杜卡至今仍然居住在约克郡附近,他表示自己为利兹的遭遇感到难过。“我希望有人能给俱乐部注入一大笔钱,对于球队来说这太重要了。在英超俱乐部纷纷被外国人收购的时候,我相信利兹联有这个潜力依靠收购东山再起。”维杜卡的愿望非常美好,但问题是,又有谁会愿意收购一家病入膏肓,债台高筑,帐下无人并且已经沦落到第联赛的球队呢?
北京时间5月4日英国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利兹联队的噩梦有望在这个夏天终结。在已经确定将降级英甲后,俱乐部的支持者们终于决定要站出来赎买自己心爱的球队。下赛季,这支曾经英才辈出的昔日豪门就将出现在英甲赛场之上,对于利兹联队的支持者来说,现在正是球队最需要他们的时候。由于在财政上陷入巨大危机,利兹联队将很可能陷入被英足总托管的境地。一旦被托管,利兹联队将在下赛季的英甲联赛中被扣除10分,这将把俱乐部拖向新的深渊。
当地时间周五,利兹联队的球迷协会终于决定将要赎买这支他们自己的球队,他们希望此举能帮助利兹尽快重返英超。利兹联队可以说是一个足球俱乐部建设的反面教材,在15年前,他们还曾经夺得过英超冠军,出产过坎通纳,科威尔,费迪南德等众多球星。
但是当球队为了欧战大肆购星时,欧洲足球市场的牛市终于垮台,这让利兹联队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明年,我们只能在英甲比赛中看到这支球队了,希望被收购是噩梦的终结。 附:利兹联失血全记录罗伯特·赫尔斯(Rob Hulse)
赛季初以220万英镑转会英超升班马谢菲尔德联队,这位北爱尔兰国脚在本赛季英超有8球进帐,是谢联队内最佳射手
阿兰·列农(Aaron Lennon)
2000-2003赛季,当时还在利兹联刚刚崭露头角的列农被喜好年轻新秀的热刺以100万英镑的低价收购,现在的他已经成为英格兰国脚,本赛季英超最佳新秀候选人之一,被认为是英格兰目前最有前途的边路球员,极有可能占据未来英格兰队主力右中场的位置。
伊安·哈特(Ian Harte)
2004-2005赛季,这是利兹联被大吸血的赛季,多名主力被瓜分,擅长任意球的爱尔兰国脚也自由转会西甲莱万特,被誉为“左脚的贝克汉姆”,2000-2001赛季四强主力
斯科特·卡森(Scott Carson)
75万英镑转会英超利物浦,日后的英格兰国门,U21国家队主力门将,本赛季英超表现最出色的门将之一,本赛季租借到查尔顿。
哈里·科威尔(Harry Kewell)
澳大利亚第一球星,2003-2004赛季以500万英镑转会利物浦,前英超最佳球员,曾被称为吉格斯之后英超最佳左边锋,现在正在与伤病挣扎,有望在决赛中助利物浦一臂之力。
阿兰·史密斯(Alan Smith)
顽强的英格兰中锋,和科威尔同一年以700万英镑转会曼联,本赛季后半段成为曼联的主力,虽然经受过断脚的重伤,但伤愈复出后状态依然神勇。
奥利弗·达科特(Olivier Dacourt)
依然是2003-2004赛季,法国人以350万英镑转会意甲罗马,本赛季意甲冠军国米成员,在国米经受伤病困扰时曼奇尼最为信任的球员。
保罗·罗宾逊(Paul Robinson)
150万英镑的低价加盟托特纳姆热刺,如今英格兰的第一国门,本赛季对阵沃特福德比赛中80米的远射让人们记忆忧新。
詹姆斯·米尔纳(James Milner)
2003-2004赛季以360万英镑转会纽卡斯尔联队,现役英格兰U21国脚,前英超最年轻进球纪录保持者,本赛季在球队最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多次贡献精彩远射和助攻。
里奥·费迪南德(Rio Ferdinand)
3000万英镑转会曼联,当时的转会还创新了本土球员转会纪录保持者,现役英格兰国脚,在刚刚结束的冠军杯半决赛中,正是因为他的缺阵间接的导致了红魔的出局。
罗比·基恩(Robbie Keane)
托特纳姆热刺为这位爱尔兰国脚支付了700万英镑,而此前1200万英镑从国米买入,热刺成为了利兹联超市最大的买家。
李·鲍耶(Lee Bowyer)
10万英镑在冬歇期转会英超西汉姆联,此后自由转会去了纽卡斯尔联队,前英格兰国脚,赛场上以作风凶悍著称。
罗比·福勒(Robbie Fowler)
2002-2003赛季以600万英镑转会英超曼城,前利物浦球星,1年半以前刚刚1100万英镑从利物浦买入。一笔笔的转会差额渐渐腐蚀着“白玫瑰”。
乔纳森·伍德盖特(Jonathan Woodgate)
当年与费迪南德组成了英超最为出色的中卫组合,随后辗转纽卡和,今夏回到米堡才真正转到当年的感觉。